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書心得800字
父親傅雷的教育方式與別人不大一樣,但卻使每個看到的人的心染的金燦燦的。
這樣的感情使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小天狼星·布萊克--哈利波特的教父。哈利從小生活在一個得不到愛的家庭里,沒有享受過一天來自家人的關懷,在魔法世界里有兩個人給了他這種關懷。一個是蒼顏白發,向父親一樣的鄧布利多教授,另一個就是小天狼星。他對哈利來說有著父親一樣的慈愛,能為他解答疑惑,也有著朋友一樣的親切,鼓勵他,安慰她,使他懂得為正義而戰。鄧布利多選擇對他無微不至的愛和保護,他是寬容的,當哈利闖禍時,站在遠處,不去阻止,也未加鼓勵,之后給他收拾爛攤子。他盡可能地保護哈利,替他作選擇,但正是這樣促使了哈立的反叛。而小天狼星的形象則是一個朋友式家長,常常是鼓勵哈利做他認為正確的事,適當的時候再出來阻止,這種蜂蜜加大棒的原則指引哈利更好的成長。
通常我們會對“鄧布利多式”的家長采取的保護措施產生反感甚至叛逆,但這兩種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愛。
不論是鄧布利多一樣的保護,或是傅雷和小天狼星的鼓勵,我們都應該知道它們盛裝著對我們滿滿的愛。所以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反叛,而應是為了這愛,為了父母,也為了我們自己,更好的努力,更好的成長。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800字篇2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細看和咀嚼的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在兩人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通過這一條紐帶,使孩子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感情。既然是父子之間的家書,那么書中最突出的,當然是濃濃的父愛了,或許每個父親對他們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幾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好的家庭,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它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特別,他通過書信對遠方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指導,而且還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
在書信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這些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嗎?
天下父母的愛都是一樣的,我的父母雖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
《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不錯,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了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因而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孩子不但沒有變得懂事,反而更加叛逆起來。所以,家長們應該看看《傅雷家書》,而作為孩子的我們也要看看這本好書,因為它將會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恩,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
不管過多久,傅雷先生的影響還將會一直存在,因為他的教育方式可以當做家庭教育的藍本,而《傅雷家書》也會哭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800字篇3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貼近的人們,他們時刻關懷著我們,在身邊教導著我們。同樣是父母,傅雷通過書信的方式溝通。正是這一封封的書信,感動著我們,打動著我們。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后,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里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懂得了許多,我更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800字篇4
父親,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無論他是個受人愛戴的偉人還是個辛苦勞作的農民,在每個父親眼里,孩子永遠是他的希望。
傅雷,我所了解的他只是一位博學且具有豐富情感的父親,在每一封家書中都充滿了他對兒子傅聰的淳淳教誨.細心引導和健康成長的期待。
傅雷支持兒子的藝術道路,就如他追求自己的理想,給予兒子的幫助,輔助他順利成長,成為了兒子人生之路的堅強后盾。在如今,大多數父親對自己已成年的兒女會放手,任其自由闖蕩,獨立克服困難,或許只有親身的經歷才會使自己更成熟,熟悉這個世界。
我不得不說,傅聰的確是個了不起的鋼琴家。但除了他的天賦與努力外,一定也少不了他的父親對他的良苦用心。所有名人,并不是能在一時就可以出名的,而是要花好幾十年的本領與經驗。但傅聰他是幸運的,他的父親在他最重要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引導他通向明智的方向,才使他有巨大成果。
我不得不佩服,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即使鬧關節炎,寫字很困難,也仍然寫下千言家書。信中除了濃濃親情外,還有說不盡的對祖國的赤膽忠心。
我的爸爸是我的朋友,他不但很隨和也很幽默。隨著我慢慢長大,我們的關系更融洽。既然是朋友,當然要懂得學習他人的優點。他的熱心腸總能感染到我,他幫助別人的次數似乎比幫助我的次數還多。但我并沒有感到失落,正因為他的以身作則,使我也被帶動起來,感到一種特別的快樂。或許,他是用行動來教育我。親身經歷比什么都好。
每一位父親,所要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說的,有寫的,有做的。但這之中都隱藏著他們對孩子的濃濃的愛。因此不一樣的父親,卻有相同的父愛。愛不一定要說出來,就像傅雷用信來寫下自己心中對兒子的希望。
以前,我總認為,孩子與父親之間有條河,我在這邊,他在那邊。
現在,我才認識到,對岸的不是他,他是為我擺渡的那個人。同時,他會遞上一支槳給我,讓我與他一起來掌握方向。
最后,我上了岸。父親對我說:“孩子,以后的路只能你自己去走了,好好把握啊!”接著,我讓他放心吧,便含著淚與他揮手道別。并帶著他對我的希望繼續踏上人生的道路。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800字篇5
自古以來,父母都是最疼愛孩子的人,可是夫婦間總有著不一樣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傅雷夫婦將這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或許這就是《傅雷家書》能夠暢銷不衰的原因吧。
傅雷是有名的翻譯官,而他的兒子聰又在國外發展音樂,所以家書中的家教家風,顯現的底色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家書中濃濃的父愛與母愛,有時卻不能直接表達出來。因為父親總是在國家和聰的角度思考。一次,聰想要回國,作為父母,當然是期望漂泊海外的兒子能回家看看。可傅雷的回信中卻有這么一句:“每年回國一次,在體力、時間、金錢方面都太浪費。期望多研究。”夜色中他合上書,強壓著心中的不忍與思念寫下這句話的場景漸漸在我眼前浮現。
這父愛是要有多強,才能到這種不顧自我,只顧外界和兒子的境界啊!
聰的音樂天賦一點也不低,再加上刻苦努力,演唱會往往很成功。這個時候,父親總會寄來這么一句:“在獲得成功的同時必須深深的檢討自我的缺陷。”,以此來澆滅聰驕傲自大的小火苗。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期望,可成功卻必然需要付出努力。對于聰刻苦的練習,傅雷卻又常常勸說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需要讓自我太辛苦了。”只是不明白,聰有沒有把這句忠言聽進耳朵里呢?
母親卻又與父親截然不一樣。“究竟派你在哪個團體里學習?與夏部長見過面了嗎?樓伯伯那里去了沒有?”母親的信里,出現最多的就是問號了。既然傅雷承擔了一個嚴師、嚴父的形象,那么母親就當起了一位“慈母”,“小棉襖”,不斷的溫暖著在異國的兒子。時不時穿插的幾句告誡,讓聰心里的警鐘又一次被敲響。
之后聰結婚之后,母親又更加展現出了她的母愛:“記得有時候要放下工作,多陪陪妻子。”
相對于父親的嚴厲來說,母親的溫暖能撫平聰心中因嚴厲而起的不滿。也就是因傅雷夫婦的相輔相成,才讓聰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少了幾分煩惱吧。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800字篇6
合上《傅雷家書》,輕輕地呼出一口氣。驀然想起老師在教《傅雷家書兩則》時,自己很懵懂地閱讀,然后分段及抄筆記。過后,我并沒有很深的感悟。今時今日,我把《傅雷家書》認真地讀完后,才發現它所蘊藏的魅力。也許,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太小了,很多東西都不懂。
年少的我,不懂得父愛的可貴,也不曉得父母對我的在乎。直到現在,我背井離鄉,遠在他方,倍償世間辛酸苦辣時,才發現家是最溫暖的港灣而父母對自己的愛原來是如此地深且珍貴無比!
有一回,我寄了一封家書回去。我的心里有些緊張,不曉得父母收到我的信后,會怎樣呢,會不會怪我寫得不好呢?后來,母親來電話,說收到我寄回的家書,并說他們的心里很高興。母親還說,你寫的信很感人,你爸看完后,一個大男人居然被你這個死丫頭給弄哭了。母親還說了好多好多關心我的話,還帶著一點祈求語氣問我,有空時可不可以多寫點書信回來,你爸你媽都不會上網不會發短信也不會上你們口中所說的QQ?電話的這頭,我說沒問題。放下電話時,眼淚在眼眶里一點點打轉。心里總覺得對父母的虧欠,實在是太多了。我沒想到,短短的一封家書,足以讓父母感到欣慰。原來,子女在父母的心中,是占了那么大的地位。原來,父母想要的不多,只是,我還沒注意到。爸爸媽媽,我想你們!
《傅雷家書》讓我明白到,親情,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偉大的。我想象不出,當傅雷夫婦決定離開人世時,他們的內心該是多么悲痛呀。尤其是讓傅雷夫婦割舍親情而遠去另外一個遙遠的世界時,他們是否在一瞬間痛得撕心裂肺呢?而我,只能深深嘆息一聲,深感世道的不公。
曾經年少不懂父母對自己的愛,如今成年要懂得珍惜與把握。孝順父母,珍惜親情,從小事做起,更從心靈出發。能夠和父母一起朝夕相處,伴他們左右,伺奉他們,那是,一種無言地溫馨與幸福,更是一筆珍貴的人生財富!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800字篇7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貼近的人們,他們時刻關懷著我們,在身邊教導著我們,同樣是父母,傅雷通過書信的方式溝通。正是這一封封的書信,感動著我們,打動著我們。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后,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里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懂得了許多,我更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800字篇8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的著作。他的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用色彩變化。
書中所學的《傅雷家書》兩則讓我們記憶猶新。傅雷和傅聰父子,不但是生活上的朋友,而且還是藝術研究上的知音。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學養,真摯的父愛,傾聽著萬里之外的兒子的每一次心跳。預想著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傳送著自己惦念和祖國的聲音。
看著里面一封一封的信,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感動只是在那一瞬間,而傅聰面對這些信時,感動是給予他最好的安慰。而對于我,加大了我對讀書的欲望。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下兒子面臨社會的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的經驗,才是天下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自己的兒女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都應該放下逆反的心里,聽從父母的教誨,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后的生活更加快樂。
“望你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煩惱。”
這段話說出了母親就是這樣關愛我們的。要說還是母親的心理,父親在兒子前途上的用心良苦。母親在兒子感情了路上的苦口婆心。唯獨我們的學習之路總是被自己的耳朵忽視得無所緊要,從不在乎父母對我們的期望。
從書中我們誰都能體會到父母對我們含辛茹苦的養育。而我們每天只是“人身在世,吃穿二字”的想法消遣這時光。每天就那么一睜一閉地敷衍了之,然后我們活的并不有意義。就像讀書,沒有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有效資源,每天無所適從地在教室里追逐打鬧。六年又三年,人生哪有那么多時間給我們浪費。在我們即將終老之時想到的是:我們這一輩子到底活出了一個什么名堂。就那么眼睛一閉,這個世界你還能再看到什么,還能在享受什么。
現在,不妨學著傅聰,理解傅雷,好好地為自己的讀書負一回責任。這兵荒馬亂的青春藏夾著我們太多的歇斯底里,當天真遇上現實,才明白我們不能這樣無所適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