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讀書心得總結
毋容置疑。《三體》絕對是本值得收藏的好書。既有環環相扣的情節,又有縝密有序的邏輯,更有扎實的自然科學論,又始終貫穿著思索和人文關懷。很少看到科幻作品深度至此。學工的大概才能解,從技術上要講通一個科幻故事有多難。而又如此絲絲入扣,不斷突破腦力極限,絕非一個只靠文字寫作的人能夠辦到。
也看了部分書評,一些貶低作者的評論,一眼就能看穿是玩純文字的。學文科的看不懂不奇怪,看不明白卻非要標新立異挑毛病,用一些所謂的哲學念強懟,自以為是……呵呵,只能說,夏蟲不可語冰,我都懶得懟你。
《三體》,史詩級的著作。它包含了太多太多,愛、和平、道德、生存與毀滅,宇宙同文明……但我認為“前進”二字更能表現本書的內容。
羅輯因為前進,從花花公子變成人類文明的“執劍者”;云天明因為前進,從天真幼稚的男孩變成救世主的信使;程心因為前進,從軟弱無知變成人類真善美的代表;前進亦使人類戰勝比自己強大千百倍的敵人!我們需要前進,前進使人蛻變,前進使人類文明生生不息。
前進亦是為了不被歷史的車輪碾壓。
曾經,我國如猛虎一般健壯,周邊敵國聽聞中國的名號,皆喪膽。奈何清朝以“閉關鎖國”政策阻止了中國的前進,令中國脫離了世界的潮流,直接導致了盛世的衰敗。悲哉!倘若當初,有一位或是一些視野開闊的人,積極同皇帝爭論,力求開啟中國的大門,同西方優秀文化交流乃至融合創新,我想中國也不會有一段屈辱史、抗爭史,中華民族就不會留下帶血的淚!那時的中國,未能明白前進的重要性。作為中國的后人,應該把前進銘記在心中,表現在行動中,那我們應該怎麼辦?
要想前進,最重要的是知識的更新速度。對世界的認知,基于我們頭腦里的知識,要真正認清世界并跟上世界的腳步,必須要加快知識的更新。
前不久,出現了“量子波動速讀法”,號稱可以讓人幾分鐘之內,就背下一本十萬字的巨著。很快,被證實是假的,是輔導機構為賺取錢財所使用的手段。不過,事實曝光以后依然有不少家長將自己的兒女送去訓練。他們不僅白白花錢·,還受到周圍人的嘲笑。他們前進著,朝著物質的方向前進著,思想上,知識的更新換代的速度卻未跟上,因此才會做出錯事。唯有思想的前進,才是真正的助人前進。
當前進受阻時,需我們想方設法,竭盡全力,盡可能的實現目標,哪怕是付出生命。一切的一切,皆為堅定前進的方向。
當聶政以白虹貫日之勢,長劍直刺他的胸膛時,他依然放棄了所有,包括他的生命;當五四青年用斗志昂揚的青春為國走上街頭時,他們失去了安逸的生活,拋棄了家中溫暖的港灣;當屠呦呦費盡心血地制取出青蒿素,她已坦然接受那幾十年歲月的流失。前進,可能會失去一些,但不前進,將會失去所有!前進,前進,朝著心中的目標砥礪前行。
同學們,去看看《三體》吧,去領悟更多有關前進的精神吧,希望將來的你們能少一些徘徊與迷茫,多一些前進。“愿中國的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
無限長的曲線就是宇宙的抽象,一頭連著無限的過去,另一頭連著無限的未來,中間只有無規律無生命的隨機起伏,一個個高低錯落的波峰就像一粒粒大小不等的沙子,條曲線就像是所有沙粒排成行形成的一維沙漠,荒涼寂寥,長得更令人無法忍受。你可以沿著它向前向后走無限遠,但永遠找不到歸宿。
《三體》作為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不僅僅是對人類文明的探索,還是對宇宙的發掘,創世奧秘的深思。本書的三部曲分別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從三個維度展開了一副關于人類文明致宇宙文明的一副畫卷。
地球會毀滅嗎?人類文明會消失嗎?世界末日會到來嗎?我是從來不相信這些的。現在是一個科技發達、文明和平的時代,戰爭、死亡以及毀滅都離我們太遙遠了,每日的煩心事涌來,誰還會去關心人類的存亡?但《三體》這本書卻給我們描繪出來人類滅亡的景象,地球在四個世紀以后就會被占領,人類也將滅亡。
真的,第一部讓我構造了一個全新的宇宙,它給我的感受是如此真實,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的腦海里也想像出了三體世界的輪廓。如果說,第一部只是簡單地刷新了我對世界的概念,那第二部就徹底打敗了我,就像那些絕望的人,在看到水滴屠殺和黑暗戰役這部分資料的時候,情緒崩潰了。當人類不得不離開母星,進入到宇宙深處時,那種不知哪里是歸宿的恐懼感緊緊的攥住了我的心。而幸存的那些人在相互廝殺的時候,我已經麻木了。正如書中所說:文明的開始是黑暗。章北海的那句:“沒關系,都一樣的。”讓我的心再一次顫動。第二部對人性的詮釋深深震撼了我。這一部中我最喜歡的是章北海,這個男生鑒定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賺足了我的眼淚。而我覺得最出彩的是黑暗森林論的闡述,最后透過羅輯口中說出,聽完后,我也和大史一樣,想罵人了。
在沒看書之前,我就聽人說過面壁者的概念,我一直認為,這是個悲劇的主角,但看完書,也沒覺得羅輯有多悲劇。主要是那一大段對夢中情人的想像讓我覺得無聊又肉麻,何況我的眼淚都給了章北海。或許面壁者本身就是一個矛盾,他要拯救人類,但思維不能被識破,于是要做許多荒唐事來掩蓋。而這只會導致人類的越來越不信任,無論面壁者干什么,人類都不會高興,這是個循環。
看到人類四個世紀以后的戰爭,總會有一種不真實感。想像一下,如果告訴你四百年以后會有外星人入侵,要提前做好準備,像我這種拖延癥晚期的人,肯定會想時間還那么長,到時候我早死了,擔心什么。但在這種時候,也會不自覺地想起:如果當初葉文潔沒有像三體星發射信號,如果一切沒有開始,地球是不是就能永遠地發展下去?第二部中,三體更多的是以一種符號的形式出現,十分可悲的,我們發現,三體人還沒有打進來,人類就開始互相殘殺了。人之間分歧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被扭曲、放大。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葉文潔的背叛只是人類滅亡的導火線。
第三部中,人性的黑暗讓人到了絕望的地步,無論何時,都不應該讓人類社會處于極端的狀態,否則人性會扭曲到讓人絕望,人類千百年來引以為傲的道德、人性光輝都會消失殆盡。
《三體》里面反應的一些當今社會的人性問題不禁讓人深思。當一個假的黑暗森林警報傳來時,人民想的不是積極應付,而是只想著自己,一心逃命。在人群擁堵的發射場著急逃離地球的人全然不顧飛船周圍還沒有散開的人們,進行強制發射,一時間火花四濺,無數飛船周圍的生命付之一炬,到處彌漫著燒焦的味道。一小時前這里還是人間天堂,但瞬間這里就變成了人間地獄。人性的自私在這一刻顯現。現在社會中如何讓人性不在丑惡,是每一個人都有面對的問題。追求完美的人性,是一條永無止境的探索之路。正是在不斷的追求和探索中,人性才得到不斷升華。
《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三體》與我淵源頗深,從高一的匆匆一瞥,到高三決定命運的命題材料作文,帶來希望,敬佩,也帶來遺憾。只是沒想到兩年后才能有時間把它讀完。
《三體》中,飽經磨難與種種背叛,對人類失望乃至仇恨的葉文潔按下一個紅色按鈕,向四光年外曾向她友好地警示不要再發射信號暴露位置的三體監視員發送了廣播。
到這里來吧,我將幫助你們獲得這個世界。從此安靜祥和的世外桃源生活被打破,地球猶如一個在黑暗森林中點燃了篝火大聲高呼的孩子般,未曾覺察暗黑中閃亮的鷹眼,以及向他射來的利劍。
《三體Ⅱ》中,針對三體人思維透明制定的神秘莫測的&t;面壁計劃&t;令人心生激蕩,羅輯作為一名面壁者出現在我們面前,而他的玩世不恭,不負責任在周遭的壓力以及三體人屢次的追殺中漸漸轉化為沉默,思考和承擔。
被世界屢次捧上神壇,隨后又被口誅筆伐,他變得更加沉默,深不可測。但就在被所有人放棄之后,他在楊冬的墓前,單槍匹馬地建立起威懾,成功讓三體艦隊返航,為兩個星球間建立起平衡。
《三體Ⅲ》中,硬科幻卻有一個浪漫的瓊瑤式開頭,絕癥少年送給自己的女神一顆星星,而這顆星星卻在以后的漫長時光里成為人們唯一的慰藉。也是這顆星星滿足了程心的極度虛榮,讓她以愛的名義兩次把人類推向毀滅的深淵。而她卻在太陽系二維化后作為地球人類的二分之一活下去,在云天明送給她的小宇宙中生活,直到回歸運動的發起者號召所有的小宇宙歸還從宇宙中拿走的質量。圣母再一次選擇將小宇宙歸還,但卻提議保留五公斤,那里面有一個小型生態循環系統,一只小小的魚。
我們不知道最后的宇宙到底是一片虛無毫無生機,還是一切重來,返回田園時代。
久仰大名,以至于有人把人類分為了看《三體》和不看的兩大類。
慶幸看了本書,更慶幸是三部一口氣看完。憑心而論,第一部看完并沒有太多的觸動,感覺更像一個科而不幻的中國版希區柯克,也是長久以來中國作者寫科幻的一個默認套路:提出一個科幻念,然后將其置于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社會與時代背景,然后利用當時的信息閉塞,將一鱗半爪的不可思議事件與當前公認的科幻念生硬地嫁接在一起。
所以對于讀者而言,看那種“科幻”作品,不像看文學作品,而是像閱讀科普版的論文,吸引能讀下去的動力僅在于一個懸念:作者如何把兩者間的聯系解釋得自圓其說。而看完掩卷,獲得的也并非幻想基礎上的“建造”,而是扒開表象以下的“解構”。
當然,個人認為進入真正科幻層次的,要從誤入四維空間開始,直至第三部尾聲的三個童話,五十多小時跨越二百多光年的曲率驅動,光墓中十幾天內千萬年的時光流逝…才是跨越了零敲碎打、修修補補的科幻寫作模式,真正做到了“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