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愛的教育怎么寫
讀書筆記愛的教育怎么寫篇1
在我的書架上,各種各樣的書都有,可最令我感動的是《愛的教育》,這是一本詮釋愛的書。
《愛的教育》的作者是亞米契斯。文章是用日記的方式寫的,講的是一個叫愛立可身邊發(fā)生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記得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曾學過一篇課文叫《爭吵》,就是從這本書里節(jié)選出來的,不過,最令我感動的是其中的一篇故事叫《意外的事件》。
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叫做普羅迪,看見一個低年級的小朋友不幸被馬車撞倒,當時,一輛公交車正往小學生跌倒的地方駛來。普羅迪眼看這個小朋友將被車子軋傷,便勇敢地跳了過去救他。而他自己卻沒來得及撤出自己的腳,被車子不幸軋傷了。他這個出乎意料的舉動不僅僅讓在場的人驚呆了,也讓我感動震撼。我不禁被普羅迪的這種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動了。他這一勇敢的舉動,不正是愛嗎?
讀了《愛的教育》,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愛,現(xiàn)在我明白了,愛就是盡自己所能,幫助有困難的人。
讀書筆記愛的教育怎么寫篇2
一本好書,猶如一輪太陽,將陽光灑遍世界,帶給了我們光明的同時,也溫暖了我們的心窩。
《愛的教育》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讓人讀了就會難以忘懷。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學生安利柯的日記來講述了發(fā)生在他身邊的事情,書中有許多我們認為很平凡的人物,像煙囪掃除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等,這些故事里面都蕩漾著對父母、師長、朋友真摯的愛,蘊藏著感人肺腑的力量。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抄寫員》這個故事。
敘利亞是小學的五年級生,家里十分窮,父親在鐵路做雇員,敘利亞家里還有許多弟弟妹妹,只靠父親的這點微薄的工資是不夠的,敘利亞的爸爸在工作之余還兼職做抄寫員賺錢。
敘利亞不想讓父親這么勞累,就想去幫他。于是,他每天晚上十二點就從床上爬起來,抄紙條,但是,這樣的深夜工作嚴重影響了敘利奧的睡眠,這導致他的學習成績嚴重下降,父親再也不管他了,可他為了幫父親賺錢還是堅持天天深夜起來抄紙條,直到知道父親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才發(fā)現(xiàn)錯怪了敘利亞,懊悔極了。
當我讀到:“敘利亞的父親不再管他了,可他為了幫父親還是堅持天天深夜起來抄紙條。”時,我真敬佩他,要是換作我,我一定會受不了而把真相說出來。
讀了這篇小文章,我想起了一位印度詩人泰戈爾說的話:“愛是恒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著風暴卻不移動,愛就是充實了生命,正如盛滿了酒杯。”
敘利亞為了他的父親愿意把自己的痛苦埋藏在心底,說明他是多么愛自己的爸爸呀!我也要像敘利亞這樣從小就會幫父母做事,有責任感,做一個會關心人,幫助人的小主人。
愛是偉大的,只要我們人人都像小敘利亞一樣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人間。
讀書筆記愛的教育怎么寫篇3
烈日當空的暑假里,我在涼爽舒適的空調房里拜讀了《愛的教育》一書,其中《萬里尋母》的一段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但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德亞米契斯。作者采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四年級的孩子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萬里尋母》中,瑪爾可生活在因為種.種變故欠下許多債的普通的工人家庭。母親為了家多賺些錢;去了遙遠的南北州給人做工。
不幸的是一年后,母親在最后一封信中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后,就再也沒有消息了。勇敢的小瑪爾可不顧年幼,路途遙遠,獨自離開家鄉(xiāng)遠赴萬里之外尋找朝思暮想的、親愛的媽媽。瑪爾可整整坐了二十七天船,才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可得到的消息是母親已不在那里,甚至有人說母親已經死了,瑪爾可感到絕望。后來一個老婦人憐憫瑪爾可,告訴他母親病的很重已經搬走了,并告訴他到那里去需要二十天的路途。瑪爾可又看到了希望。他沿著婦人指的方向步行了二十天,終于找到病危的了母親。本是奄奄一息的母親看到了日夜思戀的孩子,她奇跡般的活了下來。
看完這篇故事,我潸然淚下,既為他們患難的母子團圓感到由衷的欣慰,又為自己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過去感到痛心的愧疚。記得有一天放學,我徑直去同學家玩,沒有跟正在忙碌的媽媽打招呼,害得媽媽焦急萬分。晚上我回來了,媽媽只是叮囑了幾句,我便不耐煩地頂起了嘴,還哭著鬧著說:“就不能多玩一會兒嗎?”現(xiàn)在我才明白,當時是多么的幼稚,可愛的媽媽是在為我的安全問題擔心,是對我情綿綿的牽掛,而我卻在愛的籠罩下傷媽媽的心,那么不懂事。文中的瑪爾可見媽媽一面都那么困難,我有什么理由不尊重日夜為我操勞的母親大人呢?
從今以后,我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回報母愛。媽媽回老家去了,我一個人在家,作業(yè)沒人檢查,我生怕作業(yè)寫錯,檢查了一遍又一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飯送上口。我才知道媽媽平時既要監(jiān)督我的學習、又要照顧我的生活、還要上班養(yǎng)家糊口是多么辛苦!所以,媽媽回來后我就給媽媽捶捶背,松松肩。盡我所能讓媽媽輕松幸福一會兒。因為我懂得了沒有媽媽的孩子像根草。
瑪爾可的勇敢和孝心救活了自己的母親。他令我敬佩,讓我感動,比起瑪爾可,我是多么的幸運,有幸福的家庭和愛我的親人在身邊多美好,想到瑪爾可,我更應該珍惜身邊的每一位親人的無私的關愛,同時也要回報呵護我們幼小心靈的所有老師,同學和家人!從工工整整一筆一畫寫作業(yè)等點滴小事做起吧,親愛的同學們!
讀書筆記愛的教育怎么寫篇4
今天,我在家把《愛的教育》這本書讀完了。
這本書告訴我,在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愛。無論書中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父母在一起時,還是安利柯和他的同學在一起,有一種情感在他們之間圍繞著,那就是愛。
書中有一篇叫做《義俠的行為》,寫的是卡隆對同學們的愛護。在安利柯的班級里有一個叫克洛西的小男孩,他有一頭赤發(fā),但是一只手是殘疾。幾個調皮的同學有的用三角板打他,有的把栗子殼向他扔去。克洛西卻坐在座位上看著他們,終于,他發(fā)怒了,把墨水瓶向他們扔去,卻打著了女老師。老師問是誰干的,卡隆站起來說是自己干的。老師不相信,克洛西站起來,訴說了一切,卡隆也向老師說明了情況,老師原諒了他們。
現(xiàn)在我在學校里也感受了老師和同學們對我的關愛。當我的腳受傷暫時不能走路時,在學校老師把我背進教室,讓同學們照顧我;同學們幫我拎書包,扶著我走;有的同學嘲笑我時,其他同學紛紛制止并批評他。不僅我感受到集體的關愛,我的同座有一次因為沒有按時寫完卷子就被老師收上去了,當他很傷心時,同學們都來安慰他、鼓勵他,我想他也應該感受到大家的關愛了。
《愛的教育》這本書不僅告訴我愛充滿人間,而且提醒我要愛同學、愛老師、愛家人,盡自己所能關愛他們,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的,只有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才會變得更精彩。
讀書筆記愛的教育怎么寫篇5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問題,我和一個意大利的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詢一個未知的答案。愛,像空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因為它無影無形就被我們給忽略了。其實它的意義早已融入生命。父母的愛,不單是為我們操勞奔波。在書架上放置一本我們愛看的書是愛;當我們生病時,遞上一片藥片是愛;在我們睡覺時,來看看我們被子有沒有蓋好也是愛。愛,于平凡生活中處處都有,只要你靜靜的去享受。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在日記上還扣著一把小鎖,將事情埋藏于心中,不愿意與人交流。
最簡單的東西被忽視了,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無法感受到。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我覺得愛是沒有盡頭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是一據(jù)枷鎖,那么我們就會感到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是旅游,走走玩玩,因而就會很輕松,生活也就會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不在乎它能維持多久。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動的心靈。那么,我認為是對國家崇敬的愛。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該牢牢的烙印在我們的心中。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在槍林彈雨中誓死保衛(wèi)祖國的精神。由此也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鮮血。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我們同樣可以將個人情感置身是外。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感動了。我們現(xiàn)在不需要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許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和情緒。《愛的教育》中,把愛比喻成很多東西,而愛不僅僅如此。
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確切的定義,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讀書筆記愛的教育怎么寫篇6
一滴墨水,引發(fā)千萬人的思考;一本好書,改變無數(shù)人的命運。人的思想成長靠的是書。寒假時我交了一位好朋友《愛的教育》。
這位朋友以日記的形式,記敘了少年安利柯一學期以來的事情,以及父母兄弟姐妹寫給安利柯的一些勸戒、教育性的信件,還有每一個月老師給他們講的關于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他處處洋溢著少年那稚嫩的心理,使我懂得了父母對我的愛、朋友對我的愛、兄弟姐妹對我的愛,不管是愛,還是被愛都是幸福的,珍惜別人給予的受,不吝惜你自己的愛,一切都便是美滿的。文章中曾多次描寫了主人公的朋友,比如:卡隆,代洛西。當然還有個壞孩子弗蘭蒂。他們之間有著許許多多的快樂事。他們愛著任何人,甚至是無惡不作的無賴弗蘭蒂,我認為這個人是作者有意刻畫的,以他為代表,教育我們不珍惜別人的愛的悲慘下場。
他的言語感人肺腑,特別是每月故事中的《萬里尋母記》。文中,馬爾可在得不到母親消息時,他毅然決定去千里之外的美洲尋母,一個13歲的少年,孤橫跨大西洋,可想而知,那需要多大的意志力與勇氣啊!到了美洲后,事先的計劃出了意外,而這小小少年卻能起死回生,一路打聽母親的情況。那需要智慧的頭腦,強健的體魄。而這個社會經驗不足,體弱多病的少年是如何找到母親的呢?靠的是永不言棄的精神和他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母親往日對他的愛。
他把“愛”這個主題抱得緊緊的。親情,友情,襯托出孩子在愛與被愛中得到的教育,以引人深思。看了這本書,我的心靈得到了洗滌,往日與父母、朋友的矛盾、沖突讓我深深地感到后悔錯誤。
《愛的教育》的的確確是“愛的教育”呀!
讀書筆記愛的教育怎么寫篇7
暑假里,我看了許多書,我覺得最有好處的就是《愛的教育》了。它講的是:有一個小男孩,他叫安利柯,在他的身邊發(fā)生了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他把它們都用日記記錄了下來。
其中,我最喜愛安利柯的老師講的每月故事:《爸爸的看護者》這篇文章,它講了農村少年西西洛聽說爸爸病了,一大早起來冒著雨,從農村趕到城市的醫(yī)院里,看望他生病的爸爸。他看到自我的.“爸爸”病得重極了,禁不住哭了起來。他無微不至的照料著“爸爸”,或是給他整理被子呀,或是給他趕蒼蠅呀,或是用手摸摸他的頭呀,或是給他喂湯藥呀等等。直到有一天,西西洛正真的爸爸來了,他才發(fā)現(xiàn)認錯了人,原先那個病人不是西西洛的爸爸,可是西西洛還是守護在那個病人身邊,之后,因為他病的太重了,最終還是死了,西西洛才依依不舍地走了。我十分佩服他,他聽說爸爸病了,急著想找到爸爸認錯了人都不明白。他還關心他人,之后他明明明白病人不是爸爸了,還熱情的服侍著他,直到他死了才離開他。
我想:必須要學習西西洛關心父母的品質,我爸爸工作也十分辛苦,他常常是我睡著了才回來,我早上起來后他就去上班了。于是,晚上睡覺前,我給爸爸熱了一杯牛奶,下方有一張紙條,寫著:“爸爸辛苦了!”第二天,爸爸表揚了我,因為紙條上雖然只有一句話,可是它代表了我對爸爸的心意,我高興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