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jié)氣霜降有什么講究
24節(jié)氣霜降有什么講究
1、忌秋燥
霜降時節(jié)是秋燥最為嚴重的時節(jié),人體也容易受此影響。常常發(fā)生的表現(xiàn)就是:唇干、口干、便秘等癥狀。因此,霜降過后,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蜂蜜、秋梨、銀耳等食物。
2、忌秋凍
霜降是一年中溫差最大的時節(jié),秋季與冬季的過度,所以氣溫變化明顯。因此,霜降過后,要做好御寒的準備,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食補加鍛煉的方式,也要注意添置衣物。
3、忌無霜
俗話說“霜降無霜,來年吃糠”。在我國古代,國家還屬于農耕社會,所以非常重視氣候和天氣。根據(jù)古人的經驗,如果霜降這天如果沒有下霜的話,糧食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
4、忌秋郁
杜甫曾說:“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深秋時節(jié),秋風蕭瑟,萬物開始凋零,人也很容易產生傷感的情緒,誘發(fā)抑郁癥。因此,霜降過后,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并且多與人溝通。
霜降的節(jié)氣特點
霜降特點一: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氣溫漸漸轉冷。而在霜降后,晝夜溫差更大,早晚天氣很冷,中午則比較熱。秋燥明顯。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
霜降特點二:
霜降后,晝夜溫差更大,早晚天氣很冷,中午則比較熱。秋燥明顯。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
霜降特點三:
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qū),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jié)氣。霜降時節(jié),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
霜降節(jié)氣吃什么食物
霜降可以吃秋梨、南瓜等水果,也可以吃山藥、黃精等中藥。
1、秋梨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而秋梨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的功效,對喉嚨干燥、瘙癢、疼痛、音啞、痰稠等癥均有良效。
2、南瓜
霜降時節(jié),氣溫下降,容易使血壓升高。南瓜能促進造血功能,并參與人體內維生素B12的合成,是人體胰島細胞所需的微量元素,對降低血糖有特殊的療效。
3、山藥
山藥性味甘平,微澀;兼走脾、肺、腎三經。其有"平補三焦氣陰"之稱,既能健脾益胃、助消化,又能滋腎益精,還有潤肺養(yǎng)陰的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弱人群在霜降食用。另外,山藥中的多巴胺還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之效,黏蛋白能護血管彈性,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有好處。
4、黃精
黃精主治陰虛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腎陰虛的勞嗽久咳,脾胃氣虛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癥。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將黃精與黨參、白術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飲食無味、舌紅無苔等胃陰虛的人群,則可以將黃精與石斛、麥冬、山藥等調配藥膳食用。
霜降養(yǎng)生注意事項
1、飲食:補冬不如補霜降,中醫(yī)認為,霜降應淡補。因此在霜降時節(jié)飲食應盡量保持清淡。
2、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貪睡
3、運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霜降一般在農歷九月,一片秋高氣爽的景象,此時肺金主事,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
4、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霜降過后,小草開始慢慢枯黃,樹葉也開始漸漸飄落,觸景生情,人們會變得憂思起來。心理專家介紹說,秋天是各種情緒病高發(fā)時節(jié)。如果調理不當,極易誘發(fā)抑郁癥等其他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因勢利導、宣泄積郁之情、培養(yǎng)樂觀豁達之心,是養(yǎng)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霜降節(jié)氣風俗活動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在當?shù)厝丝磥恚@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賞菊
霜降時節(jié)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古人眼里,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jié),天氣越發(fā)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后“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jié),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