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兵張嘎讀后感
《小兵張嘎》這本書主要寫了張嘎是個滿臉嘎氣又精明能干的孩子,他和奶奶相依為命感情深厚,日子過得艱苦卻很幸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小兵張嘎讀后感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小兵張嘎讀后感(篇1)
《小兵張嘎》是一本紅色經典書。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張嘎的少年,他的全家人都被殺了,他通過不斷努力最后為家人報仇的故事。
書中的張嘎讓我印象深刻,他孝順、機智、勇敢,并且永遠不向敵人低頭,是我們的好榜樣。
在張嘎生活的那個年代,中國士兵裝備很差,百姓家中貧困,民心惶惶,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并沒有放棄,而是把力量擰成一根繩,全力保衛祖國,才換回如今美好的生活。現在的我們卻只懂得享受,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應該當狂風中的野草!
戰爭時期的張嘎每天都要干重活,干累活,從來沒上過學,而今我們成為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但我們要珍惜這一切,好好學習,不要辜負無數革命烈士的犧牲。
我一定要向張嘎好好學習學習,學一學他的堅持不懈,學一學他的孝順,也要好好學一學他的機智聰明,面對絕望臨危不懼,國家有難要勇敢站出來,努力為社會多作一些供獻,抱有一顆愛國之心,立下一顆學習之心,懷有一顆正義之心,一起報效我們的祖國!
讀小兵張嘎讀后感(篇2)
書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在我空閑的時候,會拿起一本書,準備一點點心做在客廳一角慢慢的去解讀他,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拿起書去讀,在書中找到平靜,每天至少有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去讀書。我現在已經有了整整三個書柜的書,里面的書我已經讀了三分之二了,有些書我不止一次的去讀他,每讀一次讓我感受不同,就像我讀了至少兩次的《小兵張嘎》。
書中講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邊,有個叫“鬼不靈“的村子,住著張嘎和他奶奶,奶奶為了保衛八路軍戰士,被鬼子殺害,張嘎為了給奶奶報仇,參加了八路軍。最后成功的給奶奶報了仇,而且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戰士。
讀完這本書,我很佩服張嘎,有當八路軍的志氣,一心為保衛國家不怕流血犧牲,他有不服輸的性格和為別人著想的品格,非常值得我學習和借鑒。以后,不論是在我學習上遇到困難,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困難,我都要像嘎子一樣,用自己的聰明機智和勇敢頑強,一個一個去攻克,一個一個去克服,相信自己會成功!
讀小兵張嘎讀后感(篇3)
小嘎子這個名字你一定不陌生,他就是徐光耀創作于1985年的革命戰爭題材的兒童文學佳作——《小兵張嘎》中那個令人忍俊不禁的主人公。雖說看過電視劇,但讀物版的“小嘎子”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五一大掃蕩”一開始,小嘎子家的那間“密室”就成了八路軍的藏身之所,才幾天,小嘎子就與地區的偵察排長老鐘叔——鐘亮交上了朋友,后來老鐘叔被日軍抓獲,嘎子的奶奶又被敵人殺害,小嘎子為了尋仇,當了小八路,為部隊放哨,第一次為救老鐘叔而跟著部隊打仗時傷了腿,在一個叫玉英的小女孩家養傷,傷好后,小嘎子偷偷進入了鬼子的陣地與其他八路一起與敵軍巧妙周旋,總算就出了老鐘叔,小嘎子也為此受到了表彰。
合上書,小嘎子的機智勇敢的形象還在我的腦海中,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精神,不怕犧牲,他為了吸引一部分敵人的注意力,情急之中竟將一掛“柳條鞭”掛在狗尾巴上點著了,鬧得雞犬不寧,從而調動和牽制了敵人的一部分兵力:在發現有敵人進村時,他心頭一動,不是朝老鐘叔報信,而是翻了個身,奔了敵人而去,怕自己會引的敵人找到老鐘叔……一個與我差不多年齡的農村孩子,竟能如此機靈、大膽、心細,這不得不使我佩服。
我們雖在和平年代,但還是不能缺少小嘎子的愛國精神。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雖然不能對祖國有什么大的貢獻、創造,但最起碼我們應該熱愛祖國,尊重國旗,在升國旗時脫帽肅立,心中不忘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好好珍惜;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為以后報效祖國打好基礎:這也是我們愛國的表現。
生活中,面對困難,我們也應像小嘎子一樣活潑樂觀、機智勇敢。遇到跟蹤你壞人,不要慌,要機智,在別處人多的地方多溜達幾圈,直到安全了為止。遇到火警,一定要盡快打119,還要沉著冷靜,記得還要把地址說清楚。遇到不測之災,我們一定要像小嘎子那樣大膽,又要細心,靈活,隨機應變,這種精神在學習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解奧數題時,不能單走一條路,而應該明白“條條大路通羅馬”才能百戰不殆。
熱愛祖國、機警活潑,那就是張嘎,他的精神是我們所缺的,小嘎子,令我敬佩!
讀小兵張嘎讀后感(篇4)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小兵張嘎》,說:“好好看吧,你會喜歡的。”我高興地接過書,認真地看起來,我一下子就被始終的情節迷住了,書中主要講了:抗日戰爭時期,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奶奶為了掩護八路軍,犧牲在了鬼子的刺刀下,張嘎萬分悲痛,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查員。
張嘎是一個天真淘氣的小男孩,我常常看得笑出了聲。他錯把羅金保當漢奸,用硬棗刺刺破他的自行車胎,還初生牛犢不怕虎,空手去奪槍。張嘎與胖墩打架犯了錯誤,羅隊長要他承認錯誤,否則就要關禁閉,張嘎死活不承認錯誤,倔得很,他可以氣上心頭時上到房頂堵煙囪,自己卻在房上樂得前仰后合,毫不考慮軍民魚水情;他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把繳獲的藏到高高的老鴰窩里。張嘎是那么可愛,同他的名字一樣“嘎”。
書中的嘎子是多么勇敢啊,是個十足的小英雄。為了報仇,嘎子偷偷溜進了鬼子司令部,看見有日本人要騎摩托車走,他就找來兩個釘子,將摩托車輪胎放了氣,又將釘子放進了鬼子的車座上,那幾個日本鬼子沒注意,坐在了釘子上,疼得“哇哇”大叫,車子沒開多遠就翻了。看到這兒,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為嘎子的機靈感到高興。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查時被捕,當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鐘亮,也替奶奶抱了仇。戰斗結束后,嘎子主動把老鴰窩里的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布把發給他使用。嘎子從一個頑皮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英雄,真是令人欣喜,我真佩服他。
讀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我們和張嘎同齡,他小小年紀就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肩負起保衛祖國的使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要以張嘎為榜樣,從他身上汲取一些優點,做一個為祖國添光的人。
讀小兵張嘎讀后感(篇5)
酷熱的暑假,我在書海中盡情翻滾。憶三國,評水滸,夢西游,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兵張嘎》這本書。那小水莊子上一個十三歲少年英勇抗日的故事,那小小少年的英勇機智帶我走進了炮火紛飛的時代,讓我看見了民族英雄們的熱血與夢想。
嘎子有一頭堅硬的頭發,一雙明亮的眼睛,在那眉宇間透出一股英氣,虎頭虎腦,嘎氣十足。他出身貧寒卻異常堅強。他與奶奶相依為命,但是奶奶在一次日軍掃蕩中不幸被害,13歲的嘎子含恨卻無法報仇,于是小小的他參加了八路軍。有一次,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他屁股上中了一槍,但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多么堅強啊!想想現在的我們,有些同學受了一點小傷就哭鼻子抹眼淚!想想那該多難為情啊!
嘎子也無比機智勇敢。他的腦子里似乎總有無窮無盡的金點子。有一次,他和隊長假扮一對父子,里應外合,“邀請”街上巡邏的“白脖”到家里吃飯,并用借口巧妙地把他們的槍弄走了,而早已埋伏好的八路軍則輕松地抓住了所有的敵人。還有一次,他靈機一動,把主意打在了兩條狗的身上。一條狗嘴叼著燃放著的鞭炮,瘋跑進了敵人的營內里,這不,雞飛狗跳,弄得敵人驚慌失措,而嘎子卻在外面看了一場好戲呢!嘎子真不愧是八路軍的“掌上明珠”呢!
當我看完這本書后,我的心情就像被洶涌的波濤撞擊過一樣,久久不能平靜。他是那樣的機智,任何坎坷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腳步;他是那樣的熱愛著這片土地,愿意為此奉獻一切;他又是那樣充滿活力,永遠向前!
我為什么不能是第二個嘎子呢?只要立志成長,矢志不移,我終將成為一顆參天大樹,用自己的枝葉為這方土地遮陰納涼。即使只是小小的一塊地方,可無數小小的地方匯聚在一起不就是大大的土地嗎?有志不論年少,我將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