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篇1
前幾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看完了《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我的心猶如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石娃。他從小失去了媽媽,與爸爸、姐姐相依為命,過著貧窮的生活。爸爸只能勉強地可供一個人上學,但又不忍心讓誰停學,于是,就用一把銅勺的轉動來決定石娃和姐姐誰去上學。最后結果,勺柄轉向了石娃,因此。石娃上學,姐姐輟學……
幾年后,石娃家的家境窮得不能再供石娃上學了。怎么辦呢?父親只好讓姐姐嫁人,用聘禮使石娃讀完小學。石娃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學習更刻苦了。石娃不負眾望,最后終于考進了師范學校。石娃手捧錄取通知書時,高興萬分。但是,他想到癱瘓的爸爸需要有人照顧,如果在家照顧爸爸,自己就不能繼續深造,他左右為難。父親不想再拖累石娃,就跳井自殺,幸虧石娃及時地把爸爸救起,才免遭大難。石娃為照顧爸爸。毅然背起爸爸去上學。
最令我感動的是石娃爸爸投井的那個片段,那個片段使我感受到石娃爸爸對石娃的無私、偉大的愛。在我的記憶里,我好像從來不知到什么叫艱辛,只有豐衣足食和享受父母和百般寵愛。生活在這片無憂無慮的天空下,而我卻不知足,我為了爸爸媽媽的幾句批評而賭氣,為了沒得到的禮物而埋怨,為了飯菜不可口而大發脾氣——一想起這些,我是多么的慚愧呀!
當我看到電影的最后一幕,石娃背著癱瘓的爸爸,一步一挨地向河的對岸走去時,我哭了石娃在艱難的學習生涯中,不但背起了一個多病的父親,而且背起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石娃所做的雖然是一些平凡而瑣碎的小事,但石娃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卻深深地感動了我,使我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增添了進取創新的力量。
石娃的毅力與孝心,姐姐的善良與無私令我感動,爸爸的艱辛與無助更讓我感到心酸。石娃求學的艱辛,學習的刻苦,還有他的勤勞、懂事、堅強、孝順,又一次感動了我,對比之下我又感到深深愧疚。通過對比,使我更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更覺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我們比石娃幸福,所以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珍惜幸福,感恩父母。如果今后碰到困難,就要像石娃那樣,振作精神,不斷克服困難,勇敢的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做生活的強者,做學習的主人!讓我們的生命奏出更加動人的樂章。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篇2
“你還 上學不?”
“上!”
“那你不管你爸啦?”
“管!”
……
石娃那堅定有力的回答仍響徹在我耳邊,記憶猶新……
上周三,學校組織我們初二年級觀看一部名叫《背起爸爸去上學》的電影。看完后,我深有感觸。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男孩石娃與他父親相依為命的故事。石娃不怕苦,有鉆勁,不服輸,是一位典型的農村小伙。他家清貧,但他卻不為此而卑,而是努力學習,奮發向上。
石娃是悲苦的,他悲在自己上學的機會是靠轉湯匙轉來的;苦在每晚上自習,都得依靠小小的蠟燭發出微微的光芒。看到這兒,我想到了我的學習條件——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每天坐在寬敞的教室里,開著明亮的白熾燈,誰還 說我們苦???
但石娃也是幸運的,他幸運在上天眷顧他,給了他一位身份愛他的父親。雖然這種愛并沒有表現在口頭上,甚至這份愛被石娃扭曲成恨,但他終明白,父親是愛他的;他幸運在遇到了一位良師——高老師。高老師不但不勢利眼,瞧不起他,而且時常幫助石娃。在他的教導下,石娃得了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甘肅賽區的一等獎!我也非常感謝我的老師,一位他們悉心的教導,才有現在的我。老師,謝謝你們。
石娃與他的父親可謂是一波三折。剛上學時,由于石娃帶著一位同班女同學在下雨天過河,導致女同學喪失了性命。石娃嚇壞了,逃到河邊的小茅屋里待了3天,他父親以為他逃學,便打了他,父子倆也從此結下了心結……
石娃有位姐姐,她聰明、能干、賢惠,但因家中貧困,沒能讀書,只能在家干家務活。為了能交上石娃12塊錢的學費,石娃父親不得不將他的姐姐嫁到省城里的一戶人家來挽救家中的經濟狀況。石娃誤以為父親將姐姐嫁出去,只是為了得到那幾十塊錢的聘禮,他心中的不理解、怨恨在這一刻全都釋放了出來……
彩虹的出現總是短暫的。石娃父親在一次收割中不慎跌倒,換上了中風,行動不便,只能躺在床上。石娃擔起了家中的重任,父親的飲食起居都由他負責。于此同時,石娃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被省城的師范學校錄取。父親為了不耽誤石娃,曾想到讓自己成為“五保戶”,甚至投井自盡……但這都被石娃阻攔。他發誓:“我要背起爸爸去上學!”
倆人的心結從此解開了,影片結束了,留給我們的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究竟是什么支撐著石娃,讓他以頑強的意志面對困難,直至克服困難??
我想能回答的,只有——愛!這種悄無聲息的愛已在石娃心中生根發芽了,讓人難以忘懷。是石娃的孝心,讓他無怨無悔地照顧患病的父親,就像當年父親教導石娃一樣:只要意念堅定,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兒。石娃的孝心打動了我——他讓我知道,其實孝敬父母并不是體現在多么偉大的事上。孝敬父母表現在一件件小事上,也正是這一件件小事,看出那大大的孝心。
在那日落中,我看到了——那被夕陽染紅的天空下,最美的身影!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篇3
我們學校組織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叫《背起爸爸上學》。這個電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電影里“石娃”原形是劉勇。這個電影講的是一個農家孩子艱苦求學的過程。
電影里有一個片段,我覺得異常感人:石娃考上了大學,卻因為父親得了中風,生活無法自理,所以石娃準備不去上大學了。父親明白后,為了讓石娃去上大學,所以他準備夜晚跳井。夜晚,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石娃突然醒了,他看見父親不見了,便出去找。一開門,石娃就聽見自我家的狗在井邊叫,所以石娃懷疑父親跳井了。他一下子跳了下去,一看,父親果真在這。他把父親救了上來后,父親漸漸的醒了。可是父親不進屋,直到石娃答應他去上大學他才進屋。可是石娃要背著父親一齊去,父親只好答應了。
我在看的時候,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基本上都沒有停過。
看完《背起爸爸上學》這個電影,我覺得我們此刻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大家家里都能夠供得起我們上學,可是有一些同學的成績卻很不夢想;而石娃家里那么窮,可是人家呢?卻能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第一名。還有,石娃為了父親,都想到了不去上學,而我們呢?吃個什么好東西,爸爸媽媽先嘗一下是應當的,而有一些就會生氣的說:“哎呀,我還沒吃呢,煩人的!”
我必須要向石娃學習!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篇4
前幾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是《背起父親上學》。看了這部電影,我百感交集,眼淚禁不住落下來。通過這部影片,我知道了愛的偉大。
這部影片大概講了這樣一個內容——他母親早逝,他、姐姐和爸爸相依為命。在他七歲時,父親用轉勺把的方式選擇了上學的孩子——石娃,而姐姐因為家里的條件無法繼續上學。后來,石娃上了初中,姐姐為了他能上學,早早地嫁人了。初三時,在他獲得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甘肅賽區一等獎后,爸爸中風了,左半身不遂。石娃只好每天放學后跑回家,伺候爸爸吃飯之后再寫學習。16歲時,石娃考上了師范學校,可是他不想丟下爸爸,爸爸又不愿讓姐姐養,石娃揉皺了通知書,打算不去上大學了,在家照顧爸爸。爸爸為了不拖累他,跳井了,被石娃救了上來。最后石娃決定:背著爸爸上學!
我記憶最深的是最后石娃背父親過河時的情景:他艱難地走著,很穩,很慢。因為他背上的不僅是自己的父親,更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看到這里,我不禁黯然淚下。他背著父親走著,走著,不管風再大,雨再大,但石娃堅信這風雨后的陽光會更加燦爛。他走出了困境,重新擁有了美好與希望。
而我們呢?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不曾遭受過苦難,而且擁有享受學習的機會,我們是否有好好珍惜呢?我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美好,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而要勇敢去面對,用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去克服。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篇5
今天看了電影《背起爸爸上學》,感覺很感動。
這部電影是關于這部電影的主要主角,即石蛙,她的妹妹和石蛙的父親施達。石蛙年輕時失去了母親,她的父親和姐姐帶著他長大。父親因過度勞累而中風;為了讓石蛙繼續完成學業,我妹妹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嫁給了一個有錢的傻瓜。那是一個比石蛙矮的矮子。看到這里,我有很多想法。我想:石蛙的妹妹是多么偉大,為了讓她的哥哥去上學。她放棄了自己的幸福。為了實現哥哥的夢想,我由衷的佩服姐姐克己的品質。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是真的。正是石蛙的自我提升,才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支撐起這個脆弱的家。他還創造了很多奇跡,獲得了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第一名,考上了師范學校。他很樂意告訴每個人。但是厄運又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簡直是雪上加霜。濕婆的父親又癱在床上.
最讓我難忘的是,為了不拖累她,師達成了石蛙上學的負擔。沒想到,半夜濕婆睡覺的時候,跳進井里自殺了。濕婆聽到動靜,卻不知道自己的勇氣從何而來,直接跳進了井里。就這樣,濕婆救了父親。說:“我帶你去學校。”……
我喜歡這部電影。看看石蛙。我這么小的時候,就肩負起了家庭的重任。想想我自己。在家里,我總是伸手拿衣服,張嘴吃飯。食物有點難吃,所以我絕食抗議。在學校,我是紅領巾督察。我負責上課查紅領巾。但是我很懶。再檢查一遍就行了。就算有人沒帶,也懶得說,經常碰運氣。想想自己,太不對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向石蛙學習,學習他自強自立的精神,做一個堅強的孩子。我相信我能做石蛙能做的事!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篇6
當我懷著激動的情緒看《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從小石娃就失去了母親,和姐姐,父親相依為命。由于家境貧寒,只能勉強供一個人上學。銅勺決定了石娃和姐姐各自的命運——一個上學,一個輟學在家干活……
這又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石娃和姐姐在艱難的生活中長大。長大后,姐姐嫁了人,石娃透過刻苦努力,也考取了師范學校。應對著錄取通知書和癱瘓的父親,這兩難的決擇,他徘徊了很久,最后毅然決定,變賣家產,背起爸爸走出小山村,跟他一齊上學。
他背起的不僅僅僅是父親,還有對未來的期望,他一向努力應對生活,奮勇拼搏。自強自立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卻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使我們增加了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勇氣和力量。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篇7
今天,我看了《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的一段令人心酸的求學生涯。
石娃出生在甘肅省的一個貧困家庭,媽媽因病去世,他與爸爸相依為命。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很努力。就在石娃的學習取得可喜成績時,不幸的事發生了。他的爸爸從拖拉機上摔下來,下半身殘廢了。石娃一邊堅持上課,一邊照顧爸爸。每天放學后他跑著回家為爸爸做飯,自己再拿幾個饅頭又跑著去上學。一天兩三個來回,他從不叫苦,也從未耽誤過學習。高中快畢業時,石娃考取了師范大學。
當他拿到錄取通知書后,想到學校在城里,離家太遠。怎么照顧爸爸呢?石娃經過再三考慮,決定不去上學,在家照顧爸爸。經過一翻曲折,爸爸為了不拖累孩子竟跳井自殺,被石娃救了上來,最后石娃決定背起爸爸到城里去上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石娃的爸爸用一把銅勺決定了石娃上學的命運,而他的姐姐卻退了學,早早嫁了出去,用收到的彩禮錢為石娃付了學費。石娃也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還得了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甘肅省一等獎,考取了師范大學,成了村里的第一位大學生。
我十分敬佩石娃勤奮好學的毅力,更敬佩他孝敬父母的品質。
我們讀書的機會仿佛是與生俱來,理所應當的,卻從沒想過父母掙錢的辛苦,成天寫作業要父母盯著,上學喊父母接送。不光如此,還經常和父母撒嬌,吃飯挑三揀四,穿衣講究漂亮。
相比石娃,真是慚愧的不得了。連烏鴉都知道反哺,我們真是不應該。哪怕視為辛苦一天的父母送上一杯熱茶,哪怕是對父母的教誨記在心間,哪怕是為年邁的爺爺奶奶端上一盆洗腳水,都是我們改變的一小步。
可愛的石娃,向你學習,向你看齊!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篇8
今天汪老師帶我們觀看了電影《背起爸爸上學》。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片中記述了石娃和他父親石大的父子之情。難忘片中石娃啃凍干的饅頭:難忘石娃站在領獎臺上說的:“我現在只想姐姐…”難忘片尾石娃背起爸爸上學的感人情景。但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石大背起兒子石娃過馬蓮河,告訴石娃:“石娃,河水時漲時落,學習也要天天向上,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
石娃的讀書機會是用勺子轉來的。那一回,石娃的爸爸一邊拿來一個特大號的勺子,一邊對石娃和他姐姐說:“爸爸無能,只能供你們其中一人讀書,還 是按照老辦法決定誰上學,看誰的運氣好!”說完,爸爸就轉動了手里的勺子。勺子轉啊,轉啊,最后停在了石娃的面前。石娃高興地吶喊道:“yeah!我能讀書嘍!”
上學,在我們的眼中如此平常,如此理所當然。當石娃和他姐姐卻要通過勺子來決定誰有上學的權利,這不是很讓人心酸嗎?而現在有些同學卻不珍惜上學的機會,整天沉迷于電腦游戲里,試問他們面對石娃這樣的孩子時,會不會內疚?
石娃的認真學習換來了一個有一個好成績,家里整整一面墻都掛滿了他的獎狀。他的行動,使我陷入了沉思:我們上學的機會,仿佛是與生俱來。所以我們并沒有去珍惜它,更談不上在這機會上奮斗。我們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境中,父母能滿足我們的衣、食、住、行的要求,我們不必為生活而愁,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無所事事,更別提好好學習了!
在歷史中,也有許許多多的人也值得我們向他們豎起大拇指。比如我國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了練就一手好字,把池缸都洗黑了;音樂家貝多芬刻苦鉆研,譜寫了人生的樂章。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還 有很多人具備這種精神。我們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呢,就應該把古人的精神傳承下去,直到永遠。這一切的一切,并不能光憑說,還 要拿出實際行動。當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說我們一定要當一回山村的孩子,扮一回石娃的角色,那樣只會毫無內涵。我們需要的是石娃的精神,來鞭策我們在生活中前進。
心懷感恩,便不會感覺到世間沒有愛,沒有理解,沒有溝通。如果要主宰自己的生活,得要學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