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活著讀后感
讀書筆記可以記錄下閱讀時的感想和收獲,并寫下當(dāng)時的心情和一些想法,有助于抒發(fā)情感和啟發(fā)思考。寫好讀書筆記活著讀后感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讀書筆記活著讀后感,方便大家學(xué)習(xí)。
讀書筆記活著讀后感篇1
年少不懂珍惜,吃喝嫖賭,敗光了家產(chǎn)。父親換成銅錢讓兒子自己去還債,讓兒子知道生活的不易。家產(chǎn)散盡后家珍的不離不棄,生兒育女,千金小姐為支離破碎的家精打細算,舍不得福貴做重活,十指不沾陽春水到下地耕種,體力,耐力,心里承受能力都展現(xiàn)出家珍作為女人的偉大。
兩個孩子都懂事,鳳霞因為一場大病變成聾啞人,想到福貴最難的時候都是鳳霞的笑語陪伴度過,后面聾啞了看到鳳霞兩個字都覺得難過。有慶因為父親說他鞋損壞的快,每天打著赤腳跑50里地去上學(xué),放學(xué)割草喂羊,一直在路上沒停過。那個時代的人為了吃奔波勞累,日子太過于心酸。本以為有慶的離開是意外,鳳霞遇到一個疼他的人是一件暖心的事,無奈作者也不放過這一家,可憐的鳳霞,可憐的二喜,可憐的苦根。
福貴送走了身邊一個又一個親人,到最后只有老牛作伴,耕地喊的名字無疑是對親人的思念,死去的人已經(jīng)離去,活著的人還要繼續(xù)活著,只是活的太苦了,內(nèi)心是多么堅強才能忍受一次次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
活著,好好活著,我很幸福,我會珍惜擁有的一切。
讀書筆記活著讀后感篇2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人活著,最怕的應(yīng)該是孤獨吧。無論多么輝煌的背景,轉(zhuǎn)身既是孤獨的背影。有時候看完一本書是享受的,但是有時候覺得看完一本書是悲傷的。前不久看完了余華的作品《活著》,假設(shè)要問我說,看完是什么感受,那一定是:壓抑。當(dāng)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個死去,最后只剩下主人公富貴和那頭老牛的時候,不免會覺得作者太過無情、冷血,但又是作者那種冷靜幾近殘忍的寫作手法,才會給我們那么多的考慮。
今天我又把書本拿了出來,我有在書中做筆記的習(xí)慣,我翻到了這段話:“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fēng)光了一陣子,往后就越過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fēng)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jīng)]長進,可壽命長,我認(rèn)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我該為誰而活,我為什么要活著。”這句話我想大概每個人都想過吧,只是都沒有一個太好的答案,可以滿足自己,也就不了了之。悲傷的時候我認(rèn)為是不適宜看《活著》這本書的,因為它會把你帶入一個更加悲傷的情緒中,也許更糟糕的是,會讓你無法自拔。
有時候,你不會不敢把文章串聯(lián)起來,因為一旦串聯(lián),你會發(fā)現(xiàn),這書中的主人公未免也過得太慘了吧,這樣的承受才能,我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是很難想象的,太可怕了,主人公所遭遇的一切。
但是,當(dāng)我們經(jīng)常考慮一個問題的時候,會有兩種情況,其中一種是我們在一個死胡同里走不出來,另一種是我們越想越敞亮。也許,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讀書筆記活著讀后感篇3
最初被吸引是電影《活著》,一開場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葛優(yōu)和富貴就緊緊的交融在了一起。
后來找來小說去讀,已記不清讀了多少遍了,一本薄薄的小說,讀出那么多厚重,隨著富貴少爺?shù)拿\沉浮,體味著人生的沉重。繁華過后,沉淀的只有人生的本真。就象吹盡了黃沙,留下顆顆真金。
生在溫順珍貴鄉(xiāng)里的富貴少爺,賭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過起了佃戶生活,娘沒有嫌棄她,被他百般侮辱的妻子家珍也回到了身邊,和女兒鳳霞,兒子有慶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好景不長,富貴被抓丁,以歷戰(zhàn)場上的九死一生。回家后和家珍相濡以沫,平淡的生活中有溫情,但更多是生活的艱辛,很多時候只是僅僅為了填飽肚子。一個小人物的命運隨著社會的動亂而隨波逐流,就象一片樹葉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
《活著》用樸實無華,平鋪直敘的方式詮釋了人生的真諦。使我們看到那一份份濃濃的親情和小人物的內(nèi)心保存的那份純真那份仁慈。富貴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先是和他一樣敗家的父親和舐犢情深母親離去了,后來有慶被抽血而死,女兒鳳霞死于難產(chǎn),和他一起飽嘗苦難的家珍也分開了,后來是二喜,就連苦根也沒能保住。只剩下一頭老牛“富貴”。兩個“富貴”頑強的活著。很多鏡頭在心里久久不能消失,在賭場被富貴毒打的家珍,槍斃龍二時的幾聲槍響,有慶和鳳霞的死令人揪心的疼。而家珍那句“春生,你欠我們家一條命,所以你不能死”更是催人淚下。從中看到了人性深處的偉大。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堅持活著,再苦再難也要活著。《活著》是一支古老的歌謠,講述著生命的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讓我們懂得卑微生命中蘊藏著些微的卻如金子般閃亮的光芒。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溫情可以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xù)前進的力量。
讀書筆記活著讀后感篇4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用這句詩詞描述《活著》的主人公富貴再恰當(dāng)不過了。曾經(jīng)的大地主,門前車水馬龍,不曾想龐大的家族被富貴一人斷送。
周末看完了余華的《活著》,作者以簡單普通的語言風(fēng)格,用聽故事的方式讓主人公將自身經(jīng)歷娓娓道來。為了活著而活著。主人公富貴用一生的故事書寫了無論人在哪個階段都要珍惜當(dāng)下,活在當(dāng)下。各個階段都要不停的尋找幸福。
本書講述了主人公富貴的一生,年輕時因仗著家庭情況好,成天游手好閑,尋花問柳。還記得富貴取了媳婦后經(jīng)常去逛窯子,讓窯子里的姑娘大搖大擺的背著自己回家,路過老丈人的店鋪而毫不遮掩,羞的老丈人每次見到富貴就躲起來。
在這些玩膩了以后沾上了賭博的癮,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每次去賭博都讓別人欺騙而不自知,身上帶的錢輸光了后就欠債,終于,對賭的人在得知富貴輸光了家里的房子、一百畝土地后沒有資本跟他對賭,便要求兌現(xiàn)。讀后感·愿賭服輸,在父親得知富貴輸?shù)艏耶a(chǎn)后身體一蹶不振,很快就去世了。
富貴從輸?shù)艏耶a(chǎn)后幡然醒悟,決定從頭再來,好在妻子并沒有因為富貴以前犯下的錯誤而落井下石,反而帶著未出生的兒子在娘家呆了一段時間后毅然回到富貴身邊,同他一起經(jīng)歷貧窮的日子。
在富貴的老娘生病以后,他懷揣兩塊銀元給母親去抓藥,不料想碰上國民黨抓壯丁,富貴就這樣稀里糊涂的被抓走,直到兩個月后國民黨部隊被共產(chǎn)黨打敗充當(dāng)俘虜被遣散回家。
沒成想回到家時老母親已經(jīng)生病去世了,這下就只媳婦、兩個孩子和富貴一家四口。不幸的是富貴媳婦最后得軟骨病而死,他們的女兒鳳霞是個啞巴,兒子為了救縣長夫人失血過多而死,鳳霞最后生孩子時大失血救治無效,鳳霞的孩子因為太餓而吃了大量的豆子而撐死,最后只有一頭老黃牛陪伴富貴共度余生。
在這些最悲慘的事情發(fā)生在富貴身上時,他沒有被生活打敗,依然艱難的活著。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讀書筆記活著讀后感篇5
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xué)名著,流行小說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只可是很多時候是當(dāng)成故事來看,看完了感嘆一番也就丟下了.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了余華寫的小說《活著》,《活著》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著作者平實的敘述中,經(jīng)歷著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內(nèi)心沉重,感覺有說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jīng)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著主人公的經(jīng)歷,禁不住疑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干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生生讓自我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后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終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著,理解了自我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著的意義并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戶,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yīng)當(dāng)說是生活,為了活著,一家人的活著,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著也似乎有了目標(biāo).用書中的話說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實了.他想著經(jīng)過自我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fā)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上歷經(jīng)生死,成了俘虜后應(yīng)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lǐng)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著的唯一理由吧.只是此刻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dāng)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jīng)想開了,認(rèn)命了.用家珍的說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齊,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經(jīng)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明白團圓的真實可貴.活著,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齊.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wěn)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yī)院里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時有慶已經(jīng)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y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慶嘴唇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yī)生,醫(y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說:'心跳都沒了.'醫(yī)生也沒怎樣當(dāng)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chǎn)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那里真是說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樣會如此荒.唐怎樣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dāng)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著,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著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著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jīng)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jié)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著他們的期望——苦根,艱難的活著.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苦根跟著他外公到了七歲,發(fā)著高燒,幫著徐福貴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后就發(fā)現(xiàn)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我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么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我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也許無所謂活著,塵世的苦難,活著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僅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著》并不是要告訴我們應(yīng)當(dāng)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quán)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tài)度吧,只要活著,總有期望,態(tài)度也許至少是能夠改變活著的狀態(tài),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能夠告訴自我,我們活過,也以往努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