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心得體會600字
好的心得可以指導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有助于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和實現個人目標。好的孔子心得體會600字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孔子心得體會600字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孔子心得體會600字篇1
今天下班后,和坤兒一起到上海影城看《孔子》。
電影《孔子》拍得規規矩矩的,說不上超好,但是能夠看。
里面故事都有影兒,既沒被捧成孔圣人,也沒貶成孔老二。不像于丹,她說話太咋呼,擱她理解的論語里走出來的孔子,像個大明白,一想孔子就和她連著,不大可耐。胡玫的孔子可耐,或者說周潤發演的孔子真可耐,是一個有對有錯,有血有肉,愛國愛家,疼老婆愛孩子的山東大漢。孔子穿得棉袍后現代,特軟和,特暖和。俺也想扯二尺布,做那么一灰面棉袍。到哪能買到棉花哈?
比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英雄》誠懇萬分,比陳凱歌的《無極》和《刺秦》智商高,比馮小剛的《夜宴》講故事講得明白,那幫男人呀,一堆老笨蛋,和胡玫比啊。人家胡玫不像他們貓一頓狗一頓的,沒常性,人家她拍的歷史劇一貫高水平,電影《孔子》比她的電視劇《雍正》要好得多。
其實,咱有五千年歷史,題材不缺,有故事著呢。可是俺沒撈著看過啥像模像樣的正劇電影,就算你帶上近代史在內,也都沒啥好看的。《甲午風云》和《武訓傳》是俺看過的電影里,應該還算講明白點兒事兒的,其他真想不出來啥,誰還拍過好歷史片?你們幫忙想想?興許有,俺忘了?
周潤發不負眾望,孔子演得好,有時候他能化腐朽為神奇,你比如,磕頭,多讓人反感的動作,可是周潤發演得實在,瀟灑。哎喲,和他在一起演這場電影,對其他那些演員,像陳建斌周迅和任泉,來說絕對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俺這么笨猜啦,人家那幾個心里可能還不服捏。
孔子心得體會600字篇2
聽說媽媽明天要帶我去看盼望已久的電影——《孔子》,我心里就像裝了無數只小兔子一樣“怦怦”直跳。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跟著媽媽來到電影院。電影開始時先介紹了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的魯國。他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據說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氣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論語》,這本書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電影正式開始了,我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魯國國君魯定公把孔子從一個平民百姓提升為中都宰,再從中都宰提拔為大司寇,最后又提拔為代相國,希望能實行孔子“以禮治國”的思想,也同時制約勢力強大的三桓。孔子在當官期間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釋放了三桓中季氏的小奴,還廢除了活人陪葬的陋習;第二件事是不費一兵一卒收復了被齊國占領的三城;第三件事是鏟三桓,還毀了三座高城。后來三桓中的季氏為了權利把孔子趕出魯國,孔子只好周游列國去了,他的弟子們也一起跟隨他。孔子的弟子對孔子真是忠心耿耿啊!過了十幾年,年邁的季氏意識到自己錯了,于是先把孔子的弟子冉求請回魯國,再把孔子和其他弟子們也一一請回。這時孔子已經七十多了,再加上傳來最得意的弟子——顏回和最親密的弟子——子路去世的消息,真是雪上加霜呀!不久,孔子就病逝了,終年七十三歲。
看完電影,我覺得孔子真是個偉大的人物,可惜他生活在動蕩的春秋時代,要是生活在唐朝的“貞觀之治”太平時期,一定會有更大的成就!
孔子心得體會600字篇3
電影《孔子》講述的是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就知這親的年代生活。孔子滿腹經論,學識淵博。他就任“中都宰”這個職務時,使中都面貌大變,老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孔子所以受到魯定公的重用,被魯定公任命為大司寇。
當時是奴隸社會,有一個這樣殘忍的陋俗,就是只要有一個王權去世了,他的奴隸們就要陪他殉葬。孔子不畏大司徒和公山狃的權勢,提出要廢除這個殘酷的陋習,用智慧戰勝了兩位王侯貴族,展現了孔子的聰明和機智,以及他的仁愛之心。
孔子擔任大司寇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陪同魯定公去會見齊王。孔子向公山狃和大司徒索要戰車五百乘,但遭到公山狃的拒絕,只好帶著孔子的十乘戰車去會盟,受到齊國的威脅,但孔子用他的智慧,用一百輛牛車嚇退齊國的五百戰車。所以,得到魯國王的稱贊和重用。孔子與他的弟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奔走列國之間,傳授學問,用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對孔子也是非常崇敬。有一件事讓我感動,就是顏回下到冰海,給孔子撈書籍,但在冰海里待太長時間,就被凍僵了,已三個時辰了,顏回沒有緩過來,這種視書如命的精神讓我感動。
這部電影僅僅是孔子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藝術體現,我要從孔子的文學著作《論語》再深入進行了解,要向他學習“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精神。
孔子心得體會600字篇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聞道,夕死可矣”……電影《孔子》帶我們重回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恍惚中,我仿佛聽到了孔子對弟子們的諄諄教導;聽到了顏回謙和恭敬的話語;聽到了子路勇敢果斷的聲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們奉為“至圣”,他如一顆絢麗的流星,在歷史漫長的黑夜中用短暫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給后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啟示……
銘記戰爭的教訓。
孔子助魯國抗齊時,幾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敵軍潑灑而去。霎時間,火光把天都映紅了,慘叫聲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燒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慟不已,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混亂年代,有什么對錯可言?弱肉強食,或許是戰爭年代最殘酷的。
保衛和平的年代。
試看戰爭年間,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百姓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一場戰爭動輒就要死幾千人,甚至幾萬人;而和平年間呢?社會安定,百姓們豐衣足食,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兩者相比較,保衛和平,難道不應該嗎?
珍愛寶貴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會,僅一個季平子死亡就要幾百人甚至幾千人陪葬,難道人命真的有貴賤之分嗎?不,只是因為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那時候的統治者視人命如野草般,動不動就草菅人命!孔子為了救一個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戰群儒”,以一己之力駁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這就是孔子“仁義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電影中,孔子曾與弟子失散,路人這樣描述他:“氣度像個大人物,卻是像喪家之犬般狼狽。”讓人有些心疼:一個圣人,怎會落魄至此?有幾人又能理解孔子?
從血淋淋的歷史中,我們得到的啟示太多太多:銘記戰爭的教訓;保衛和平的年代;珍愛寶貴的生命。
孔子心得體會600字篇5
孔子,這位公元511年前的大文化人,不知對我們這些中國后輩來講,是有著多大的影響力啊。
通過電影這樣的一種藝術形式來塑造孔子的形象,既是幾代電影人的夙愿,也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拍攝《孔子》是中國電影界和文化界的盛事,塑造孔子的銀幕形象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這也體現了我們中國的電影人的一種巨大的責任。要想使孔子的形象真真切切地出現于電影銀幕上,那是談何容易,更別說,要講述關于孔子的一些事例,對于無法親身到孔子那個時代的電影人,要制作拍攝出如此意義的電影,更是不簡單。
《孔子》將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部具有長久影響力的作品,不僅是演孔子的周潤發演技超高,眼神、語言、動作,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孔子的“味道”,而且孔子本身就是一位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尊敬、學習的人物。
看完《孔子》的我,真是即感到慚愧,又覺得有些自豪。電影中的孔子,時不時出現一句經典的語言,好多已經出現在了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可想而知,孔子的話,都能體現出他的品格之高尚,偶爾遇到學過的語句,還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孔子一字一頓的小聲念起來,這讓我不禁感到自豪。
但電影中還有我根本沒聽過的名句。在電影院時,周圍的個別中老年人卻能接上孔子的話,讓我又有些慚愧,如此偉大的人物,學習的我們,卻局限于課本,而沒有廣泛的了解更多,看來,當代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放眼望向遠方,而不是課本這狹窄的小小文學世界。
孔子心得體會600字篇6
這個星期天,我到博庫書城里轉悠,卻始終沒有找到自己喜愛的作品。突然,一陣書香傳來,牽著我的鼻子走了過去,定睛一瞧,是一本名叫《孔子》的書。我欣喜若狂,立刻拿起它飽讀起來。
一打開書,一位書中的小精靈就為我做向導,帶我去了孔子的世界……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國偉大的哲學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從小就懂得體諒母親的困難,每天都按照母親的要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從不惹母親生氣。他好學上進,生性聰明而且善于思考,在艱難困苦的生活環境下,憑著自己的勤奮,學會了禮、樂、射、御、書、數等六項基本功,為后來參與各項社會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母親的關懷和教育下,孔子相當好學。為了求學,他一大清早就到老師門口等候;炎炎烈日下,站在老師門口,直曬得他頭昏眼花,眼冒金星,但始終沒有改變他的求學決心。正因為他的好學,他在各方面的知識都達到了博大精深的程度,并以此為基礎,創立了儒家學說,成為了一代偉大的哲學家。看到這兒,我不禁陷入沉思:孔丘雖然長得丑,可他卻不自卑,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甚至比正常人更好學、更勤奮,并且還十分的謙虛,雖然他已滿腹經綸,可他依然要千里迢迢的去洛陽拜師學藝。他為了讓媽媽省心,一有空就在家里幫媽媽燒火,洗衣,做飯,到了晚上,還和媽媽一起編草鞋。再看看我呢,學習上經常會為了一點點小成績而沾沾自喜,有的時候還喜歡賣弄;生活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僅不體諒父母的辛苦,有的時候還要挑三揀四,與孔子一比,真是差距太大了!我真的要多向孔圣人學習,以長補短。這頓大餐真讓我大飽口福,我以后要多嘗嘗這種“大餐”,豐富我的知識,快樂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