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研心得體會范文
最新考研心得體會范文篇1
在考研復習的第一階段,考研數學的復習主要圍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個部分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復習,尤其是高等數學的重要知識點,因其往往占有很大分值,應作為重中之重。綜合性試題和應用題,在初步復習時便可以不作為強化重點,而應逐步進行訓練,積累解題思路,同時還可以幫助提高各個知識點的理解和消化。數學考試就是解題,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結論等也只有在反復練習中才會真正鞏固。因此,考研數學要拿高分,前后不做上千道題是不行的,除此以外沒有什么“速成”之類的旁門左道。
好的解題方法簡便快捷,與笨方法往往有天壤之別,平時要注意學習、總結。不要鉆偏題、怪題。考研不是數學競賽,不會出現這類題目,因此完全沒必要浪費時間。要及時尋求幫助。遇到比較難的題目,自己獨立解決確實能顯著提高能力,但復習時間畢竟有限,一定要避免一時性起,盯住一個題目做一個晚上的沖動。要充分借助老師、同學的幫助,將題目弄通搞懂、下次自己會做即可,不要耽誤太多時間。
高等數學想要拿高分,首先是按照大綱對數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準確把握。如果對數學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不清楚,解題時肯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容易丟失一些基本分。其次是提高解題能力,尤其是解綜合性試題和應用題能力。復習時考生要搞清有關知識的縱向、橫向聯系,形成一個有機的體系。解應用題一般是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建立數學模型,這種題目現在每年都考,考生需要平時進行強化訓練。最后是重視歷年試卷。高等數學部分試題重復率還是比較高的,歷年試卷更能反映出考研數學的出題思路和出題重點,通過對考研試題的類型、特點、思路進行系統的歸納總結,并做一定數量習題,才能提高復習效率和解題能力。要想在數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一定要做一定數量的題目,通過做題才能更準確、更熟練的一些公式、結論的用法,并且題目做的多了,才有可能在考場上迅速形成做題思路。(考|研教育網整理)另外,題目做的多了,才有可能提高解題速率和正確率。選擇題和填空題在數學考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這些題目的解答往往會“一失足成千古恨”,稍不留神,一步做錯就全軍覆沒。不能說只要考場上認真,仔細地做題就不會有“會做但做錯”的情況出現,其實有些看似由于粗心引起的錯誤是由于考生之前沒有碰到過這種錯誤,考生時大腦中意識不到要注意這些問題,所以這種錯誤是不能僅僅認真、仔細就可以避免得了的。
因此我們在復習高等數學的時候要注意:首先,熟悉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清楚各個考點,形成一個知識體系。有了這個基礎,整個數學的復習都會比較輕松,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是整理數學班的筆記,熟悉掌握筆記中所講的出題點和各種解題規律,這樣就可以進入做題狀態了。如果由于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從量上進行突破,因此就必須提高做題質量。每做完一題后,就要總結其所覆蓋的知識面并且歸納其所屬題型,做到舉一反三。以后碰到類似的題目,就跳過不做了。這樣不僅可以做到熟練運用相關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還可以少做大量無用功,節省很多復習時間,從而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
此外,研究真題是各科復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數學自然也不例外。數學真題的復習要按章節進行,就是找出一份已經分好類的歷年真題集。這樣,在做真題的過程中,就可以做到以一年代替歷年,即在歷年考試中大多數的題型都是類似地重復地出現,因此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在每年類似的題上。而且,在研究完歷年真題后,自己可以很清楚歷年考試出題的重點和難點,使沖刺階段的總結性復習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最新考研心得體會范文篇2
首先,我個人覺得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心態。不要把考研想象的有多么多么難,多么多么可怕。考研其實很簡單,至少比絕大多數人想象中的簡單。我現在還在后悔當初就是把這想的有多難多難而放棄了一次機會。要對考研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心理準備,但不要在一開始就給自己這樣一種心理暗示。因為對于很多人來說,決定了考研也就意味著要放棄別的很多東西,比如說實習,比如說找工作,等等。所以,考研對于他們而言就是華山一條路。競爭是如此的激烈,于是他們給自己不斷的施加壓力,會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大半年或是一年,甚至更久——來備戰(雖然這并非很好的方法,會在稍后講到)。可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種由于對考研妖魔化(我們姑且先這么說)而轉加到自己身上的壓力,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能不能在如此長而枯燥的考研過程中堅持下去或是到底能堅持多久,已經超越考試本身,成為對最后的結果影響最大的問題。在考試最后的一周甚至于三天決定放棄,這樣的情況我遇到了不止一個。我認為,如果沒有一個輕松平和的心態,對于考研的朋友來說是很不利的。考研,也只不過是一次考試而已,也許是你改變命運的機會,但絕不會是唯一的機會。不管你考的上考不上,它決定不了你以后幾十年的命運,僅此而已。也許“不以物喜”我們難以達到,不過我相信“不以己悲”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
其次,我想談談關于備考時間的問題。考研,尤其是咱們醫學類考研,光是參考書壘起來就有二十多厘米高。有很多人看見大本大本的生理生化以及內外科就暈了,更別提還有外語政治專業課了。這么多的東西,當然是準備時間越久越好了,不然哪來得及?相信大多數人是這樣想的。對于這種觀點,我難以茍同。時間也許和成績有一定的關系,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關系。我并不認為看書看的時間越久,成績就越好。關鍵是效率,只有效率才和成績有著必然的成正比的關系。記得當初我看生化的時候,一章糖代謝,我足足看了一個禮拜都沒有看完。時間是夠久,效果那就未必。我的考研經歷也許能更好的說明這點。我是去年十月下旬才決定考研的。而我大學五年,除了實習那年學了一點東西外,基本上配的上“不學無術”這四個字。開始看書以后,白天要工作,是看不了書的,只有晚上回去以后看,平時還有這樣那樣的事情要你煩神(可不象以前在學校)。真正看書的時間累積起來,不超過兩個半月——我是說晚上,兩個半月的晚上。對于有些朋友來說,這點時間的確不長,或許應該稱之為“短”才合適,但是最后我考的并不比人差。而事實上,就在這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我也曾數次感覺撐不下去了,幾次都想放棄。有時候開玩笑的說,真佩服那些備戰一年半載的兄弟,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熬過去的。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你說的那點是人都明白,關鍵是我沒有辦法保證效率,只有在時間上來彌補。我承認有這樣的情況,不過我其實想表達的是——用時間來彌補效率的不足,如果說有效的話,我相信也不會是多大的效果。而有時候恰恰是時間上的累積造成了效率上的不足(這句話說來似乎有些拗口)。戰線拉的過長,反復的打疲勞仗,結果卻與我們所預期的大相徑庭。備戰的時間當然是因人而異,但是我覺得,考研,三個月足矣!完全夠了。時間太久了人就“皮”了,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全力以赴,保持有充足的信心,我覺得完全可以達到目的。
再次,想談一點復習方面的問題。
其實大家都知道,西綜難。說難似乎也不太準確,最主要還是多。想考倒你實在是太簡單,隨便從哪旮旯里搜點東東都能要你好看。但是實際上西綜在考試中并不能拉開分數上的差距,一百二以上的變態畢竟是極少。就算有,也不會和你報一所學校;就算是和你報一所學校,那話說回來了,你既然敢和變態報一所學校,說明你也不是什么善茬,對不對?呵呵,除非你腦子壞了,不自量力。說了半天,其實就是想說,別在西綜上浪費太多的時間。書你是看不完地,題目也肯定是有不少不會做地,沒關系。只要你把教科書好好看個幾遍,再結合做點題目,及格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及格了,人家甩不了你多少分。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和決心要發展成為bt型選手的話呢,那就隨便你啦。繼續說西綜的東西,西綜里面生理和外科最簡單了,這兩門分一定不能浪費,不然對不起你家列祖列宗噢!生化看著很難,其實不就是死記硬背么?說到底也不難。難的是病理和內科。病理這東西,說實話,形態學的東西我不大喜歡,主要沒那耐心。我考的時候,病理我一遍都沒看完。我覺得把西綜輔導書上面的病理重點看看就行啦。尤其是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肝臟那章。別的把書過過就ok了。至于內科么,說實在的,我覺得根本就沒有什么好說的。把書看看,做做題目,該會的就會,該不會的你怎么也不會。呵呵,這么說有點太那個,可是我覺得是事實。尤其是心臟那篇,你看的要死也不見得懂多少,考試其實考不了幾題。說到這我倒是想提醒在實習的朋友,內外科你把課本死啃還不如實習的時候用點心呢,真的。此外,向諸位推薦幾本西綜輔導書。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醫的黃皮書系列,一共三本,非常好的書。還有就是學苑出版社出的考研熱門專業復習筆記,也很不錯。06版的好像都出來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至于英語,建議呢,我就說不上了。我有些學習英語的方法似乎只對我自己有效。不過我倒是有些輔導材料向諸位介紹。英語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單詞的問題,市面上各種詞匯表讓人目不暇接。我覺得《考研英語詞匯淘金式巧攻》這本非常不錯,針對性強。當年我過六級就是買了這本詞匯看了半個月。星火的教材雖然也還好,但是太羅嗦,面也太廣,平時學英語還行,考試那就稍遜一籌了。我特別想提醒諸位的就是,考研是考試,不是讓你水平提高多少,提高那是你考上了以后的問題。也許這么說有些實用主義,但是的確如此。考試是需要技巧的,有針對性的準備才會有最好的結果。還有就是作文,其實有很多人怕作文,尤其是現在作文增加到30分。其實作文更簡單,不就是新八股文么?想得分很容易——1)字跡要工整,這一點很重要,你想想,閱卷得人一天批幾百份卷子,看到烏七八糟的作文會爽嗎?如果你字寫的不好,那就弄整潔一點,盡量寫大些,人家老師一看就一天,容易嗎?2)買本萬能作文看看。開頭和結尾是怎么寫的,每段話第一句是怎么寫的,照著套就是了。3)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點,注意字數,要求你多少盡量寫多少。這上面扣分多冤啦?行啦,作文搞定了,就這么簡單。還有就是,閱讀理解和模擬題,我個人比較推崇恩波的東西,六級和考研我都用恩波的東西熱身的,效果很好。
政治應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東東了。我從來就沒有覺得政治有多難,不過你要想考高分也不容易。那些準備周期比較長的朋友倒是可以看看政治課本,哲學這玩意,吃透不容易,弄個似是而非還是很簡單的。政治經濟學,我覺得很有意思,就算不是為考研,讀來看看也是很有益的。把課本過個兩遍之后,你就可以看參考書,背題目了。個人觀點,陳先奎比較牛,尤其是他那一百題。諸位見仁見智吧,其實差別也不會太大。
專業課我想就不用說了,這是最重要的東東了——拉開分數的絕好機會啊!就是想提醒諸位,不論報哪個學校,千萬要搞到那個學校的習題集,沒有習題集怎么樣也得找機會去那學校上輔導班。除非你是牛人,書看的差不多能再編一本。
好了,寫到這差不多就該結束了。最后插一句,輔導班這玩意,搞錢是最主要得,上不上自己先估量估量,別浪費銀子,父母掙幾個錢也不容易,別不當回事。還有就是,要注意心理調節,看不下去就放松一下,我極度反對打疲勞戰。另外諸如身體啊,是否要租房啊什么的,還是以后再說吧。
最新考研心得體會范文篇3
傾心于大樹百年的滄桑、厚重,一柄劍凝視樹干已經有一頓飯食的光陰,將背上的重劍拆卸下,怒然雙手抓握劍身,挺舉過頭頂.雙眉緊蹙,怒目圓睜,重重在肩頭用力,一柄厚重的玄鐵重劍便側臥于一柄劍的腳下。劍身彈起的土灰彌漫于眼前的視線中,大樹略顯縹緲更兼煙雨的沉香。希望渺茫卻又似乎出現在眼前,劍身振動兩顫隨即停止,發出"嗡嗡"之音。這聲聲鳴叫在一柄劍而中似乎是嘲笑,又似乎在斥責他的鹵莽行事。
莫笑前朝科舉子,飛躍龍門豈等閑?
"我行了這遠的路,路途中的每一步我都近乎對理想做苦苦哀求,這背上用重金在鐵匠鋪打造的寶劍,胯下懸賞得來的汗血寶馬,加之四處覓尋得來的經書寶典,然而,為何在我遠遠地望見你高大的身影的一剎那,我那不爭氣的理想生了羽翼一樣從口中,從耳中,從眼中,從我身體里一切可鉆之處,藹藹青煙般地升到九霄之外。我的佩刀遺失了。不,定是你派人偷去的。握在手中的只不過是一把不知從何方抓來的跛腳人用的拐杖;胯下的汗血馬也不知在疾馳的哪一片段銷聲匿跡的;背上的青銅寶劍轉眼加重分量,沒有了神器的武威和光澤,這些徒然增添行進中的負擔而已。
一切都已塵埃落定,過去的永遠過去了,而需要面對的還是要面對。考研,當我們沒有經歷的時候,會將它奉為神靈,而當我們真正經歷之后,感覺它又是如此的平常。我對不少朋友講,任何一個人只要能夠靜下心來,堅持幾個月好好地看書都能夠在考研中獲得成功,因而我們都能成為考研的英雄。然而,一個人考研為了什么,一個人能否始終具有考研時的精神,可能會比考上一個研究生重要得多。一個有思想,有魄力,有規劃,有精神的人是能夠考上的,而能夠考上研究生的并不一定是這樣的人。
考研也許會改變你的人生,也許毫無改變,但它所給予一個人的,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歷練,它能夠讓人懂得如何生活,能夠讓人始終有夢,也讓人不斷地成熟和具有理性,這些可能是終身受益的。
三年的大學生活和近一年的考研歷程,讓我能夠在理想和現實中獲得平衡,也正是現實給予了我奮斗的勇氣與毅力,理想給予了我在現實中拼搏與崛起的動力。有夢的人,活得幸福和充實,融入現實的人,活得灑脫和踏實,而能夠在理想和現實中生活的人,是超脫的幸運的也是成功的。
又是新的征程,又會在現實中繼續理想之夢,但無論如何,我們會以道家的態度對待生活,以儒家的信念尋求夢想,我們明白:夢,是一道絢麗的彩虹,總會在風雨之后。
最新考研心得體會范文篇4
復試結束快一個月了,回想去年的現在還在自習室里迷茫,學習。回想這一年挺有意義的,不管結果怎樣。每個經歷過考研洗禮的人都會變得無所畏懼,會更加堅強。
下面是自己對考研的一點認識。先從考研動機來講,不管是為了一份好工作或是想出國,都要為自己找一個能堅持考研的理由,這樣才不會被一點小的挫折而嚇倒。
本人考研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想有一份稍好的工作。關于復習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在此不必多說。自我感覺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挺重要的,到什么時候看完哪幾本書,不至于前松后緊,到最后還有該看的沒看。
另外心態很重要。考研是一場持久戰少則準備半年,多則一年多,難免心情不爽。關鍵是要學會調節自己。我認識的好幾個同學平時學習真的很不錯,但由于心態,所報院校等個方面原因發揮不甚理想,確實可惜。可能說都是這么說的,只有你自己親身經歷時才會感受的最真切。我在復習的過程中還比較平穩。但到了十二月份后老感覺自己不行(可能與學習的深入有關)考不上了這樣的心理感受。對自己的自信心下降。這是最后面臨的一個最大考驗,過后問了幾個同學他們也都曾有過相同的感受,我們面臨的問題其實都一樣的。關鍵是看你以什么心態面對了。自己的經驗是不要擔心考不上怎么樣或考上了怎么樣。平常心對待,只有這樣你才有時間考慮怎么復習,怎么解題,不然慌慌終日還哪有心思復習吶。我們的老祖宗曾說過“神靜則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告訴我們擁有一個平和而寧靜的內心是多么的重要(但在欲望超多的今天,這好像不容易做到)。
關于學校的選擇。人往高處走麻,當然是學校越牛越好。例如一般院校的報考211,211的報考985等等,至少不能比本校差吧。更重要的問題是學校的選擇,重點院校與一般院校讀研最大的區別可能在出國機會和讀博繼續深造上,如果僅僅為畢業后一份好的工作兩者的區別是不大的(都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還有就是看自己的實力了,那種好學校都想去,報考此類學校不是大牛至少你也得是小牛吧。公共課得中等偏上吧(考名校的基本要求)。還有要看地區,熱點地區熱點學校慎重報(對一般院校學生來說很不占優勢)。全國公認的學習好去處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當然以上說詞很片面的可能一些名校不在這些地方卻有著很深的學術造詣,例如哈工大等還有很多,分布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個人感覺211高校和本校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你本科就是211或985的,那你肯定得有更高追求的。不要一廂情愿的往高處報,報的很高可能在報名時很有成就感,但是這一時的快感遠不及參加復試來的幸福。光報的高沒用,根據自己的實際能考上適合自己的學校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自己一年對考研的認識。不管結果怎么樣希望每位考研人都能有所領悟有所進步,至少我們曾一起奮斗過,考研都堅持下來了,那還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嗎?!雖然考上了,站在新起點上看卻還是一條一眼望不見盡頭路,不知能走到哪兒,不知這路好不好走。不管工作還是讀研,我想感受都一樣吧,有點迷茫和彷徨,就像剛讀大學時一樣。
考研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這里要非常感謝我的同學和老師們,你們的支持和鼓勵使我堅定信心。
最新考研心得體會范文篇5
我并未考上我心儀的學校,主要是差在公共課上了。本不想寫這篇東西,因為并沒有完全成功,只讀了調劑的學校,但是總覺的失敗也有心得可以提取,同時避免大家走入我的困境。馬云說:世界上成功的原因千千萬萬,但失敗的原因無非只有那么幾個。希望各位考研人能借其精華,去其糟粕。言歸正傳,我報考的是武漢理工大學,這所大學的設計學還是很棒的,但是近幾年考的人特別多,每年分都在增加。這兩年我的專業課考的還算不錯,就講講專業課的學習經驗吧。
手繪——這基本上是每一個設計學考生都焦慮的(當然如果你是大牛除外),我在第二年備考時有很多學弟學妹來跟我抱怨手繪的問題。我自己的手繪絕對不是我們班數一數二的,最多只能算是中上等,但是在準備考研的時候,我是有針對性的。畢竟是考試,拿到分才最關鍵,但基本功也是要有的。在保證基本功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分數。我沒有報手繪班,手繪是長期的訓練,短時間大的突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你時間充裕,想多了解些知識,又有經濟實力,那報個手繪班也是不錯的選擇。
3月初——7月底其實手繪是可以提前準備80%的,許多人都很驚訝我連題目都不知道怎么準備。我們考研大概的準備時間是從3月份到來年的考研一般是1月份,大約有10個月。不過我沒準備那么長時間,我基本是從暑假開始的,我怕自己戰線太長最后沒信心了,但是如果有耐心早點總沒錯。手繪在早期的幾個月就是帶著練練,每天1——2張A3紙,好吧,我基本都是一張。既可以進一步夯實基本功,也保證了手不會生疏。
8月初——10月中旬大概到了8月份就可以對自己的手繪學習有一個詳細的規劃了,我把手繪的時間都安排在晚上,2小時左右。8月開始就要對每天手繪的內容有特定的安排了,不再是以前隨便畫畫。首先要對產品進行分類,這個分類有許多種分法,比如按功能分(交通工具、電氣設備、醫療設備、公共設施……),按主題分(環保、和諧、綠色、科技……)等等。這個主要看個人喜好,我是按照功能分的。分好類別之后要收集資料,這階段盡可能多收集資料,見多識廣嘛。可以是照片、視頻、手繪圖等等,各盡所能的收集吧。收集資料也許會花掉一點時間,5——10天都有可能,但是別擔心,“磨刀不誤砍柴工”。資料收集好了之后要進行篩選,選出各個小分支中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圖(數量不要超過5個),所謂的代表性就是能一型多用。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長方的造型,只需要簡單的細節改變,我就可以把它設計成音響,也可以設計成垃圾桶,還可以設計成加濕器……挑出代表性的產品后就要開始真正的實踐了,要堅持每天練習這些產品。根據我的經驗手繪一個產品一兩次是沒有用的,記不住準確的型更加記不住細節,而且開始畫一個造型的時候還容易走形。所以這些型是要畫很多遍的,直到你可以默寫出來。這就是為什么每個分支只選幾個造型的原因,根本記不住所有的造型,那就著重記幾個萬能的吧。可以根據挑選出來的數量決定多少天會默寫,這個默寫包括造型、細節、上色、背景處理、展示方式……10月中旬的時候應該要能夠把挑選出來的萬能型都會默寫了。這個階段也是要不斷的改變,以便更好的適應自己,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時間安排適當調整萬能型的數量。
10月中旬——11月初一階段是要著重收集細節資料,米斯說:細節是魔鬼。在大型基本確定的情況下細節的刻畫可以區別產品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分的高低。比如:長方形加了喇叭就是音響,加了排氣孔就是加濕器……所以收集細節是有必要的。我舉一些常規的:按鈕(出現幾率,可以準備幾套),顯示屏(表現好了十分出彩),電線和插頭(這也是細節,表現出來是產品更完整),排風口(不僅可以排風還可以排氣,簡化一下甚至是單純的裝飾),凹槽(有些時候如果產品沒什么細節可以適當的加些凹陷,但是一定要合理,會是產品看起來更豐富,手繪時切忌畫非常簡單的產品容易使產品看起來單薄)……總之盡力通過細節的刻畫使得產品豐富。
11月初——12月初這時候進入了最緊張的復習階段,你會發現時間越來越不夠用。這里插一點關于政治的,政治這一時期會有許多新的資料出現,建議那種自己看不是很明白的同學去上一下輔導班,我是覺得挺有用的`,那些老師會幫你把知識梳理通順幫助理解。關于輔導班的押題我倒是覺得可信但不要盡信,不能只依靠老師押題,那會死的很慘。
繼續回到手繪話題,這個階段你大型的積累有了,細節的積累也有了,還有一些好的表現方式也在之前默寫過了,你要開始創造關于你自己的東西了。比如你自己從歷年真題中抽一個題目,開始表現。這時候你需要考慮排版,大體上包括:題目擺在哪里合適,題目的文字用什么樣的方式表現,是否需要一些分析,小方案之間的擺放怎么合理,最終效果圖如何表現,三視圖放在什么位置,設計說明怎么安排等。這些東西構成了你一個完整的版面,而不是只有最終方案表達。特別是像一些好的學校,他們更加注重你的想法,最終方案的演變過程,就是你的整個思路。這一個月期間,一定要確定自己最終的版面是什么樣子,可以固定的東西,在考場上盡量不要改變,一是我們不知道變的好不好看,第二要花費我們寶貴的時間去重新思考。如果這些都準備好了其實你的版面也就準備的七七八八了,只等最后的產品出現了。
在準備的時候,應該是對一個完整的題目進行準備的,要嚴格按照考試要求,使用考試時規定大小的紙張,完整的表現,此時還不用把時間看的特別重要,因為還在摸索階段,你可以超過考試時間2——3小時,不要超太多,但是每一次結束都應該有一個完整的作品。這一短時間的任務就是把能確定的定下來。放一個我自己準備的草稿,我們要求是半開的紙,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