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千陽》讀后感600字
前些日子在當當買了一堆書,書送到家里,才突然憶起,這本書,是說不要看的。但既然買了,總沒有不看的道理,況且作者以前的作品也是我極盡溢美之辭贊揚的。這本書看完的感覺,一是震撼二是心酸,書中以一個不幸女人的一生為線索(此刻覺得,這個國度的女人,大概離幸福的距離比任何地方的都要遠點)從她的視角寫出國家的動蕩對國民的影響。這話太籠統,可總結來,就是這感覺。里面有很多家暴的情節,并沒有描述到多么詳細,但聊聊數語卻帶給人無數的想象空間,看的我每每忍不住自心底寒戰起來。也對瑪麗雅姆生出敬佩,這樣的環境下,她依然肯用她的愛心溫暖另個與她同樣不幸的人。書中有個細節描述到萊拉的父親帶他們兄妹去卡米揚大佛游玩,寫到周圍景觀的閑散適宜,農人在田間勞作,農作物在微風中俯仰。我的思緒也仿佛被帶到那個孕育溫馨、神秘與期盼的下午,數章后一筆帶過大佛被毀,伴隨同時的還有戀人的失散和親人的過世,雖然沒有過多的描述,卻有種心酸的感覺讓我無法繼續讀下去。卡米揚大佛的被毀以前在新聞里看到過,只有看到書里帶過,才真正相信,它真的被毀了,一向都不相信,這樣一件民族瑰寶,怎樣就會被毀了,怎樣會下得了手。結尾有點點大團圓性的,萊拉和她的愛人踏上了回鄉的路程,尋找身心的最終歸宿。這個,我有點點懷疑,當一個人,做為人的基本權利被徹底否決,徹底踐踏后,他仍然會將否決與踐踏他的地方作為歸宿么?當然,生活在幸福中的我們是無法體會他們的悲涼與無奈的。
阿富汗,一個多么遙遠而讓人費解的地方。
《燦爛千陽》讀后感精選5篇600字
《燦爛千陽》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我的心縈繞著淡淡的憂傷。
我知道這是看了《燦爛千陽》后的影響。
很久沒有這么迫不及待看書的感覺了。在書店看到簡單的書評和介紹我就買了卡勒德·胡賽尼的這兩本《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我很想了解阿富汗或者說伊拉克也行他們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女人們,那些可憐的女人。
昨晚早早洗了澡就坐在床上看了。我只看了兩章。在剛看兩頁時我就深深地牽掛著那個叫瑪利亞姆的小女孩的命運,看到她小時候和父親一起時的天真、單純和極度的幸福,我在想象那童話般的場景時心里卻是隱隱地痛,為她將來可能的悲慘命運。
果然,她的美麗的肥皂泡破裂了,她最最最崇敬的父親是個膽小鬼、偽君子,她自己并不是父親心里的小寶貝而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她勇敢地獨自尋找父親的行為導致視她為唯一支柱的母親的自殺身亡;她在父親家里短短地寄人籬下的生活沒多久就被父親和他的妻子們許配給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而她才十五歲。當妻子們張羅著說服她答應婚事時,她還那么抱著一線希望,希望她偉大的父親會挺身而出保護她反對婚事。可是坐在旁邊的父親除了痛苦的沉默沒有任何表示,甚至最后面對眼淚汪汪的女兒的祈求,他只說了一句:“你別逼我,親愛的瑪利亞姆”。高大的泰山轟然倒下,美麗的肥皂泡徹底破裂。
我舍不得往下看,就像擁有一件珍貴的寶貝一樣想慢慢地欣賞,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忍不住往后翻了兩頁后又趕緊回來,生怕知道了結果會影響自己看書的情緒。
還有要說的話。
我一般不喜歡看中國的小說,以前并不知道原因。后來以為是因為自己從來不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不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那種對人的禁錮,那種壓抑,以為是因為現在的中國人很少能靜下心來寫一些真正的發自內心的東西。直到有一天,偶然在朋友桌上看到一本摩羅寫的散文,其中提到中國的作家普遍缺乏一種人文關懷,一種悲天憫人的大愛,所以中國的很多小說不乏細致、刻骨、深刻,但是總是有一種骨子里的冷漠。
于是我知道,我不喜歡中國小說的真實原因就是這個,那種刻骨的冷漠,那種劊子手般揭示陰暗的冷漠,讓我每次看完都很不舒服。而俄羅斯的、歐洲的包括《燦爛千陽》的作者卡勒德·胡賽尼,他們的作品雖然也有描寫底層民眾的苦難,可是我卻能感受作者的那種發自心底的悲憫,那種情不自禁的對筆下主人公的溫暖情懷。
《燦爛千陽》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燦爛千陽》以兩個女人的一生作為主線,講述了在動亂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更讓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在那里的女人的不能自主的悲慘命運。
萊拉是幸運的,從小在開明的父親呵護下無憂無慮地成長,隨著房子被擊中父母離去,她被希拉德救出,卻又被希拉德設下的圈套誤以為塔里克已經死去。她想逃跑,但意外發現自己有了塔里克的孩子,為了這個孩子她違心地嫁給了希拉德。但是經歷了種種磨難她最終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生活,那就是與塔里克還有孩子們在一起。
瑪麗雅姆作為一個私生子,從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不幸。從那么期盼父親的到來到去找父親結果被遠嫁到遙遠的地方,離開了家,母親因為她的出走而自殺。希拉德是個殘暴專橫的人,常常毒打她,也打萊拉。曾經與母親娜娜在房頂看月亮,在樹下看落葉,在河邊釣魚的日子只能是美麗的回憶,快樂只屬于過去。最終,她選擇自己一人承受殺人的懲罰不肯與萊拉共同離去。
命運讓萊拉與瑪麗雅姆相識,并同在一屋檐下受著希拉德的非人折磨,從最初的敵視到后來的親密如母女一般,萊拉在瑪麗雅姆的幫助下脫離了苦海,而瑪麗雅姆卻被執行了死刑。但是瑪麗雅姆在最后是平靜淡然的離去,她在生命的最后幾年得到了萊拉與萊拉孩子真心的愛,她用自己的最后力氣幫助了她們,她覺得自己這么做是值得的。而當萊拉回到瑪麗雅姆生活的小村莊,見到了瑪麗雅姆生前喜愛的毛拉之孫,并打開了瑪的父親留給她的東西與信,萊拉哭了,瑪麗雅姆的父親扎里勒的懺悔與道歉來得太晚了,一切都成為了遲到的愛。
《燦爛千陽》引領著我用眼、用心去領略這個國家的風景、人物、事件,沒有機會也不大可能走到更多地方的我,使得書發揮了它巨大的作用,使我這個井底之蛙能夠讀到并感受到那些未曾感受和經歷過的體驗。也許我還是不能更深刻的領會書中的內涵,還是無法想象那里的人們的生活狀況,對一切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是膚淺的認知,但是,這已然為我打開了一扇窗,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與更紛繁復雜的命運。
初看《燦爛千陽》的名字,我錯以為應該是輕松快樂的故事,當翻開書,一頁頁一字字地認真讀過之后,便發現我真是大錯特錯了。雖然作者為這兩個故事設置了還算不錯的結局,但其中的波折、痛苦、欺騙、暴力、水深火熱卻更讓我記憶深刻。不知道燦爛的千陽是否能夠最終照耀在他們身上,不知道風箏是否最終能夠快樂地飄揚,只有祝福、只有祈盼。當經歷了如此創傷的人們重新看見燦爛的太陽與舞動的風箏,那將是一幅更加美好與幸福的景象吧。
《燦爛千陽》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斷斷續續地把《燦爛千陽》看完了,家里還有很多書沒翻,之所以選擇這本,是在深圳培訓時四川同事八卦到,她看完美國作者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時多次流淚,回家后本來也想看《追風箏的人》,但當時妖妖零在看,就只好選擇了這本姐妹篇。
《燦爛千陽》英文名為A Thousand Splendid Suns.這本小說主要講阿富汗戰爭時代兩個婦女的悲慘故事,整個過程都交織著愛、恐懼、愧疚、贖罪、家庭暴力……
瑪麗雅姆是個哈拉米(私生女),從小被父親拋棄,不能住在一起,但是她的父親每周會來看她一次,那是她童年時代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光。直到有一天她自己跑去找父親,而父親明明在家卻慌稱沒在,不來見她時,她的夢想才破碎,而剛好那天她的母親因為瑪麗雅姆的執意離開而自殺了。后來瑪麗雅姆被父親嫁給了拉希德,一個粗暴,常使用家庭暴力的男人。盡管多年后她的父親來找她,請求原諒,給她留了書信及遺書,但直到最后瑪麗雅姆都沒給他機會。
萊拉是個幸福的女孩,可自從父母在內戰中被炸死后,迫于無奈也嫁給了拉希德,同樣承受著種種磨難,經常被丈夫打得死去活來。當有一次拉希德同樣鞭打、折磨萊拉,甚至要致她于死地時,瑪麗雅姆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從后面用器具砸死了拉希德,并且為了保護萊拉和孩子們,她自己承擔了所有罪過,幫助他們逃跑,最后被塔利班判處了死刑。瑪麗雅姆的這個決定真讓人震撼內心,那是多么勇敢的決定,用生命捍衛了友情和愛。
本ID是個感性的人,平時看電視都容易流淚,可看這本書,并沒有想哭的感覺,只是覺得沉重、心酸、壓抑,同時也覺得自己能生活在和平時代,真是天大的幸福。
曾經有個夢想,能環游全球,首選阿富汗、伊拉克這些受到戰爭嚴重創傷的國家,可目前來看,路漫漫其修遠兮!
下一本書準備看三毛系列,那也是個浪漫的夢幻的女子,希望她能把我帶進五彩繽紛的世界。
《燦爛千陽》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燦爛千陽》這是一本很場景感的書,作者對場景變化以及人物描述非常貼切,隨著一行行文字,一付付畫面在眼前真實展現。對阿富汗長達30年戰爭歷史了解甚少的我或者你,舒舒服服窩在沙發上,就像看一部輕松電影看完這本書,毫不費力。
分享美麗的文字。分享愛。
在謊言揭穿之前,私生子瑪麗雅姆有個疼愛她的父親,每周一次帶著微笑和禮物探望住在鄉下泥屋的母女。
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來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終于見到扎里勒的時候,瑪麗雅姆將會揮舞著手臂,跑過空地上那片齊膝高的雜草。】
而她的母親娜娜則對此嗤之以鼻。娜娜以前是扎里勒家的女傭。在懷上瑪麗雅姆時,娜娜被父親的三個妻子趕出了家門。娜娜告誡瑪麗雅姆【有錢人總喜歡說謊,別中了他的迷魂湯。
可當時還年幼的瑪麗雅姆并不能理解娜娜的意思,她愛著她的父親,因為他帶來多彩的.世界。
他擁有一家電影院,瑪麗雅姆從未見過。但在她的懇求下,扎里勒曾經向她描繪過它的形狀,所以她知道電影院的正面是藍色和棕色相間的陶土磚,還知道它有一些包廂座位和格子狀的天花板,推開兩扇搖搖擺擺的門,里面是貼著地磚的大廳,大廳里面有些玻璃櫥柜,展示著各種印度電影的海報。每逢星期二兒童觀眾可以在零食部得到免費的冰淇淋。
怎么樣,我相信一座漂亮、富有人情味的小鎮電影院已浮現在你眼前。真的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