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運會中國代表團103金收官,創歷史最佳成績
成都大運會中國代表團103金收官,創歷史最佳成績
8月8日晚8時,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閉幕式將在成都露天音樂公園舉行。隨著所有比賽結束,中國隊總計獲得103金40銀35銅,獎牌總數達到178枚,金牌榜、獎牌榜雙雙高居首位,同時創造了參加大運會的歷史最好成績。
本屆成都大運會共設18個大項,賽事總計產生269枚金牌,共有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名運動員參加。中國代表團共派出411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18個大項的比賽。最終,中國代表團則以103金40銀35銅收官,在金牌數及總獎牌數上均排名第一,刷新歷史最好成績。
回顧本屆大運會,中國隊在18個大項上均有金牌入賬,14個大項高居金牌榜首位或并列頭名。其中,跳水、乒乓球項目包攬全部金牌,游泳項目獲得18枚金牌,跳水、武術、田徑項目金牌數上雙。
奧運冠軍張雨霏以9金成為獲得金牌數最多的運動員,李冰潔、覃海洋、錢天一、歐鈺珊等人在各自項目的發揮也非常搶眼,吳艷妮、夏雨雨等眾多運動員實現自我突破。此外,中國女排、中國女籃均站上最高領獎臺,時隔20年奪冠。
大運會的舉辦,有力推動了成都創建國際賽事名城、世界文化名城的步伐,提升了成都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化程度,同時也為當地市民帶來真切的好處和實惠。成都自籌辦大運會以來,新建了13個大型場館,改造了36個,這些場館日后都將變身“群眾身邊的健身場館”,不但讓“健身去哪兒”不再難,更提供了“大運會水準”的高質量場館。
2023年成都大運會場館介紹
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是東安湖體育公園“三館”中的“一場”。這是一個大型甲級體育場,可容納4萬人,建筑面積約32萬平方米。這將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開幕式。
東安湖體育公園游泳跳水館是東安湖體育公園“一三館”中的“三館”之一,是一座新建的甲級游泳跳水館,可容納5000人。博物館采用網格結構,建筑面積約7.4萬平方米,建筑高度約23.9米,是“三館”中最復雜的建筑單體。
東安湖體育公園多功能體育館是東安湖體育公園“三館”之一,是一個可容納1.8萬人的大型甲級體育館,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建筑高度44.3米,體積與北京五棵松體育館相當,是“三館”建筑面積最大、施工難度最大、鋼材最多的建筑單體。
體育館集大型表演、綜合展覽、體育比賽、國家健身等功能于一體。除了舉辦大運會體操比賽外,未來還可舉辦籃球、冰球、羽毛球等16項室內體育賽事。
為此,體育館設置了一個活動看臺,可以根據需要減少看臺座位,擴大舞臺空間,增加大型演出的票數。體育館有20個橫梁和大懸臂旋風樓梯,跨度為13.5m,長度約為80m。
旋風樓梯從室外平臺到屋頂,層層疊疊。從遠處看,它像龍一樣盤旋,詮釋了場館動感健康的建筑氣質。
東安湖體育公園小體育館是東安湖體育公園“一三館”中的“三館”之一。總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主要作為成都第31屆大運會體操訓練場。
2023成都大運會會徽寓意著什么
在對應英文首字母“U”的基礎上結合太陽神鳥由大紅、明黃、翠綠、湖藍四個漸變色塊組成
本次大運會會徽主體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對應英文首字母“U”的基礎上,結合了天府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陽神鳥。
會徽由大紅、明黃、翠綠、湖藍四個漸變色塊組成,對應成都大運會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辦賽理念,并與國際大體聯標志元素一脈相承。
為了體現了“成都味兒”“天府文化”。2021年成都大運會會徽設計選取了古蜀文明與天府文化的象征元素之一——太陽神鳥。在古代太陽神鳥承載了人們追求光明的渴望與決心,希望彰顯天府文化中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積極精神面貌。同時會徽設計還巧妙融入了“鳳凰”這一中國文化中的特色元素。圖形左側以圓弧切割的方式抽象化“鳳首”,右側以融入火焰元素的形式抽象化“鳳尾”,描繪出一只活靈活現盤旋在天際的瑞鳥。鳳凰不僅蘊藏了涅槃重生的堅韌,也寄托了放飛夢想的希冀,與大運會“在成都,成就每一個夢想”的口號完美契合,向全世界送出來自中國的美好祝愿。
成都大運會的運動員村在哪里
大運村設在成都大學,成都大運會運動員村于2019年4月啟動建設;于2021年12月8日舉行揭牌活動。賽后移交成都大學教學使用。
大運村東南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46公里,西南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26公里,南距東安湖體育公園12公里。整體占地面積約80萬平方米,由居住區、運行區、國際區和交通區4部分組成。
在成都大學校園基礎上,利用學校原有的學生宿舍、餐廳、籃球場、田徑場、教學樓、圖書館等約28萬平方米空間,新建代表團公寓、游泳館、田徑場、綜合服務大樓、行政保障大樓、醫療大樓等38萬平方米。賽時可保障1.1萬人入住生活。
2023年成都大運會主題曲是什么
成都大運會主題推廣曲《世界是我們》由王平久作詞、常石磊作曲,成都大運會形象大使張杰、張靚穎傾情獻唱。主題推廣歌曲中,既有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生動講述,又有中國青年熱情活力的多元表達,更有國際音樂人對這場青春運動盛會的美好期待。多語言、多文化、多形式的歌曲,凝練出大運歌曲的豐富音樂特色和高音樂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