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
環境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因此我們一定要有環保意識,為生態保護貢獻一份力量。今天小編整理了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精選篇1
給生態一個喘息的空間吧!
“環保”這一詞,多數人都把它當作茶余飯后的笑談,這無非就是在自取滅亡。每當絲絲惡臭鉆入鼻中,給我留下的則是重重的嘆息:“給生態一個喘息的空間吧!”
星星點點如惡魔般的垃圾布滿街頭的那一刻,大地仿佛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河面漂浮著數以萬計的生活垃圾,與惡臭的水草連成一張“毒網”。它再也無法回到兒時般的青翠,風光無限。它唱著頹廢的靡靡之音,與光同晨,靜謐地死去。魚蝦暴斃,掀著蒼白的肚皮于這個不同往日的水潭……
給生態一個喘息的空間吧!
人們終于清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人世間中的冷漠繁衍出了絲絲溫暖的燭光。你瞧,新疆和靜縣沙河子地區,風沙成患,常年干旱。但在圣神的1965年,付志周和陳愛蘭在這為綠洲而奮斗。他們頂著風沙干旱,干了整整三十五年,有著種下了八十多萬棵樹的偉業。而如今的沙河子成了三十四公里的防風固沙綠色長廊。保衛著近三萬畝土地。它們是自然的守衛者,也是見證者,或許是生命的締造者!
保護環境已然刻不容緩,中國在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現了什么叫大國風范!
人類與自然生物脫離不了關系的,我們模仿著它們與生俱來的天性,如:觀展翅鳥兒造出碩大的飛機,觀尖利草木造出齒鋸,觀亭亭荷葉造出擋雨的傘兒……這些,使得我們人類的文明社會得以延綿,讓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我國開始出臺相關的保護自然生靈的政策法規,這不僅僅為我們可愛可親的生靈們多了一重保障,也是為我們壯麗的環境增添了隱形之美。人民們積極支持著這一神圣的法章,生命之光閃耀于整個地球。我們變得友愛,變得熱情。
給生態一個喘息的空間吧!
地球所提供的能源十分充足,滿足不了的是每個人心中形同深淵的溝壑而已……或許,請你們擁抱一下渾身臟兮兮的地球。它已經為我們付出了很多,給我們土地,讓我們開耕種地,才有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給我們雨露,滋潤萬物,才有了“桃花流水鱖魚肥”……
我們活在這片藍天下,與萬物同呼吸共命脈,給生態一個喘息的空間,也是給我們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
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精選篇2
一只小兔子一蹦一跳地來到公園里玩。公園里有好多動物,有公牛,有河馬,有小松鼠,有大象,還有斑馬……里面好像已經變成動物園了。動物們有的在散步,有的在鍛煉,還有的在活動……
小兔子走到一張椅子前坐了下來。然后,它取出自己帶著的一包餅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小兔子很餓,一下子就把那包餅干吃完了,把包裝袋隨手一扔,扔在了草地上走了。
過了一會兒,小兔子看見另一塊草地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兔子看了這八個字,明白了:不能亂扔垃圾,亂扔垃圾環境會遭到破壞。
于是,小兔子連忙跑回剛才扔包裝袋的地方,把包裝袋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
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精選篇3
有一群小蝦,原來自由自在的,開開心心的,快快樂樂的,高高興興的生活在一條干凈的小河里,他們每天開心地覓食,高興的玩耍,游來游去很開心。
可是,這幾年,現代化了,一座座的工廠建了起來,這條小河邊——也建起來了工廠,黑黑的、臭臭的臟水排放到了小河里。工廠里的垃圾,也到在了小河,弄得臟兮兮、臭烘烘,一只只小蝦相繼死了,鬧得“蝦心惶惶”,于是,小蝦想把小河賣了,把錢做路費,集體遷移到風景秀麗的環保河。
于是,他們把小河賣給了工廠,干脆讓工廠送他們去那個寧靜、美麗、風景秀麗、無污染的環保河,工廠十分同意。
所以,他們來到了環保河,風景美,還無污染。”這是一個好地方!“小蝦們全同意這個說法!
但是,這里老是有調皮的孩子,往里面扔石頭,砸死了許多小蝦,還有人,把腐爛的水果、蔬菜往里頭扔,盡管有人阻止,可是還是有人這樣,盡管這樣,政府還是不管,就這樣,”環保河“變成了臭水溝。
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精選篇4
《龍蝦“鉗哥”》
我是一只龍蝦,我叫“鉗鉗”,是龍蝦家族的老大。我生活在瓦藍瓦藍的大海里,無聊的時候,我就跟伙伴們一起玩,所以,朋友們都把我叫“鉗哥”。玩累了,就去找食物,高興的時候我把大大的鉗子揮來揮去,樣子挺威武;難過的時候我就仰望星空,我總是說:“我們的家園真美麗。”
過了幾天。我就去別的地方玩,看過了別的地方后,我更覺得我的家園是最美的,于是我帶著對家的無限思念,踏上了回家的路。“看過別的地方之后,我覺得我們的家更美了!”我回來的時候一直在念叨。
到了家之后,我驚訝地合不攏嘴,我看見有好多綠色的液體,我聞到臭臭的味道,我用鉗子碰了一下,液體粘粘的,非常惡心,簡直太惡心了,我盡量控制著不讓自己吐出來。我掐了一下自己,確認自己沒有做夢。
我仍然不敢相信這是我日思夜想的美麗的家,明明我才離開沒幾天,怎么可能變成這樣呢?我去找我的朋友,結果,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我猛地回頭,才發現在垃圾成堆的水中有我最好的朋友們,他們一動不動,無論我怎么喊,他們都不會回答……
我傷心地倒在了地上。
我醒來時,我已經被塑料袋纏住了。
我用力地把塑料袋扯掉了,我又聞到了臭臭的氣味,垃圾越來越多,繩子、瓶蓋、塑料袋,甚至是一片片的破布,一只只的臭鞋,我的家被破壞得毫無落腳之地。
看著這樣的場景,我想哭,可是哭不出來,我只覺得頭越來越暈,眼前變得一片漆黑,我好像知道,我也快離開這個世界了,但在我沉睡之前,我多想對人類說一聲:“求求你們,放過我們呢!給我們一個生活的地方吧!”
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精選篇5
黨的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美麗中國的夢想,需要環保來保駕護航。
時代巨輪滾滾向前,人類文明不斷發展。景象繁華的都市取代了郁郁蔥蔥的山林田野,曾經的姹紫嫣紅逐漸枯萎,過去的百囀千聲今已沉寂,我們生活的這顆蔚藍星球遍布瘡痍。工業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造成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那種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弊端盡顯,新時代順應自然生態的環保發展方能引領未來。
正所謂“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既不能用之不絕,也失之難再。現在植被稀疏、沙塵暴頻發的黃土高原,也曾是山清水秀、地宜耕植的寶地;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蔓延,湮沒了盛極一時的絲綢之路;河北北部的圍場,曾經樹海茫茫、水草豐美,但同治年間開墾后,千里松林蕩然無存,全數化作荒山禿嶺。到了中國高速發展的粗放型經濟時期,也有不少大自然的饋贈被消耗殆盡。慶幸的是,進入新時代,中國由高速度發展階段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提出,綠色環保的觀念逐漸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
“如果有更多的人,把家園看得比金錢更重要的話,那么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一個更美好的地方。”八步沙林場“六老漢”植樹治沙,澆灌血汗,父死子承,三代不息,用時光和容顏換來了林海綠洲,鑄就了祖國西部生態安全的屏障。“自然之友”梁從誡把綠色宗旨貫穿于鄉間的每個角落,窮盡晚年之力,為環保事業奔走呼告,向祖國的綠水青山行了一個莊嚴鄭重的揖拜禮。
不止扎根荒漠的“六老漢”和躬行節儉的梁從誡,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投身環保事業,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是他們的不懈努力換來了烏蒙山下,綠海重生,珍禽歸來;西子湖畔,天朗氣清,岸綠景美;秦嶺山麓,青山環抱,草木蔥翠……美麗中國建設更需要全體中國人共同奮斗,敬畏自然,養成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作為青少年學生,我們應從身邊小事做起,細心呵護環境,堅持綠色出行、低碳節能,對未來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漫漫生態路,壯哉中國夢!讓我們善待這個地球,秉持保護綠水青山的初心,努力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美麗中國,美好未來,邀你同行。
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精選篇6
“環保夫婦”
沙塵天氣來襲,我決定坐公交出外。愛人調侃:“你的車是擺設嗎?刮風不開,下雨不開,沙塵天也不開。”我哈哈一笑:一元公交挺方便的啊。沙塵天開車不便,還消耗能源。他也笑道:“響應你的低碳生活,我爬樓梯回來的。”
是的,我們是“低碳夫婦”,齊頭并進的一對。
起初,我是那個貫徹執行低碳生活的人。我讓他節水節電,淘米水灌到廣口瓶里發酵用來澆花。一次次叮囑他,電腦暫時不工作時要關掉顯示屏,充完手機及時拔電源等。但他總是說,你累不累啊,生活就圖個便利,都像你這樣當“苦行僧”,我們怎樣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便利?我耐心和他講道理。全球氣候越來越暖,對地球環境及人類健康帶來很多不利影響。不僅國家號召、提倡和普及低碳,我們個人也要將低碳生活落實在每個細節中。我知道其實把低碳貫穿在生活中有難度,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低碳意味著節儉,也意味著給自己找一些麻煩。比如,洗臉的水沖廁所,洗菜的水澆花,說來不難,但它會打破家務活的節奏,操作起來并不那么順當。還有,馬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光我一人減少出行少排放有什么用呢?年輕人喜歡點外賣,商家配一次性餐盒,確實消耗材料,可是這事好像跟我也沒多大關系。可若是人人都這樣想,改善環境靠誰去做呢?
愛人仿佛受到觸動,也學了我的樣子。廢舊電池不亂扔、垃圾分類,每晚關WIFI電源。“點滴之水,匯以江河。我們做不到極致,但可以慢慢改變。一些生活方式成了習慣,你就會享受到它帶來的質樸與快意。”我總是一遍遍給他強化。比如去飯館吃飯,我會拉著他坐公交與走路相結合,既減少了開車的廢氣排放,又鍛煉了身體,我還可以想拍天上的云就拍天上的云,想看地上的花就看地上的花。讓時間慢下來,與藍天白云花草樹木為伴,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嗎?
漸漸地,愛人也受了我的影響,去超市買洗衣液,知道選擇低泡,少漂洗節約用水。去飯館吃飯,他會自己帶水杯,不用一次性水杯。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幾年他的消費理念越來越節儉,不像以前那樣愛買衣服了,且多以棉質為主。
其實,低碳生活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若將低碳概念根植于你的內心,你一定會想到買節能燈,或者一頁A4紙兩面用了再扔掉。去超市購物也不會嫌麻煩,自己帶環保布袋,而不是圖省事,兩毛錢買一個塑料袋。久而久之,它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你愿意主動去約束自己。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環境保護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使命。記得當初妹妹問我:“你總是說低碳低碳,意思就是節約水電嗎?”我點頭又搖頭,其實低碳的范圍從大的方面來說,提出的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從小的方面來落實,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以,我家的照明燈開得很科學,夜晚兩個人都在書房,開電腦或看手機,別的房間盡量節電。在單位,我也是那個最喜歡關燈、關電腦顯示器的人,常在大白天“啪”的一聲關掉走廊的燈。
人人都知低碳好,輪到自己亦難做。“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不是一句空話,我們都應當把環境保護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地為環境保護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精選篇7
提起低碳環保大家都不陌生,低碳環保無小事,低碳環保無距離。“低碳生活,從我做起”,這既是我的口號,也是我的行動!
向“費水大王”說“NO”。
媽媽以前可以稱得上我們家的“費水大王”,洗衣刷碗時總是不關水管,任由自來水飛流直下、恣意流淌。有一次,我在客廳聽到廚房傳來“嘩嘩”的流水聲,跑到門口廚房發現,媽媽開著水龍頭,正在洗青菜,旁邊還放著一堆沒洗的土豆。我跑過去關上水龍頭,對媽媽說:“媽媽,水是不是生命之源呀?”媽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看著我,有些不解地問:“是呀,怎么了?”“那你為啥浪費水呢?用盆子接水洗,不就節約了嗎?”媽媽一愣,接著不好意思地對我說道:“哦,我還真沒注意這些,你提醒的很對喲!”從此以后,“費水大王”費水現象大有改觀,雖然偶爾會有反復,但只要一提醒,就立即改邪歸正。
對“電老虎”喊“STOP”。
我們家曾經有個耗電不眨眼的“電老虎”,那便是我的老爸。由于爸爸經常在電腦上寫材料,所以很多時候我都發現電腦沒有關,也不知道是老爸為省事故意開著的,還是忘記了關電腦。有一次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媽媽把飯菜端到桌上,我喊了他好幾遍,可是他似乎兩耳不聞窗外事,理都不理一聲。我想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可我都請你幾遍了還不來,太擺譜了吧,于是跑到他跟前大聲說:“爸爸同,吃飯。”他這才站起身,準備去吃飯。我見爸爸絲毫沒有關機的意思,便問他:“爸爸,低碳環保要不要節約用電呀?”“當然是呀。”爸爸順口回答。“那你把電腦關掉吃了飯再開,不就節約一點電呀!”我提醒道。爸爸一聽,若有所思地重新坐下、關電腦,接下來就是夸我是個“小管家”。
正是在我的經常提醒和監督之下,我家“費水大王”和“電老虎”現在只是“徒有虛名”,他們早已跑步跨進了我們家低碳環保的先進行列。
關于生態環保的故事主題征文精選篇8
10月15日,艷陽普照,秋高氣爽。云夢縣倒店鄉廟王村4組,家家像過節一樣,格外熱鬧,鄉親們高興極了。這天,全組29戶村民開始用沼氣燒火做飯了。是的,村民們不用投錢,用上了新能源,誰不高興呢?
上午10時,筆者與倒店鄉駐廟王村干部一起到這里采訪,我們來到村民王想林的農院里,這家稱得上小康之家,三層小洋樓,家用電器一應俱全。真叫人羨慕不己。我們說明來意,主人王想林帶著我們走進廚房,“卡”的一聲,藍藍的火焰燒了起來。王想林打開沼氣灶,演示給我們看。
聽說鎮上有人來,村民們聞訊聚了過來,村莊王守起擠出人群,筆迷迷地說:“國家投入那么多錢,為我們辦好事,我們打心眼里感謝黨和政府……”
沒等王守起說完,村民王守強搶過了話茬:“以前,我家用煤氣,一年用它七八瓶,要花大幾網百,現在用沼氣,不投錢,只花幾個力氣,真方便。”
走出了王想林的宅院,我們繞灣走了一圈。村民王加勇說:“以前牛屎遍地是,垃圾臭壞人,如今沼氣辦起來,牛糞豬尿成了香餑餑,都變廢為寶,灣里清潔了,生活更舒適了。”
離開了廟王村,我們驅車上了柏油路,看著一排排小洋樓,心情難以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