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或場所的背景、特點、意義等方面,并對其進行分析和解讀。優秀的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篇1
不久前,我觀看了一部電影——《背起爸爸去上學》。看完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影片中主人公石娃孝敬父親的故事以及他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令我深受感動。
影片描寫了一個名叫石娃的山村孩子,經過家庭和生活中的一些坎坷,最后憑借自己的努力,終于考上了大學。其中最令我佩服的還是石娃的勇氣:那天,狂風大作,傾盆大雨從灰蒙蒙的天空中不斷“潑下”。放學了,七歲的石娃向家的方向奔去,可是當他來到每天必經的那條小河前,卻發現,河水已經漲高數尺,失去了往日的平靜。為了回家,他邁開大步向前跑去,一道道巨浪不斷向他襲來,企圖吞沒這位“小勇士”,可這并沒有嚇退石娃堅定的步伐,他仍然向著家的方向勇敢前行……這種頑強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多么使人震撼!
影片的最后,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身體殘疾的父親生活不能自理,石娃為了照顧父親,也為了自己的學業不被耽誤,每天背著爸爸前往學校。課余時間,當同學們在玩耍時,石娃卻在細心地照顧著父親的飲食起居,這種孝心天日可表。
想想石娃不怕困難堅持照顧父親的勇氣和責任,再想一想只會說大話的自己,不禁令我慚愧萬分;想一想石娃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精神,再看看自己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還挑三揀四的態度,令我低下了頭;想一想石娃孝敬父親的種種作為,對比我自己在家里對父母“耀武揚威”,過著“小皇帝”一般的生活,這些都令我感到羞愧。石娃能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努力學習,刻苦專研,取得成功,真是了不起,正是“山窩里飛出金鳳凰”。
通過觀看《背起爸爸去上學》,我明白了:“人以善為先,善以孝為先”的道理。我要學習石娃身上的這種孝道精神,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更要報答養育我們的父母,做一個有孝心、有責任的少年!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篇2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背起爸爸上學》。影片的主人公名叫石娃,他和我一樣有兩顆大大的門牙,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他。影片的大意是石娃的媽媽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很窮,供不起兩個孩子同時上學,他的爸爸就用轉勺把的方法決定了讓石娃上學,姐姐退學幫助爸爸干活。雖然石娃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但他一開始并不珍惜,他逃學了,爸爸很生氣,狠狠地打了他。后來爸爸送他上學的時候語重心長的告訴他:“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這句話也深深地感動了我。一天又一天,石娃16歲了,上了中學。他對化學十分感興趣,參加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得了一等獎,隨后考上師范學校。可就在同時,爸爸在干農活的時候跌傷了腿,石娃為了能照顧爸爸,自己又能上學,于是就背起爸爸上學。
看完影片里的情景,我十分感動,背著爸爸上學是石娃的一顆孝心,他要自己照顧爸爸,他要做個孝順的孩子。就像當年爸爸背著石娃過河,教育石娃勇敢地面對困難一樣。我也要做個孝順的孩子,讓爸爸媽媽少為我操心,雖然我不用象影片中石娃一樣背起爸爸上學,但是我可以用好好學習來回報我的爸爸媽媽。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篇3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背起爸爸上學》。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主人公石娃的形象,不時在我腦海中浮現:當看到影片的最后一幕,石娃背著已經半身癱瘓的父親,艱難地走向河對岸時,我哭了。石娃的意志堅定、永遠奔向前方、永遠也不回頭的精神,這是多么優秀的品質呀。
影片中石娃上學的機會,是用姐姐退學換來的,因為家里供不起兩個孩子同時上學,姐姐只好讀完小學就退學了。到后來,家里太困難交不起學費,只好把姐姐嫁出去。這是多么大的付出呀!最后石娃不負眾望考上了師范,但擺在面前的是兩條路:要么照顧父親,不去上學;要么去上師范,父親讓別人照管。父親不想拖累石娃,跳井自殺,幸虧被石娃及時救起。石娃毅然決定:背父親去上學。這又是多么豪邁的氣概!
從石娃的身上,我明白了:困難和挫折不可避免,只有堅定信念,不斷努力,頑強拼搏才能變逆境為順境,“給自己折一只小船,將自己擺渡到對岸”。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在漫長的求學之路中,一切都要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需要我們有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勇氣,我們應當以石娃為榜樣,學會在挫折中奮起。
這讓我想起了剛剛學跳舞時的事情。由于我學舞蹈比較晚,還 是插班生。所以舞蹈基本功很不好。舞蹈老師說讓我跟跟看,如果跟不上就轉到下一級跳。我很想和我同齡的人一起跳舞,于是就暗暗努力,苦練基本功。橫叉、豎叉、下腰……我一個個的練習。
那時,我學下大腰時怎么也做不好,不是下歪了,就是起不來。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偷偷的練習,一次次的摔倒,再一次次的爬起來,有時還 會偷偷的抹眼淚。但我沒有放棄。后來,經過我不懈的努力,終于學會了下腰。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獲,現在,我已經是我們舞蹈班的班長,我的基本功也非常扎實了。
再看看電影的主人公石娃,面對困難沒有絲毫的退縮,而是依然的背起爸爸去上學。那份勇氣,那份毅力,還 有那份對爸爸深深的愛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我禁不住對自己說:“努力吧,希望就在不遠處!”我還 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他們每天辛勤的工作,還 不是為了我們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其實不用等到長大后,我們也可以報答父母,用自己的方式,你,行動起來了嗎?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篇4
今天下午,我們七年級的全體師生觀看了一部勵志影片,名字叫《背起爸爸去上學》。看完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思緒萬千,充滿了許多想法。
電影主要講了:在一個山村里有一戶人家,他們非常貧困,養活了兩個孩子。孩子的母親早逝,父親僅有莊稼收入,無法供兩個孩子上學。于是,他們通過轉勺子決定誰來上學。最后,兒子石娃獲得了上學機會,而姐姐留在家里替代母親做家務活。石娃學習很刻苦,獲得了許多獎狀,有一次還獲得甘肅省一等獎。他通過努力,終于考上了一所大學。但由于家里非常貧困,姐姐很早就出嫁了,剩石娃和爸爸相依為命,而且不幸的是,爸爸在一次干活中腿受傷癱瘓了。為了不連累石娃,他多次試圖自殺,但都失敗了。后來,石娃考上了大學,為了能照顧爸爸,決定背著爸爸去上學。
我被石娃的一片孝心和他不放棄生活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這部電影讓我學會了感恩。影片中的石娃背著爸爸翻過高山,趟過河流去上學,并無微不至地照顧爸爸,每天給他洗漱做飯。他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少年,最重要的是他那不放棄、不拋棄的精神讓我感動。不管條件有多么艱苦,他都能努力堅持,不放棄。由此我想到了古代的《鑿壁偷光》的故事,電影中的主人公也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刻苦學習、堅持奮斗。
相比之下我們卻做不到像石娃那樣孝敬父母、關心父母、為父母解憂。我們有的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什么事都依賴父母,甚至有時還頂撞父母,不聽父母的話,更別說感恩了。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爸爸媽媽養育我們是多么不容易,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上,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心血。為父母分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是做子女應有的責任。這部電影還讓我學會了珍惜,電影中的石娃十分珍惜學習的機會。然而,我們有的人,雖然有很好的讀書機會,但卻不懂得珍惜。他們不知道世界的許多地方,還有許許多多的孩子,因為貧窮、疾病等原因失去了上學讀書的機會。
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不放棄和珍惜。石娃的形象將永遠烙印在我的心里,他永不放棄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篇5
今天,我含著眼淚看完了《背起爸爸去上學》這部影片,心情無比激動,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這部影片講的是石娃家十分窮苦,媽媽已經去世,爸爸用雙手來照顧石娃和他姐姐。一天,爸爸用石盤轉來轉去,決定姐弟倆上學的機會。最后,轉到了石娃。所以姐姐退掉了學費,替爸爸幫忙做家務,石娃卻快快樂樂地去上學。
一天上學,下起了大雨,同班同學走過了這條小河,不小心掉進河里了,使石娃不敢過河,最后爸爸背他才肯過河,他漸漸長大,參加了全世界的化學比賽得了一等獎,不幸爸爸因病偏癱,腳不能動。他為了照顧爸爸而退學,
我看后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電影中的石娃家里是那么那么貧窮,但他還是那么刻苦學習,那么孝敬爸爸。他是三年級的學生,我也是啊!他家里那么貧窮,我們家里卻是那么富有,我擁有比他更好的條件,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因此我暗暗下定決心,要做個像石娃那樣好學又關心父母親的孩子,我一定要學著幫媽媽做家務,下班時為爸爸倒茶,作業要按時完成,早睡早起。我還要對我的學習方面嚴格要求,我要天天讀書。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篇6
電影主要以一位父親與兒子的故事展開的。主人公的名字叫石娃,他出生在一個生活條件極其貧困的家庭中,且母親很早便離世,只剩下父親、姐姐和他相依為命。生活的窘迫使父親無力同時供兩個孩子去上學,他只能用轉瓢的方式決定讓誰去讀書,命運之“瓢”最后指向了石娃。石娃滿心歡喜的去上學,而姐姐也接受了這看似公平的結局。
影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男主人公--石娃。即使生活中有再多的困難都不能打敗他。“逆境出人才”,石娃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年紀雖小,但每天獨自一人趟河去上學,風雨無阻。即使在一次上學的途中,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同學被河水沖走后,內心無比恐懼不安,但最終還是戰勝了自己,也更加堅定了上學的決心。再后來姐姐出嫁,父親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等等這一系列突如其來的情況都沒有打敗石娃,反而使他更加堅強,稚嫩的肩膀抗起了家庭的重擔,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悉心照顧的自己的父親。石娃的堅強、孝順激起了我心中的漣漪。想想現在的我們出生在紅旗下,沐浴在陽光里,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但有些同學卻不能靜下心來好好利用這美好時光,抓緊時間學習,反而無盡的揮霍時光,真是無比令人痛心。
另外,電影片段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在石娃勤奮努力,歷經坎坷后,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順利考上了大學,但此時父親卻早已飽經風霜,腿腳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為了不拖累兒子,樸實的父親毅然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投井自盡,來換取孩子的解脫,父親這一舉動,使石娃心靈受到震撼,于是就有了背起父親去上學這一幕。正所謂父愛如山,就是這樣吧!父親對我們的愛是如此深沉而又偉大,寧愿自殺,也不愿拖累自己的兒女,回頭想一想我們做為子女的盡孝,又能做到哪一步呢!
電影結束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這部電影教會了我,無論此刻的我們所于處何種境地,我們都要堅強勇敢的去面對,去克服困難。同時我們也一定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做到子女該盡的責任。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篇7
《背起爸爸去上學》是一部撼人心魄、催人淚下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個就發生在貧困山區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石娃,真名叫李勇,于1980年4月出生在甘肅省寧縣瓦斜鄉永吉村。當時,李勇的父親已52歲,母親47歲。老來又得子無疑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但對生活貧困的農村人來說,究竟是喜是憂?誰也說不清。
果真,天有不測風云,影片主人公石娃的母親得病不幸離開了人世,石娃的爸爸石大在負擔不起姐弟倆的學費窘境下,就用一把旋轉著的勺子決定了姐弟倆的命運。酷愛讀書的姐姐為了弟弟毅然退了學,操持起家務,并早早嫁了人,從彩禮錢里拿出一部分解決了弟弟學費的燃眉之急。但石娃在一次上學路經小河時,急流沖走了女同學,心有余悸而逃了學。石大的一句:“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 便讓石娃對學習又充滿了信心。這一句話,雖出自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在這其中卻蘊藏了一番哲理: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一定要有敢于和困難斗爭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決不能半途而廢。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后感300字篇8
在一個貧困山村,有一戶非常貧寒的人家,共三口人,一大一小兩個娃和父親。娃子們媽媽去世得早,父親又沒工作,辛辛苦苦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大女兒終于上完了小學,就在此時,小兒子石娃也到了讀書的年齡。父親實在沒能力供兩個孩子一起讀書,所以就用轉勺子的方法,他轉動勺子,勺子停下來后,勺柄指向誰,誰就可以讀書,最后,勺柄指向了石娃。
我看完后非常激動。可是,病魔的折磨和生活的困苦并沒有壓垮這位堅強的父親。雖說不能同時供兩個孩子上學,可他還 是想方設法把兒子送進學堂。與片中的石娃相比,我們這代人是多么幸福啊!而我們并不那么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石娃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還 能邊讀邊照料中風的父親。
石娃多么的爭氣呀!就像雞窩里飛出的金鳳凰,他那么刻苦地學習,為村里、為他的父親添了光,我也要學習石娃自強不息的精神,努力學習,將來長大為祖國增添新的光彩、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