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感受心得
心得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出自己的學習經歷、收獲和感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這里提供優秀的紅樓夢的感受心得,方便大家寫紅樓夢的感受心得參考。
紅樓夢的感受心得篇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是雪芹第一次以自己的身份對當今社會發出的悲嘆之情。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所謂的康乾盛世其實也隱藏著重重危機。那么,讓我帶你們夢回紅樓,體會精髓之所在吧!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前面八十回主要描寫賈府這個貴族大家族有興盛到衰敗的日常生活和這個家族中的少年男女們愛情和人生的失落及他們由錦衣玉食到家破人亡的悲劇命運。一書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代的社會生活畫面,正是歷史上的所謂的繁榮的康乾盛世,那一層披著政治清明的屏障,種種漏洞與矛盾已經顯現出來。這時中國自身的封建制度已逐漸被分解著,滿族貴族的封建地主腐朽生活已經達到頂峰的地步,進而開始衰落和死亡著,滿族的專制統治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整個的封建統治階級和整個的封建制度,已帶著“日落西山”的景象。
“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是寶玉對那時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以及女子的珍惜所說出的話。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當然,這種種種叛逆思想在當時被封建正統人物視作“草莽”,“不肖”。他出身在一個“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但偏偏放蕩不羈,怨恨束縛他的自由的封建家族。在叛逆的道路上,他終于找到了他唯一的知己林黛玉。他對黛玉生死不渝的愛情,飽含著他對封建勢力不妥協的斗爭精神。但是,在罪惡的封建社會里,他和林黛玉終因勢孤力單而以悲劇結束。他追求自由,渴望幸福,卻一無所獲,只好一走了之,出家當了和尚。這是他的不幸嗎?還是他的解脫?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是對黛玉出場描寫。黛玉本是衰落的“清貴之家”女兒,但是她很早就死了母親,到了賈府后又死了父親,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女,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環境的惡劣、勢利,是她成了一個多愁善感,自矜自重,“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她熱烈的愛上寶玉,蔑視功名富貴,從來沒有勸過寶玉去追求功名利祿。“多情女情愈斟情”。在那個令人窒息的封建大家庭中,她和寶玉的愛情只能是無聲的渴望、過敏的猜疑和浪費的爭吵。“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黛玉一生以淚洗滿面,在生命和理想的絕望的邊緣,卻反常地出現了笑容,她以笑來結束她的一生。
《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魂魄的一部分。閱讀《紅樓夢》,討論《紅樓夢》,具有傳承民族魂,提升民族魂的無可估量的意義。夢回紅樓,體會精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