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1
家風是寫出來掛在墻上呢?是在父親母親的話語里呢?還是打小兒就藏在了心里呢?一個詞,一句話,一段家庭的回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風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家規是一種嚴格的祖訓,自古以來,家家家戶都有立家風家規的傳統和習慣。
那么我家的家風又是什么呢? 不由得想起從小爺爺在我耳邊的叮嚀:“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那是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下午,下課了我從抽屜里拿出書包準備放學回家,卻意外地發現抽屜里頭好像有一樣東西,拿出一看,是一塊很精致的手表,手表的表盤中間還有很可愛的卡通形象,看著就讓人好喜歡,不由得有點動心了。
我左顧右盼了一下,同學們也都在忙著收拾自己的東西,沒有人注意到我,我下意識將手表攥在了手心里,應該沒有人會看到吧,它是誰的?為什么會在我的抽屜里?是下午活動課其他班級的同學落下的嗎?要是發現丟了會很著急吧……可是它又是那么的可愛和精致,不管那么多了,反正又不是我偷的,是它自己在我的抽屜里的,對,想到這里,我的心噗噗地跳地更快了,它歸我了!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很得意地向爺爺展示我的“戰利品”,我卻突然看到了爺爺凝重的表情,“這不是你的東西,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不屬于你的一定要還回去。”爺爺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要穿透我的心,看的我不由得低下了頭…… 這一幕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只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它又會馬上浮現在我的眼前,爺爺意味深長的話語和深邃穿透的眼神時刻烙印在我的心頭,“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這樣才能頂天立地!”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將牢記并始終秉承下去。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2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家風是什么?我認為家風就是父母最不能容忍我的地方!
父母不能容忍我落淚,不能容忍我逃避!不能容忍我畏懼!不能容忍我放棄!男兒應頂天立地便是父親長對我說的話,他總認為男兒應該堅強剛毅,父親的想法一直伴隨我成長并潛移默化的影響我。
曾經,我一味去逃避,很幼稚的以為沒有那幾本文憑證書,我依然可以混的出人頭地,風生水起。父親面對整日渾渾噩噩的我,對我說了意味深長,至今乃至將來都不會忘掉的一番話:“身為作者,不能因為沒有靈感而不去作文;身為警察,不能沒有熱情而不去救人;身為工人,不能因為懶惰而不去工作;你身為一名學生,你不能對學習毫無興趣而不去學習。做好自己該做的這本就是了不起的。而自詡強者的你,逃避是你的失敗。”那時的我,只是明白,只是懂得應該去學習并也為此付出了努力。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考試的失利,使曾經那個輟學荒.唐的念頭竟又死灰復燃。
母親哭罵道:“你還是不是男子漢,難道學習的困難把你折磨如此不成人樣嗎?”面對母親潸然淚雨。麻木之間,心靈觸動,意識到自己的不孝讓母親如此憔悴。恍惚之間,終于明白自己的失敗不是落魄和狼狽不堪而是失去面對坎坷的勇氣與信心。正如,困難不是人生的全部,但連困難都征服不了,又何談征服整個人生。
父母親很討厭不陽光不樂觀的我,因為他們認為用消極的態度看世界整個世界也是灰暗的。灰暗世界里,看不到明媚與美麗。
他們也不能容忍我不自信,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擁有自信的人才能將昨日的努力在今日明天的戰場上百分之二百的發揮。
他們鼓勵贊賞我的寬恕,他們喜歡那種像天空一樣寬闊、透明,像大海一樣廣浩深沉的心胸氣度。而我在時間的流逝中,也漸漸明白了這些金玉良言,漸漸明白了成長為一名男子漢應該放棄和應該拿起的東西。
在征途中,我也難免遇到心煩意燥,遇到不如意的事,怎奈年少輕狂欲與天公試比高,不知淡然為何物的我常常顏面盡失。
母親用溫暖的手撫摸我受傷的肩膀,父親用平靜的口吻啟蒙我的思想。
家風,是伴隨父母親以及幾代人,十幾代人對人生,對美最真摯的感悟。
而我也隨著時間的慢慢的沉淀,逐漸感悟家風的真諦。逐漸明悟,堅強、剛毅、自信、樂觀。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許多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勤勞節儉、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而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認準目標、努力不放棄”。
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它,不能輕言放棄。現在我長大了,從課文中認識了許多人物,身殘志堅的海倫。凱勒、逆境中創作出《二泉映月》的阿炳、發憤寫《史記》的司馬遷……他們每個人都是靠著堅持與努力,在逆境中完成了一件件超越自我的事情。
堅持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在校外學華數,有些題目難度很大,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用了各種方法都做不出來,爸爸媽媽經常鼓勵我堅持下去,再多用些時間,多思考一點,就一定可以想出解法。他們給我的鼓勵,讓我養成了什么事都自己去努力完成的習慣,也讓我從中感到成功的快樂。
堅持是一種力量。在我剛開始學跳雙搖的時候,每一次努力都與成功跳一個雙搖失之交臂,但是我沒有放棄,不斷向跳得好的同學請教,利用課間休息勤學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學會了跳雙搖,而且還能一次連跳許多個。堅持給了我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我順利地通過了鋼琴八級考試,學會了魔方六面拼,掌握了各種體育技能。
堅持不放棄的家風助我成長!只要我們認準目標、努力不放棄,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次我和母親去云龍山游玩,走在凹凸不平的石階上,蔥蘢綠影間傳來一陣悠揚的二胡聲,時而急,時而緩,時而悠長,時而清脆,蕩漾在這翠柳鳥鳴中吸引著我和母親加快了腳步,走到近處才看見,石階旁坐著一個老人,花白的胡子,一身破舊的老式衣褲,正與他懷里那也有些“年邁”的二胡相映,他旁邊放著一只碗。老人閉著眼,手上若有若無地拉著胡琴,讓那美妙的聲音自由地流淌而出。原來是個賣藝的人,我和母親駐足觀望,那種音樂比公園中音響所放的背景音樂更深情更真實,讓人以為這聲音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忽然,母親從口袋里掏出10元錢,遞給我,示意我放進碗里。我著實嚇了一跳,如果是施舍,這錢也著實太多了些,而且我知道母親素不喜歡那些街頭行乞的乞丐,怎么這次……
母親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輕聲對我說:“他不是乞丐,他是賣藝的,不是想不勞而獲的,我們聽了他的演奏,自然要給錢。”我心里一震,就要過去,母親又一把拉住我:“記住!”她說:“要蹲下輕放進去,不要直接扔。”那一刻,我感覺有一股暖風吹襲,越過高山穿過樹林,和著音樂吹拂在我臉上,我閉上眼睛,任它千絲萬縷穿過我的心,那是什么?是愛嗎?是善嗎?我只知道它會吹綠樹葉,它會融化冬雪,它走過大地,渲染出一片金黃。
我走過去,將錢放入碗里,老人沒有看見,依舊閉著眼,陶醉在音樂聲中。我和母親相視一笑,與母親悄悄地離開了……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吧,樸實善良,尊重真誠。帶著春日暖陽的味道,我在這溫暖的陽光下慢慢地成長著,像一顆小苗,使出渾身解數,去呼吸這溫暖的空氣。
回來的時候,看出老人手里正捏著那張10元,皺著眉頭似乎不信會有人給那么多,我和媽媽快步走了過去,怕打擾了這一切……
家風,幫助著我,感染著我,讓我慢慢成長起來!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5
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家風、家訓,不管多么簡單,它們也是不平凡的。因為它們經過多年的`傳承,伴隨了一代代人,啟迪了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現在國家領導人提出,要求“求真務實,說真話,辦真事”。這些話我太熟悉了,因為“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教導我,他們不會因為我是小孩,就撒謊騙我,不跟我講真話。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層面上,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經常在家給我講大道理,首先就是“實事求是”的意思,有時我被爸爸講得啞口無言,但后來想一想,其實爸爸是對的。就應了上面那句話“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因為等我到了社會,或者出門在外,沒人會讓違背原則、是非不分地讓著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了,才能在社會上為自己贏取一塊立足之地,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走進奶奶家的大門,抬頭一眼就看到“安居樂業”四個金光閃閃的銅字,懸掛在影壁墻偏上位置的正中間——這便是我們家的家訓了。安居樂業,四個字看上去普通,里面卻包含著大道理。安居,指的絕不是要安于現狀,而是說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斗,將自己的家庭盡力建設好、經營好,以家為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國家是一個大社會,更是一個大家庭,它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所以,只有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每個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會才能安寧,國家才能安定。
論語中有一句著名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業”是最好境界了。樂業,便是愛崗敬業。我現在還只是個小學生,我的“業”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搞好,在我的業余時間盡可能地了解多專業、多領域的知識,以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所以現在的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分內職責當成了一種使命,一種樂趣,我們賴以生活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強盛!
每年的清明時節和冬至、春節,我總是會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輩們的墓前去掃墓、祭奠,緬懷他們、感謝他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無華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用經歷和智慧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不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會,使得我們這些王家的子孫都大大受益,并一代一代地不斷地去繼承和發揚!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6
我住在農村,爸爸媽媽常跟我說:人窮志不窮,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要拾金不昧。我那時并不明白那句話,直到八歲那時候,樂樂才讓我明白了這句話的意義。
覺得八歲那年,樂樂和我一起到花都湖騎自行車。樂樂和我正騎在中途的時候,我忽然看見了一個很漂亮的錢包。和樂樂說:樂樂,快看!有一個很漂亮的錢包被別人給丟在地上了,我們得發財了!我們把它撿回家吧!樂樂聽了,十分生氣,說:我們不能把這個錢包撿回去,如果我們把這個錢包撿回去的話,那這個錢包的主人一定會十分著急的。我們還是把這個錢包送到失領處吧。好嗎?我聽了,感到羞愧萬分。于是,我和樂樂說:樂樂,那我們現在就把這個錢包送到失領處吧。樂樂聽了,心情就變好了,馬上一邊拿著那個漂亮的錢包,一邊拉著我到失領處哪里了。
我和樂樂一起騎著自行車,有說有笑的。騎了差不多七分鐘,我和樂樂就到了失領處。到了失領處的時候,樂樂就把錢包交給了失領處的阿姨,阿姨見了,對我和樂樂說:你們真是兩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呀!我和樂樂聽了,甜甜地笑了。
不久,那個錢包的主人來到了失領處,那個阿姨告訴她:看,坐在那兒的兩個孩子。您的錢包就是她們找回來的。錢包的主人知道了,對我們連連道謝。我們連聲說:不用謝!于是,我和樂樂就一起繼續騎自行車了。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誠實。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并非鮮見,為后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法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優良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優良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優良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主動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搞對象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8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里的風氣,家里的風氣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子孫后代,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夠成人、成才。
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作為家長,從小要教育孩子與人為善、為人誠懇、做事要認真、不能貪圖享樂;要關愛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遇到別人需要幫助時,要挺身而出;遇見長輩要有禮貌,應該主動打招呼;做錯事的時候,要敢于承認,不能撒謊……
我家也有家風,比如:每天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挑食,不剩飯;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不說謊話、不愛占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每次上學父母總要叮囑我:“到校后要認真學習,與同學和睦相處,遇到事情向老師反映。”父母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經常講一些名人小故事,教育我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父母的教導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現在,我早已養成了尊老愛幼、認真學習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我想,如果每個家庭都能樹立良好的家風,那么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時尚。它,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一切所見所聞。我的長輩們言傳身教,家風的烙印,已深深烙在我心底。
“今日事今日畢”是父親掛在嘴上的一句話。記得,我從小不愛做數學題。坐在書桌房,抓耳撓腮一陣,時間晃掉,一題也沒做。然后,洗澡,睡覺。數學任務當然沒有完成。父親知道了,嚴肅地,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今日事今日畢!”一字一頓,讓我幡然醒悟:“時間不等人,今天的事,當天要完成,不可延誤!”
“今日事今日畢!”我的耳邊回蕩著這句話。再看以前胡亂做題的字跡,心里一陣羞愧。拉開椅子,靜下心來,持筆,做題。即使有題目不會做,即使該洗洗睡了,但今日任務沒有完成,想方設法,必須做完了!
父親是這樣對我說的,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他教我還原魔方,自己每天看視頻,制訂學習計劃,一步一步地教會我。那幾天,我上床睡覺時,還聽見視頻授課的聲音。早上飯后還看見他學魔方的身影,心中一陣波瀾起伏。有一次,他說他今日要把最后一步學完。可是他左看右看也看不大懂,把視頻反復地倒過來聽,有時視頻里的一句話重復了不少于十次。
家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父親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今日事今日畢”能讓我受益終生。
家風好少年演講稿一分鐘篇10
家庭是園,孩子是苗,家庭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題記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并且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而家風家訓更是重要。而要說起我的家風家訓那可要談談我小時候的幾件事。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爐一樣的烘烤著大地,周圍的樹木卻意氣風發,在微風中炫耀著自己那綠油油的葉子,做出“沙沙"的響聲。絲毫不向那逼人的太陽低下頭去。而此刻我卻在小歡家的后院的一個陰涼處和小歡玩著泥巴,好不愜意。我們用泥巴捏著一個又一個新奇可愛的小動物,一塊小小的泥巴在我們手中煥發出生機。其中有一個小馬駒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它高昂著頭,兩個眼睛炯炯有神看向前方,小馬蹄用力的奔跑著。讓人有一種朝氣蓬勃,奮起直追的感覺!我們越玩越入迷,天都快黑了我們都不知道。這可急壞了家里的媽媽,媽媽在到處找我,我卻渾然不知。等夜完全籠罩下來的時候,我這才想起了回家,這才匆匆的和小歡告別,立刻奔回了家。
到了家門口,我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心里不斷的猶豫著:我回去該怎么和爸爸媽媽解釋呢?他們會不會責怪我呢?終于,我鼓起勇氣推開了家門,躡手躡腳的走了進去。進了客廳,只看見了爸爸一個人坐在沙發上,臉色陰沉的看著我,我嚇得立馬低下頭去,站在那里不敢動,連大氣都不敢出一下.,心里想著:完了完了,這次爸爸媽媽該收拾我了。爸爸給媽媽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媽媽就從外面回來了。我抬起頭看向媽媽,媽媽的頭發有些凌亂,眼里滿是擔心和著急,看見我回來了才放下了心來。媽媽將我拉到沙發前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寶貝,以后出去玩一定要按時回家,不然爸爸媽媽會擔心的。你可以玩,但是要有時間觀念的玩知道嗎,不可以一玩就忘記了回家。一個人做事沒有明確的時間來規定自己,是完不成下一件事的,并且這樣的人是做不完一件完整的事情的,答應爸爸媽媽以后出去玩或是干什么事的時候,要給自己規定一個可以完成的時間好嗎?”說完,和爸爸一齊看向我,我鄭重的向他們點點頭,并保證以后一定會說到做到的!從那以后,我的家訓里多了一條“守時”這條家訓時時的提醒著我,不管是去好朋友家玩還是上下學的時候我總會準時的回家或是準時到校,不再讓爸爸媽媽擔心。
漸漸地我長大了,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了,只是我很愛挑食,不是挑菜就是挑肉、而且還常常剩飯,吃不完就倒掉,每次洗手洗臉的時候都要用大半盆水,媽媽發現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對我進行了批評教育,還給我講了他們小時候的故事。他們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吃的都是用玉米珍做的飯,做的饃饃都是用大米磨完的米麩子做的,黑黑的。可要吃肉還要等到過年的時候每人才能吃上一點。而水就更珍貴了,他們都是很珍惜的用水,不浪費一點一滴。每天回家還要幫父母們做農活,晚上還要學習。回想我現在幾乎天天都可以吃上肉,而水就更不用說了,每天將水龍頭一開就可以用水了,我也不用幫爸爸媽媽做農活,回家吃過飯就可以寫作業了。相比之下,我真是比爸爸媽媽小時候過得幸福多了。可我還大手大腳的浪費著,而勤儉節約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國又是一個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我如此大肆的浪費食物和水真是不對。這件事情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什么事情都不在浪費了,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等。此后,我真的做什么事都不在浪費了,一塊橡皮用了還剩一點我也要將它用完。作業本沒有用完我用它來打草稿。這便是我的另一條家規“勤儉節約”
家風家訓從兒使跟著我共同走進了青春,他無時無刻的提醒著我,鼓勵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