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10篇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1
時節如流,歲月匆匆,時間的老人一直在催促著大家快步的前進,轉眼之際,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每到清明時節,仿佛都是細雨綿綿的天氣,還是連著下好幾天,真是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那句詩詞。
清明節那天,一個個綠綠的青團擺在桌上,還散發著一股艾草的淡淡清香,這是清明節的傳統食物。除去節日的傳統食物,還有節日的傳統活動------掃墓,清明掃墓祭祖不止是只能祭拜祖先,同時也可以趁此機會踏青抒懷。
正值清明之際,總必不可少好奇清明的來歷,那樣清明節為何又叫寒食節呢?大伙聽我講一個故事就了解了。相傳春秋年代,晉文公在流亡期間,介子推曾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后,分封賞時卻忘記介于推。介子推不愿爭寵,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愿為官,文公手下放火焚山,結果介子推抱著媽媽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將來歲歲年年,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以此表達自己對介子推的追思和懷念之意,由此看來介子推是一個一心護主,卻不居功邀功的人,他的高風亮節,實在值得大家后人崇敬。清明節追思懷遠,不是沒道理啊!
每年清明外出,一直感覺郊外的空氣是真的好,山山水水好似清洗過通常,好似清明二字,被人神經氣爽,就像詩中所說“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我想踏青賞春,也應該是清明節必不可少的一支旋律吧。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2
說起中國,這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地大物博。此外,還有著很多傳統節日,譬如:熱鬧無比的新年,思念感滿滿的清明節,幸福團圓的中秋節與開心的元旦節等等。這部分節日各有精彩與有著專用于它們的文化風俗等,值得大家每一位中國人去知道與依據不一樣的節日,采取適合的慶祝方法,好好地去感受節日文化和人文氣息,這可能也是一番好韻味。
面對中國這么多的傳統節日,其中新年就是海量節日之首,還是大家國家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深受百姓歡迎,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特別孩童最為歡喜,不只新年春節長大一歲,穿新衣服且還可以收獲來自長輩贈送的祝福壓歲錢,別提有多幸福快樂了。
每逢新年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外出上街去置辦年貨,買好看的新衣裳。幾乎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輕松愉快的笑容,開啟美好的心情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除此以外,大家還可以看到大街小巷隨處掛滿燈籠與各種各樣的彩燈,圖案設計豐富多彩,閃爍著不同光芒,此情此景,甚是清新好看暖心。
新年一直以來都是孩童們最喜歡的節日,所以一年到頭,不少小孩都渴望過新年,四處走親戚,回家口袋都是滿滿的祝福紅包,尤為幸福快樂。熱鬧的新年,玩煙火可以說是點綴節日氛圍最好的方法之一。所以有不少小孩小時候對于玩煙火幾乎都非常是迷戀,看著天空中五顏六色的煙火,腦海里不禁浮想聯翩,內心也跟著激動萬分,快樂無比。
俗話說,最是一年春好處,每逢新年節奏的到來,其意味著這是中華民族的源,同時是中華民族的寄托和期望。所以身為中華兒女的大家要了解珍惜和傳承這部分節日,讓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得以弘揚,繼續向下一代帶來美好含義,與顯現傳統節日的意義和更好地去感受價值體驗。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3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漫長歷史,而經過五千年時間長河的積累沉淀,已經形成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其中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們是每一個年代的文明載體,連續著中華文明的深深血脈。
國內的傳統節日海量,分布在全年的各個時間段,而且每一個節日都有著特殊的含義,譬如大家最重視的新年。新年是大家國家一年中非常重要的節日,中國人過新年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關于新年的來歷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極其兇猛,而且覓食人肉,殘害生靈,后來大家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很多抵御它的辦法,于是漸漸演化成今天春節的風俗。雖然現代新年的風俗相比以往少了不少,目前一說到新年立刻想到的就是回家春節!新年是一年中除舊迎新的要緊時節,大家習慣在新年的時候概括過去,期盼、規劃和開辟將來。
新年的文化內涵是和諧,大家常說:“新年快樂。”它不只代表著祝福,更是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體現,期望每一個人都能快快樂樂、和諧相處,與家人、親友、鄰居、同事維持和諧,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可以說,新年就是社會群體和諧團結的黏合劑。
除去新年以外,國內其他的傳統節日也一樣具備其相對應包含的意思,而且伴隨現代社會的進步,大家生活習慣的改變,一系列全新的節日風俗也在同步更新!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4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給大家留下無數寶貴的財富。在大家的日常,最為熟知的肯定是大家中國的傳統節日,幾乎每一年,大家都會由于某個傳統節日的到來,拓展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活動,一同慶祝國內獨有些傳統佳節活動。
在中國的各大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那絕對非端午節這個節日不可,在這一天,大家不只能看到精彩刺激的劃龍舟比賽,還能在端午節的這天,吃到美味鮮甜的大粽子,這是大家中國最為獨有些端午風俗之情。
端午節傳承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據了解是大家為了紀念楚國大忠臣屈原,他以身為國捐軀,投江而死,一身愛國之心感動不知多少民眾。大家為了紀念屈原,紛紛將粽子投入河中,期待用粽子喂飽魚群,而不去傷害屈原的軀體,同時還在江中駕馭舟船打撈屈原的軀體。伴隨日久天長,大家長此以往的堅持,也日漸形成大家現在熟悉的吃粽子、賽龍舟的傳統風俗,變為大家目前端午節每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活動。
而在今年的端午節中,我就與媽媽一塊體驗了應該怎么樣包一個美味的粽子,在以往的時候,我都是等著美味粽子出爐開吃。而這一次我親自領會到了包粽子的樂趣,用兩片長長的粽葉,折成一個小小的倒三角小碗,再加上黃黃的糯米,塞進幾顆美味的臘肉,最后用小草繩一綁,就成了我最喜歡的大粽子了,以后我也要在端午節這一天,親自做出我喜歡的大粽子。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5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不知曉大伙是不是認真考慮過其中的涵義是什么,一直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國內外也是無人不知道,想來這就是中國強大是什么原因之一。
從小大家耳濡目染的中國節日就不少,比如新年、元宵節、重陽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想來大多數人最喜歡的還是新年吧!由于每到這個節日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趕著回家跟親人團聚。無論是北上廣深為了追尋夢想的青年,還是為了生生計迫不能已外出的中年人,這個節日寄托了他們365天對家,對小孩,對爸爸媽媽的日日牽掛的總和。
平時里,他們都沒什么時間回家,只能在這個才能與家人相聚一塊,一同迎接心得一年,同時也祈禱著新的一年,小孩們都健健康康,爸爸媽媽吉祥安康,自己事業有成。中國人對新的一年真的有不少的寄托,這也是為何中國人的對于新年有一個特別的感覺,或許緣由就在這里了。
其余還有中秋節、清明節這部分都是大伙熟悉的節日,要說中國的節日文化,可謂是十分的深奧,而大家也會一直隨著著每個中國的節日,一直成長,一直傳承發揚下去,由于這部分組成中國文化的一個特征,也代表著中國文化的流古到今天的魔力所在。因此,大家不管大家在哪,中國人,中國文化卻會一直伴隨在身邊,在心上!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6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大家一定猜到了是什么節日了吧?對了,就是端午節。
每年過端午節時,全國各地都會進行精彩紛呈的龍舟比賽,那是為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而在我們家,奶奶就會去買糯米、粽葉和艾葉。奶奶包的粽子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形狀各異,大小不一。
咬上一口香甜軟糯,令人回味無窮。而艾葉嘛?是用來洗艾葉澡的。晚上,媽媽就開始擺弄艾葉了,只見她先把艾葉裝在盆里,清洗干凈,接著放到鋁鍋里,然后打開煤氣灶,過了一會兒,水沸騰了,一陣艾香撲鼻而來,把艾葉煮好,最后放出來晾涼。洗完艾葉澡后,我覺得神清氣爽。據說,用艾葉洗澡能去除蚊蟲,消除疾病。真是“家有三千艾,郎中不用來”。
端午節不僅是傳統節日,也是傳統文化。我們要把這些文化傳承下去。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7
我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是春節。話說在遠古時期有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新年的前一天就會出來吃人和牲畜。人們用爆竹和紅色的桃符把“年”給趕走了。為了慶祝趕走“年”,便有了春節。
春節之前,媽媽總會提前買好爆竹、春聯、門神和福字。在新年的前一天,我和爸爸會在門上貼上春聯。我因為不知道怎么區分哪條是左邊的,哪條是右邊的,便去百度了一下。原來古代的人是從右往左從上往下讀書的,而古代一般會以平聲也就是一聲、三聲結尾。所以,最后以平生結尾的是貼在左邊的。我和爸爸貼完春聯就會去貼門神。左邊是一個有著大胡子的將軍,他手里拿著鞭。右邊是一位有著絡腮胡子的將軍,他手里拿著锏。他們分別是唐太宗手下的兩名大將尉遲敬德和秦叔寶。我小時候在珠海,一放爆竹我就“哇哇哇”地哭,現在我長大了,來到北京了。可是北京不讓放爆竹,也不知道我怕不怕了。
原來春節有這么多有趣的習俗啊!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8
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懷著沉重的心情,到外婆家附近的墓地里去給逝去的親人們掃墓燒紙。
一路的人,個個沒了往時的開心與笑臉。就連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都陰沉沉的。天空沒有烏云,是大晴天。但我的心卻烏云密布,不見一絲陽光。并且還很沉重,走起路來,雙腳邁不開似的,不像燕子一樣輕盈。
來到墓地,我的心更加沉重。雖然放炮的聲音“碎哩啪啦,噼哩啪啦。”令我害怕。不過這些害怕只占了我心的三分之一,似乎這些聲音并不存在。在這個墓地放完炮、燒完紙后。我們又向另外別的墓地趕去。我的心越來越重沉了,傷心無比。燒完最后的紙,我覺得我的魂魄已被剝奪。
回到家中,我感覺我的魂魄還是沒回來。過了幾天,心情才開始恢復正常。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了。
傳說,古代有個怪獸叫年。它每年農歷十二月三十日便會下山來吃牛、羊,有時還會吃人,弄得生靈涂炭。這時候,一位老人從山上走了下來,對大家說:“年來之前,你們每個人都穿紅色的衣服,在門上貼著紅紙,再放鞭炮,這樣年就不會來了!”大家雖然半信半疑但是還是照做了。果然,年一看這樣的場面嚇壞了,逃到山上,再也不敢下來了。
在春節里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看春晚了:有讓人捧腹大笑的小品,有讓人心驚膽戰的雜技,還有天籟般的演唱。去年春節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雜技表演了,一位女演員站在一位男演員的頭上蹲著,并且慢慢站起來,當時現場的空氣都凝固了,我也忘了呼吸,當她完全站起來的時候,全場爆發了熱烈的掌聲,實在是太震撼了!
我愛春節,它總是能給我帶來許多歡樂!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征文篇10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有: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春節……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
一大早,外婆就去菜市場買了包粽子的材料。開始包粽子了,我學外婆把粽葉卷成斗笠形,再撈一小勺糯米來放進去。可是,糯米掉下去了。我又撈了一勺糯米放進去,可是,糯米又掉下去了。我一次次把糯米放進去,糯米卻一次次地掉。后來,我才發現原來是底下有個洞啊!我換一片粽葉,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一些肉餡。接著放糯米使勁壓一壓,把粽葉卷好,用一條棉線從底部包扎好。可是,我不會打結,只好又向外婆求助。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和外婆包了好多個粽子。
包完粽子,要開始蒸粽子了。粽子蒸好了,我趕緊把粽子往嘴里送。粽子可真好吃,不一會兒,我們就把粽子吃光了。那滋味真是讓了吃了還想吃。
啊!端午節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粽子可真讓人忘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