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
這本書我看了很多遍,每看一遍都能從安妮身上學到不少。她樂觀向上又不失冷靜,天真率直又不失大氣,熱情好客又不失分寸,雖然有一點孩子氣但更具有孩子的善良和正義。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我看了一本叫《綠山墻的安妮》的書,是加拿大一位非常出色的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瑪利寫的?!毒G山墻的安妮》是一部甜蜜的描寫兒童生活的小說,已經在全世界風靡了近一百年了,它征服了五千萬個天真、善良的心靈。然而今天,它也深深征服了我的心靈。
馬修與瑪麗拉兄妹倆在綠山墻過著平淡從容的生活。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喋喋不休的十一歲紅發女孩——安妮。
安妮是個孤兒,但她并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樂觀地對待。女孩可以不漂亮,但得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安妮就是這樣一個女孩。不錯,她并不美,但她善良有愛心,這正是她贏得友誼的原因。安妮為了收養她的馬修和瑪麗拉,也為了她自己開始奮力地讀書,即使她再討厭的幾何也要去學。但是,她為了照顧失去哥哥馬修的瑪麗拉,而選擇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安妮純潔正直,感情充沛,喜歡說話,善于想象。在她所有鮮明的個性中,最感染我的還是她對于大自然美的敏銳的感受力,而這正造就了她豐富的幻想。她把身邊的一切,重新染上色彩,想象成自己希望擁有的東西或是已經擁有的東西。她的生活因此變得多姿多彩,充滿趣味?;孟雽τ谌祟悂碚f是一種必要的美德。有了幻想,就有了目標,才有了動力,有了追求,才會奮斗??梢哉f所有人類的成功與進步,都源于最初的幻想與追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幻想有時候是人類的安慰?;孟?,不是空想,不是沒有依憑。再美好的幻想,也要有現實作為支持。以前總是以為,腦子里奇怪的幻想都是幼稚的表現,而綠山墻的安妮告訴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幻想。她教會了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教會了我如何感受自然,熱愛生活。安妮的身影帶領我又一次的體會人間的真、善、美。
最近,我總是沉浸在美好的書海中。在茫茫書海中,我總算找到了最令我感動的那顆明珠———《綠山墻的安妮》。
安妮是個簇擁著一頭紅發,臉上長滿雀斑,喜歡談天扯地的女孩。不論是馬瑞拉,或你或我,在第一眼看到在拼寫中加個“E”的安妮時,都會是這樣留下印象的。打從安妮被綠山墻容納的那一刻起,她就投入了無限的興奮與想象。正是這種聽似無厘頭的想象,讓所有對她不抱有任何希望的人們改變了想法。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概括安妮,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夸張”這個詞。安妮的想象力十分夸張,她能把樹葉花朵想象成人,把綠眼睛想象成閃閃發光的紫眼睛,甚至能把安妮這個名字想象成完全不相干的科迪莉亞。安妮不僅想象夸張,用的詞也夸張。一般來說,常人喜歡在優美的環境下說自己感覺喜悅,安妮卻不一樣,她選擇的是奇妙這個詞。你能想象出心痛是怎樣的嗎?你一定會在一剎那之間想到這種感覺,但是卻不能表達出來。安妮是一個很隨性的孩子,因此,她能夠一下子就將自己的內心想法有關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其實,用夸張這個詞來描述安妮一點兒也不準確,因為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小安妮”,她指引著我們進行著無數的想象。但是,又因為我們的腦子里摻雜了太多的“雜質”,因此,我們才沒法像安妮那樣隨性。
這本書也反映出作者寫作手法的高超。這一系列的表達其實都與讀者有著強烈的共鳴,于是,作者刻畫了安妮這樣的一個愛幻想的孩童人物。而且,就算讀者中的大人們不喜愛聽,文中許多人對安妮的看法也能讓人們不得不重新觀察并重視想象力這種東西。
啊,如果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都能像安妮一樣純潔善良,充滿想象力,那這個世界就近乎完美了吧。
我從《閱讀》雜志中“認識”了《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并購買了。因為好奇,我便翻看了它,走進了安妮的世界。
這本書的作者是享譽世界的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馬利。她出生在愛德華王子島。難怪書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描寫的如此透徹呢——艾凡利是蒙哥馬利的故鄉?。?/p>
我覺得這本書充滿了童年的歡樂。安妮的童年無憂無慮。玩兒累了,就坐在清澈的小溪旁看會兒書,喝點兒水;看書看累了,就去與養母(安妮是個孤兒,是被馬修兄妹收養的孩子)瑪莉娜一起烤烤餅干什么的。安妮懂得勞逸結合,既不會玩過頭,也不會耽誤功課,成績也名列前茅。想必是一個小神童。
我覺得這本書充滿了友誼的真諦。安妮跟推心置腹的好友戴安娜在一起讀書,一起玩耍,天形影不離。她們倆互相學習,互相鼓勵。我相信,即使安妮和戴安娜長大后會分開,有可能還會天各一方,但她們的心依然在一起。
我覺得,友誼無處不在。可能它就在你周圍,也可能它就觸手可及。但我們一定要會“分辨”好壞,會交朋友,才能變得更棒。
我相信讀過《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的同學一定很喜歡故事中的主人公。因為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主人公的笑聲像一束燦爛的陽光射進我的心里。
這本書確實是一個關于友情、責任和愛的感人故事。書中的綠山墻農舍馬修和瑪莉拉決定領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了一個愛幻想、喋喋不休的紅發女孩——安妮。她的天真和幻想使她鬧了不少笑話,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使她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她愛生活、愛自然、愛周圍的每一個人。
她對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充滿了愛心。她對親人,朋友,同學,師長,都懷揣著一顆善良,純潔,熱忱的心。她對知識和學習都有一股狂熱的勁頭,那種積極向上,拼搏奮斗的精神令人感動。她還有著神奇而豐富的想象力,安妮給綠山墻上的每一個地方都取了很美的名字,比如:“白色的歡樂小路”、“閃光的小湖”、都是安妮取名。
長大后的安妮,憑著自己的聰明、勤奮和努力考取了大學,但是她為了照顧瑪莉拉,而放棄了學業。這里又讓我看到了安妮的樂觀、積極,但更多的是她的堅強與感恩。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只要你相信生活有陽光,它就會有陽光;只要你向生活微笑,它也會毫不保留地向你微笑,它會帶給你真正的快樂。只要你時刻用一顆樂觀的心去看待世界,去面對世界,你就會發現,原來天空中那些陽光是多么的燦爛!要相信,生活中的陽光與微笑無處不在。讓我們向安妮那樣,樂觀向上,用積極的心態微笑著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越過一個又一個障礙,沖破一個又一個難關,朝著我們美好的夢想奮進吧!
它講述了一個小姑娘被一對老兄妹領養前后的趣事。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主人公安妮了,她是一個沉浸在幻想國度的開心果;她是一個討厭自己名字的小奇葩;她是一個渴望自的小鳥,同樣她也會在做著蠢事中琢磨出道。
她教會我做事要知錯就改。我也常常犯錯,每次總是下定決心改錯,卻是三分鐘熱血,上一秒還在準備改錯的嚴格要求自己的模式中,下一秒就切換成下一次再改的模式中。當我看完這本書時,心里在想;安妮跟我一樣大,為什么她能在錯誤中堅持改正,為什么她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為什么她總是對生活那么有熱情,有期待呢?而不像我,對重復來重復去的生活已經厭倦,對自己的錯誤置之不,我發現我眼里的生活枯燥,沒有生氣。我缺少的是什么呢?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不少道,我沒有熱情是因為我沒有夢想,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我生活怠倦,不知道珍惜身邊所擁有的情親,以為是自己應得的,從來是對別人嚴格要求,對自己卻松懈;我沒有毅力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打擊就會讓我失去自信,對自己處于半放棄狀態;對重復的生活心生厭倦,是因為自己沒有感受及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對生活不樂觀,不積極,而安妮卻不是,她能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對明天充滿著期待對生活不放棄,對每一次的變化都發自內心的快樂及感恩,因為她的內心就是一個花園,那兒勃勃生機,那兒光芒萬丈。我想;我也應該在自己的內心播下樂觀的種子,灑上甘甜的雨露,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感恩生活帶給我的一切,親情,友情,以及磨難。
這本書是一個精靈,引導我將我的內心悉心經營成一個芬芳燦爛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