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寶葫蘆的秘密》有感
讀《寶葫蘆的秘密》有感【篇1】
昨天,我讀了一本似曾相識的書,題為《寶葫蘆的秘密》。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王葆的男孩,從小時候開始,就開始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因此會對寶葫蘆如此的向往。此后,因為一個意外,王葆真的遇上了故事中的那個寶葫蘆。“你就是故事中的那個寶葫蘆嗎?”“是的是的”。寶葫蘆就這樣認王葆當了主人,但必須做到要保守這個秘密,誰都不能對誰講,如果寶葫蘆的秘密一旦讓別人知道,寶葫蘆就無法在實現他的愿望了。王葆無法經得住寶葫蘆的誘惑,就答應了。寶葫蘆為王葆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愿望,雖然經過了許許多多的跌宕起伏。我覺得這個情節跟《長江7號》里的七仔差不多把。到最后,寶葫蘆跟隨王葆的時間到了,就同王葆道別了。而王葆也因為寶葫蘆的經歷成長了起來……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明白了一個人生的道理。人人都希望得到像故事中的那樣一個寶葫蘆,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唯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即使得到了像寶葫蘆那樣的能力,我們更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更應實踐自己的承諾,永遠保守住這個寶葫蘆的秘密……
我們應該保守寶葫蘆的秘密,更應保守每一個秘密……
讀《寶葫蘆的秘密》有感【篇2】
讀過《寶葫蘆的秘密》,我想到了兩個問題,一是不勞而獲是不現實的,二是幸福到底是什么?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只能靠自己努力。” 《寶葫蘆的秘密》的道理是深刻明顯的,教育我們無論想得到什么,都要付出勞動,只有雙手才是真正的財富。不勞而獲的代價是很重的,社會上的小偷也不就是為了不勞而獲的欲望才會行竊結果就變成了監獄里讓人可悲的犯人。所以我們是絕對不可以有不勞而獲的念頭,只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去獲得,并且從中受益,所以我們就要從自我做起,做到自立自強,自己面對生活,讓不勞而獲這個詞在你的.腦海里消失。
幸福是什么呢?也許幸福是一縷久違的陽光;也許幸福是一根棒棒糖;也許幸福是一個溫馨的擁抱,總而言之,幸福的感覺應該是暖暖的,甜甜的。幸福是一種感覺,卻不是《寶葫蘆的秘密》中那不勞而獲、讓人提心吊膽的感覺。有人說過:“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寫的,它只能體會,體會越深就越難以描寫,因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實的匯集,而是一種狀態的持續。”也就是說,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滿快樂的陽光,幸福的感覺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暢,甜蜜快樂的。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幸福的每個瞬間吧。
其實,不勞而獲就能幸福快樂的想法不只是孩子的夢想,也是我們這些成年人偶爾產生的念頭,當我們勞累的時候,當我們得到的少于預想的時候,當我們比較其他人的財富和享受的時候,我們也曾有過這些想法:如果……,該多么幸福啊!幸好這只是一閃而過的想法,幸好我們還在發揮著腦和雙手的作用,幸好我們懂得“付出就有收獲”的道理,那就讓我們充分發揮大腦和雙手的創造力,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幸福天地吧!
讀《寶葫蘆的秘密》有感【篇3】
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感觸,讓我懂得了一個重要道理。
書中的主人公王葆釣到了一個寶葫蘆,只要是心里想要的東西,就會出現在眼前。可是王葆有了寶葫蘆,不但沒有得到幸福和快樂,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煩和苦惱,因為那些東西都是寶葫蘆從別人那里偷來的。他逐漸認識到寶葫蘆不是好東西,便毅然表示與這個”寶貝“決絕。他使勁地把寶葫蘆一扔,
轟然一響,寶葫蘆炸成碎片。王葆驚醒,原來這一切只是南柯一夢······
這本書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只有經過一點一滴的不懈努力,才能收獲最美最甜的果實,正如《寶葫蘆的秘密》里面劉老師所說的:”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凡事都需要努力。“寶葫蘆雖然可以給王葆一切他想要的東西,但那些東西卻并不是寶葫蘆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是從別人那里偷來的,這樣不但不會讓人感到快樂,反倒會讓人感到難堪,本質上和小偷沒什么區別。
記的在以前,我報了個英語特長班,來提高英語成績。可是我不怎么喜歡英語,所以上課時總是走神,從不認真聽講,當天老師講的內容全不知道,回到家后還不聽磁帶。到了做作業的時候,就找個同學的一抄,交給老師應付了事。后來到了期末測試,我就傻眼了,試卷上的題我大部分都看不懂,急的直冒汗。考試一共有90分鐘,并不算短,可是這90分鐘對我來說卻過的飛快,一眨眼,就到時間了,戰戰兢兢的把卷子交了上去,卷子上只寫了幾道題,幾乎空白。
后來成績出來了,我果不其然的考了最低分,成了墊底。在老師嚴厲的目光下,我的臉燙的像是要燒起來。從那以后,我開始好好聽講,不再抄同學的作業,不再想著不勞而獲,第二學期的期末考試,我的成績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成了全班第三。
社會上總有些人想著不勞而獲,因此走上了歧路。他們用偷、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些人的結局都是受到法律的制裁,只能在監獄里懺悔自己墮落的一生,他們的人生沒有意義,晚年回想起來會很后悔,可是勤奮勞動的人卻不一樣,他們的人生很有意義,在晚年回想起來也不會后悔。
《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如米爾所說的:”所有現存的好東西都是創造的果實。“只有靠自己勞動換來的東西,才是的!
讀《寶葫蘆的秘密》有感【篇4】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王葆的孩子。有一次,他在河邊釣魚時,意外地釣到了寶葫蘆,從此,他的生活就與原先不同了,王葆想要什么,寶葫蘆就會給他什么,美麗漂亮的金魚、精致漂亮的電磁起重器、心愛的書籍、美味可口的食物、嶄新的自行車、許多盆漂亮珍貴的花草、新鮮的收音機、數學作業的答案……王葆覺得自己是一個擁有特殊幸福的人了!但寶葫蘆不只為王葆帶來了開心,一系列的麻煩、傷心也接連而來,先是下象棋時,“馬”飛到了“自己”的嘴巴里;再是當王葆想借科學畫報時,科學畫報自己到了王葆的書包里;再是當數學考試時,王葆想不出答案,寶葫蘆就把蘇鳴風的還沒寫完名字地的'試卷給了王葆,又給王葆弄來了不少的麻煩……
王葆覺得寶葫蘆把自己應該做的、想做的事情都做完了,王葆覺得生活沒多大意義了!還發現寶葫蘆給自己的一切東西都是偷來的!這個發現使王葆既驚訝又后悔!
最后,王葆經過思想斗爭后,決定讓寶葫蘆喪失魔力,變成一個普通的葫蘆,就把全部的事情都跟大家說了。
雖然這一切都只是一個夢,但讓我們明白了: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換來最甜的果實,坐享其成是感覺不到幸福快樂的!
讀《寶葫蘆的秘密》有感【篇5】
我讀完《寶葫蘆的秘密》之后,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不要想著天上掉餡餅之事,因為在這個公平的世界中,是不會偏向哪一個人的,你什么都不去做,是不會有報償的,只有經過你不斷努力,才會擁有相應的報償的。
在書中的王葆,自己擁有了一個寶葫蘆,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本來應該說是一件好事,但也因此壞事也遠遠超出了好事,到了最后,他的寶葫蘆失靈了,雖說壞事少了不少,但也不能完完全全的給消滅掉,還好這只是一個夢而以,也從中讓讀者和他本人都吸取了一些教訓,明白了一些道理,不去做和這相似的事情,不去想天上掉餡餅的事,讓自己好好學習,讓自己好好地去勞動,憑自己的真正實力來得到報償。
不想天上掉餡餅之事,認真學習,好好地去勞動,努力付出,回收起勝利的果實,把它們給好好地保管起來,不被誰給偷去了,拿去利用,做一個有出息的好人,做一位走正確道路的人,不走歪斜之路,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可以報答那些把我們養大成人的父母們,老師們……此外,還要為自己的國家獻力,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加大國家整體的力量,同學們,讓我們一步一步的邁向祖國的明天吧,同學們,我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