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1】
春天,溝里漲水,青蛙開始熱鬧地叫起來。媽媽就會說:“蛤蟆打哇哇,四十天喝疙瘩。”兒時的我不知道這句話什么意思,媽媽就給我解釋說,蛤蟆開始叫了,再過四十天我們就有今年的新面粉了,意思就是要豐收了。我當時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轉眼就到收麥子的時節(jié)了,麥地一片金黃,這也是我們小孩子最不喜歡的時候。因為收麥子全得靠人工,天剛蒙蒙亮,我就被大人喊起來,去地里割小麥。雖已到了六月上旬,可是早晚溫差大,早晨地里露水很大,露水把褲腿打濕,褲腿貼在腿上,又濕又冷,那叫一個難受。拿鐮刀割完麥子,堆放在一角,然后用手把麥茬一點一點薅下來。
麥子割下來,下一步就是往場里運,離場近的,我們就抱過去,遠點的就用地拉車運。中午,烈日當空,我們又累又餓,但不把割下的麥子都運到場里去是不能回家吃飯的,因為要趁天晴把麥子曬上,好等曬干了打場。這時如果能聽到賣西瓜或者賣冰棍的吆喝聲是我們最盼望的事。干了一天的活,大人也會獎勵我們西瓜,用鑰匙環(huán)上的水果刀切開,一人一塊解解饞,或者一人買一根冰棍解解渴。
打場、翻場、揚場等一系列工序下來,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盡,最終糧食收得還不多。那時候,我們吃的都是玉米面加小麥面的饅頭,甚至只吃玉米面的窩窩頭。
后來農業(yè)機械化基本實現(xiàn),收割機、脫粒機的出現(xiàn),讓我們農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解放了勞動力,也縮短了麥收的時間。
現(xiàn)在,大型收割機的普及、糧食新品種的推廣、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糧食的畝產量逐年提高。如今有了糧食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讓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幸福。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后來又工作在農村,我的生活隨科技的發(fā)展而變得越來越好,我也見證了科技發(fā)展給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帶來的巨大變化。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愿時刻“充電”,緊跟時代步伐,做好農村孩子的基礎教育工作,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愿他們將來以更先進的科技造福人民,造福國家。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2】
仰望星空,浩瀚而深邃,有多少人為此魂牽夢繞,古有“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而今神舟五號第一次載人宇宙飛船升空,到神舟十三飛天航天員叔叔阿姨入駐太空六個月。太空、宇宙、登月,距離我們不再遙遠,每每談及這些詞眼,我的心潮澎湃不止,為祖國繁榮而驕傲,為自己心中的那個航天夢而振奮。
我最早接觸“航天”這個詞眼是在三歲,那一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實現(xiàn)運載火箭200次發(fā)射的國家,而我還幼稚地問媽媽:“媽媽,火箭就是用火做成的箭嗎?”媽媽微微一笑,摸著我的腦袋,意味深長地說:“孩子,火箭能帶著人類飛向天空,登上月球,能讓我們看到浩瀚的太空。”“太空,太空在哪兒,比天空還要大嗎?”我纏著媽媽不停地問,媽媽告訴我:“有一天,你一定會明白。”
6歲生日那一天,我拿著媽媽的手機,隨意翻看,無意中看到了一張衛(wèi)星從太空拍的照片,蔚藍色的星球在黑色背景的映襯下顯得光彩奪目,我驚呆了,于是就跑到媽媽那問:“媽媽,你知道這個星球在哪兒嗎?”媽媽笑道:“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啊!”“這跟我看到的不一樣呀”“這是宇航員在浩瀚的太空為我們拍攝的。”我試探著問:“我們能去嗎?”媽媽笑了,看著高遠而深邃的天空,給我講述了楊利偉叔叔的故事,而那一年,也就是2018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全年37次發(fā)射全勝,中國成為航天超級大國。
從那以后,我對“航天”更加癡迷,我收看新聞,查找網(wǎng)絡資料,不停地收集航天方面的知識。2003年3月1日,中國啟動的第一個探月工程——嫦娥工程;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首次實現(xiàn)了載人飛行;2005年10月17日,我國自主研制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順利返回,當時喜訊傳來,舉國歡騰,全世界中華兒女無不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在中國航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時,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航天人身上所鑄就的能吃苦、能戰(zhàn)斗、能攻關、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是,每一個成功的背后,都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航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是因為背后那一個個航天人的刻苦鉆研,無私奉獻。我是一個小學生,自此,我的內心埋下了一顆夢想的“嫩芽”,長大后,我想做一個航天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來實現(xiàn)我的“中國夢”。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3】
每次老師問我們的理想是什么,長大了想干什么時,我總會毫不猶豫地說“要當一名科學家”,為什么有這個理想呢?因為,科技可以強國!
如果離開科技,世界很難想象:沒有車我們出行很困難;沒有網(wǎng)絡我們就不能獲得豐富的知識,我們的課堂也不可能精彩紛呈;沒有飛機火車我們就不能快速到達遠方……當然,沒有了科技我們中國更不可能富強。
回顧歷史,我們國家的科學技術一度十分落后,普通勞苦大眾的日常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想要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像現(xiàn)在一樣得心應手,生活十分艱苦。想想我國解放前的時候,科技的不發(fā)達,技術的不先進,讓我們在世界上很難立足,科技,成了我國前進的絆腳石。
現(xiàn)如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加強,科技的進步,讓強國夢近在眼前,科技讓夢想成了現(xiàn)實。經(jīng)過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神十”升空接“天宮”,“嫦娥”飛天探索月球,“蛟龍”深海尋找龍宮,成功發(fā)射一箭雙星,航母服役盡顯國威。5月17日,建在四川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發(fā)現(xiàn)了最高能量光子,開啟了“超高能伽馬天文學”。疫情當前,世界多國人民遭受新冠病毒的折磨,已經(jīng)有300多萬人被奪去了生命,而中國率先研發(fā)了疫苗,第一個實現(xiàn)了全民注射的國家……當一陣陣掌聲雷鳴般響起,當全世界舉目投足于中國時,中國的光芒已散發(fā)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港珠澳大橋通車運營,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水上飛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一系列的科技成果悄然問世,這標志著中華民族再也不是那個任人欺凌、唯唯諾諾的國家了,現(xiàn)在的中國可謂是突飛猛進、一日千里,是一個用實力說話的科技強國。
每天我看到的、聽到的、感知到的,都是科技帶給我們的變化,都是科技激發(fā)我們心中夢想的旋律,都是科技的力量在實現(xiàn)著我們的強國夢!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4】
她從蕩蕩亙古走來,跫音響徹,經(jīng)久不衰;她自杳杳迷蒙走過,血淚交織,滌蕩鉛華;她向煌煌輝光走去,盛筵彌長,開辟莽荒。華夏子女以無數(shù)日夜編織綺麗強國夢,夢如舴舟,科技托籌。
科技沉穩(wěn),繪強國藍圖弘盛:以夢為軸,上蒼穹,下海潮,通四方,達微毫。東方國執(zhí)百二河山起身斂容,裙裾儼然、妝鈿雍貴,爭教六合心馳,九州神往。
神舟盛況如鵬之魁偉,憑六月息扶搖而上,乘科技投梭瀚宇。正如“天問”一號掣電入冥窈,無色火焰鍛冶國之利器直御蒼穹,縱破幽遠,回望塵寰,激昂河山。“天問”系列的規(guī)劃,是繼“天宮”之后又一劃時代巨作,彰顯了航天強國背后科技的迅猛騰飛,因其興盛亦成其點綴。中國航天由科技揚發(fā),知問九天。
“天問”御蒼穹,“蛟龍”統(tǒng)玄冥。蛟乘海運,突冰逐浪。南極科考非“龍”莫屬,達成新高壓級探測騰譽而歸。不懼浪譎云詭,各路大國工匠灑江傾海為龍醒傾心力鑄金方,執(zhí)科技之刃先駐長城再拔中山爾后劍指昆侖。懷千秋之夢,赴蒼莽之荒。中國足跡烙熾冰原白雪凄冽。如此種種,皆國人盡一生之力而送之。無論是蛟龍深海尋,亦或是科考莽原察,全然作科考強國遒勁一筆,渲凝歷史,入木三分。
天海洞想,源國之夢;岸江彌壑,源國之強。武漢長江大橋與港珠澳大橋的相繼開通,變天塹為坦途,化溝壑為康莊。每項榮譽的背后,都有沉甸甸的科技加成,無一不為強國之證。海底隧道沉堙,國之自信卻備得升揚。大國重器飽含工匠們的汗水和智慧,以科技之名為強國烘云托月,為區(qū)域經(jīng)濟協(xié)同發(fā)展奠千鈞之基,助推國情由盛轉強。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千萬氣象,天高水長。神舟定會從國人殷切勤懇所設之“橋”步向強盛與輝煌。不懼百罹而成,只因科技承夢。
天高海渺岸崎,中國人用智慧布弘章,上至星原浩瀚,下達微觀涓埃,是以科技求索窮極究竟。“墨子號”開辟量子通信新土,深究刻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盛發(fā)至臻純之精。借古哲人之思辨付諸當代科技繁榮。中國人又一次挑戰(zhàn)不可能,填補了通信加密窺視的當代技術鴻溝。“肅德有端明,端后成物靈”,科技這位成熟老練的“操盤手”正以一種極度張狂的方式帶給中國驚天巨變,掀起新時代的壯闊思潮。其狡黠精明令世界嘆服。不辭科技手以托強國夢。縈懷科技強國,白首不辭苦辛。
天高星海空濛深遠,海陷冰脊倉皇寒堅,岸崎江濤危渚鉤連,毫末秘鑰百煉苦勉。科技為炎,冶國之利器;科技為旗,揚國之志氣;科技為江,載國之夢舟。逶迤長途亦無駐,但請神舟步入輝光深處。泰岳成妝,嵩華作堂,掙脫晦暗桎梏,摒棄血淚枚苦。借科技結髻挽發(fā),令四海見其美而驚詫;憑科技斬除敝麻,得八荒羨其巍而雍雅。
同譜華章,慶我華夏貴美富強;共舉霞觴,祝我神舟盛筵彌長。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5】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伴隨著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先生的講座帶領我們認識了科學、體會了科學的酷炫和有趣。這次講座也使我有了一番新的體會。
縱觀中國近現(xiàn)代史,在中國一步步走向強大的過程中,科技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中人民只能用砍刀和長槍一類冷兵器,而被資本主義先進的炮彈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到1967年于敏老先生等人成功試投出中國第一枚氫彈,發(fā)出撼天動地的巨響,讓世界為之震撼;再到如今的北斗導航系統(tǒng)遍布全球、蛟龍?zhí)柹顫撊牒!?G全國通行,中國人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六十年來科技發(fā)展,積貧積弱的中國早已載上了強國的夢想,揚帆遠航。
然而,我們也不曾忘卻我國今日輝煌的背后,是無數(shù)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辛勤勞動。我們不曾忘卻,“人民科學家”南仁東先生孤身一人在西南群山中跋涉十二年,只為選出“天眼”的最佳建造位置;我們未曾忘卻,屠呦呦女士在千百次失敗后終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世界數(shù)千萬瘧疾患者的性命;我們未曾忘卻,鐘南山院士在2003年和2020年兩次全球規(guī)模傳染病中挺身而出,做出正確的判斷,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身負重任,不畏艱難,執(zhí)科技之劍,開辟出強國之路。
而我們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支柱,也當以祖國興榮為己任,傳承科技之劍,積極推動科技發(fā)展。“千山可跋,萬水可涉。”少年應當胸懷鴻鵠之志,腳踏堅定方向,矢志不渝、砥礪前行;“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少年也當心存創(chuàng)新精神,手握實干力量,與時俱進、與國同行。就像那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顏寧,發(fā)現(xiàn)石墨烯超導材料的曹原,嫦娥四號研究組出色的成員們……他們穩(wěn)穩(wěn)地接下了這柄科技之劍,并將它打磨得更加鋒利,為國家的富強添磚加瓦。
“如將不盡,與古為新。”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更應該把握時代脈搏,以國家發(fā)展為目標,并為此注入新的力量。“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讓我們重溫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名言,善假于器去殺死庸碌的情懷,照亮前方的黯淡,時常帶著怦然心動如往昔般的感覺,不做縱容的悲愴與哭喊,一起擁抱科技新時代。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少年的肩上終會承載著祖國的未來。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6】
能夠像鷹希望展翅高飛,能夠像魚一樣遨游大海,我們都能夠有所成有所就,即使遠在他方與親人相隔千里,但是求學的心是那么強烈,來到學校是我們的機會也是我們即將展示自己的機會。
助學顧名思義就是以某種方式幫助你學習,比如當下各校都實施的助學貸款,助學貸款可以在你高中的'時候就辦理減少了求學所需費用的壓力,可以讓你輕松的上大學圓美夢。
我們都是祖國的花,祖國不想失去我們所以給了我們求學的機會,但這只是給而不是應該給,抓住機會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學會感恩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國家助學活動不是想你以后真的能幫國家做什么事,不是真的期望每個人都像袁隆平一樣真的的造福全世界,國家發(fā)放助學金只是想我們諾大的祖國不會有那么多庸庸碌碌的人,只是希望你能夠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不用乞求別人的施舍來生活。
每個人都有夢,或大或小,或輕或重,大的就是為國家小的是為自己。輕的是為家人重的是為人民,夢有重有輕但是只要有夢想只要有實現(xiàn)夢的機會,為什么不去爭取為什么不去實現(xiàn)?國家發(fā)放的助學資金就是為了那些有夢想的青年,不想讓他們太早折斷飛向好處的翅膀。我們能夠得到資助是我們的福,不是么?
國家給了百萬學子成才的機會也給了教師育才的機會,學子們從家走出來進入到社會,走進大學不斷充實自己,是國家希望學子們不僅僅成才而且能夠成人,成人是父母的希望也是國家的希望,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希望。
不是說得到助學資金的人就應該學而沒得到的人就無所謂學習,難道國家給你的資助重于父母給的么?爸媽的血汗錢也等同于國家貸款,都是辛苦錢。
我們是他們的希望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應當學會在成才的同時更加學會成才,報效祖國回報父母。
我不知道別的人的想法,我只知道當我站在祖國這片片國度上,有無限責任和無限自豪。不僅僅是父母養(yǎng)育了我還是祖國給了我們成長的土地,沒有改革開放沒有高考沒有一系列制度何來得今天?何來的上學機會,珍惜和報答之意應當長記心中,就像張學良將軍一樣,以國家為重自己為輕,我們也許沒有這樣的機會維護祖國的領土但是我們能夠共創(chuàng)祖國的輝煌。
助學,筑夢,鑄人是國家的希望也是我們的使命。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7】
生活中,我的愛好很廣泛:畫畫、游泳、閱讀、打羽毛球、寫寫小詩……我都喜歡。有叔叔阿姨問我:“小姑娘,你最大的愛好是什么呀?”我會眨眨眼,告訴他們說:“我最喜歡機器人單片機編程了!”然后開心地抬起頭,看著他們臉上出現(xiàn)的驚奇表情。
我為什么喜歡機器人單片機編程這樣的活動呢?記得那是三年級冬天的一個下午,我和媽媽無意中走入了一堂樂博機器人的普及推廣課。走進教室,我看呆了:滿教室里全是男孩子,他們有的拿著螺絲刀,往一塊塊黑色的薄板(我后來知道那叫做線路板)上擰螺絲,有的手里舉著遙控器在研究。我好奇地問旁邊的一位指導老師:“這些都是男孩子玩的嗎?”老師還沒來得及回答,一個男孩子站起來驕傲地說:“那是當然!女孩子怎么會玩這種高難度的東西呢?”一聽這話,我很是不服氣,下決心用實力證明自己。
我的機器人少兒興趣班開始了。每次上課前,老師都會科普一下,教我們如何用簡單的科學原理解釋一些生活現(xiàn)象。這真的.好有意思啊!在實際練習中,我們需要按照本次造型的目的,用線路板、紅外線傳感器、LED燈、碰撞開關、伺服馬達、履帶和車輪等零部件,來組裝出叉車、坦克、潛艇、車輛出入起落桿等最終作品,并且用電腦軟件編出具體程序指令,最后用遙控器來實施任務。整個過程中有些任務還是有難度的,但是我都想辦法克服了。每當機器人停下最后一個動作時,我都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陶醉在完成挑戰(zhàn)的快樂之中。有一次,聽老師說有一場全蘇州市的比賽,我毫不猶豫地舉手報名,并堅持在盛夏的天氣里參加賽前集訓。
比賽的那天終于到了。炎熱的體育館里,我汗如雨下,沉著應戰(zhàn),想展現(xiàn)出來我最好的實力。幾經(jīng)努力,反復調試,我終于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金牌!
回到家,從爸爸媽媽的談話中,我聽到在將來的世界,人工智能將會大面積普及至每一個國家,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強國,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
此后,因為我有機器人組裝和編程的基礎,所以很快就被選入了學校的航模社團,進一步領略了在科技領域克服困難迎接挑戰(zhàn)的無窮樂趣!
“科技,是改變世界的神奇之筆。”證明自己,早已不是我熱愛機器人編程的動因。為了迎接新科技帶來的挑戰(zhàn),也為了祖國在新時代的強盛,我決心在我最大的愛好———編程和模型方面努力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8】
曾經(jīng)有過無數(shù)的夢想,當科學家,解決千禧難題;當宇航員,探索宇宙的奧秘;當老師,帶領學生走進知識的海洋……我的未來究竟會是怎樣的呢?我?guī)е鼈儯瑏淼綁粝敕街垠w驗我的未來。
走進夢想方舟,一座微縮的城市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樓房、街道、車輛……一切都讓我好奇。各色的場館警署、消防局、銀行……“第八人民醫(yī)院”,我要從急救醫(yī)生開始,實現(xiàn)我的夢想。急診室里,輔導老師先教我們認識急救箱里的各種物品,然后指導我們一步一步為病人檢查傷口、消毒、包扎。看似簡單的操作,做起來卻并不容易,繃帶不是纏得太緊就是太松,好不容易包扎完了,卻把病人裹成了粽子。接著,老師教我們?yōu)樾奶粑V沟牟∪俗鲂姆螐吞K,檢查意識、開放呼吸道、人工呼吸、心臟按壓,天哪,我原以為只是吹吹氣、撳撳胸口的事情,里面竟藏了那么多的知識。這時,診室里的急救電話響了起來,老師拿起急救箱,帶著我們坐上救護車出診接病人。我們被分成兩組,一組為病人心肺復蘇,另一組為病人包扎傷口,很快,病人經(jīng)過我們的初步搶救,被送入急診室輸液。病人蘇醒了,我們的搶救成功了,我也成了一名合格的急救醫(yī)生!
走出急診室,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吸引了我,我又成了夢想中的考古工作者。走進考古洞穴,眼前是奇怪的文字和圖騰,耳邊是讓人毛骨悚然的`聲音,腳下是開裂的土地,但我絲毫不畏懼,跟著輔導老師前進,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中國的國寶——兵馬俑,完整的霸王龍骨架……然后,我們按照老師的指導開始挖掘寶藏……挖呀挖呀,挖得滿頭大汗,我們終于發(fā)現(xiàn)銀光閃閃的寶藏——一個小玩具。
離開考古洞穴,我又成為夢想中的人民警察,穿上警服在街道上巡邏;成為夢想中的建筑工人,帶上安全帽在工地上忙碌;成為夢想中的消防員,出現(xiàn)在火災現(xiàn)場……
夢想方舟不僅讓我學到了各種職業(yè)知識,體會到了勞動的辛苦和樂趣,更讓我體驗了自己的未來,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夢想方舟——我的夢想從這里起航!
點評:小作者在“夢想方舟”中用心體驗,真切地感受到了勞動的辛勞和樂趣!全文行文流暢,敘述有詳有略,善于運用排比句式來造勢,讓人讀之認識了一個充滿夢想,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小小少年!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9】
我的夢想屋可不是一個平常的房間,它是我多功能的電子屋,我喜歡在里面做我喜歡的事情。
這種房屋是用一種特殊的環(huán)保塑料充氣做成的,它的外形新穎美觀,內部設計超前,是21世紀先前的作品,屋內寬敞明亮,世界各地的東西應有盡有,任你挑選。房屋的頂部有避雷裝置和太陽能儲備系統(tǒng)。而且它是一個三層小樓,上樓、下樓都有滑梯,所以我們呆在家里,總不會覺得無聊。它的底部有一個充氣孔和綠色小蓋子,底部四周還有防龍卷風的裝置,使房屋固定。用的時候把它吹起來,不用的時候把綠色小蓋子拿掉。
來到屋前,我用拇指輕輕一點門的指紋識別鈕,指紋控制的大門就自動為我敞開。一進門,就會看到一個電子沙發(fā)。坐在沙發(fā)上,欣賞著電視節(jié)目,不知道有多舒服。旁邊是一排水晶櫥柜,它全是用電腦系統(tǒng)控制的,只要你打開電腦,開起識別大腦系統(tǒng),你想要什么,機器人就會幫你,你根本不用費任何力氣,只要想什么,自然就會出來什么了。門的`右邊是電子世界,按下綠色按鈕,它就會帶你去網(wǎng)上沖浪,給你想要的大千世界,按下紅色按鈕,一陣陣悠揚的樂曲,就會從這兒傳出來,黃色按鈕,當然是為你洗清一身的疲勞而準備的沐浴房了。按下藍色按鈕,就是衣服的超市,你想穿哪件衣服就選哪件衣服。
二樓,就是休息的客房了,在這兒你學習你休息都可以,一個角落里,是圖書館的縮影,你想要什么書,需要什么資料,只需在大屏幕上寫幾個字,圖書就會自動送上家門來了。在床上,你如何睡覺都可以,排成一字、人字、大字,總會讓你休息個夠。這邊是一個鳥語花香的露臺。里面秋千、蹺蹺板、滑梯樣樣都有,它們還可以讓你撿回童年的記憶呢。
三樓,是你周游世界的課堂,你拼出哪個地方的名字,房屋就會慢慢地縮小,變成汽車,帶你周游世界。遇見高山,它會變成一架飛機,帶你飛過去。遇到大海,他會變成一艘輪船帶你游過去。當你游覽壯麗風景的時候,它會變成像巧克力那樣小,直到放進你的小口袋里,方便你的游覽。
這樣的房屋不僅可以美化環(huán)境,方便。更重要的一點,它能把垃圾變成空氣和水,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妙!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10】
多少次,總是在沉默中等待、等待。多少次,想翱翔又展不開羽翼。
媽媽,許久以來,您一直呵護著我,不肯讓我受半點委屈,我也一直是你心中的乖兒子,從來不惹您生氣,您說往東,我決不往西。只要您一聲令下,我就乖乖執(zhí)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地懂得了許多事情,我知道了應該獨立生活,我不怕累。然而,當我拿起菜刀準備切菜,您如閃電般奪過菜刀。
媽媽呀,請您撒開手讓我大膽的去干吧,我什么都不怕,只怕您那充滿期待的目光。我知道,你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就是為了我,多少次看到您忙碌的背影,看到您摻了白絲的頭發(fā),我多想去幫您一把,可話剛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您一轉身我又看到了那充滿期待的眼神,眼角的魚尾紋,我真是難以啟齒。我不愿成為籠中的鳥兒,我想飛,飛向藍天,飛向白云,去尋找我的夢。溫室中的鳥,比不過曠野中的雄鷹,它太脆弱了;溫室中的花朵比不過原野上的蒼松,它太嬌嫩。在您的愛的重重包裹下,我又怎會比它們強呢?您說:“飛?那里有危險,在媽媽身邊多好。”我無言以對,我怕我的成長會傷您的心……
媽媽,我想!真的好想,好想……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11】
夜靜了,我獨個兒坐在窗前,凝望著那一顆顆金光耀眼的小星星,我多么想自己就是其中的那一顆呀!
如果我是一顆小星星,我要在銀河里自由飛翔,伴隨著清光如水的月兒,照耀著夜里的路人,為他們指引前進的道路,那該有多好呀!
如果我是一顆小星星,在我不高興的時候又可以躲在屏風似的云霞里,把白云當成我的被褥,把彎彎的月兒當成我的安樂椅,和我的同伴星星們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那又該多好啊。
如果我是一顆小星星,我要和同伴們一起在天空中永恒閃爍,用我的光輝照耀人間,不讓黑暗在宇宙出現(xiàn),我要讓和平與快樂的火光不熄滅。
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那茫茫宇宙中最璀燦的那一顆小星星呀!
傳承經(jīng)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篇12】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
為什么想當作家呢?因為寫作使我快樂,當我拿起筆寫作時就會淪陷在寫作中,想把一切都寫進去。我會堅持寫日記,感嘆我的快樂,發(fā)泄我的情緒,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寫下去,我對寫作有了興趣,同時我也有了成為一個作家的夢想。以前我沒有夢想,是一條“咸魚”,現(xiàn)在我要翻身實現(xiàn)我的夢想。
現(xiàn)實是此岸,夢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我要從此岸跨到彼岸,去見彼岸盛開的紅蓮。我要渡過湍急的河流,去實現(xiàn)我的夢想。詩人杜甫,他想報國,年輕的他有著雄心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他的夢想。到了唐朝晚期,戰(zhàn)爭頻繁,“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現(xiàn)了他對國家的憂心,他憂國憂民,一切都用他的詩詞表達了出來。
一個哲人說:“夢里走了許多路,醒來還在床上。”他告訴我們不能躺著等待開始,不僅會遙遙無期,甚至連已經(jīng)擁有的也會失去,你們是否也在幻想中彷徨呢?
為了夢想努力的人,祝你此生,夢想光芒,野蠻生長,永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