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讀后感500字
恰同學少年給了我太多的感慨,我感慨毛澤東的膽識,蔡和森的睿智,劉俊卿的懦弱。
我覺得造成他們不同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們周圍的人,他們的父母、老師和朋友。想想看,如果沒有一位有新思想的好媽媽,蔡和森也許只是一個吃家產的少爺;如果沒有一位幫他的好媽媽,毛澤東也許只是一個小學徒;如果沒有孔昭綬對“天才”的格外照顧,也就沒有毛澤東后來的偉績了。如果沒有蔡和森的支持,也許王子鵬永遠只能當一個嬌氣的大少爺。
一個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沒有了身邊的人的支持有何成大器?俗話說得好:“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再厲害的天才沒有他人的協助也只是獨桿司令一個。而獨桿司令是無法獲得大的成功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也正是這個道理嗎?就拿紂王來說吧,紂王沒才?不,他很聰明,那他為什么會失去他的天下呢?因為他的殘暴使那些協助他的人紛紛遠離,于是,他失去了他的天下。
回首歷史長河,有誰的成功沒有別人的幫助?再拿現在來說吧,為什么現在那么講究人緣?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拉攏自己的人際網?因為沒有人可以十全十美,沒有人支持你,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讓我們有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恰同學少年》讀后感500字(精選篇2)
看了《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有很多想法……
縱觀歷史,任何一個國家在其發展與崛起的時候,它的年輕人都有一種特殊的精神風貌,這種風貌極富時代氣息,正所謂“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西班牙崛起時候的斗牛精神,美國的西部牛仔,前蘇聯的青年布什維克,中國的五四運動……民族精神的復興從來都是與時代青年的成長緊密結合的。那么,“和平崛起”時代的中國青年,該具有怎樣的一種精神風貌呢?
把個人奮斗融入到民族昌盛中,把個人命運注入到國家崛起中,這樣的青年,必獲得巨大的成長動力和與之相輔相成的成就感與幸福感。
作為一個人,要有尊嚴,有靈魂;作為一個民族更要有尊嚴,有靈魂。這就是民族的品格,民族魂。
有人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是蟲。作為中國人當然不希望聽到這樣的聲音。《沖出亞馬遜》里的王輝對另一個中國隊友說:“記住,我們兩個就是中國。”
是啊,無論走到哪里,我們華夏兒女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
我們有自己的民族品格,民族魂!
《恰同學少年》讀后感500字(精選篇3)
翻開《恰同學少年》,走進毛澤東,走進那段難忘的歲月,感受那個時代的青春激情。
內容向我講述了毛澤東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求學生活為主線,充分展現了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尋求理想而奮發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與情懷,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雄心斗志。
懷著對革命領袖的好奇心,翻開這本震撼心靈,給予我無限斗志的《恰同學少年》。
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一顆顆積極向上,為國為民的心,仿佛催促著東方雄獅從噩夢中奮起,也為我們譜寫心中最美的詩篇。
穿越時空,那個時期國內外發生了“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大事讓人浩氣長舒,激起我內心深處潛能的正義感。明恥篇使我看穿有的人邪惡的嘴臉,而有的人卻讓我領會昂首向前;一句“感國家之多難,誓九死不移”掀起我內心的波瀾,瞬間萬分感概就像洶涌澎湃的巨浪涌上心頭;書生練兵則告訴我:沒有一個野蠻強健的身體,光有滿腦子書蟲,那國家的強沒有了武力的振興何提成就啊;
合上這本書,回憶她一樁樁,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事件。它教我向領袖革命看齊,引我邁出困境將歷史和未來的接力棒焊接。
新中國,新未來是中國無數個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暗暗許下誓言:在中國未來的道路上一定有我鋪下的牢固的磚。
我在靜謐中感嘆道:“書中看到的竟不是一堆“國家,民族,理想,志向”的大道理,而是一個個年青人為新世界而奮斗,打拼的歷史。我想:歲月是永遠奪不走那昂首挺胸的神情,張翅飛翔的雄鷹,就算再過一個世紀來翻開它,也依然會讓人的激情像洪水般泛濫得到處都是。”
《恰同學少年》讀后感500字(精選篇4)
在我的心目中,偉人一直是遙不可及的,可自己讀了《恰同學少年》一書后,我才真正了解到了偉人毛澤東的內心世界。《恰同學少年》講述了青年毛澤東與肝膽相照的朋友,風華正茂的進步青年一起抗擊舊社會封建惡勢力的故事,也讓我看到了多面的毛澤東。有理想的毛澤東在楊昌濟老師給毛澤東上的第一課時,問起毛澤東的理想,他一時不好回答,這是因為毛澤東有太多理想和抱負了,他想當一位學者,投身教育事業。他還想當一名政治家,把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中解救出來。也就是這些了理想,成就了一代偉人——毛澤東。
有才華的毛澤東毛澤東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一篇《論小學教育》使它成為湖南師范大學入學考試第一名。隨后的學習期間,各種文章在《新青年》報上發表,還有那“河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沁園春·長沙”,都足以表現毛澤東的才華橫溢。然而,誰有知道他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有膽識的毛澤東特別是在本書結尾的“猴子石之戰”中,毛澤東以自己過人的膽量與智慧帶領二百手無寸鐵的學生軍與湘軍對抗,讓敵人聞風喪膽,心驚肉跳,全都機繳槍投降,為保衛古城長沙,避開了一場血戰,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毛澤東的青年時代早已過去了,可《恰同學少年》的毛澤東偉大精神,崇高的思想品質,卓越而又超人的才華,傳承在我們心中,言語中,行動中。并將鼓舞著我們青少年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征程中,奮發國強,高歌猛進!
《恰同學少年》讀后感500字(精選篇5)
《恰同學少年》這本書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它描寫了毛澤東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求學、生活經歷過程,展現出了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優秀青年為追求理想而奮發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與情懷和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雄心壯志。
我從書中看到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它的意思是少年強大國家才能強大,少年無能國家也弱小。毛澤東剛進學校時偏科很嚴重,他文科很強,而數、理化、音樂、美術卻很弱,但毛澤東卻迎難而上,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書中毛澤東和他的同學、朋友等有志青年在努力學好文化知識的同時,不忘強身健體。他們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毛澤東自創的“毛氏六段操”就受到大家的歡迎,學校還在毛澤東等提議下進行了“書生練兵”活動,這次活動的進行為以后保衛長沙之戰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當然同學中也有自私的,劉俊卿就是其一,為了自己的虛榮心把家里本已所剩無幾的錢拿去買皮鞋,為了自己的面子謊稱自己的父親是他雇的挑夫,一步錯便步步皆錯,最后他背叛學校、出賣校長、老師、同學。他黑暗的內心相較于毛澤東等一群樂觀向上、有勇氣、敢作敢當的有志青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本書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會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他們讓我想到作為中國的少年我也應該有自己的理想、遠大的志向,學習他們為國家出一份力,向他們一樣為國家爭光。
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晨光初現的操場上,毛澤東、蔡和森等同學一齊高聲誦讀:“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震撼的畫面時常出現在我的腦子里。
《恰同學少年》讀后感500字(精選篇6)
“什么是貧困,什么是富有?穿草鞋、打補丁,吃粗茶淡飯就是貧困,穿皮鞋、坐轎子,吃山珍海味就是富有嗎?不,孩子們,貧困與富有,不在于這些表面的東西。”讀完了這本書《恰同學少年》,孔紹綬校長的話,還在我眼前閃現。
《恰同學少年》這本書,以毛澤東等青年在南湖第一師范五年半的求學生活為主線,展現了毛澤東等諸多優秀青年,為尋求理想而奮發向上的斗志,敢于改造中國當時封建社會的雄心壯志。其中,孔紹綬校長對學生們節儉生活的教育,對我頗有感觸。
記得我小時候,胃口不好,不愛吃飯,經常會剩飯。有一次,上午吃了太多零食,加上胃口差,吃飯時,飯剩了不少。媽媽勸我多吃點,并對我說:“孩子,這些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要珍惜呀!”那時的我并沒有聽進耳,只是告訴媽媽自己真的吃不下了,然后,就歡天喜地自顧自玩去了。
有一次,到姨婆家去作客。姨婆以前當過老師,到她家里后,姨婆教我讀起唐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完了,姨婆又給我解釋起它的意思來。直到那時,我才知道,米是很珍貴的,它是用農民的汗水變成的,也明白了媽媽為什么不讓我浪費食物。
“節儉傳下去,中國萬年福。”只有節約,才能讓大家生活得更好。“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是的,就算一天只能攢一天,一千天就是一千元呢!天長日久,有一天,你就會發現,自己竟然積攢下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