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俗世奇人的閱讀心得
讀俗世奇人的閱讀心得篇1
《俗世奇人》一書以清末民初的天津衛為背景,講述了三十六個身懷絕技并且獨具風骨的傳奇人物。張大力丟下石鎖大笑離去,北地豪氣躍然紙上;蘇七塊揮起袖子接筋續骨,規矩不改中隱藏的是妙手仁心;刷子李、風箏魏、泥人張憑借精湛的手藝博得滿堂彩;好嘴楊巴叩頭佯罪,巧妙化解不識芝麻粒的李中堂的尷尬……想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雅”始于“俗”。俗世生活是一種別樣的美,它蘊藏著原生態的力量與智慧。當今人們追求“雅”,但卻顯得拘謹刻意。津門傳說中的小人物則不同,無論是活出殯的劉道元,賣家產的蔡二少爺,還是干雞鳴狗盜之事的小達子,看似上不了臺面,卻都因豁達、質樸的性格與浸透在生活中的智慧而鮮活靈動起來。“這些人空前絕后,卻都是俗世里的俗人;這些事匪夷所思,卻都是真人真事”,他們飽含著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嬉笑怒罵間都是天津衛最本真的場景。就是這些俗人,譜寫了時代的大雅之章。
雅和俗作為兩個互相定義的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俗世奇人》中都是俗人、俗事,但時光將它們升華為真正的高雅。這些俗人、俗事都蘊含著俗世感情中的憧憬、渴望、溫存、愛意,以及所有美好而真誠的東西,這些也正是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溫暖的部分,無論悲喜,均是俗世溫暖的沉淀。
民國小影,舊時一瞥。書籍故事性與文學性兼具,單篇看來頗似一個個意味深長的小品,整體來看又共同構成了清末民初的天津市井生活圖景,具有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全書如下酒小菜,初嘗便是驚艷,吃罷,更顯回味悠長。
讀俗世奇人的閱讀心得篇2
說起小人物,每個人眼前浮現的都是其貌不揚、默默無聞的人。蕓蕓眾生,我們都是俗世中的小人物,但有些人卻活出了不一樣的精彩。
最近,我讀了《俗世奇人》這本書。這本書里講的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天津衛。雖說是小人物,也卻都身懷絕技。有的雖不是名醫,卻比名醫更厲害,像書中的王十二,蘇七塊;有的做起生意來讓一般人驚嘆不已;這些的手藝人單靠自己一手絕活就足以在天津衛站住腳。看到這里,我不禁為這些人喝彩,真的是都有絕活啊!
這些人里,令我印象最深的還得數“刷子李”。他是個手藝人,沒人知道刷子李叫什么,但都知道他有一手刷墻的能耐。刷子李刷墻必穿一身黑衣黑褲,若是刷完墻后身上有一個白點,就給人白刷不要錢。但他的徒弟曹小三卻總是不信,終于有一次在刷子李刷完墻后,他看到他褲子上有個白點,以為師父的手藝是假的,但那白點卻是從一個小洞里透出的白襯褲。
其實,除了書中這些身懷絕技的小人物,我們身邊也有多多少少我們不曾注意的小人物。比如環衛工人、街邊賣唱的藝人、飯店的店員,往往有時我們不注意的人,剛好是支撐整個城市的幸福值的人。有時他們是最不起眼的,但卻是最重要的。
讀俗世奇人的閱讀心得篇3
我知道這么個世界,那里有只認牙不認人的治牙神醫;那里有只看半尺畫就能辯真假的古玩高手;更有從鞋底摳塊泥便能捏出個人頭的捏泥奇人,這便是《俗世奇人》中的世界。
其實我看完這本書,感受就仨字——太絕了。這仨字里,還包含了三絕。
第一絕,是語言絕。馮驥才老師一下筆,那可真是妙筆生花,一段話,讀一遍又一遍也不煩,而且越讀越有味道。更有句子讀了讓人不禁大笑,比如:賤賣海張五,就是不敢再吃面團了等。馮驥才老師寫話中有話,那也用得好。夸一個人,表面好似在罵你,但誰都心知肚明是在夸;罵一個人,語句中無不顯示他的丑陋。
這第二絕,是人物絕。在《俗世奇人中》,哪個人物沒點個性?像蘇七塊,沒有七塊銀子,堅決不治病,再比如刷子李,一天只刷一間屋,刷一面墻還得休息。可我發現,他們有個性,但更有本事,只要付七塊銀圓,蘇七塊唰唰幾下,管它傷筋斷骨,立馬治好;這刷子李只要手來回擺幾下,屋子里什么都不放就像升天一般美。人家是有個性,但人家那技藝高,有人請唄!
第三絕,是道理絕。讀完這本書我知道想要在高手多,世面大的地方立足,你有點個性,得有一手好本事。好本事咋來的?練唄,除非你是成精,俗話說:熟能生巧,如果刷子李不靠不斷練習,不在實踐中一點點積累,不會被寫進書里,而且專注也比較重要,萬一哪天刷子李心里有事,那還不是要把顏料弄身上呢?前幾天素描老師夸我有天分,其實我心里明白,這只是我十分專注,而且在家里不斷練習的結果,哪有什么天分。
我真覺得《俗世奇人》是本好書,不管是從人物描寫還是道理或其它方面來看,都能給我們享受一場精神盛宴,讓人連連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