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閱讀心得
我們的教官姓陳,名軍,個子高高的,我對他的印象是---很和藹.今天的內容是隊列訓練,訓練的是站姿,"頭抬高,腰挺直,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別看站軍姿簡單,要是叫你一動不動地站一兩個鐘頭,肯定受不了.
在教官口令中,訓練開始了.教官一開始就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讓我們在原地一動不動地站一個小時."啊?要這么久.""再說就再加時間.’無奈,只好站唄!一開始,同學們個個都非常認真,一會兒大家就顯得有點不自在了.只見有的同學再抓癢,有的雙手抱著膝蓋,直叫腰酸腿疼,反正都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教官看見我們這副模樣,吼道:"剛才動了的人馬上去做一百個俯臥撐.""唉1我剛想動一動,但聽到教官說的話便不敢再動,可我這也癢,那也癢,只想撓撓,但我也只好忍,忍,忍.時間過的太慢了,我腳和手以有些麻木,但看到被受罰同學的樣子,真是"摻不忍睹",我自然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好了,可以休息了.""吔!"在一片歡呼聲中,單調枯燥的站軍姿終于結束了."唉1終于重獲自由了."我這時回全身都痛.對教官恨得咬牙切齒,恨他對我們這么嚴厲,恨他沒有人情味兒.他在我腦海中美好的印象全破壞了.
初中生閱讀心得篇2
讀《讀者》就像讀一種心情。她堅持真善美,總有那么一些故事令人震撼,為之動容;她篤信真理,宣揚美德,滋潤著每個讀者的心田;她總是把最美的東西帶給大家,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作為一名老讀者,我深受其益。《讀者》涵蓋了文苑,人物,社會,人生,生活,文明,悅讀,點滴,互動,藝術這些版塊,《讀者》利用富含哲理,巧用美境的卷首語,打開我們渴求知識的心扉,而后緊接著的哲理故事或名人傳記,都給讀者上著教育課,令人生省。所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我們在不斷的'閱讀中,要能深思其實質,要能從中自我體悟,自我反省,這也是《讀者》的成功之處。
或許過多的名人傳記在沖擊著我們的大腦細胞的同時,我們也是需要一些幽默來調節情緒的。“家里養的小豬受了點輕傷,雖然不是很嚴重,但傷口仍需縫合。豬痛得大叫,我想陪著它,于是我叫12歲的女兒去農舍里取針線。10分鐘過去了,女兒還沒回來,我便向農舍大叫道:“你找到了嗎?”女兒高聲喊道:“還沒有,這里好象沒有粉紅色的線。”或許幽默可以緩解自己疲勞的神經。但是每副漫畫并不緊緊是以一幅簡單的畫而存在于《讀者》中,那更是一種視覺的哲理挖掘。我們通過看這些漫畫來與自己的靈魂產生共鳴。或許圖中隨意的一件事物都會引起自己內心的波瀾。主要是培養自己內心的情感,讓自己的是非觀更加強烈,更具正義感。同時《讀者》上也會有一些親情類的文章。可以刺激我們內心對親情的冷漠,對父母的冷淡。可以讓我們正確對待生我養我的父母,繼承孝順的優良傳統。
《讀者》我的良師,我的益友!
初中生閱讀心得篇3
這是一本較薄的小說,只有15.7萬字,數日便看完。看完的第一感覺便是:不過癮!實在好短!但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祥子是舊北京三十年代的年輕車夫。他相貌一般,塊頭大,跑得快,不怕吃苦。他有理想的職業——拉車。他有追求的目標——買車。流了三年的汗水,終于換來了一輛自己的新車。那是抗戰時期,北平亂成一團,祥子稀里糊涂地被兵抓去打雜。車子——他生命的一部分,被奪走了。有一天,炮聲把營里的兵嚇住了,他們決定迅速轉移。祥子趁亂帶上兵營里的幾匹駱駝,溜了。他賣了駱駝,湊了三十幾塊大洋,又回到“仁和廠子”拉車。廠主劉四爺的閨女虎妞,都三十多了還沒找到婆家,就是因為太潑辣了。虎妞看上了祥子,誘惑祥子,祥子栽在了她的懷里,祥子后悔,準備一刀兩斷。可虎妞騙祥子“有了”,祥子是丟不掉她了,最終與她成了親。虎妞死于難產,祥子所愛的小福子也離開了人世,祥子人財兩空。
從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惡習,吃喝嫖賭。拉車不勤快了,干脆不拉車。他開始騙錢,借錢不還,甚至為錢出賣別人。祥子徹底墮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這個故事,反映了北平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命運與遭遇。祥子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他熱愛生活,熱愛北平,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個世界!
感慨太多了,但沒有一個感慨使我笑得起來。時代的悲劇呀!為什么人都在走下坡路?正如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同志說的:國家沒有前途,個人會有什么前途?!
真不知老舍是怎樣知道那么多的北京方言,那一個個有趣的詞耐人尋味。“滿天打油飛”意思是到處游蕩,沒個落腳的地方。什么“不論秧了”就是不論是誰。這就是所謂的地方色彩吧!
這本書里,給我印象最深的人是虎妞。在當時,這樣的女子少有。她的形象最鮮活。她是“母夜叉”,誰得罪了她,她就會罵街。她橫沖直撞的語氣,撇撇嘴的樣子,和祥子說話時半笑半傲
的口氣,在書里是那么生動。要不是說她的年齡,我準以為是十八、九歲不懂事兒的女孩兒。但回想她想出的騙局,演出的戲,她和老爺子頂嘴的詞兒,又覺得老練。
……
祥子凄慘的結局,使我又一次認識到國家與個人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
初中生閱讀心得篇4
中國是東方沉睡的雄獅,那是曾經,如今他已醒來。
——題記
再一次相聚到《開學第一課》,由去年的“走好長征路”的主題,到今年“中華驕傲”的主題,我們再一次熱血沸騰。
“中華驕傲”,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漢字,是振奮人心的中國武術,是逸韻悠揚的琴棋書畫。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就由此展開。
中國漢字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古至今從未間斷過,他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源頭活水。一筆一畫,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橫平豎直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和價值。世界上只有20%的人說英語,而有70%的人說漢語,就像《開學第一課》中漢字叔叔說的”漢子不僅是中國人的漢字,漢字是全世界的漢字。”
中國武術不但技藝高超,更蘊含這中華民族仁義正直,勇敢堅韌的精神,保家衛國,自強不息的氣節。中國圍棋凝聚著東方的智慧,啟發者無數的暢想,黑白棋子往來之間,教會我們勇于挑戰,敢于突破的精神。中國文學體現著中國人的審美,情懷和志向。字里行間,有意境,有韻味,有風骨,回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共鳴。
不管是中國漢字,中國武術,還是中國文學,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中華驕傲”。作為中國人,作文中少年,應該傳承中國文化,讓全世界都了解中國文化,而不是在應該學習他的時候排斥他。我是一名中學生,我很熱愛中國文化,我喜歡朗誦,無論是優美的現代文,還是飄逸的古詩詞,我都喜歡用真情實感,把它讀出來,因為我覺得,我熱愛中國文化,就應該珍惜和傳承。
《開學第一課》上,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巴基斯坦的米斯巴教授的演講,她現如今已經60歲高齡,他不是中國人,沒有中國國籍,可是卻比中國人還要熱愛漢語,她的一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潸然淚下。她說:“我要到我最后一口氣,教漢語。教到教不動為止。”雖然米斯巴教授不是中國人,但她卻把中國當做她的第二故鄉,把漢語當做她的第二語言,這種精神哪一個中國人能不欽佩呢?但仍有中國學生錯誤的認為,因為自己是中國人,所以不需要去學習中國文化,可現如今,我們已經能在各種代大型網站和綜藝節目中看到許多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并且比正在學習的中國人還要了解中國文化,這是中國文化的魅力,可也意味著這些中國學生連外國人都不如,連自己的本國文化都不熱愛,那還能有何作為?就像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說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在中國,在全世界,最應該熱愛,學習,和傳承中國文化的就是中國少年。
我作為中國少年,因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因為熱愛中國文化而自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每一個中國少年都有責任,有義務將它傳承下去。
初中生閱讀心得篇5
中學寒假讀書心得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著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仿佛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國獻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于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占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么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后人嘆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占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于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于嫉妒,死正中年時。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系著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初中生閱讀心得篇6
山沒有懸崖峭壁就不再險峻,海沒有驚濤駭浪就不再壯闊,河沒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壯美,人生沒有挫折磨難就不再堅強。櫻花如果沒有百花爭艷我先開的氣魄,就不會成為美麗春天里的一枝獨秀;荷花如果沒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就不會成為炎炎夏日里的一位君子;梅花如果沒有傲立霜雪的勇氣,就不會成為嚴寒冬日里的一道靚麗風景;人如果沒有堅持到底的毅力,就不會成為緊張軍訓中的一顆亮星。 回想起軍訓這些日子,我感慨良多。“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出苦寒來”是軍訓的體會。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是軍訓的結果。軍訓教會了我們對別人的關愛,它加深了我們理解保衛祖國的責任,它告訴了我們面對困難應有的態度。我們至少是我不再是嬌滴滴的孩子,不再是好哭的小姑娘,我知道面對高峰,我們須自己去搭造階梯;遇到山崖,我們要自己去連結繩索。我們的命運在自己的手中,只是看是否去把握!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微小的力量一旦積攢起來,產生的威力可是無比的呀!當別人享受鍥而不舍的喜悅時,你千萬不要成為功虧一簣的典型。誰笑到最后,誰是最終的勝利者;誰堅持到最后,誰才是真正的英雄,誰才是戰勝了自我的強者。
初中生閱讀心得篇7
“今天的美麗中國是從歷史的長河中走來,今天的中國自信更像是共產黨人的代代相傳。我們是黨員,敢為人先;我們是黨員,勇往直前;我是黨員,解放思想,再譜新篇!”12月6日,長春市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三校區隆重集會,在校領導的詩朗誦《我是黨員》中拉開了“黨團引領成長,紅色點亮青春”暨紀念“一二·九”運動主題黨(團)日活動的序幕。
此次活動主題鮮明,由長春市第二實驗小學黨總支和共青團發起,三校區黨員、團員及青年聯合會會員、少先隊員代表共同參與。旨在通過本次活動引領廣大黨員、青年教師立足本職崗位積極奉獻,創造創新,服務社會。
此次活動內容豐富,東晨幼兒園的舞蹈《在中國大地上》,讓我們看到了東方泛白到璀璨星空,從茫茫戈壁到浩瀚大海,祖國的大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上演別樣的美麗。凈月分校的情景歌舞《穿越時光》,讓我們看到一家祖孫三代,其樂融融。在回憶過去、駐足今天、展望未來中,他們幸福滿滿。通達校區的歌伴舞《我和我的祖國》帶我們體會我和祖國的相互依托,體會那份深深的眷戀,體會那份無法割舍。此外,還有合唱《你來了》、手語舞蹈《堂堂正正一輩子》、詩朗誦《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現代舞《美好時光》等充滿活力的精彩表演,詮釋著青春是一段奮進的新時代,青春是一首斗志昂揚的贊歌。
王艷軍校長在活動中致辭,他告訴青年教師,我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物質生活,國家更是處在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但“一二·九”運動并未走遠,它的精神實質依然需要當代青年,尤其是青年教師時刻銘記,那就是——對愛國主義情懷的堅定執著、面對困難與挑戰的無所畏懼以及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他勉勵青年教師,今天我們共同紀念偉大的“一二·九”運動,需要清醒地認識到,要在為往圣繼絕學的過程中,培養積極進步的現代教師精神;在為萬世開太平的拼搏中,擔起服務社會、立德樹人的重任。他希望青年教師要勤奮學習,踏實工作,正心修身,做有“德”教師,做有“才”教師。他號召青年教師,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今天讀來仍然引人深思。今天的中國,希望與夢想還是在一代代年輕人的身上,這是歷史的規律和必然,更是你們的榮光與使命。在踐行“一二·九”精神的過程中,長春市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愿意做年輕人腳下的一捧沃土,提供營養,為其奠基,讓青年教師奮力書寫以天下為己任的光輝篇章。
回顧1994年,團中央與民航總局在首都國際機場首次為民航系統的“青年文明號”授牌,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由此拉開序幕。“青年文明號”旨在組織和引導青年立足本職崗位誠實勞動,積極奉獻,文明從業。今天,在長春市第二實驗小學黨總支的倡議下,各校區分別成立了青年聯合會。
多年來,長春市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圍繞“立德樹人”目標,廣泛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教育實踐活動。各校區青年聯合會委員及青年志愿者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推進志愿服務行動。在校內,青年教師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發揮創造熱情和創新活力,服務師生,服務教育;在校外,積極開展志愿實踐活動,地鐵站、敬老院、社區、家庭及社會遍布青年志愿服務者的足跡,為樹立城市青年文明新形象做出了突出貢獻。
活動中,長春市第二實驗小學黨總支分別授予北安校區、凈月校區、通達校區校“青年文明號”稱號。同時,希望廣大青年教師秉承青年文明號精神,成為追求職業理想,踐行職業道德,積極服務社會的標兵。
共青團吉林省委副書記鄭偉峰、省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邱旺健、團市委副書記吳威、長春市文明辦處長劉宏偉,團市委統戰部部長王博、市教育局黨辦副主任夏鄉、市教育局德體衛副處長徐恭才、凈月高新開發區教育局副局長徐洪兵、惠赟,市青聯秘書劉天驕、張夢殊、省市青聯委員,來自全省參加國培的兄弟學校領導、老師以及凈月大學區的領導參加了此次活動。
初中生閱讀心得篇8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一樣充實!——《簡愛》
夏洛蒂《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于斗爭、敢于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
如果我們認為夏洛蒂僅僅只為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我想,錯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著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著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里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簡愛的獨立,早已被扼殺在寄人籬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沒有那份獨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我們現在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流淚的經典。所以,我開始去想,為什么《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僅這一步就能獨立嗎?我認為,不會的。畢竟女性的獨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種徹底的勇氣,就像簡愛當年毅然離開羅切斯特一樣,需要“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土一去兮不復返”的豪邁和膽量。我想,這應該才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應該是走向獨立的決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筆下的簡愛卻把她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留給我們一個感動。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簡愛已作為獨立女性的經典,我希望陽光下,鮮花里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初中生閱讀心得篇9
很早以前,我就聽過了“軍訓”這個名詞。我告別了繽紛燦爛的小學生活,迎來了煥然一新的初中之旅。上初中的每一個新生都要參加連續四天的軍訓訓練。其他學校已經軍訓了,只有我們學校安排在第四周。我以前的同學都說軍訓很辛苦,然而,我卻不這樣認為。我暗暗的想:幼苗不經過暴風雨的洗禮怎么會茁壯成長?溪流不經歷顛簸流離,怎能交匯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們,不經歷艱苦磨煉,又怎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材。軍訓是我們人生一次特別的經歷,還是第一次,第一次是最難忘的,我們應該珍惜第一次,勇敢去面對它。
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那么,軍訓的生活便是書中最美麗的彩頁;如果說人生是一臺戲,那么,軍訓的生活便是戲中最精彩的一幕。的確,幾天的軍訓是短暫的,但它給我們留下的美好回憶卻是永恒的。幾天睡了一個長覺,而這一覺醒來,望著窗外曬得發燙的籃球場,忽然覺得,軍訓,就如夢一樣,匆匆地來,又在我沒有細細品味那份感覺的時候悄然而逝,幾天的疲勞在肩頭隱隱告訴我,已經結束了。很累,而且有酸酸的感覺。教官走了,那么匆匆,卻留給我們深刻的回憶。陽光照進來,落在堆在角落的軍訓服上,軍訓的記憶一股腦全翻了出來,我在呆呆地想著,想著那整齊或凌亂的踏步聲,以及同學們的竊笑聲。軍訓究竟帶給了我什么,有嗎?唉,軍訓,真像一場夢啊!記憶已經在疲勞的壓迫下變得愈發模糊,對于軍訓,我能說什么,是從崇高的為保衛祖國而刻苦訓練來說,還是充斥在這期間的鐵骨柔情。當然,這些都是值得回憶和懷念的,但是否還有更重要的呢?
其實我覺得軍訓幾天,我們學到的不僅是站軍姿,走正步,練隊形。而是在磨練我們一種意識,一種吃苦的意識,一種堅持的意識,一種團結的意識,一種遵守紀律的意識!其實這些已經太多太多,足以讓我們一生享用。
有位哲人說過:無法回味的感覺才是最美妙的感覺。對于軍訓,有些感受真的不能言傳,只能在淙淙的意會中回味。那味道就如品一味很濃郁的茶,只有嘗過的人才知曉其中的蘊味,然后才能和有同樣經歷的人相對一笑,讓美妙的感受在彼此之間傳遞。就如有多少個讀者就有多少個哈姆雷特一樣,軍訓,對于每個人,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而對于我,軍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其本身的單純上的意義,它已經成為一種寶貴的難得的一種經歷,寫進我的記憶中,而成為不可抹殺的一部分,它已經成為一種力量,一種在困難時給我的動力,一種生命的支持力,支撐著人生旅途的各種風雨中動搖的心靈。而軍訓給我最美好的記憶,是同學們和教官之間純潔淳樸充滿人情味的關系。這種關系很令人懷念和留戀,向往啊!
初中生閱讀心得篇10
在深圳中學開學前不久,我參加了一次軍訓,但是四天的軍訓已經圓滿結束。雖然結束了,但我永遠忘不了這次軍訓。
這次軍訓讓我知道當一名軍人是多么艱苦。在軍訓期間,我們天天練習步伐、站姿、坐姿等,這常常使我們腰酸腿疼、脖子痛,但是,我一想到保衛國家的軍人們,變下決心堅持下來——軍人都是這么練的啊!于是,慢慢地,我在軍訓中學會了堅持到底。回來后回顧一些不懂的問題,便發現任何事物都要堅持到底,一面想盡一切可以解決的方案,一面堅持下去:我如果在學習當中遇到不懂的問題,那可不會輕易放過。我會認真琢磨,反復思考,堅持到把問題弄清楚為止。我絕不充許有任何退縮的念頭;如果我在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我絕對不會輕易退縮。相反,我會去克服它,去戰勝它。這是我在軍訓當中學到的,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股不服輸、和困難戰斗到底的勁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任何人都是一種考驗,我們要去戰勝它,就少不了堅持——拿破侖曾經說過:“勝利屬于最堅忍的人。”是啊,困難,算什么!
以前,要是我遇到一點小問題,我試一下,不行,就退縮、逃避,但現在我不會了!我在軍訓當中學會了自強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難,算什么!
在這短短的四天里,我不僅僅學到了軍人的毅力,還學會了團結合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沒有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個完整的,高質量的方隊。訓練的每一個動作,都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團隊精神的重要。螞蟻逃生都利用合作的力量,我們人類為何不能?可想而知,合作的力量是多么重要!
在這短短的四天里,在這次的軍訓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學到了在人生最艱苦環境中一定要堅強,要勇敢地面對的哲理。我在軍訓中,很苦很累,但這是一種人生體驗,戰勝自我,鍛煉意志的最佳良機。
這四天的軍訓,我們付出了辛苦和汗水,但使我受益匪淺,還讓我感到我長大了!
這四天的軍訓,讓我懂得:困難,不算什么!辛苦,也不算什么!只要堅持,只要堅強,任何都能夠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