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演講稿250字
自強不息演講稿250字篇1
同學們,你們好!金秋十月是多彩的季節,也是成熟的季節,是碩果累累的季節。它充滿浪漫的色彩,洋溢著燦爛的花香,銘記著許許多多讓人激動、催人淚下的故事。十月是紅色的,一個多世紀以來,千千萬萬的革命志士前仆后繼,英勇奮斗,壘就了共和國大廈的基石;十月是金色的,黨親手創建的少先隊,風風雨雨走過了__年的歷程,我們的父輩,我們,還有你們的父輩都曾在鮮紅隊旗下宣誓,火紅的隊旗指引著前進的路程。今天是10月13日,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__周年的日子!在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溫少先隊的光榮歷史!
還記得,小學一年級時,老師為你們戴上鮮艷的紅領巾。那一刻,你們一定會在心底默默告訴自己:我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了,我要為飄揚的隊旗添上光輝的一筆!
還記得“五角星加火炬”的隊旗含義嗎?五角星代表黨,火炬象征光明,紅色象征革命勝利!每個少先隊員都應該知道,我們少先隊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走過了一條光輝的道路。從勞動童子團,到抗日兒童團,到少先隊,再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少年兒童隊、少年先鋒隊,都是始終如一地為祖國建設“準備著”! “準備著”不僅僅是口號,更是行動,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少先隊都是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并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天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紀念日,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學校少先隊隊伍又將壯大啦!一年級__名小同學待會就會佩帶上鮮艷的紅領巾,走進我們的隊伍里來了。我們歡迎你們,也祝賀你們,更希望你們在隊旗的指引下,好好學習,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嚴格規范行為,健健康康地成長,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全體少先隊隊員們,你們是新世紀的雛鷹。今天,你們磨練羽翼;明天,你們就會搏擊長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吧。“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為了祖國的富強,讓我們都成為先生期望的自強不息的好少年吧!
自強不息演講稿250字篇2
開學至今已近一個半月了,這一個半月來學校里發生了很多事,有蘇東偉老師拿全國教案設計比賽一等獎、校男子籃球隊獲得市級冠軍等好事;也有發生像打架斗毆、破壞公物等不好的事情。具體的事我待會兒講,這里我想先送每位同學兩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想大家一定覺得這兩句話很有氣勢,但不一定知道它的意思,我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兩句話出自我國的文化之祖、群經之首《周易》,直譯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相應于此,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用白話來解釋就是:君子應該像宇宙天體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君子待人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最后我把這兩句話概括為四個字:自強,寬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說的就是要自強,我這里借用前人的觀點來講一下自己對自強的理解,自強包括四個方面的內涵:
一是自尊,尊重自己人格,比如說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嚴肅認真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對自己的發展有理想有計劃并且能堅持下去的,這就是自尊。像有些人開口閉口就是:老師!我保證如何如何??,老師!我決不會怎么怎么??。結果保證了才兩天,就故態復萌。這就是沒有自尊的表現。 二是要自立,簡單點說就是要懂得承擔責任,該自己承擔的事一定要承擔起來,有些同學早上遲到就說因為爸媽沒叫他,作業沒完成就說因為老師作業布置太多,值日沒做就說因為沒人通知他,什么都是別人錯,什么責任都往外推,這就是不能自立。
三是自信,就是要堅定不移相信自己的能力,堅信“我能行!”然后多嘗試,多堅持。有些同學上課做習題,筆都沒有一支,草稿都沒打,瞄了瞄題目就說不會做;生活中要辦點事,開個證明找點資料什么的,問也不問一下就說不會做,這都是沒自信的表現。請記住美國總統羅斯福說過的:“除非你默許,否則沒有人能將你當作下等人。”
四是自勝,就是要克制、戰勝自己的弱點和缺點,有同學解釋自己的遲到“我早上實在是起不來啊!”有同學解釋自己衛生沒做好“男生總是比較馬虎一點嘛!”說這些話就是向自己的懶惰和馬虎投降,是懦夫的表現,難道我們帶著這些缺點弱點過一輩子嗎?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就是待人接物要寬容,套用我們現在流行的話來講就是:做人要厚道!前面我提到我們開學至今,學校里已發生了幾起打架斗毆事件,究其緣由,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引發的。比如最近一起,練習廣播操時排隊,后面的同學覺得前面的沒排直,就拍前面那位同學的后腦勺提醒他,結果前面的同學覺得受了侮辱,就馬上還手,然后互不相讓,對罵直至對打,老師同學拖都拖不住。還有更嚴重的,有個學生叫了社會人員跟人去談判,結果發生嚴重的團伙傷害事件,而原因居然僅僅是因為聽說對方在說他壞話。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這里有誰敢說自己從沒說過人家壞話嗎?沒有吧!只要在這個社會里,每個人都免不了要說別人幾句,也免不了被別人說,被人說了幾句就要動武?這是野獸才會用的方式,我們作為人,代表地球最高文明最高智慧的人,難道要讓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還停留在原始低下的動物階段嗎?學會用寬容對待你周圍的人或事、學會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你會覺得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美麗,自己的心情也會越來越好的。
順便請在2號樓二樓至三樓東邊樓梯墻面上印了五個黑手印的和把3號樓五樓男廁所門用拳頭打了個洞的同學注意一下:有什么事使你心里不舒服的,可以找朋友找老師或者找負責心理輔導的江靜老師傾訴;有誰欺負你了,可以找班主任找政教處來幫你討回公道。學校的墻壁和門窗絕對不會惹到你,請你對它們愛護一些,如實在是很想顯示一下你的力量和你不怕臟不怕痛的精神,歡迎你來參加跆拳道社團和每天中午的衛生禮儀督察隊。同時,如果你希望自己有自尊,希望自己能自立,那就請你勇敢的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學校對知錯能改,勇于承擔責任的孩子也會給與最大的寬容。
自強不息演講稿250字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自強不息,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面對生活的苦難、身體的殘疾,自強不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努力為自己的理想前行,最終留給我們的是時代的記憶。做為當代的青年,要向他們學習,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海倫·凱勒面對黑暗無聲的世界,無法吐露心中的苦悶,卻依然渴望著鮮艷多彩的大自然。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終于成功。海倫·凱勒是她所處時代的偉大人物,在新時代,我們要學習她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怨天不尤人的生活態度,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向著夢想前進,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自強不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之一,也是無數英雄人物精神的體現。新時代的青年,更要自強不息。
劉偉做為中華民族的一員,繼承了古人自強不息的精神。盡管失去了雙臂,他卻有游泳的夢想,并獲得了諸多獎項。但命運又給他開了一個大玩笑,因身體原因,他不能游泳了。自強不息的他又開始彈琴,在藝術方面取得了成就。
生活總會給我們開一些或大或小的玩笑,只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就不會被困難打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我們要懷著自強不息的精神,永遠向著目標前進。
我們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勇做時代的弄潮兒。你準備好了嗎?
謝謝大家!
自強不息演講稿250字篇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君子以自強不息為勝》。眾所周知,我們的身邊不缺乏自強不息的人,他們或許來自世界各地,或許來自各個時代,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讓我們震撼,令我們感動。
自強不息者——勝。中國的劉偉,因為一次事故而失去雙臂,卻不氣不燥,選擇參加殘疾人游泳比賽獲得國家冠軍。上天似乎并不滿意,又讓他遭遇了一次巨大的挫折,他因身體原因不能游泳了。然而這些挫折和苦難并沒有使他屈服。他更加頑強樂觀,該練鋼琴,又獲得了鋼琴比賽的冠軍!
史鐵生是一名中國作家,他在殘疾、冷眼與嘲笑中完成巨作《我與地壇》。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大家肯定都知道他的作品,但鮮為人知的是他在求學過程中的艱難和貧困。在他求學道路中,曾和劉某一同在長白山寺院學習,每天只吃兩頓飯,用山上的野菜撒些鹽做咸菜來吃,就這樣度過了三年求學時光。他取得的成就與他的三年求學過程成正比,就如李白的《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貝多芬,德國著名音樂家,生過一場大病之后雙耳失聰,但他的生活卻沒有因此墮落、渾噩,而是每天與病魔作斗爭,堅持音樂創作,取得重大成就《歡樂頌》。他就如《論語》中的“不怨天,不尤人”一樣自強不息。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更應該自強不息。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志當存高遠,不屈不撓地放飛自己的夢想。
君子以自強不息為勝,我們不可知難而退,更要去做新時代的弄潮人!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自強不息演講稿250字篇5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相信很多人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句話并不陌生。這句話不僅是清華大學的校訓,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這八個看似普通的詞,卻蘊含著許多有趣的人生哲理。
“自強不息”來源于《周易》說的“天天健康,君子以自強不息”。但是,我相信早在《周易》寫出來之前,人類就已經誕生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它扎根于神農的颶風和雨與白草的艱辛;走遍千山之后在大禹與自然的斗爭中打頭;在人類一次次鉆出的樹林里開花。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幾千年來感動、激勵、成就了很多人!我相信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會代代相傳,受到后人的尊重。
太史公司馬遷在遭受了宮刑的巨大恥辱后,隱忍含污,寫了一部義憤填膺的書,又“敘往事,思來者”,歷時十余年,終于成就了“奔放蒼茫,深沉幽深,旖旎惆悵,憤懣傷懷”的史記,為后人留下了“史家絕唱,《離騷》無韻”。如果沒有自強不息的精神
近代中國也是中華民族覺醒和反抗的歷史。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中華民族陷入亡國的絕境。在這個最危險的時刻,中國軍民奮起反擊,抵抗外來侵略,浴血奮戰,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洗刷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的國恥。如果沒有自強不息的精神,怎么可能呢?
自強是顏回留下的一句話,“吃一頓飯,喝一瓢,待在窩棚里”,“不要有病,不要見君子”;自強是昌黎老師留下的一句話,一個燒糊垂死的老師。“業精勤旱,行為毀于思。”自強是玄霞甫留下的一句話,他屈服于蔣介石的囂張氣焰,憤然離開黃埔軍校,“未完的永遠是玉,精鋼寧折不鉤”。
生活中,人們常常抱怨自己:“運氣不好,緣分太差”,但“屈家義在長沙,非無主;洪亮在海曲的時候,不清楚嗎?”他們真的是“你要天篷的運輸,他們卻不敢翻,早就遇到了”嗎?我不這么認為。他們只是沒有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敢面對困難,不敢接受挑戰;不敢面對挫折,接受失敗。眾所周知,“意志越強,信念越強”。這樣的人恐怕只能是平庸之輩,讓人空嘆一聲,“你的野心不遠了”。有多災多難,都是磨煉出來的;越受挫,挫折越強烈;生于憂患,難興。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歲月不饒人,天道酬勤。古往今來,不斷自強不息的人太多了,可敬可佩。但是,我忍不住要問:“自我提升是外在的,還有內在的嗎?”我覺得有,就是心里有“敬德載物”的修養。
就像古人說的,“國家中部的蕭條肯定會蔓延開來”。為此,人們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才能達到“內圣”的境界。這也是所謂的“積善,神仙自鳴得意;圣心為焉”。山停了,風景也停了。從《尚書》的《九德》到魏徵紀念館的那本書,“德不厚,愛壓倒一切。斯亦為斷根,塞源欲流長者”;從諸葛亮的那句“尊修身存德”,到光緒皇帝翁同龢的那句“千百年人間故土,無非積德”;從孟子的“尊心,禮之終”,到曾國藩的信“德進之事,重誠修身,以求生而不尊”,“誠而載財”,一直是人們追求的最高修養。
自強、善良、道德,這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正因為有德才有自強;而正是因為不斷的自我完善,才能培養出自我的道德。自強不息、道德高尚,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生命線,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力量的源泉,這種精神和力量是無窮無盡的,驕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值得銘記。
自強不息演講稿250字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初中階段是學習知識,涵養道德,增長才干,發展自己的最佳時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應該趁此大好時光,培養自強的品格,努力學習,奮發進取。要知道:“生活要自立,人生當自強。”
現在我見到許多同學不能自立,自強,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不努力學習,懶惰成性,導致自棄。還有許多同學沒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奮斗,到考試時考的一踏糊涂。這些都是自棄,對我們的成長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更應該學會自強了。
自古以來,我國自強不息的人比比皆是,如戚繼光,林則徐,詹天佑……自強不息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熔鑄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備受磨難而更強,豪邁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孕育了許多優秀的中華兒女,像自己的民族一樣能夠自立自強。讓我們看看清華大學學生食堂的張立勇師傅的故事吧!他邊做工邊學習,“托福”考了630分的高分。還在努力考取北大國際貿易專業大學本科文憑。清華大學學生在“水木清華”網上將他比《天龍八部》中那位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掃地僧”,說他是清華的“饅頭神”。張立勇的經歷告訴我們,自強是進取的動力,也是通向成功的階梯。我們也應該身張立勇學習他那種自強的精神。
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觀上想不想自強,往往起著重要作用。無數成功者的經歷,都生動說明了自強品質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
被譽為“商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的張秉貴,從一名普通的售貨員到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和一名全國勞動模范,在平凡的崗位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練就了“一手抓,一口清”的高超售貨技術。贏得了顧客的贊譽。他那種心中有祖國,有集體,有他人的一團火精神傳向四面八方,張秉貴的事例讓我們知道:要自強,首先要樹立堅定的理想;其次,要戰勝自我,這可是自強的關鍵;要揚長避短,這是自強的捷徑。
自強要從少年開始,只要我們選擇準航向,戰勝自身的弱點,發揮自己的特長,就能在自強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斬浪,抵達成功的彼岸。
茍安者弱,拼搏者強;自強者昌,自棄者亡。我們每個人都要自尊自愛,勇于開拓,執著追求,不放任自己,活出尊嚴,活出個性,那么我們就應該記住:人生當自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自強不息演講稿250字篇7
同學們: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今年年初,國家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并倡議20__年為全國青少年公民道德知識教育年,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作為道德準則。
道德興則國家興,道德興則我校榮。我倡議,作為理工學校的學生,作為東鳳經濟發展的未來力量,我們應做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易經》中的兩句話,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另一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在社會生活中,一個有道德的人,就應當學習和效法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在人生的全部過程中,自力更生,發奮圖強,勇于拼搏。“自強不息”還意味著一種開拓創新的精神,要不斷地有新的進步,也只有在這種新的追求中,人的生活才能更有意義,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樂。
“自強不息”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一種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是對人生意義的一種深刻認識和理解。一個人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這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
“厚德載物”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能夠像大地那樣載育萬物、生長萬物,在做人與處世時,心胸開闊,意志高遠,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因此,“厚德載物”要求一個人有高尚的情操,能夠關心他人,愛護他人,關心國事,愛護公物。以正直和與人為善的態度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適應社會,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新。
作為理工學校的一分子,為了更好地適應將來的社會,我想請同學們樹
立做有道德的公民的理念和價值觀。具體講,就是用“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約束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做有道德的人,需要從細微的道德行為習慣入手,培養自己的德行。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從不隨地吐痰、愛護小動物、注重環保等道德行為習慣中,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人格品位和道德素養的高低。我真誠地希望同學們表現出高尚的道德素質。請記住,這將影響你的一生。
同學們,為了民族的振興,為了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讓我們共勉吧!
自強不息演講稿250字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06級大專中西醫一班的馮麗,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自強不息伴我成長》。
馬克思曾說過:“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在學業上取得成功,必須自強不息、頑強拼搏。
是的,成功永遠屬于自強者。因為每一個自強者都有著遠大的理想,有著堅定的必勝信念。在我很小的時候,我也有過無數美好的理想:當一名歌唱家,站在舞臺上傾聽無數人送給我的掌聲;當一名科學家,去享受自己發明出的科研成果;當一名鄉村女教師,在山村小學里培養出更多的人才。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初中畢業的時候,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到我向往已久的萊陽衛校,當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為人們解除痛苦。然而在這條路上我也嘗到了實現它的艱辛。醫學知識有時侯很難理解,學習壓力很大。但在老師的引導下,我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在各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成長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自古以來,自強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一個人只有自強不息,才能克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20__年5月12號下午2點28分,在四川汶川縣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八級大地震,這給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我的內心每天充滿著不安:現在有多少同胞獲救了?災區的人民過得怎么樣了?學生們上課了嗎?在一天的新聞聯播中,我聽到了這么一個感人的故事:汶川鎣華鎮中學有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她的家庭很貧窮,然而她人窮志不窮,白天她在學校里,刻苦學習,晚上在回家的路上還打著手電筒看書。在這次地震中,她被埋在了教學樓的廢墟里,在消防戰士的不懈努力下,她終于被救了出來,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個女孩被救出時,她還在廢墟里打著手電筒看書。在那么惡劣的條件下她都沒有忘記學習,她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難道不令我們感動嗎?
同學們,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非常優美的學習環境中,但有些人卻常常抱怨學習太累、壓力太大、家長給的錢不夠?,想想那些在大地震中失去家園和學習條件的同齡人,當我們面對學習上的困難時,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刻苦學習?我們還有勇氣選擇退縮和逃避嗎?
同學們,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永遠是鮮花鋪地,經常布滿了荊棘和泥濘,那么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珍惜在校學習的每一天,面對各種困難自強不息,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告訴全世界:我們不是溫室里的花朵,我們是正在茁壯成長的大樹,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祖國的棟梁!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