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收獲心得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看那大家一齊拍拍手“,想必這首歌大家耳熟能詳。對,《寶葫蘆的秘密》 一書 就經常出現小主人王葆這種”幸福“的畫面。
暑期,我迷上了《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王葆總想不費力,把什么都做得最好。一天,他釣魚釣到一個寶葫蘆,有了寶葫蘆就會變得好幸福,要什么有什么。從此他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不是一般人享受的”幸福“。可是,王葆逐漸發現寶葫蘆原來不分青紅皂白,只懂盲目服從,因此屢次令王葆哭笑不得,最后更令王葆在考試中鑄成大錯!最后他終于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并用自己的能力奪得了市里游泳比賽的冠軍。
書中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王葆的老師常說的:”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是啊,這句話真對,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凡事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啊!我們不能要不勞而獲的東西,要用自己的勞動而換來的成果才是最珍貴的,最幸福的。
一次,鄧老師布置預習新課的作業。平時的我還算是個愛學習的孩子,今天就不知為什么?無法靜下心做作業,竟然抄起同學的作業。此時,我的眼睛東張西望,生怕別人發現。左手遮住同學的作業本,食指和中指之間留出一條細縫,右手不停揮動著筆尖,抖動的手時不時寫出歪歪扭扭的字,甚至,眼睛連看也沒看筆尖,就稀里糊涂地抄,不知抄錯多少。我抱著僥幸的心里,認為老師應該不會抽查到我吧。天有不測風云,老師第一個抽查的人竟然是我。
”你今天怎么呢?作業出現這么多錯誤?而且字跡還這般模樣……“說話間,老師皺起了眉頭。
”我……我……“我用極細的聲音說,”我……今天抄同學的作業……“說著說著,我的頭越低越下面,恨不得挖個無底洞往下鉆。
”不勞而獲的東西不可取,天上如果掉餡餅也是一些不利的東西,凡事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師抬起頭注視著我,意味深長地說。
”你作業重新做。“我在一旁使勁地點頭,心里默默地說:”老師,我錯了。“
有人說過:”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寫的,它只能體會,體會越深越難以描寫,因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實的匯集,而是一種狀態的持續。“我低著頭走回座位,就怕遇見同學們的眼神,從沒感到這段路是這樣漫長。在課間的時候,我重新做作業。我的思想在字里行間穿梭,像身臨其境一樣用心體會。這也許才是一種真正幸福,一種暖暖的,甜甜的感覺。
“葫蘆寶,寶葫蘆,葫蘆全身都是寶。”這句咒語大家還記得么?不記得也沒關系,因為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那么就讓我給你們講講我讀完的感受吧!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學生王葆喜歡吃零食和幻想,有一天他幻想自己有一個叫寶葫蘆的寶貝,可以使他想什么就有什么,一天,他的愿望實現了,寶葫蘆出現了,不過他不讓王葆說出他的秘密,王葆答應了,從此,王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比如:金魚、畫報、玩具……寶葫蘆對王葆是忠誠的,每次下象棋每吃一顆棋子就有一顆棋子飛向他的嘴中,寶葫蘆為他做了一個機器人,但是在學校里出了故障,同學們讓他去修,他卻手足無措,當眾出丑,一次考試中,王葆對著空白的的考卷發愣,在與別人的考卷互換的時候,被監考老師發現,讓他頓時沒有面子,無地自容。王葆頓時發覺這個寶葫蘆既沒有給她帶來好運又讓痛苦與煩惱每天纏繞在他身邊,他明白了寶葫蘆不是一個好東西,就把他的秘密告訴了同學們,并與寶葫蘆絕交,當他把寶葫蘆扔回湖里的時候,“砰”的一聲,寶葫蘆碎成碎片,王葆驚醒了,原來這是一場夢,從此王葆發憤圖強,成了班級第一。
名利與成就是自己爭取來的,不要在無謂的去渴求去渴望,那只是你的白日夢,自己的成就是自己的每一滴汗水與自己的天生才華得來的,沒有人一出生就會成功,那也是自己爭取的,寶葫蘆只是一個幻想,一種自己的心安慰,只有靠自己,靠汗水,才能夠成功,因為成功是99%的汗水與1%才華才能鑄就成功的,我也應該把自己的心放在學習上,面臨畢業考試,不要去做白日夢,去幻想,我要腳踏實地的去拼搏去努力,成為第一。
青少年是一個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在得的時期,是將來一切光明和幸福的開端。
《寶葫蘆的秘密》講的是一個叫王葆的男孩和寶葫蘆之間的故事。
王葆小時候每逢做一件事,奶奶就會給他講一個關于寶葫蘆的故事,所以王葆也特別希望 自己能有一個寶葫蘆。
有一次,王葆到河邊去釣魚,很意外的釣上來一個寶葫蘆,就這樣,他成了寶葫蘆的主人。從此,他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來什么,寶葫蘆為他變來了會說話的魚、名貴的花、電磁起重機等等。他不用再做任何事情,包括寫作業,并且他想和誰玩誰就會馬上出現,甚至各種各樣的榮譽證書都能變來,不用他自己去費力爭取??可是寶葫蘆也給他添了很多麻煩,因為寶葫蘆不會“變”只會搬,考試時竟然把蘇鳴鳳的試卷搬來給他,害得他在老師同學面前出盡了丑。寶葫蘆并不能了解王葆的真實意愿。
雖然有了寶葫蘆就可以擁有一切,但王葆沒有接受寶葫蘆的建議離開親人和同學,而是最終決定把寶葫蘆的秘密和大家說出來??
看到最后我知道了這雖然只是王葆的一個夢,但我想: 有時候我不是也和王葆一樣,不愿多出力,總希望能夠不勞而獲嗎?《寶葫蘆的秘密》讓我懂得了世上沒有捷徑,做任何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這樣才會時時幸福和快樂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書,是著名作家張天翼寫的《寶葫蘆的秘密》。
《寶葫蘆的秘密》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小學生王葆做夢時夢到“在釣魚的時候釣到了一個寶葫蘆,從此,王葆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是,他知道寶葫蘆給他的東西都是偷來的以后,決心把寶葫蘆給丟掉了。到了最后,只不過是個夢。
讀到這里后,我想到了自己。其實我的身邊也有寶葫蘆。在學校里,老師是我的寶葫蘆,每次遇到難題,就會問老師,自己不動腦子。在家里,父母是我的寶葫蘆,每次一做家務就會說:“我還沒做完作業那。”除非迫不得已,才會勉強做一點。讀了《寶葫蘆的秘密》后,我也要像小學生王葆一樣丟掉自己的寶葫蘆,自己努力做自己的事。
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翁,我們更應該磨練自己的意志,陶制自己的情操,努力學習,使自己從雛鳥變成雄鷹,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這本書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不要指望天上掉餡餅。
這是一本以童年為主題的書,講的是小學生王葆偶然遇到傳說中的寶葫蘆從而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據說這是張天翼先生最后一部長篇兒童文學作品,也是他的高峰之作。
這本書從王葆的視角出發,故事和表達充滿了童真童趣,書中的夢里的結局闡明了一個道:再厲害的寶貝也不會憑空變出來東西。在書中,寶葫蘆變出來的東西沒有一件是不屬于別人的,寶葫蘆就像一個令人討厭的小偷,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別人的東西拿給自己,并占為己有。我仔細想了想,那些東西可能是某個孩子眼饞很久才攢夠錢買來的自行車;可能是別人最喜歡的金魚;也有可能是別人費了老大勁才買回來的收音機……可是它們卻都被寶葫蘆奪走了。
其實在看到書的結尾部分的時候我就不怎么喜歡這個寶葫蘆了,它把拿別人的東西當作所當然,我們也可以稱它為“無知”——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將他的東西據為己有。而且還勸說王葆放棄家人和朋友以守住寶葫蘆的秘密。這時的王葆已經開始厭倦了要什么有什么的感受,在他知道了那些東西其實都是從其他人那里拿過來的之后,他開始拒絕寶葫蘆給他的任何東西,并試圖毀掉它,當爸爸質問這些東西都是從哪來的的時候,王葆第一次撒了謊,在爸爸懷疑他時,奶奶站出來說了一句:“王葆是淘,但是他從不撒謊。”也是這句話讓王葆最終坦白,他從不背叛他的親人、朋友,他不能讓自己辜負了自己家人對自己的信任,所以他坦白了。
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明白了一個道: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要靠自己的努力來換取想要的東西,不可以不勞而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