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活著讀書心得800字
心得是指個人在經歷某件事后,總結出的經驗和感悟,用簡短的40字說明心得,就是將所做、所聞、所感,用文字表達出來。那要怎么寫余華活著讀書心得800字呢?這里提供一些余華活著讀書心得8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余華活著讀書心得800字篇1
剛剛看了一部電影《活著》,點開前覺得名字熟悉,才知道這盡是我收藏未看的一本書,余華老師的作品。書里的故事更具完整性,更悲愴,更讓人苦。
影片中福貴對兒子對孫子說了兩次同樣的話,大概意思是“日子,從有了餃子后,就憧憬著會有雞,雞長大后就成了鵝,鵝以后就是羊,然后是牛”,牛以后,福貴對兒子說的是日子就會好了,對孫子說以后就可以做火車、飛機了。
是啊,一個經歷了那么多痛與苦的極端化生活,依然憧憬著美好生活的到來,就連在春生失去活著的希望時,他還在鼓勵和勸說。
無論影片反映的是時代的真實典范還是訴說時代的悲劇,有一代人是經歷了真實的那個年代所造就的生活,也許我爺爺的爺爺就是那個年代的經歷者。常人都會覺得,大難都過去了,以后的日子就該享福了,可前一秒還在全家其樂融融的景象,下一秒卻成了血淋淋的畫畫,失去一個人猶如玩笑一般。看者覺得為什么好景氣前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幕,覺得苦的還不夠嗎,為什么要一個一個的離去。
我姥姥以前對我說過你現在是個好時候,有飯吃,有衣穿,然后她偶爾就會講起她小時候是怎樣聽到小鬼子進村了就跑的。你可曾聽過老人講這些故事?
我在夜里有一個喜歡聽故事的習慣,或許是刻意形成,或許是潛意識的保留,或許是小時候的幸福感。留一份曾經的畫面,人固然去了,形還能活著,不是紀念,是想念。
書中的故事,有人覺得太過完美,有人覺得太過悲慘,大抵人人都會接受美滿的結局,可作者知道,生活百味,有的人經歷著常人以外的生活、日子,狀況內外,只是所觸之人牽制罷了。
如果有一天,你失意了,你傷懷了,你倒下了,請你不要忘記,那無數個輾轉難眠的夜晚,有人在奮力呼吸著,有人在掙扎著站起,永遠不要倒下。生活本就是告訴你一切真理的事實,讓你挫敗,再讓你信仰,來來回回鞭打著你柔弱的地方,直到生繭而停。
文中的福貴,最后陪伴在他身邊的僅剩下了一頭牛。雖日子好了,日子終究等到了那個他曾經憧憬的日子,可媳婦、兒女、孫子卻一一不再了,日子好了又有何用,孤零零的一人,還要繼續活下去。
或許活著本身終究就是為了活著,可更好的活著,卻是有佳人陪伴,有兒女繞膝,有孫子環繞。五十年代前的生活,經歷的人都會痛吧。
余華活著讀書心得800字篇2
第一次讀完《活著》這本書,我只覺得壓抑充斥了自身的整個心靈。同時也覺得余華太過殘忍,讓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的死去,卻惟獨剩下主人公孤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著》被我一氣之下壓在了書堆底下,因為我討厭于華,討厭他的殘酷。
第二次看《活著》,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個黑色的四月,在我滿懷憧憬著自身的幸福未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徹底打碎了我所有的夢。我沒有辦法接受那樣殘酷的一個事實。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崩潰了。不清楚,自身流掉了多少淚。我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有了萬念懼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著的艱辛,活著的痛苦。"我該為誰而活,我為什么要活著。"那幾天我想的只有這樣的一個問題。于是我開始發泄,開始焚燒我所有曾經喜歡的東西。因為我想燒掉過去,燒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著》,鮮紅的封面深深地刺激著我。我留下了這的一本,開始重新去體味活著的含義。我總認為人生的悲哀的莫過于地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那一刻,可當我再讀《活著》,我才明白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你卻毫無辦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人生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但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當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變得開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開始挑剔身邊的人,無理取鬧,而身邊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無怨無悔。在傷害深深愛我的人同時,我也深深地傷害了自身。其實我比余華更殘忍,我親手在傷害身邊一個個愛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們導致的,但我卻讓他們左右為難。為什么我要把自身的痛苦強加在愛我的人身上呢?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身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在艱難中活著,在活著中享受艱難!
余華活著讀書心得800字篇3
活著?活著為了什么?
當然,有很多人毫不猶豫的會說活著為了享受眼前美好的生活。
故事中的主人公福貴,是個典型的舊社會敗家子。出生于富貴之家,從小到大不愁吃不愁穿,有個三從四德的妻子,也使他徹底成為了嗜賭成性、沒有理想、沒有責任、沒有煩惱的敗家子。這時的他活著也只是為了享受眼前美好的生活。
當福貴嗜賭成性后,慢慢的他把所有時間、所有的錢、所有的家當都輸光了。一家老小從華麗的大宅搬進了茅屋里,也因此父親去世了。母親生病倒下,家珍拿出兩塊銀元讓福貴去城里找郎中治母親的病,可是福貴卻被國民黨拉去當壯丁,每天在坑道里聽著槍炮聲,餓著肚子哆嗦過著日子。這時的福貴只想著家人,為了能對家人好而活著,愧疚的活著。
當福貴回到了家,母親已經去世,鳳霞因大病而變得聾啞,兒子不認得自己。但他沒有再幻想榮華富貴,他只是踏實的勞作,肩負起做父親,做丈夫的責任。他活著只為了責任。
可是上天總與福貴開著玩笑,兒子,女兒,妻子,女婿相繼的離他而去。這是福貴的報應嗎?這時的福貴活著又為了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
余華書中寫道:“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福貴只剩孤零零的一個人,但他堅持活著。我慢慢地讀懂了,他在經過了人生百態后,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忍受,為了活著而活著。
上天給予我們生命,同時給予我們苦難與幸福。但,不管怎樣,生命僅僅只是存在的形式,苦難與幸福只是其中的小插曲,為了自己而活著,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
在福貴身上我們看到了舊社會農民的縮影,但將他放大,我們卻是看見了許多農民的辛酸。以《活著》為書名,我想作者是想讓人們記住的不是死亡,而是被它襯托后的生存,是學會了承受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的“活著”。
余華活著讀書心得800字篇4
那天下午,我在書架前反復看,希望找到一本書,洗一洗我那被塵世喧囂弄得灰蒙蒙的心靈。當我看到這本書——《活著》時,就感到一種力量——“活著”,那是一種怎樣震撼人心的沖擊力啊!作者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真摯的情感帶領我們去探索人——他是怎樣一步步走來,又是怎樣一步步走去。
本文的主人公叫福貴,他的生命應該是大富大貴才對。但是他的生命軌跡與我的猜想完全不同。從主人公輸光家產開始,災難便接踵而至。
父親因自己的不孝而離去。母親和妻子也因困苦的日子而失去了生命,女兒也因沒錢看病而失聰。
富貴沒有退縮。他試著學做農活,曾經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現在卻要承擔起養家的責任。可當每次生活有了起色時,打擊總是接踵而至,親人一一故去。父親的振興家業的期望完全成了泡影。可悲,但又沒有辦法。
生命中的.人和事物時時刻刻在經歷著變化,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構成不同的景象。不論這些景象是美好還是丑陋,其本身的豐富性也是令人敬佩的。人生多彩,世態萬千,我們有幸經歷這一切,不得不對生命的磅礴肅然起敬。
生命是堅強的。
福貴在一系列常人難以想象的沉重打擊之后仍然能夠繼續忍受痛苦,堅強的生活,用一切方法鼓勵自己,而沒有向命運低頭。不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有千般難萬般難,卻最終能夠適應,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向困難退縮呢?
生命是令人感動的。
福貴在生存的最底線掙扎的時候,仍是萬分善良地總能想到辦法寬慰自己。“只要人活得開心,就不怕窮。”“想來想去,這都是命。”“再苦也要熬下去。”他甚至不惜用苦難安慰受傷而疲憊至極的心靈,哪怕在親人一個個故去后還想著,也好,所有的親人都是我親自安葬的,都葬在祖墳邊,也不再有什么牽掛了。善良與忍受,是傳統,也是本能!
生命是偉大的。
生命是雪山之巔千年積雪融成的溪水,載著渾厚的積淀卻始終歡樂地發源,流向遠方。不因為歷史的沉重而背有包袱,不因為面前的艱險而有所停頓,婉轉著傾瀉而下,尋找本位的歸屬,知道投入大海的懷抱。
生命如此偉大而美好,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視她呢?既然我們沒有理由逃避生命中的苦難,那么就奮起努力吧!珍愛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著!
所以珍愛生命吧,讓生命放出光彩!我堅信;長歌懷采薇,明天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