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心得
在《三國演義》里,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位長得濃眉大眼英氣逼人——趙云。趙云是常山人,字子龍,號稱常山趙子龍,原是公孫瓚手下一員虎將。
在《三國演義》里,我最喜歡的一章就是草船巧借箭。主要講了諸葛亮答應了周瑜三天造出十萬只箭。他向魯肅借了二十只船,船上派三十名士兵,再扎上一千多個草把。諸葛亮借大霧讓曹操的一萬多名弓箭手一齊向江中放箭,那箭像雨點般的落到了諸葛亮的二十只草船上。最終,諸葛亮以聰明巧借到了十萬多只箭。
在書中,我也了解了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周瑜等許多歷史人物的故事。
讀完了這本叫《三國演義》的書以后,讓我看到了諸葛亮的聰明、博學,劉備的仁民愛物、禮賢下士,關羽的仁義、忠心,趙云的威武、勇猛……
我愛看《三國演義》這本書,它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心得篇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翻開《三國演義》,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治世能臣劉備;亂世奸雄曹操;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忠心耿耿的趙云;生性粗魯的張飛……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讓我牽腸掛肚,唯恐其遭遇不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讓我也仿佛鉆進了那本書里,與劉備一起商議軍機,與關公并肩作戰。
諸葛孔明,這個直到第三十六回才隱約出現的人物最讓我敬佩。他初出茅廬,火燒新野,舌戰群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燒得曹軍膽戰心寒,說得東吳啞口無言……他的勇敢與智慧已在我的心頭印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
合上《三國演義》,讀完這段精彩的歷史,可我始終忘不了那些謀臣武將的精彩故事。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心得篇3
書籍是甘甜的瓊漿,令人久久回味;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人受益匪淺;書籍是沁人心脾的花香,令人陶醉其間。
輕輕翻開《三國演義》的扉頁,一段段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便深深地扣動著我的心弦,令我為之感慨。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有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瑰寶。名著中涌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有知人善用、禮賢下士的劉備,有忠心耿耿、義字當頭的關羽,有勇猛過人、粗中有細的張飛,有渾身是膽、武藝超群的趙子龍,有詭計多端、疑心重重的曹操……但最讓我崇拜的還是諸葛亮。
我崇拜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空城計”、“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哪一個不都充分說明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話說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想置諸葛亮于死地,于是利用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時機,逼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出10萬支箭,否則按軍令狀斬首。周瑜的沾沾自喜和險惡用心,諸葛亮的身處險境與進退兩難,都在我腦海里浮現。但誰知,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早就算定三天后江上必有大霧,于是“草船借箭”的計謀早已成竹在胸。最后,讓周瑜不得不嘆服:“諸葛亮乃神人也,吾不如他!”諸葛亮的運籌帷幄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輕輕扣上書頁,歷史的風云,猶在眼前變幻。尤其是三國演義的開頭語“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备亲屛腋锌f分,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隔海相望的——臺灣。歷史上,臺灣飽經戰火的洗禮,分分合合,至今還孤懸海外。但是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這一事實,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海峽兩岸人民血濃于水,兩岸人民一家親,正是應了那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信不久的將來,臺灣一定會重新回歸母親的懷抱。
讀一本好書,如同與圣人一起談經論道,曉事明理;讀一本好書,如同在知識的百花園里,尋芳采蜜,厚積薄發;讀一本好書,如同品一杯茗茶,余香裊裊,回味無窮。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心得篇4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有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偟膩碚f,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心得篇5
今日,我讀了《三國演義》,頓時有感于懷。
人們都認為三國是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80年這90年里,實際上真正的”三國是在“三分天下吳蜀魏”那個時候,但要是只寫真正的三國,那么曹操和其他三國名人就沒有出場的機會了,《三國演義》也就沒有那么好看了。
梟雄,也就是兇猛的英雄,最先想到的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令他威風八面,加上他平時南征北戰,在人們心中自然會成為梟雄。他的基本策略是招降納叛,所以他得到了人才和武將還有許多他想要的東西,可是,曹操隨著自我的發展,野心也開始膨脹,從梟雄搖身一變成奸雄,從騎都尉升到丞相,就差沒當皇帝了。當我看完曹操的事跡后,再回顧他以前的事,不得不承認他很了不起,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很多人都說劉備是梟雄,我卻不這么認為,曹操每次打仗都是沖在前面,劉備就很少出馬,但他戰黃巾,斗呂布時,他打的很英勇。劉備是靠著諸葛亮和那一群大將奪得了一片天地,皇叔的稱號和攜民渡江的事再加上他的武將豐功偉跡,在人們心中真不明白他的人氣和地位飆升到什么層度。
孫權是個好皇帝,可“藉兄父之基業”這幾個字使他很難堪,但他帶兵打和政治方面都很卓越。在《三國演義》里孫權既沒有曹操那么兇猛,也不像劉備那么懦弱,所以名聲比較好,活得比曹操和劉備長,使得吳國的壽命長。
匆匆忙忙地趕了一個午時,沒打完,也打不完,過不,看在我是新手又打字辛苦的份上,還是饒我吧。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心得篇6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主要向讀者介紹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諸侯割據的一副副歷史畫面
小說中出色的謀士比比皆是,最使我敬佩的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識地理,三教九流,無所不通。他后來投靠劉備,為劉備奪荊州、占益州。劉備死后,諸葛亮有-年獨攬大權,他完全可以做第2個曹操,稱王稱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終其一生并未取代劉禪。這足以表示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
小說中的趙云武藝超人,真乃一代良將。他曾沖進袁紹營中如入無人之境,大破袁紹。他也曾在萬軍之中單槍匹馬救劉備的兒子,并殺了曹操陣營的五十四員名將,奪了四條長槍和一把寶劍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書中的關羽不僅武功過人,而且義薄云天。他因一次戰役被迫降曹,但提出約定:他一但知道劉備的下落,就一定要去找劉備。在曹操營中,曹操為了籠絡關羽,經常送他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但關羽仍不變心,對故主忠心耿耿,并最終回到劉備身邊。
縱觀《三國演義》中各路英雄豪杰,他們或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或驍勇善戰,所向披靡;或忠心耿耿,義薄云天……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干出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偉業,造福一方百姓,為后人留下一段段佳話,讓人望塵莫及,徒生敬佩之情。
撫卷沉思,我從這些歷史任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他們那種橫槍躍馬,馳騁疆場的灑脫英姿;感受到了他們憐惜蒼生,關心百姓的悲憫情懷;感受到了他們笑對死亡,舍生取義的英雄豪氣……
唉,雖然東漢末年和英雄很多,但早已灰飛煙滅,成為歷史,可惜!可惜!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心得篇7
三國演義這一個打仗的故事,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歷史故事。
東漢末年,戰事紛起。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三國之間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孟獲、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赤壁之戰等,很多很多。
在這一歷史時期,造就了許多各具行色的人物,如通天文、知地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厚義氣、驍勇善戰的關羽,勇猛又粗中有細的張飛,才華橫溢但心胸狹窄的周瑜,胸懷大志、知人善用的孫權,文韜武略、奸詐梟雄的曹操……
在這部文學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諸葛亮草船借箭了。講了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做出十萬支箭,諸葛亮說只在三天,借二十條船使用。諸葛亮利用長江當時大霧的天氣,將這此船駛近曹軍駐軍處,以詐攻騙取曹軍不敢出擊,只用箭射擊,然后利用布置在二十條船上的草人將箭接住,終于完成了周瑜險惡的要求。
讀了三國演義,讓我感受到英雄義氣,勇于獻身,保家衛國的純樸的理念,也從中學到了很多古代的軍事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心得篇8
我讀了很多的中外圖書、古的、今的、名著的……其中,我要給你介紹四大名著的其中的一本有關中古戰爭的書,這本書就是《三國演義》。
故事是這么說的:三個國家的戰爭,十分激烈,這三個國家各有一些大將,如:禮賢下士的劉備、為人光明磊落的關羽、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勇武魯莽的張飛和奸詐狡猾的曹操。這幾個英雄人物中的故事各不相同如:刮骨療毒、空城記、火燒赤壁和草船惜箭。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關羽的刮骨療毒。
在刮骨療毒這一篇文章中說道:關羽喝叫曹仁投降,可是曹仁聽到后,并命令小兵們弓弩齊發,可是有一箭,把關羽的左臂射傷了,并派人把關羽帶了回來,關羽回到寨后,拔下了箭,可關羽卻看到箭上有毒,自己的左臂已經青腫。關平想把關羽送到荊州治療,而關羽不聽。
一天,一位老人從江東來到寨前,自稱是華佗,聽說關羽負傷,就趕來醫治,華佗進到營帳見關羽時,可見關羽正在和馬良下棋。華佗見了關羽的傷,便說“此處是弓箭所傷,箭中、含有毒藥,這些毒藥直透入骨,要是不早些醫治,這只手臂也就無用了?!标P羽問。“用什么藥物才能治好。”華佗說:“我自有我的治療方法?!蹦愕膫咽直鄯旁谝粋€鐵環子中,在把環子釘在一根柱子上,在用繩子把你的手臂固定在環子里,然后用尖刀把皮肉割開,一直割到骨頭,把骨頭上的毒割去,用藥敷之,在用線縫上?!标P羽說:“這容易,不用鐵環,就只要在桌上擺上酒和菜就行了,關羽讓馬良陪他邊喝酒邊下棋,關羽伸出左臂讓華佗醫治,華佗拿出尖刀,讓小校捧盤在下面接血,華佗割開皮肉,只見骨頭已經發青了,就嚓嚓刮了起來,關羽邊談笑邊下棋,一點痛苦也沒有。不會兒,華佗刮盡了毒,縫合了傷口,敷上了藥。關羽大笑著說:“胳膊一點也不疼了,先生真是神醫!”華佗說:“我行醫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樣能忍住疼痛的,將軍真是神人!”
在刮骨療毒這一篇文章中,關羽真是神了,連華佗先生都覺的關羽厲害,那我們應該更覺得關羽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