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小兵張嘎讀后感
《小兵張嘎》這本書主要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學生小兵張嘎讀后感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小兵張嘎讀后感篇1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后,我被嘎子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所為之震動。嘎子和我們一樣,只是普通的孩子,但他卻擁有一顆抗日的心。那時日本人來攻打我們中國,許多人都失去了家人和朋友,流浪街邊,而嘎子卻站出來,主動要求參加紅軍,他給戰士們帶來歡樂,在多次的艱巨任務中,他都完成了。有一次,他屁股中了子彈,但他不顧傷痛,仍然繼續追擊敵人,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做了一支假槍,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
最令我感動的是:嘎子被敵人捉去后,在敵人拷問時,不說一句話,在用敵人打他時,他敢于咬住敵人執著皮鞭的魔手,敵人在一鞭又一鞭的抽打他,可他還是忍疼不說話。敵人都打累了,嘎子還是一個字不說,寧死不屈。
我很佩服嘎子的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想起那件事,跟嘎子真是天壤之別。那天,我和媽媽去圖書館,到了里邊,我直奔書架,可是當我選書時,卻發現沒什么好看的書,我一會兒看看這本,一會兒看看那本,看了半天,沒看著什么內容,直到走的時候,我還是沒看著什么。跟嘎子比,簡直差遠了,以后我要學嘎子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做個有用的人。
小學生小兵張嘎讀后感篇2
“你就是用條帚疙瘩下了鬼子盒子槍的羅金保叔叔?”當你看到或聽到這句話時,也許你的心中便會頓時浮現出那不屈不撓,機智勇敢的英雄——張嘎。當我看完《小兵張嘎》后,內心猶如波濤洶涌般,久久不能平靜,唯有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
《小兵張嘎》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而奶奶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查員老鐘叔叔英勇犧牲了。為了報仇雪恨和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與日寇斗智斗勇,最終完成了心愿并當上了八路軍。
看完書后,內心思緒萬千,一連串的問題顯現于腦海。為什么身處同齡的我們會有如此天壤之別?為什么身處幸福的我們總還有某種程度的不滿?為什么面臨困難的我們不能總是臨危不懼?
此時此刻,內心難以抑制那股涌流,而深感我們是何以渺小?;仡檿?,我們認識到嘎子生活艱苦,連唯一的親人也離開了,更不用說新時代的我們備受關懷,總是過著安逸而舒適的生活。遇到挫折,我們要敢于挑戰;面臨關懷,我們應無限珍惜。而嘎子給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我們要敢于直視和挑戰困難,不斷努力,從而達到理想的彼岸。
有一次,我在花園門口被杜鵑花的枝絆倒了,膝蓋磕到小石子,流了很多血,我走都走不動,又不敢大聲地哭,只好獨自坐在一個角落里,抱著雙腿,埋著頭,低聲哭泣??蘖艘粫?,我想起媽媽說的話:“你要獨立點、勇敢點,不要總是哭,哭是無能的,只有想辦法解決問題,勇敢地去面對,才能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頓時我變得勇敢起來,不再哭泣,抬起受傷的腿,單腳跳回家,讓媽媽幫我上藥,沒過幾天,傷就好了,可卻留下了一塊疤,每當我看到這塊疤,就會想起這件事。它讓年幼的我長了記性,還懂得了不論事處怎樣的困境,都要堅強不屈,敢于面對,戰勝困難。
嘎子哥英雄形象銘刻我心,我們應牢記昨天的痛苦,珍惜今天的美好,我們要把張嘎機智勇敢、臨危不懼、不屈不撓的精神運用到現實生活和學習中去,面對困難,勇敢克服,不怕挑戰,不怕挫折,勇往直前。
小學生小兵張嘎讀后感篇3
今天,我在媽媽的推薦下,讀了《小兵張嘎》這本書。書中講述了一個叫張嘎的小男孩,和他的奶奶相依為命。后來,奶奶為了掩護八路軍老鐘叔而犧牲了。為了報仇,嘎子找了八路軍,并讓嘎子當上了小偵察員。嘎子千方百計想得到屬于自己的一支槍,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后來,嘎子戰斗有功。嘎子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嘎子為八路軍探清敵人的這個情節。嘎子壯膽說要給皇軍送雞蛋,想盡辦法混進了敵人基地。和鬼子做了一番激烈的斗爭,還救出了玉英。
嘎子面對兇狠的敵人,臨危不懼,誓死反抗。和嘎子相比,我們生活在這么美好和平的社會中,不像嘎子他們一樣,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經常還要餓肚子,甚至還有生命危險,看看我們現在多么幸福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幸福的生活是幾十年前先輩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牢記這些先輩們的英勇事跡, 好好學習。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應該向嘎子學習,遇到困難不畏縮,勇敢面對。
小學生小兵張嘎讀后感篇4
說起“小嘎子”這個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是一個機靈、勇敢的小男孩。他的故事還被寫成了書,拍成了電影,這就是徐光耀爺爺編寫的《小兵張嘎》。
《小兵張嘎》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在彈雨嘯嘯、炮聲隆隆的抗戰時期,一個名叫張嘎子的十三歲小男孩,為了給奶奶報仇,毅然參加了八路軍。在隨后的歲月里,張嘎子不但與八路軍戰士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也與小伙伴們成了要好的朋友一一與小胖墩比摔跤,與同齡女孩玉英無話不說,并幫助她成為了“鬼不靈”的衛生員。最后,在戰斗中成長的張嘎子,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八路軍戰士。
我認識的小嘎子,是個為人正直、知錯能改、機靈勇敢的小男子漢。在《小兵張嘎》里,我最喜歡的其中一個片段,便是小嘎子與小胖墩打賭比賽摔跤。這個片段把小嘎子與小胖墩比賽時的動作描寫得十分生動傳神。第一次,小嘎子由于急于好勝,被小胖墩輕易打敗了;第二戰,小嘎子咬了小胖墩才贏了。后來,小嘎子惹怒了小胖墩的父親——老滿叔,那是后話了。
書中的小嘎子急于求勝,小胖墩沉得住氣。因此,小嘎子在比賽中輸給了小胖墩。看到這里,讓我想起了小時候一一媽媽和老師經常說我是個“心大”的孩子,有時候處理事情時不但粗心而且急躁。記得小學二年級一次與同學玩斗雞游戲時,一開始我仗著自己雖然個子小,但比較靈活的優勢,在同學未發起進攻時,我早早做好了準備,想來個趁其不備、速戰速決。開始!隨著老師一聲令下,我屈起膝蓋,單腳快速向人群移動,心里一邊竊喜,一邊只想著可以一下接連撞倒多人,卻完全忽略了自己顫顫巍巍的狀態。結果,急于求勝的我,忘了注意腳步節奏,因此就在我快到同學面前時,腳下突然失控一扭,一個狗啃泥,飛撲在地上……出師未捷身先死,人群里霎時就發出了一陣哄笑……。
終于熬到了第二場游戲開始,我汲取了教訓,屏氣凝神,做好準備,再加上第一場游戲時觀察到個子小或是胖的,動作都比較笨拙,因此比較容易“消滅”,可以瞄準機會快速撞上去!嘿嘿……果然,大獲全勝!
人生恰如一場馬拉松,只有堅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稱為勝利者。每當我急躁時,爸爸總會這樣告訴我。是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時時處處需要我們冷靜去對待、處理,否則,“欲速”常常會是“不達”。
親愛的朋友們,《小兵張嘎》這本書不僅好看有趣,還幫助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因此,請你也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小兵張嘎讀后感篇5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本書。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掃蕩中,張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為了替奶奶報仇想加入八路軍,共產黨看嘎子年齡太小沒有同意,但是嘎子從不灰心,在他的努力下終于當上了八路。嘎子小小年紀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愿。他的勇氣、聰明才智,還有吃苦耐勞的毅力讓我感動,感動他對友情的生死與共;感動他與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動他們為了抗日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閱讀此書,仿佛置身于那戰火紛飛的激情年代,仿佛聽到了英雄們在戰爭中那鏗鏘有力的步履,仿佛看到了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抗擊日寇的動人場面,深切地感受到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那如火如荼的戰爭歲月,那可敬可愛的英雄人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那至誠至厚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閱讀此書,感觸頗深??谷諔馉帲侵腥A民族與日本侵略者進行的一場正義與邪惡、進步與反動的生死較量。今天重溫那段血與火的悲壯歷史,不能不感慨萬千,雖然現在國際形勢和世界戰略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世界經濟全球化日趨明顯,但是,抗日戰爭留給我們的歷史啟迪仍然彌足珍貴,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正如聶榮臻同志所說:“用盡全國一切文字也形容不出敵人的殘暴?!睉K案樁樁,血債累累,宛如扎在人們心中的一把刀,無以復加的痛楚擊打著我們的心靈,時刻提醒我們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