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日記550字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也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繁多。其中以北京最為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臘八粥吃幾天還有剩下的,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在民間,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祭祖敬神外,也有在這一天悼念亡國、寄托哀思的。
八年級日記550字篇2
今天下午第二節課,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到圖書館看書,大家別提有多興奮,這可是我們第一次到圖書館。
走進圖書館,只見一排排美麗的圖書整整齊齊地擺在書架上,散發著淡淡的書香。兩邊的書柜上放著我們最喜歡的繪本,那嶄新的圖書,那花花綠綠的封面是那么誘人。李老師吩咐我們先找好 位置坐下,并告訴我們可以挑自己喜歡的繪本看。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書架前,精心地挑了一本《幼兒百科》。
靜靜地回到座位上,我聚精會神地看起來。書里的內容特別精彩,有我最喜歡的手工制作,其中用牛奶盒子制作帆船深深地吸引了我。大致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找一個牛奶盒子,劈成兩半,把其中一半 當船身,在“船身”上纏上膠帶,形成層次分明的船板效果;再找一根吸管做桅桿,固定在帆船上。把彩紙剪成三角形做成帆,粘在桅桿上;最后用細繩把船帆和船舷連接起來。這樣,漂亮的帆船就做 好了。等我把帆船研究明白了,下課鈴也響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圖書館。
今天到圖書館看書,雖然只看了一本書,可是我很高興,因為我學會了制作帆船的方法。這個星期天,我要和媽媽一起動手做帆船。
八年級日記550字篇3
春姑娘來了,她帶著春風來了。
春天來了,燕子也隨著春風飛來了。燕子小巧玲瓏,就像一個可愛的小天使,它那么勤勞,總是為生活而忙碌著。小青蛙被春風喚醒了,它伸了伸懶腰,鉆出地面,揉了揉眼睛,開心地說:“春天終于到了,我又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玩了。”然后向農田跳去。
春天來了,桃花被春風吹醒了。那些桃花多像一張含羞的少女的臉——粉紅粉紅的,多么漂亮啊!古人說:“花以形勢力第一,得其形式,自然生動活潑。”
春天來了,梨花也被春風吹醒了。在暖暖的陽光的照耀下,梨花迎著微風,張開了笑臉。遠看梨花,好似萬樹叢中一點白。那白色,白得朦朧,白得素潔淡雅,多么像漫天的大雪落滿綠樹呀!你再瞧!這梨花多得滿株都是,花兒們你擁我擠,好像趕集似的。你再細細看!那綠葉,綠得如水,綠的發亮,綠得透明!好美啊!
春天來了,田野到處充滿生機。農民伯伯開始忙碌了,有的在播種;有的在犁田;還有的在鋤草……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可以想像他們對未來充滿著希望與期待!
春天來了,校園里也開始熱鬧起來了,同學們陸陸續續地進入教室,拿起書本大聲朗讀,春風把同學們的讀書聲吹遍了整個校園。
春天來了,春天帶給花草樹木希望;也帶給我們希望,更加是農民伯伯的希望。
八年級日記550字篇4
新年快到了,我很開心!我很喜歡過新年,因為每次過新年的時候,我可以回老家跟我的小伙伴們玩,我們大家都會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一塊兒看戲、買鞭炮、放煙花……
玩的事情是燒火堆。在除夕的那天,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很多的小木材和曬干的稻草,在自家庭院里堆成小山一樣高。等到日落黃昏時,大人們將火堆點燃,把火燒得旺旺的,還不時說些什么“歲歲有余”“幸福健康”之類的吉祥祝語。我們小孩也樂在其中,一會兒幫大人們添加柴火,一會兒圍著火堆追逐打鬧,小臉蛋在濃烈的焰火映照下顯得格外紅潤。街坊鄰居們都在悄悄地比著誰家的火燒得更旺些,好像說是火燒得越旺越好。為什么呢?我們小孩不懂,只知道圍著火堆嬉戲。不過,聽外婆說,其實這是我們農村驅蟲趕獸、驅疫打鬼、祈求來年豐收安康的習俗。難怪說火燒得越旺越好。
而春節里最熱鬧的一天,在我們這兒卻是正月初三。這一天大家要給全村的老人拜壽,吃壽宴。無論老人的生日是哪一天,統統都在這一天一起慶祝壽誕。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很忙,不管有無做壽的家庭都得早早起。沒做壽的家庭要起來準備壽禮和鞭炮,一天之內要去三五家拜壽也是常有的事。做壽的家庭當然是更忙得不可開交。老壽星早早地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端坐在富麗堂皇的大廳上,等待子孫們和親朋好友們來拜壽。在后堂,也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場面,洗的、切的、炒的……不時傳出一陣陣歡聲笑語。我們小孩也跟著忙碌起來。跑前跑后的忙看戲、忙吃糖餅,忙放鞭炮和煙花,忙著給老壽星拜壽,還忙著收到紅包呢!多有意思呀!
小朋友們,我們過年是不是很有趣呀?!我好想春節早點來到!
八年級日記550字篇5
我為什么那么喜歡過元宵節呢?答案就是——元宵節可以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可開心啦!
我喜歡吃湯圓,每次快到正月十五就饞得不行了。一看到白白胖胖的湯圓出鍋,我就像餓了一天的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棒一樣眼睛放光,趕緊盯著,好象生怕別人把湯圓搶走了,一次能吃十幾個呢!我最愛黑芝麻湯圓,輕輕一咬,又香又甜的黑芝麻就流了出來,有時候弄得滿嘴都是,我就搖身一變,變成一只大花貓,逗得全家人都哈哈大笑。
我還喜歡看花燈、猜燈謎。元宵節的晚上,媽媽會帶我出去參加元宵節游樂會。那里人很多很熱鬧,有各種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燈:有兔子花燈、老虎花燈、蝴蝶花燈,有圓形的、橢圓形的、六角形的,遠看就象一個個發光的彩球浮在夜空,漂亮極了。猜燈謎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我還記得我曾經猜出的燈謎。一個謎題是:紅公雞,綠尾巴,身體鉆到地底下,又甜又脆營養大,謎底——紅蘿卜;還有一個謎題是:白又方、嫩又香,能做菜,能煮湯,豆子是它爹和媽,它和爹媽不一樣,謎底——豆腐。
每個元宵節都太開心太有趣了,我盼望著下一個元宵節快點到來!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最喜歡過元宵節。這個節日到底是怎么來的呀?我很好奇。在媽媽的指引下,我到處查找資料,查到好幾種說法。我傾向于其中最有意義的這種說法:漢文帝登基以后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為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八年級日記550字篇6
不知不覺,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2月6號了,也叫大年夜。我們一家人要到姑媽家去,因為今天不但是他們家過年,也是我那可愛的表弟過生日,真是雙喜臨門。
一大早,我們就來到表弟家里。只見姑父正在打掃衛生,表弟則在房間里玩著他那心愛的玩具,桌上還放著一個大蛋糕。
姑媽在廚房里忙著做飯。平常很少進廚房的我,系好圍裙,也去幫忙了。紅燒肉,炒菜,
交。菜擺了一大桌,最令我滿意的是那個我親手做的水果盤。盤子的周邊是一只只小橘子,里面是切成一片一片的西瓜。啊,真是漂亮,色香味俱全。看著這一桌我親自和姑媽一起做的菜,我心里真是非常高興。
吃過晚飯,姑父拿出了蛋糕。我和表弟一起插上了生日蠟燭,一支一支地點燃了。大家唱起了《生日歌》,乘著這時候,表弟許了一個愿望,就把蠟燭給吹滅了。然后,表弟拿起了刀切蛋糕,他把蛋糕一份一份地送到大家手里。表弟可高興了,拿起蛋糕咬了一大口,順手用沾在手上的奶油把我涂成了一個大花臉。大家看著我,都哈哈大笑。我也想涂表弟一下,他跑的快,沒涂成,,弟弟更樂了。這時,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