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課外書心得
我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的。合上書的那一刻,我對男主角達西和女主角伊麗莎白在追求各自幸福中所顯露出來的執著的勇氣敬佩不已。真的難以想像,如果聰明的達西在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絕后,沒有勇氣去面對并改正自己的性格缺陷,或者他倆誰都沒有勇氣去克服財產與門第的懸殊,他們還會幸福嗎?
人生之旅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尋夢者。夢是巫山峽壁上綴著的那團閑適的白霧,不知何時來,何時去,去向何方;夢是一條伸向河里的若隱若現的虹,現到最美的時候也是它即將消逝的時候。夢是何等神奇,令人魂牽夢繞!它引無數的追夢者背負著黃河的淤泥,手捧長江的清純,邁著日月交替的腳步,追趕著問題的音符。這其間每一段艱辛的歷程,無不飽含著奮斗的辛酸,無不需要我們以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去承受,去拼搏。
有人曾經問我,你可曾關注過空氣中的那些塵埃?浩大的世界中它們什么也不算,既沒有浮到空氣頂層的能力,亦缺乏徹底墮入低谷的魄力,他們以一種很不起眼的姿態被夾在世界的中央。然而我要說:他們是有思想的,他們也擁有夢,他們努力爭取過,可是最終他們選擇了沉默,放棄了與世抗爭的機會,放棄了一路的苦楚與災難,更放棄了成功后收獲的幸福。他們缺乏的是勇氣,一種超越自我的勇氣,一種不懈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氣。
命運是奇妙的,你永遠不知道生活中將要發生什么,生活就是生活,你想這樣,可它偏偏是那樣。人的手掌太小了,握不住它驚喜和傷害,只是聽由它傾盆而來。所以說,我們每一個人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勇氣絕不是沖動,而是追夢者對未來對理想的一種執著。也許你曾有過這種感覺:偌大的世界你孤單地前行,丟棄了合乎自己的理想而顯得空空蕩蕩,你以為自己還要寂寞地站很久,以為就算丟棄了整個世界也依然可以安穩地生存。這時,想想達西,想想他的勇氣,也許就該知道如何去做了。
事實上,像達西這樣的人物有很多。四面楚歌中,項王仍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曹孟德更是在“對酒當歌”中,一邊感嘆“人生幾何”,一邊執著地吟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此時的我們正值青春,就如絢麗的花朵在綻放,我們充滿希望,渴望自由呼吸,自由飛翔。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有勇氣去爭取。幸福那么近地懸著,親愛的朋友,你還在猶豫什么呢?
勇者拾夢,相信破繭而出的,不再短暫,我們將擁有人生全程的美麗!
讀書課外書心得篇2
《秘密花園》這本書的名字充滿了神秘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花園里到底有什么秘密,于是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
《秘密花園》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6歲的小女孩名叫瑪麗。她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有一位漂亮的母親。但是由于從小過分的寵愛,養成了瑪麗暴躁、任性的性格。在一場霍亂中,她的父母親以及傭人全部死亡了。她由于害怕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間中才幸免于難。之后她被送到了舅舅克蘭文先生那里。克蘭文先生因為無法面對妻子的死,而變得抑郁古怪,封鎖了妻子生前最喜歡的花園和家中上百間的房子。瑪麗在這里無意之中發現了秘密花園的鑰匙,她決定讓這個花園充滿活氣,在迪肯的幫助下他們開始動手種植花木。在瑪麗的幫助下,柯林少爺(克蘭文的兒子)也從脾氣暴躁,孤僻多病變成了一位健康的充滿自信的少年,他們一起動手喚醒了沉睡多年的秘密花園。同時被一起喚醒的還有克蘭文先生。
大自然的力量是強大的。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讓自私暴躁的瑪麗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也讓柯林少爺重新恢復了健康。
這本書傳遞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人生不如意的事就如滿天的繁星一般,如果一遇到挫折就郁郁寡歡,那么這個人一生也不會快樂起來,遇到挫折我們應該向書中的瑪麗一樣勇敢的去面對。例如桌子上有半杯牛奶,悲觀的人可能會唉聲嘆氣的說:"真倒霉,只剩下半杯牛奶了,"樂觀的人則可能會微笑說:"太好了,我還有半杯牛奶"同樣的境遇,心態不同,人生的軌跡恐怕也不同。
同時,成人比孩子更容易忽視快樂,甚至漠視快樂。文中的克蘭文先生在愛妻過世后,埋掉了花園的鑰匙,想以此來阻斷對愛妻的思念。快樂是人生之本,人如果沒有了快樂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沒有了快樂就沒有了成功的喜悅,沒有了失敗的淚水,沒有了失去后的珍惜,沒有了一切情感。花園在快樂中誕生,在悲劇中塵封,又在快樂中開啟,多么富有戲劇性的轉變!
讀完《秘密花園》這本書后,我懂得了讓自己快樂起來我們無法改變整個世界,但我們至少能夠改變自己,要記住讓自己快樂起來!
讀書課外書心得篇3
“沐浴著陽光雨露,讓我們天天向上!讓我們每天提高一點,每月進步一點,每年優秀一點!讓我們養成好習慣,鍛煉好身體,始終陽光向上!讓我們與真善美一路同行,成就美好人生!”這是《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的序言。
輕輕翻開書的扉頁,我們了解認識了許多求真、向善、盡美的故事……
輕輕地合上書,離開書海的世界,回到現實世界,卻早已淪陷。
拉開窗簾,展望社會,你瞧:
不遠處,一個老人摔倒了,癱在地上。許多來來往往的中小學生都視而不見,淡然走向校園。幾個企圖去幫助老人的孩子,也被父母拉住了,告誡他們不要過去,小心被訛。老人孤獨無助的眼神中帶著幾絲絕望和凄涼。可是行人都冷眼旁觀,泰然自若地走開,沒有人愿意幫助他……
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雨花濺濕了老人的褲腳,別說沒有人伸出援手,就連看他一眼的人也極為少有。
這是為什么?為什么沒有一個人肯幫助他?是人性之間的冷漠嗎?
是什么讓我們的心變得如此冷漠?
置身于這個充滿欲望和錢權的世界,讓我們感覺到更多的是:世界變得越來越陌生、冰冷,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也越來越冷淡,失去了彼此之間的信任。似乎每個人都已將自己心靈的那一扇窗戶關閉。每個人都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冷酷無情、自私自利、野心勃勃,充滿欲望。心靈的沙漠失去了支點,化變成一畝荒地,不在帶有任何情感色彩。
當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變成常態時,那悲涼將比死亡更可怕。
現在,我們中小學生正值少年時期,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心靈隨之一起冷漠。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每位父母生命的延續和寄托。加強我們的道德思想水平,是必須的。我們不能混混噩噩地過著無所事事的日子,面對需要幫助之人,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給予他們一絲溫暖和希望。
我們要讓這個社會充滿關心和愛!書是我們精神的糧食,從《給予是快樂的》、《做一片美的葉子》中感受真善美。這些書籍如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途;如航標,指引我們方向,在大海里航行!
科學教人求真,人文教人向善,生活教人尚美!我們要熱愛科學、勇于創新、追求真理,盡顯自己的人格之美、品行之美,崇德向善,在成長的歷程中,了解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喜怒無常,學會走過人生的順境與險途。生活,有陽光雨露,也有陰霾風霜。熱愛生活的勇士,只有不畏艱險,用勇氣和智慧去求真、向善、盡美,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這是《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的序言概述。
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就是天天向上的人生,就是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追求、有奉獻的人生,這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同學們,讓我們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真善美的美麗篇章。少年,向上!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真善美永遠伴我行!
讀書課外書心得篇4
主要講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霍亂 使瑪麗變成了孤兒。她被接到了舅舅阿奇先生家。在這個陌生的環境里,前來迎接她的勞克太太,不茍言笑 ,嚴肅冷漠,讓孤苦伶仃 的她更感到孤獨落寞;而阿奇先生最初的遠離漠視,也讓她絲毫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但是倔強的瑪麗并沒有哭泣,而是微笑著面對她人生中的最大變故。在瑪莎 的熱情援引下,瑪麗認識了喜歡和動物交朋友的迪肯,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開始了對秘密花園 的耕種,迪肯的細心體貼讓面色蒼白 的瑪麗臉上泛起了健康的.紅潤,也使她由霸道孤癖變得隨和親切;園子里知更鳥 的鳴叫更讓她聽得出了神,使她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后來,在好奇心的引領下,瑪麗又結識了憂郁的少爺柯林 ,聽著柯林 傷心的哭泣,她耐心地寬慰他;面對柯林 的粗暴無禮,她又暴躁地訓斥他,最終以自己的樂觀感染了柯林,使柯林猛醒,幫助他戰勝了"心魔 ",并把他也帶入了秘密花園 ,沉睡了十年的秘密花園 在他們幾個小伙伴的辛勤勞動下蘇醒了,百花盛開 ,綠草如茵 ,鳥兒歌唱,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肺的芳香,他們在秘密花園里快樂地游戲,健康的地成長。 在悲慘的遭遇面前,瑪麗沒有選擇哭泣,而是選擇微笑面對,并且以自己的樂觀感染著身邊的人,甚至讓一個整天 疑神疑鬼 臥床不起的柯林神奇般地站起來了。如果她選擇了哭泣,秘密花園也許就不會開啟,柯林也許就不會戰勝" 心魔 ".
一個驕縱任性的小女孩瑪麗在遭遇家庭變故、失去雙親后,寄居于舅舅家的故事。然而,種.種的不幸并沒有擊倒她,她堅強地生活著,并結識了熱愛大自然的小伙伴迪肯。她們善良、純真、健康、向上的精神,感染了莊園中的另一個人――性格怪僻的柯林,她們在一天天地改變著,正如塵封的秘密花園在慢慢地變化著……只有在寬松的環境中,才能健康地成長。愛心,會讓我們更愉快,更健康。愛心加團結,具有無窮的力量。樂觀,積極,微笑,才有精神,才會健康。病痛,往往只有在我們心里。心里有病,才是最折磨人的病。
遇到挫折,我們應該像瑪麗那樣,微笑面對。譬如桌子上只有半杯牛奶了,悲觀的人,可能會唉聲嘆氣 地說:"太倒霉了,只剩下半杯牛奶了!"樂觀的人,則可能微笑地說:"太好了,我還有半杯牛奶呢!"同樣的境遇,心態不同,人生的軌道恐怕也會不同。 微笑面對人生,走出心理陰影,就會自信樂觀地戰勝磨難,愿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微笑著迎接幸福快樂的明天!
讀書課外書心得篇5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后,對它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愛的教育》采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愛的教育》全書100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讓我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女同學們幫助一個因在掃煙筒時丟了三十個銅板的小少年,并且還瞞著校長——做了一群”無名英雄“。英國哲學家洛克說得好:”我始終認為人們的行動是他們的思想的最好證明。“這個故事中閃耀著的崇高的品質和道德的光輝,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
而如今的社會上,有些人則非常勢利,他(她)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義面前也不放棄討價還價。這種人是非常渺小的,他們的處事哲學必然會遭到人們的鄙棄。因為虛偽換不來真情,冷酷換不來熱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義,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錯誤,往往在于”自私自利“四個字,私利不去,公道則亡。
反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善待別人,等于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一個人心里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并有真情的奉獻,那么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溫暖。甘愿給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于奉獻的善良的人。
”人間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獻愛心,莫談貧富‘貴賤’,人人可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獻給他人一份愛心,留給自己一份春天。“真情,讓你我心靈相通;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單。只要你我伸出溫暖之手,讓世界充滿愛,真情可以到永遠。
愿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
讀書課外書心得篇6
學校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寒假作業就是背誦《朱子家訓》。當我打開這本書的時候,原來以為是很枯燥的文言文,讀后才發現全篇以偶句連成,讀來如金玉落地,頗具韻律之美,不僅不覺得枯燥,令人愛不釋手。反復吟讀,更覺得蘊涵豐富,深意綿長。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戶。"這一句話仿佛讓我在晨曦的薄霧中看到了一個在清掃庭院的淡淡人影,那青色的長衫在風中輕輕地搖曳著;仿佛讓我在漫天晚霞中看到了一個靜看落日的人影,那青色的衣衫上染上了絢麗的色澤,他在最后一縷陽光消散之后慢慢關上了門窗,把煩惱不安也關在了門外,在如水的月光中進入了夢鄉,夢見了那只蝴蝶自在地在身邊飛舞。這是一種多么規律、健康的生活狀態啊,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這是多么閑適、安寧、平淡和樸素的生活狀態啊。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一句話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樣表明了對勞動的尊重和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啊,浪費無疑是可恥的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需加溫恤"……這些質樸的格言早已超越了文字,幻化為賢者心靈的法則。
若說處世為人我最欣賞的是"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這句,是的,我們要善于傾聽,做領導的尤其要如此,但傾聽不等于輕信。話語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的最常用最廣泛的交流溝通傳媒,那么怎樣對待這洶涌澎湃的話語的波濤?矛盾是無處無時不在的,大是大非有但對于平常百姓生活究竟
有多少?怎樣處理?那么我們就好好琢磨琢磨朱柏廬這句話吧!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這幾句都表明對子孫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用好的教育方法才有用,不光要讓子孫讀好書,好讀書,還要以身作則,用自己淳樸的品質教化子孫才行,這樣后代才能長盛不衰啊,否則只會使三代而衰這句話應驗啊。
雖然有寫話我讀不懂,但它幫我尋找到一片靈魂的凈土,教我如何在喧囂的塵世里保留一點純真,一點真誠,一點文化的堅守。總之,受益非淺!
讀書課外書心得篇7
學校今年給我們發了一本書《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里面有許許多多的故事。今天我讀了一篇《阿尼帕:養育19個不同民族的孩子》令我感動至深,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的內容是這樣的:新疆奇臺縣阿尼帕夫婦養育了有維、哈、漢、回4個民族19個孩子。家里達到了21口人,是阿尼帕家最困難的時候,全家住在4間土平房里,孩子們睡著墊著麥草,鋪著舊氈子的大炕上。衣服是老大穿完老二、老三接著穿,親生的女兒上了初中還沒穿過一件新衣服。為了不讓孩子餓著,阿尼帕夫婦想盡一切辦法弄吃的,丈夫去宰牛、羊,得一些肉改善生活,阿尼帕去挖野菜,拾麥子,撿土豆,換些糧食吃。一年又一年,阿尼帕雖然辛苦但是幸福,她堅信日子會好起來的。被阿尼帕收養的10個不同民族的孩子,他們在這一家中獲得了母愛。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感動的一句話是:“這就是我的家,維吾爾族媽媽爸爸對我們恩重如山,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確是:一個心里懷有大愛的人,再多艱苦的環境中,也將義無反顧的給人愛,別人幸福了,自己也快樂了。正如給阿尼帕的頒獎詞中所說: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饑寒,全都擋住,清苦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里,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阿尼帕就是這樣一個心中懷有大愛的人。
從阿尼帕的事例中,我想到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頓時覺得臉上發燒,感到難以啟齒。一個寒風瑟瑟的冬天,我在去學校的路上,看見路旁有一對母子,孩子差不多一、兩歲躺在媽媽懷中發抖,母親腳旁放著一個有缺口的碗,她用乞求的眼光看著走過的行人。可沒有一人愿意幫她。我因為想起新聞曾經報道的一些騙子不勞而獲裝可憐人騙錢,所以也若無其事的從他們母子身邊漫步經心地走過。比起阿尼帕我覺得自己太自私、太渺小了。阿尼帕能用自己的真情去收養那么多的孤兒,可我連一元錢,一份真情都不愿意奉獻,真是自慚形穢。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老人摔倒無人攙扶就怕老人賴上身,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這正是我們國家現在面臨的一大缺失,那就是:人與人之間不能和諧相處,不能夠互相信任。雖然是有一些騙人的人,但畢竟只是個別,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少數的人而不信任所有的人。特別是我們小學生就更應該不斷進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學習先進榜樣,讓他們的人格和行為給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感召我們的心靈,帶領大家前進。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要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要像他們那樣,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讀了這篇文章以后,也讓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在對待每一個人時都要信任他們,敞開心扉去接受他們,和每一個人之間都和諧相處。正如歌詞中所說:“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書課外書心得篇8
我們每天沐浴著陽光雨露,讓我們天天向上!一生追求自我完善,無非就是為了達到真善美的境界,可是現代的人們,大多數已經說不清所追求的真善美到底是什么了。現在就讓我們每天提高一點,每月進步一點,每年優秀一點,讓我們與真善美一路同行,成就美好人生!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極力主張讀書求學、教書育人的第一要務就是“求真”。作為二年級的我,更要認識求真、求學的途徑,同學們,我們在學校求學,不能光想著要得到老師和書本傳給我們的現成知識,這些知識雖好,但僅僅是世界上全部知識的一部分。在追求真理的大道上,我們還會碰到許多新事物、新問題,到那時,我們將會面臨困難,所以,我們求學必須要學會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這才是要拿到開發文化寶庫的金鑰匙,通過信息知識量的逐步積累,才能形成對科學技術的理解能力。知識了然于胸,勇于提出問題,運用創新思維,你可以順利解決大到宏偉的計劃、小到日常糾紛中的難道。每個人只有做真學問、做真實真誠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回報社會。
善就是善良。 善良是永遠的美德。善良就是讓我們要有善心,做利于他人及社會的事,不計報酬、名利,我認為善良是做人不可缺少的美德。人的美德、素質只能靠人文教育來培養,而閱讀經典,應該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閱讀能使人常思常新。好讀書,讀好書,即可提升個人能力、眼界及綜合素質,也會潛移默化影響一個人的文明素養,使人保持寧靜致遠的心境。讀書不僅事關個人修為,國民的整體閱讀水準,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正引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我們向上、向善的力量。我們要存善心,養善念,行善事,做善人,真誠待人,謙和處世,用愛心孝情感恩父母,用忠心赤誠回報祖國,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誠心誠意善待每一個人,我們的社會將會是多么和諧。
我認為“美”,它不是外在條件的美,不是外表的華麗美艷,而在于內心,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在我的`身邊,生活是美好的,在生活中做一個風景的欣賞者,你會發現生活之美;熱愛生活的人,知道感恩的人,學會寬容、用心去感謝幫助過我們的每一個人,我們的生命才有意義,生活才會多姿多彩,充滿“美麗”。
知識欲望追求真,道德欲望追求善,美的欲望追求美,真善美,即人間理想。真善美是需要我們去追求、去執行。真善美伴我行,我心中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