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西游記的心得體會
如何寫西游記的心得體會篇1
頭戴金箍,手拿金箍棒,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這就是大家熟知的孫悟空。孫悟空是西游記的主要人物,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
西游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因為他晚年在官場無法得知,所以辭官回鄉以賣文為生,寫出了西游記。
在西游記中,吳承恩塑造了四個活靈活現的人物,有正義大膽的孫悟空,誠心向佛的唐僧,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勤勞能干的沙僧。西游記講了唐僧師徒四人的磨合,孫悟空忠誠又正義大膽,但唐僧不分善惡,經常被妖精捉住,經過師徒的努力才逃了出來。書中的孫悟空正好和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形成了對比,孫悟空有著大膽和叛逆的精神。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
書中我最喜歡的情節就是三打白骨精。不分善惡的唐僧被白骨精捉入洞內并趕走了孫悟空,機智的孫悟空先讓白骨精說出真相再消滅了白骨精。我之所以喜歡這個故事就是因為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刻畫鮮明,當我看到唐僧不分善惡時,我就為孫悟空著急,當我看到正義戰勝了邪惡,就十分放松。
西游記有趣的情節不但豐富了我的生活,也讓我悟出了人生哲理。
書中師徒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讓我聯想到了他們鍥而不舍的精神,這是一種值得學習的精神,有時我做事只做到了一半就放棄,真的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如果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一種勝利。
有些人希望順利,一帆風順,沒有挫折,不流淚、不疼痛、不危險,這都是不可能的,即使真的這樣了,人生也變得沒有意義。如果沒有挫折,沒有流淚,沒有危險,也就沒有成功。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充實的人生?!皼]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我要不斷超越夢想”。
如何寫西游記的心得體會篇2
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寫的《西游記》,被后世文學家、評論家譽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部小說也是我最喜歡的經典作品。
《西游記》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許多妖魔鬼怪阻擋他們的去路,四個人齊心協力戰勝這些鬼怪的故事。
唐僧有三個徒弟,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他們個個神通廣大。大師兄孫悟空會七十二變,有一朵屬于自己的筋斗云和一根無堅不摧的金箍棒。二師弟豬八戒,將那根九齒釘耙揮舞得虎虎生風。三師弟是個任勞任怨的人,一路上挑著擔子,還常常為孫悟空和朱八戒調解矛盾,真是個老實人。而唐僧卻一點兒武功都不會。
他們每個人都有特點。孫悟空降妖除魔的本領強,豬八戒力氣大,沙和尚和唐僧的意志最堅定。
這四個人里,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為他與敵人戰斗時,每一個動作都十分帥氣。但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里,我非常為孫悟空抱不平——孫悟空被師父誤會打死了三個人,要趕他走??吹綄O悟空跪下來求唐僧讓他留下來,而唐僧卻絕情地念起緊箍咒時,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這就是經典作品蘊含的魔力,它能讓人哭,也能讓人笑,能讓人捶胸頓足,也能讓人寸斷肝腸。
這就是歷盡百年歲月的洗禮,仍熠熠生輝的經典作品——《西游記》。
如何寫西游記的心得體會篇3
一讀到《西游記》,一聽到豬八戒,你可能就想到好吃懶做的二師兄吧!估計很多人也想像豬八戒一樣,享受生活吧!只恨豬八戒,是因為豬八戒有的時候會給四人“取經團”拖后腿,我恨不得穿越到小說里,給這位呆頭呆腦的二師兄指明正路。我仔細讀原文,你會發現二師兄其實很有禮貌,如原文中的,豬八戒,搖搖擺擺,對高老唱個喏,道:"丈夫,丈母大姨二姨夫,姑舅諸親:我今日做和尚了,不及面辭,休怪。而孫悟空就灑脫直爽些,直接叫:"老頭老頭"看地我們都哈哈大笑,這個孫猴子!
豬八戒也是個暖男,也樸實。干活用心,討人歡心。他剛入高老莊時還替人干過活,正如原文高員外說的:"你進門時,倒也勤謹: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來明去,其實也好,只有一件,有些會變嘴臉。"
他是個很幽默的人,呆在取經四人團時,也沒干什么好事,也沒什么用處。劇里的情節,《豬八戒吃西瓜》把我笑岔了,這樣活潑可愛的活寶真是少見,這也是很多人喜歡豬八戒的原因。
說完愛,我們來說說,哼,豬八戒應該是全球第一大胃王,文中的話,這是聳人聽聞:"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夠。得還吃些齋素,若再吃葷酒,便是老拙這些田產之類,不上半年就吃個罄凈,真是厲害,能把大戶人家吃得家破人亡了。小說中豬八戒很能拖后腿,比如三打白骨精,白骨精是妖怪,豬八戒還那么彬彬有禮,更不能忍受的是孫悟空打死白骨精時,八戒愣說是障眼法,悟空只得暫時被逼回花果山,繼續做山大王了。還有分配任務時,不聽孫悟空的話,化齋巡邏時偷懶,打妖精一打就敗,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還有孫悟空二師兄,真是又愛又恨啊!
每個人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豬八戒也如此。但是《西游記》沒有豬八戒可能會很枯燥乏味,樂趣減了大半。沒有豬八戒恐怕也襯托不了其他師兄和唐僧的取經的堅定。沒有豬八戒我們也難以看到這個又懶又饞又可恨的他,怎樣歷經磨取得正果的。二師兄呀,我是愛你還是恨你呢?我覺得豬八戒詩歌個暖男,是中央空調,送清涼,送溫暖,有禮貌,其實挺勤勞,一路艱辛取得正果,我還是喜歡豬八戒。他,偷懶且肯努力,食人間煙火,接地氣!
如何寫西游記的心得體會篇4
暑假里讀了《西游記》,我被這本神話書深深吸引。
書中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保護師傅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師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修成了正果。他們每一次的歷險都是那么的扣人心弦,看到緊張處,我連大氣都不敢出,直到最后降伏妖怪,我才松了一口氣。
師徒四人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為他本領高強,有正義感,遇到妖怪總是毫不畏懼,碰到困難也從不放棄,保護師傅取到真經,他的功勞最大。豬八戒雖然有些小缺點:貪吃,還有點懶惰,但是他任勞任怨,常常會被孫悟空派去做一些苦差事。豬八戒經常會鬧出一些可笑的事情來,每次看到這些地方,我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沙和尚和白龍馬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個挑擔,一個馱師傅。師傅唐僧只會念經,不會降魔,可是他卻有堅定地信念:不取到真經,就絕不回去。他常常分不清誰是妖怪,每次看到他把妖怪當好人,還常常冤枉孫悟空,我就很著急。好在最后師徒同心合力,終于克服所有的困難,取回了真經。
這本書講的故事雖然是神話,但在現實中卻很有意義。它告訴我,要想做成一件事,首先必須不怕艱苦,要付出努力,才能成功。其次,還要和同伴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能發揮最大的優勢。
如何寫西游記的心得體會篇5
中國的四大名著家喻戶曉,而其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西游記》了,每次翻開西游記,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每讀一遍西游記都使我記憶猶新。
《西游記》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他經觀音菩薩點化,跟隨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降妖除魔,伏虎擒龍,立下無數功勞,他不辭辛苦地照顧著師傅,即使被師傅誤會,在唐僧遇到危險之時依舊不計前嫌地回來救師傅。這些都是孫悟空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在書中,吳承恩塑造的孫悟空形象嫉惡如仇,神通廣大,面對一切妖魔鬼怪都不會畏懼,永遠都是一往無前的。孫悟空為了目標不懈奮斗,為了追求自由勇往直前,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和任務,我總是不能竭盡全力。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做完這道題我就可以休息了,但是我一直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我皺著眉頭沉思了很久,不停地在紙上寫寫算算,嘗試了好幾種解題思路都得不出答案,正巧到了可以休息的時間,我已經產生了放棄的想法。在我一度想放棄的時候,我的余光掃到了書架上的《西游記》,孫悟空不懈努力奮斗的形象躍然眼前,和西行路上九九八十一難相比,我遇到的困難又算什么呢?想到這,我又靜下心來重新審題,設了兩個未知數,很快就得出了正確答案,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我終于戰勝了困難,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竭盡全力,為了目標不懈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我們需要學習孫悟空這種不懈追求的精神,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困難阻攔在前方。孫悟空煉丹爐中被火錘煉,五指山下被壓百年,相比之下我面對的困難都不是問題,我要學習孫悟空不斷努力的精神,不被外界的因素影響,為了目標不斷努力,就終會嘗到成功的喜悅。
如何寫西游記的心得體會篇6
西游記》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麗,它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段饔斡洝分v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真經的故事。內容分為三大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八到十二回敘述了唐僧取經的緣由,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的主題,寫悟空等降妖伏魔,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
唐僧嚴格執著,他告訴我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孫悟空有著大無畏的精神,勇于挑戰。豬八戒貪吃懶惰,又重視物質享受,遇到困難就喊散伙,無法堅持到底。沙僧勤勤懇懇,做什么事情都很踏實穩重,他默默無聞的為他們的小團體奉獻著。
我最喜歡沙僧。雖然他在西游記中只是個配角,但他無不時刻想著師傅和小團體。當大師兄出去打探情況時,只有豬八戒和沙僧來照顧師傅。沙僧給師傅端茶倒水摘野果子吃,而豬八戒要么躺在地上睡大覺,要么去找東西吃,一點也不為師傅著想。當遇到困難時,沙僧沉著冷靜地思考問題,而豬八戒卻吵著要散伙。在趕路時,沙僧默默無聞地挑著沉重的扁擔,再苦再累也不說出來。
在生活中,在學習上,我都要向沙僧學習。我要學習沙僧的踏實,這樣我考試才不會考砸,而千萬不要向豬八戒那樣浮躁。我要默默無聞的為班級、為同學、為老師奉獻。沙僧,我敬佩你的踏實穩重,憨厚老實,默默無聞,我要向你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