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傳主題讀后感
居里夫人的名字家喻戶曉、響徹世界,一個出生在波蘭首都華沙普通家庭的女孩,用她不平凡的一生,改變科技進程,影響世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居里夫人傳主題讀后感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居里夫人傳主題讀后感精選篇1
居里夫人是一個大家熟悉的大科學家,她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那就是鐳。看了這本書之后,這個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是唯一一個令我敬仰、值得我學習的女科學家。
居里夫人生在波蘭,她的名字叫瑪麗·居里,小時候的家園被沙皇俄國統治著。居里夫人十歲的那年,母親就因病去世了。她去世前對孩子們和丈夫說的最后一句話:“我愛你們。”最重要的親人不在了,他們的生活立刻變成了灰色,對于小瑪麗來說,沒有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不過她并沒有退縮,不斷地在學習和工作中努力。
有一次,在她讀書時,幾個頑皮的孩子用椅子把她圍了起來——她身子的左面、右面、后面各放一張椅子。在這三張上面,又放了兩張,最后還在她的頭上放一張。在整個過程之中,她竟然沒有聽到一丁點聲音。知道看完書。她一抬頭,整個用椅子搭成的“建筑物”轟然倒塌。緊接著伴隨的就是孩子們的哄堂大笑。在1898年4月12日,居里夫人正是發表了這樣的科學報告:“瀝青鈾礦和銅鈾云母比鈾自身里的放射性還要強得多。這種事實值得我們關注,同時我們確信,這些礦石可能含有一種放射性強得多的化學元素……”雖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但通過閱讀這本書,卻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瓶地倒進倒出、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斗了45個月,1300多天,這是多么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在1920__年,居里夫婦發現了一種人們還不知道的物質,那就是鐳共,他們同獲得了世界聞名的諾貝爾獎,在1920__年,居里夫人又發現X射線對醫療工作上的作用,在戰爭年代,她到處進行療傷,為人類的醫療學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由于居里夫人十分“親密”的接觸了鐳和X射線,在1934的時候不幸去世。讀了《居里夫人》這本書,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鉆研,不怕困難。今后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于實踐。
居里夫人傳主題讀后感精選篇2
《居里夫人傳》講述的是一個我們都熟悉的人,她就是唯一一個在不同領悟獲得各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我們提到這個人,第一反應就是她在科學領悟的貢獻,但實際上,成就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和堅持,要獲得科學成果,需要的是極致的忍耐力和勤奮,而這些我們往往并沒有看到。
居里夫人不僅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學家,更是一位優秀的化學家,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跨領悟專家。即便不說諾貝爾獎的巨大成就,就拿跨領悟來說,不論是在歷史上,即便是在當代社會,依然是極其杰出的尖端人才。
居里夫人不僅在科學領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為人處事和教育方面也是后人的榜樣,她用崇高的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性人物寬廣的胸懷和自尊自愛的品質,她的這些品質給女兒也樹立了典范,讓她們自信也更加堅強。一個人如果只有科學成就,沒有崇高的人品,也是不會得到人們的喜愛的尊敬的,因為我們看待一個人,首先注重的就是品德,居里夫人用自己的高尚贏得了全世界人們的尊重,她是波蘭人民的驕傲!
如今,我們在學生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不光要勤奮刻苦,還要有不畏艱難的勇氣,而這些是克服困難破繭化蝶的根本。看到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她的艱辛付出,我們還有什么可畏懼的呢?
我們要是能夠拿出從瀝青中提煉出鐳的精神和毅力來,一切都打不倒我們,只要肯努力,沒有什么是不可戰勝的!
居里夫人傳主題讀后感精選篇3
居里夫人通過不屈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詮釋著一個個奇跡,讓我們贊嘆不已。看了這本傳記,居里夫人的求學階段和研究科學的部分在傳記中描繪了出來,我總仍不住去細讀幾遍,并用一支黑色的水筆把感動的地方圈畫出來。有時我總忍不住贊嘆她幾句;我贊嘆她的話猶如長江的流水,說也說不完,永遠不到盡頭。
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一個女神。她不僅有高尚的品質和人格,還有著巨大的貢獻。她因為發現并提煉出鐳,在1920__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但她卻淡泊名利,繼續研究科學。她對事業有著很深的執著,還與著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一個不為盛名而顛倒是非的人。”
居里夫人給我們敘寫了一個個傳奇,一個個奇跡。偏偏是在她最艱難的情況下,完成學業和偉大成就。她的經歷告訴我們,知識是多么的可貴,如果不是因為她甘于刻苦學習并掌握知識,如果不是她那鍥而不舍,頑強不屈的精神之柱支撐著,就不會發現并提煉出鐳。這個偉大的成就是無人否定的,大家都崇拜她,贊頌她。
讀了這本傳記,使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現在這種精神是不斷但無形地激勵著我。使我明白了許多,也讓我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標和計劃。我原來緊封著的“窗戶”,因為我被居里夫人的精神徹底征服了;現在這扇窗戶悵然、豁達地打開了。
居里夫人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的精神永遠照亮著我的心窗,直至成功之道。并再一次地感動了我。
居里夫人傳主題讀后感精選篇4
在小學生活中,我們曾經學過一篇關于居里夫人的課文,我對此很感興趣,早就想讓媽媽給我買一本《居里夫人傳》。今天,媽媽終于給我買了一本《居里夫人傳》,我只用了半天的時間就讀完了。下面,我就談一談讀完的感受。
《居里夫人傳》這本書講了居里夫人出生在被俄國統治的波蘭,她的父母都是有學問的人,所以她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她也從小聰明伶俐,有著超人的記憶力,幫助老師和同學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她在學校個科的成績都是第一名,使她提前畢業,隨后,她又在鄉下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日子。居里夫人十七歲時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的姐姐想去巴黎讀書,可是她的家里十分貧窮,可是她并沒有放棄,她在窮苦的鄉下給人做家庭教師,一做就是三年,沒有人能夠體會她所經歷的痛苦心路歷程。終于,她做夢都想去的巴黎向她張開了雙手。可是,在巴黎的日子并不好過,她住在一間很小的屋子里,每天幾乎不吃飯,簡直是一個苦行僧。但是她那頑強的毅力幫她戰勝了困難。她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學位。后來,她遇見了皮埃爾,兩人經過數年的努力,終于提煉出了“鐳”和“釙”。他們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獎,當他們面對榮譽和財富時,非常的平淡。有一天,皮埃爾不幸去世,居里夫人傷痛至極,但她沒有沉淪,成了法國大學的一位女教授。她完成了她和皮埃爾沒有完成的實驗,又一次獲得諾貝爾獎。她在世界大戰期間也立了很大的功勞。最后,居里夫人因病去世。
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首先,做人要有奉獻精神。居里夫人家里雖然窮,但是她辛辛苦苦得來的獎金還是捐贈了出去,在生活中,有時候捐款時,有的人一元錢都不愿意捐,居里夫人家里很缺錢,但她還是毫不猶豫的把錢捐了出去,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很值得人們學習。還有她那吃苦耐勞的精神。現在的人都吃不了一點苦,少吃一頓飯好像能餓死似的,少睡一覺能困死似的。居里夫人無論是知識還是品德都應該我們學習!
居里夫人傳主題讀后感精選篇5
居里夫人原名瑪麗·斯克羅多夫斯基,是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是在她成功的背后,卻有一個艱苦的歷程。
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不同,他們關心的是放射性元素活動的規律,天然放射性違背了幾個世紀以來學者們建立起來的物理規律,因此他們是有所懷疑的,持謹慎和觀望態度的人也不少。對于居里夫婦來說,他們的任務就是設法提煉出純凈的釙和鐳,并精確計算出他們的原子量。為了提煉出純凈的釙和鐳,居里夫婦在此后的四年里進行了科學史上最艱難的拼搏!他們托奧地利一位教授從圣樂阿希姆斯塔爾礦那兒免費弄到1噸礦渣進行實驗,卻連運費都湊不齊。由于付不起租金,他們只能找了一所類似馬廄、又宛若馬鈴薯窖一般簡陋的房子當實驗室。那兒不具備任何實驗安全設施,但他們沒有更好的條件。居里夫婦完全被一種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所激勵,任何人知道后都會為之感動!
居里夫人要從瀝青油礦中提取純鐳,即使她要煉制一座山那樣多,她也一定要做到。這真是人們永遠不該忘記的“英雄時期”!她每次回憶這段艱苦歲月,卻總說它是最美好的。最終,居里夫人把鐳原子量的研究結果在法國科學院以《論鐳原子量》為題目宣布,科學界再也沒有人懷疑鐳的存在。
“科學家的天職叫我們應當繼續奮斗,徹底揭示自然界的奧秘,掌握這些奧秘以便能在將來造福人類。”居里夫人說。我會一直學習居里夫人的為科學奉獻的精神,我覺得,才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全人類引以為傲的超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