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
站在國旗下,舉目仰望那高高飄揚的紅旗,眼前頓時展現出一幅雄雞傲立的畫面——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心中不禁感想萬千,每當這個時刻,我們都沉浸在雄壯的國歌聲中,莊重而嚴肅的向祖國,向國旗默默許下自己的志愿。新一代的我們身上擔負著千斤重擔,我們作為祖國最寶貴的財富,首當其沖的一條就是要講誠信。誠信是什么?農民說,誠信是秋天里結出的豐碩果實;老師說,誠信是師生間白玉般純潔的感情;工人說,誠信是辛勤勞作下生產出質高價優的產品。簡而言之,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翻開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會發現,以誠實守信為做人根本的故事比比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因失去誠信導致國破家亡的例子也可信手拈來:商紂失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楚懷王失信,不但亡了國,還使一代賢臣——屈原飲恨汩羅江;吳三桂失信,留下千古罵名……。所以,以史為鑒,誠信是我們立身、修德、處事的根本。
誠信對于一個人很重要,對于一個國家則更為重要。一個不講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而一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因此,我們中學生更應身體力行,從我做起,這樣才能在不久的將來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作為未來祖國的主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競爭日益激烈的信息時代。要想使自己能夠適應于這個時代,使我們的民族立于這個競爭的世界,就必須誠實守信。你可以沒有金錢,可以沒有榮譽,也可以沒有健康,但你不可以沒有誠信,因為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同學們誠信做作業,誠信考試,誠信待人,這是順應時代的號召,是勢在必行的。朋友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讓誠信只出現在紙上,成為我們的口頭禪,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誠信無處不在。同學們,只要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祖國建設將如日中天,欣欣向榮。同學們讓我們同聲呼喊“誠信與我們同行!”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篇2
親愛的同學們:
踏上講臺,我看見大家跟我一樣,心頭都亮著一盞明燈,這就是誠信,因為誠信,我們才如此神采奕奕,精神振奮,面對美好的人生。
是的,誠信是人生的一盞明燈它照耀著我們的成長,它照耀著我們走向成熟的人生。
先回顧一段名人歷史的故事。
中國著名文學家宋濂的誠信好學,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因此人們常常借書給宋濂閱讀。因為宋濂的誠信,沒有超過約定的期限還書,人們結束給他看、閱讀。最后寒窗苦讀,一舉成名。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為什么古人能以誠信為本?“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今天,我們是否更應該以誠信為自己的準則呢?
在我們身邊,不具備誠信嗎?他們因為自己的良好品德修養和努力而成才。
也因為沒有誠信,囚犯會行差踏錯,走上不歸路,后悔一生,白白浪費光陰和人生。
誠信,這兩個字顯然是很簡單,但做到一點也不難,只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誠信的學生。
同學們,走上誠信的舞臺,點亮誠信的明燈吧!你,我,他,我們大家都應該成為學習的強者。我們的生活也將會因此而閃爍出瑰麗的光彩的!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篇3
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獲得。”我失去了,也獲得了。但我獲得的是無奈,因為我失去的人生最寶貴的東西———誠信!
有一個少年,他有許多毛病。他上課走神,下課就亂炸。就算鉆進被窩里還在說著一些無聊的話。他抽煙,罵人,打架……終于,有一天,他的班主任找到了他。對他說出了他的種.種惡習,并勸說他努力改掉。他很快便向老師做了保證。老師見他決心已下,便不再說什么。時間稍縱即逝,可是他并沒有改,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有一天,老師又一次找到了他,用朋友般的口吻再次規勸了他。他又堅定的答應了,但仍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終于老師再一次找到了他,很嚴厲的說:“你怎么還沒有改?”他無話可說,只是默默的低下了頭。“這次你不必向我保證什么,你也已經沒有權利向我保證任何事情了,因為你失去了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然后在紙上工整的寫下了兩個字“誠信”。
這時,我無意間讀到了泰戈爾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因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你也將失去群星。”霎時,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失去太陽,可以欣賞群星,失去綠色得到的是豐收的金秋,失去了無憂的童稚,我們走進了成熟。
于是,我告訴自己,曾經失去了誠信,我也必然要找到了新的自我———具有誠信的我!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篇4
“社會的進步需要誠信”。那么誠信是什么呢?誠信是一種責任、一種美德、一種力量!我們要學會誠實守信,做到誠實守信。它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圣潔的鮮花。這是我讀了《知榮明恥,從我做起——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最大感受。
書中:有一個故事令我非常感動:2002年八月份,廣東省化州市一個彩票投注站的老顧客吳先生由于出差,便委托投注站老板林海燕代購了700元的彩票,結果這些彩票卻中了500萬元的大獎,但期間吳先生仍在出差,而且700元的代購費也沒有交,林海燕完全可以將這500萬元的大獎據為已有。彩票的特點大家都知道:它不記名,不掛失,在誰手上誰就有權去領取,這點是受法律保護的。所以,林海燕就算拿了這500萬元從法律上來講,也是站得住腳的。
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林海燕卻把唾手可得的巨獎竟然還給了吳先生:她毫不猶豫地給吳先生打了電話,通知他過來領獎,而自己卻只拿了700元的代購費。
讀了這個故事,我一開始的感覺和大家一樣:“林海燕真傻!”放棄了本來可以得到的500萬,可她偏偏通知吳先生,要是我,也許早就將這500萬元據為已有了。可是后來我卻改變了想法。
林海燕是可以把這500萬填進自己的腰包,可如果她這樣做,彩票投注站的一些老顧客又會怎么看她呢?她雖然得到了物質上的“肥肉”,可她卻在精神上少了一個重要的東西——誠信。
誠信是立人之本,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他又何以在社會上立足呢?不過多時,張三、李四如果發現了這個人沒有誠信,都會棄他而去。那么沒有誠信的人,孤獨就會與他永存。
林海燕的想法多么令人敬佩呀!但她的行動更值得我們敬佩!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她寧愿以舍棄500萬元的代價,堅定了誠信。試想:如果社會上沒有誠信二字,沒有人去實施誠信,那社會又會是怎么樣的呢?難道大家都愿意生活在一個虛假和欺騙的空間里嗎?所以說:誠信是十分重要的。同學們,如果我們有了誠信,就有了責任心,有了美德,有了精神上的力量!讓我們一起把誠信變成一種時尚,努力去追求它吧!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篇5
參天大樹挺拔聳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的默默支撐;凌云高樓氣勢撼人,來自厚重堅硬的基石無語的支撐;那么,人又是靠什么來支撐起無比睿智的人生呢?誠信!不錯,誠信是人的第一品質。那么,什么又是誠信呢?顧名思義,誠,不欺心既然這一份是自己分內的事,就要本著自己的良心去做。把良心抹黑了也就是欺騙了自己;信,不欺人一人一份分內事,事關已,也關人。誰也不能關起房門做人。誠是金,信是銀,擁有了誠信,就擁有了人生的最大財富。
誠信是驛站,給勞頓的步履以歇息;誠信是力量,給疲憊的身心以補給;“人無信而不立,鳥無翅而不飛”。人之誠信如鳥之翅,獸之足;誠信更是我們做人處世之根,安身立命之本,給我們生命以支撐,給我們一路跋涉的意義。孔子曾經說:“人而無信,不知其為本何也。”有人說:“信用乃立生之本。”有人還說:“人無信不知其為何也。”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在我國源遠流長。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會發現,中華民族歷來都把“誠信”作為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一種文明,被歌頌,被追求。誠信的故事俯拾即是。商鞅立木取信,獲得百姓信任,從而推行了新法;同時,我們也看到,商紂失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楚懷王失信,不但忘了國,還使一代賢臣飲恨泊羅江……“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無信”若把人生比作樹,誠信就是其賴以生存的根,滋潤和庇護著它。失去這根,它就無以立足,淪為一根沒有靈魂,腐朽墮落的木頭,活在世人鄙夷的目光中。對于我們來說,其所謂的道德就是寬容、誠信、勤勞、創新、奮斗!有人說曾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引起人內心深處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誠信準則。”而今,我們仰望蒼穹,星空依然璀璨清朗,靜心凝聽心靈,崇高的誠信律令卻需要我們在心中再次溫習和呼喚。
也許你只是路旁一株普通的小草,無法如鮮花般燦爛迷人;也許你只是山澗一條不為人知的清泉,無法如大海般浩瀚奔騰;也許你只是蕓蕓眾生中一平常之人,無法如偉人般驚天動地舉世矚目……你可以如此普通、平常、默默無聞,但絕不可以丟掉誠信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要讓誠信與我們同行。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誠信”這個詞在古代是與忠孝仁義同等重要,位置很高。誠信為本,誠信是立國之本,也是經商,做人之本。現在是一個包裝盛行的時代,但也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丟掉誠信。
我們家有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我爺爺開了家酒店。雖然酒店開在很深很深的巷子里,但爺爺家釀的谷酒好,濃濃的酒香飄出巷子好遠好遠,許多路過附近的人,都不知不覺地被吸引來了。由于谷酒的物美價廉,一傳十,十傳百,人人夸好,生意興隆,讓許多商家羨慕得眼都紅了。
有一天,我爺爺出去了,他讓小伙計看店。小伙計偷偷在谷酒里摻了水,多賣了五塊錢。爺爺回家后,小伙計得意地把“秘訣”告訴了爺爺,以為老板會高興。誰知,爺爺一聽,急得蹦了起來,氣得脖子都紅了,說:“你把我們最珍貴的東西,出賣了啊!”小伙計不明白。爺爺幾乎是哭著說:“你把‘誠信’出賣了啊!”果然,從此酒家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再也不如以前紅火,到酒家買酒的人越來越少。
后來,有位大伯去買酒喝,多給了小伙計酒錢,小伙計由于受到爺爺的教育,大伯。大伯很感謝,認識到誠信的可貴,把多余的錢退給了逢人就說這個酒家講誠信,后來酒家的生意又越來越紅火了。
誠信兩個字不能丟!因為一個店鋪也好,一個酒家也好,人才、資金,這些東西都可以從外面引進,唯獨誠信不能引進,誠信只能靠自己。誠信就是支撐爺爺酒家發展的根本。
我將來也會是一個“小伙計”,我一定要記住“誠信”給人們帶來的溫情。要記住爺爺的傷心,絕不能做出讓爺爺跺腳捶胸的事情,做出讓江爺爺傷心的事情!做出讓父老鄉親傷心的事情。
記得我在一次考試中,有一道題目不會做。正想偷偷地看一眼書,又想這樣考出來的成績不是我真實的成績,就扛消了這個念頭。后來試卷發下來,雖然分數不是第一冬,粵這是我真實的成績。回家告訴媽媽以后,媽媽表揚了我,說我做得對,我心里面也很高興,促使我在平時的學習更加努力。
我們中國人常說:“三歲看老”。如果,小時候就弄虛作假,那么長大以后,做生意就會搞偽劣商品,做官就會貪污受賄,這樣,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今天,我是懷著很高興的心情站在這里,站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大地上,祖祖輩輩的人民為建設自己的家園灑下了無數的汗水,經歷了無數的艱辛。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們今天的一切;也正是因為他們以誠信魅力吸引了許多前來投資的商人和大批人才,才使我們這座古老的城市前程美好,誠信隨著文明創建的深人,迅速拓展到社會各個領域。
談到這里,我想起了一百多年前,生活在哥尼斯堡一位叫康德的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我們人類的歷,只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震撼: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個就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我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也愿“誠信”伴隨大家的一生。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一班的武友宜,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又要到夏天了。我不禁想起了那年夏天發生的事。那天,我和爸爸到城里買生活用品。我們走到一家正在裝修的商店時,一位穿藍色T恤衫的男人對我倆說:“那個人,你過來。”爸爸忙問他干什么?
他說:“你把我前面的這堆垃圾裝到這車上,給你50元,怎么樣?"爸爸看了看那堆垃圾,又看了看我,然后就埋頭干了起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爸爸終于把那堆垃圾裝完了。
爸爸看看表對我說:“等他給了錢,我們正好去買別的東西。”一會兒,我看見那個人和爸爸說了些什么,然后我們就離開了那里。
中午時分,我們提著買好的東西走到一家燜面館,吃完飯結賬時,飯店服務員說爸爸給他的那張100元是假的,我想:爸爸怎么能拿假錢騙人呢?
爸爸委屈地說:“這是剛才我給人家干活,人家給我的工錢,怎么會是假的?”這時正好遇到同村一人,他幫我們結了帳,然后我們就回去了,到家天已經黑了。
今天,老師在課堂上講了誠信,我想起了這件事,我想我們要用誠信之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再讓父母受傷。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篇8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誠信教育”。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人們普遍贊譽的一種美德。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范,是指人的思想與行動應當一致,誠實無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說到做到。誠是誠 實,誠心誠意;信是信用,遵守諾言。“正心誠意”、“人無信而不立”,這些儒家經典、悠悠古訓在中華大地上源遠流長。
我國明代 的大學問家宋濂,自小好學,卻因家境貧寒只得借書自習,為了能保留好書并如期歸還,哪怕是三九寒冬他也會連夜抄記,為了遵守與老師的約定,即使是鵝毛大 雪,他也會奔走上路,只因為誠信是為人處世之本。
起步于80年代中期的海爾集團,從集體小企業起家,從砸毀第一臺冰箱開 始,扛起“真誠到永遠”的大旗,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消費者。由弱到強,由強到大,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樹立了光輝的典范,它的成功,也正因為它贏得了人們的 信任。
不可否認,在經濟飛速發展、瞬息萬 變的大潮中,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堅守精神家園的信念。同樣在我們中學生身上這些情況也有所表現,我們不妨舉幾個例子:有的同學在父母面前信誓旦旦, 表示要努力學習,而到了學校則懨懨欲睡、萎靡不振,甚至逃學曠課,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打游戲、泡網吧;有的同學面對老師的勸導,連聲稱是,殊不知心里卻打 著自己的小算盤,課堂上做小動作、說閑話、吃零食,依然故我;平時學習不用功,考試時抄襲作弊,換取一時的成績;對待同學言行不一、欺騙他人的情況時有發 生……這些行為,與一名合格中學生的要求格格不入,與精神文明建設背道而馳,此時我不禁想起了1992年發生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那嘲夏令營的較量”,日本人為此放言:你們的下一代又不是我們的對手!沒有誠信,看似堅實的大道,可能就有陷阱,看似美麗的花朵,可能 長滿毒刺;沒有誠信,可能招致“狼來了”的可悲下場;沒有誠信,可能經濟蕭條,國運衰敗。
同學們,“言必信,行必果”,讓我們做一個誠信的人,讓它為你 贏得朋友、贏得尊重、贏得成功!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篇9
尊敬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伴我同行。
站在國旗下,舉目仰望那高高飄揚的紅旗,眼前頓時展現出一幅雄雞傲立的畫面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心中不禁感想萬千,每當這個時刻,我們都沉浸在雄壯的國歌聲中,莊重而嚴肅的向祖國,向國旗默默許下自己的志愿。新一代的我們身上擔負著千斤重擔,我們作為祖國最寶貴的財富,首當其沖的一條就是要講誠信。誠信是什么?農民說,誠信是秋天里結出的豐碩果實;老師說,誠信是師生間白玉般純潔的感情;工人說,誠信是辛勤勞作下生產出質高價優的產品.簡而言之,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翻開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會發現,以誠實守信為做人根本的故事比比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因失去誠信導致國破家亡的例子也可信手拈來:商紂失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楚懷王失信,不但亡了國,還使一代賢臣屈原飲恨汩羅江,吳三桂失信,留下千古罵名。所以,以史為鑒,誠信是我們立身、修德、處事的根本
誠信對于一個人很重要,對于一個國家則更為重要。一個不講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而一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因此,我們中學生更應身體力行,從我做起,這樣才能在不久的將來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作為未來祖國的主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競爭日益激烈的信息時代。要想使自己能夠適應于這個時代,使我們的民族立于這個競爭的世界,就必須誠實守信。你可以沒有金錢,可以沒有榮譽,也可以沒有健康,但你不可以沒有誠信,因為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同學們誠信做作業,誠信考試,誠信待人,這是順應時代的號召,是勢在必行的。朋友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讓誠信只出現在紙上,成為我們的口頭禪,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誠信無處不在。同學們,只要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祖國建設將如日中天,欣欣向榮。同學們讓我們同聲呼喊誠信伴我同行!
關于誠信教育主題的演講稿篇10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同學們:
誠信是古今中外的一種美德.在我們青少年成長的今天,如果不打好誠信這塊基石,一切將無從談起.學校承擔著對我們進行道德教育的重任,誠信教育不可缺少.然而,在一些學校的教育中,卻存在著許多不誠信的現象.
比如,教師在上公開課前,為了保證教學成功,對班級進行重新組合,將成績好的`學生集中在一起,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只好委屈一下,暫寄別班.同時,教師還叮囑學生,舉手要踴躍,不管會不會都要舉手,回答什么問題,回答到什么程度,甚至誰故意答錯,誰再補充,教師一一加以引導.其實,真正的課堂教學根本不是這樣,公開課完全成了表演課.
再比如,作文課上,老師讓學生描寫校園一角的池塘.學生說,那也就是一個臭水塘.老師卻要學生想像出水塘的美來.于是,學生的筆下就出現了“池水清澈見底,池面上盛開著粉色的睡蓮”之類很有詩意的語句.
更有甚者,一些學校為了爭得某項榮譽,編造出一堆假數字、假事件,還要教學生在面對檢查人員時如何去應對…
且不說誠信教育本身的利弊得失,在這樣不誠信的環境下,由不誠信的教師以不誠信的態度進行的誠信教育,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毫無疑問,如此不誠信現象會使學校的誠信教育陷入尷尬境地.誠信和其他道德品質一樣,需要通過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養成過程.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我們學校所處的環境,而不取決獲取多少誠信的理論.
所以,與其說誠信需要教育,不如說教育需要誠信.以道德教育為首要目的的學校,必須是個講誠信的地方.
因此,我認為要培養誠信的學生,首先,要培養誠信的教師.教師是我們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參照對象,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其次,必須營造有利于培養誠信的寬松環境.誠信教育,要從允許學生講真話開始,教師應該以真誠而寬容的態度,允許學生說錯話,但要講真話;允許學生做錯事,但絕不能弄虛作假.
總之,誠信教育,關鍵是需要一個廣闊的誠信環境,通過學校的輻射,去影響更廣闊的社會人群,在形成人人講誠信的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