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教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經典教師讀書筆記?這里給大家分享經典教師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
經典教師讀書筆記篇1
最近閱讀了《改善學生課堂表現的50個方法》,作者是安奈特·布魯肖和托德·威特克爾。本書作者總結其多年在學校的教學管理經驗,考察眾多優秀教師與“問題”教師的課堂,歸納了50個改善學生課堂表現的方法。
輕輕翻開封葉,扉頁上寫著: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嗎?想讓學生的表現更加優異嗎?想讓學生學得更好嗎?想減輕生活中的壓力嗎?或者想使課堂活動更有效率,氛圍更加活躍嗎?想更好地激勵學生嗎?……這不正是我踏上工作崗位時立志的工作信念和我的人生追求嗎?
我最喜歡的是本書的這段話:優秀的教師是積極熱情的,他們能看到學生的閃光點,他們知道自己具有強大的力量,足以觸碰學生的心靈并影響他們的未來。他們懂得通過關心、認可、鼓勵學生,讓學生不斷進步,每天都有更好的表現。
一、關于學生觀
“學生是孩子,都會有孩子的天性。他們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決斷,他們不會做那些成年人認為最好的事情,他們喜歡不時地和教師周旋,激怒他們。很多時候,他們都不能自控。所以這就是為什么他們需要我們的原因。”本書這樣寫道。這樸素的幾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多少次我們為孩子反復出現的不良行為,懊惱,疑惑,失去耐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我們忘了:孩子就是孩子!因此,別讓學生難堪,這不僅不利于課堂,還會傷害師生關系。學生不僅會對教師產生厭惡情緒,還會對該門學科失去興趣。贊揚學生的良好表現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良好表現。所以,要少批評,多點鼓勵。皮格馬利翁效應里提到過,不管你的學生如何,但在你的心里認為他們都是最棒的、最好的,加上你投入自己的愛和心,不久以后你會發現,所有學生都變了,變成了你心里所希望的那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從而進行鼓勵表揚。
二、關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這本書提供給我們的改善學生課堂表現的50個方法,大多是從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的角度出發的。教師通過關心、認可、鼓勵學生,改善學生的行為,進而改善學生課堂表現。例如:教師應熱情地與學生打招呼,請相信學生,用你的熱情感染學生,關注學生的興趣,當著別人的面夸獎學生等。都是在強調與學生的相處。只有先把關系處理好了,我們的教學任務才能順利完成。這本書也強調了積極的情緒在課堂中的作用:如讓課堂充滿歡笑;做一個樂觀的教師;微笑吧等。同時,在心態上,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職業素養,做學生的榜樣。盡管學生每天都會出現各種狀況,但是只有先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每天快樂地面對學生,快樂地工作,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其實周圍的同事中也不乏這樣的人,把自己的悲傷留給自己,把快樂帶給別人,往往這樣強大的老師才能贏得學生的心。學生的課堂表現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關鍵因素,只有當學生的行為有所改善后,他們的成績與各方面的能力才會相應提高。這本書教給我們的不只是教育學生的方法與技巧,更是一種教育的理念,一種新的師生關系。只有教育理念的改變才能帶來我們教育行為的改變。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環境,有自己的夢想。都有強項和不足,以及他所具備和缺乏的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做到因材施教,了解每一個孩子,關注每一個孩子,做他們人生的引路人。我總是覺得“做一名教師”并不是簡單的事情,往大處講,我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生命成長”。所以,時常想到自己身上承擔的重量,我會努力做到最好!
經典教師讀書筆記篇2
我覺得,目標明確是指上課時老師明白這堂課要掌握些什么知識和技能,要養成些什么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度,要學會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認為師生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進行,上課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插入課外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可以把內容引申出去,都會起到事半功倍。但有時漫無目的地講,對學生就會分散注意力,教師的教學任務就難以完成。
經典教師讀書筆記篇3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所以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僅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己
對于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僅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堅持著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齊活動,一齊游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教師說:教師僅有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教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己
新課程標準十分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己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忙,團結的力量大,團體的智慧永遠大于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己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己。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于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所以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經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忙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后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系。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所以,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景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所以,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忙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里面總存在學困生。對于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于擯棄舊事物、理解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積極,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