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歇后語
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歇后語是什么?歇后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歇后語內容,歡迎使用學習!
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歇后語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無還
三國歇后語
1、曹操
曹操轉胎——疑心重
曹操殺人——亂來一氣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凈凈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走對了路子)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比喻人及其性格不同)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曹操諸葛亮——心思不一樣
2、張飛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張飛賣刺猬——人強貨扎手
張飛賣豆腐——貨不硬人硬
張飛戰馬超——不相上下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張飛燒火——猛灶
張飛討債——氣勢洶洶
張飛的胡子——滿臉
對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張飛賣秤錘(砣)——人強貨硬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張飛戰關公(關羽)——忘了舊情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生非(吳氏生飛)
張飛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張飛繡花(穿針)——粗中有細
張飛拆橋——有勇無謀
張飛捉螞蚱——有勁使不上
張飛舞刀—————殺氣騰騰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成語】:草船借箭
【拼音】:cǎo chuǎn jiè jiàn
【簡拼】:ccjj
【解釋】: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回目:“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p>
【示例】:他很佩服諸葛亮的~的計謀。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借他人的力量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劉備聯合抗曹,周瑜心胸狹隘,很忌妒諸葛亮,設計讓諸葛亮三天之間完成造箭十萬支。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霧之機,開船向曹營,曹操率軍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圓滿完成任務。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故事
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么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敝荑ふf:“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F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托,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么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敝T葛亮說:“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般箭?!敝T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么打算,回來報告我?!?/p>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濒斆C說:“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幫得了你的忙?”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p>
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來,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辦!”
魯肅私自撥了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諸葛亮調度。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魯肅問他:“你叫我來做什么?”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里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了就知道?!敝T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p>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著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駛出二十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
二十條船靠岸的時候,周瑜派來的五百個軍士正好來到江邊搬箭。每條船大約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總共有十萬多支。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故事是作者虛構的,為了美化諸葛亮而故意貶低周瑜,正史上并無此事,并且周瑜氣量也非常寬宏,與《三國演義》描寫的完全不同。
“草船借箭”這則成語的意思是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