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讀后感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讀后感(篇1)
新時代的新青年,要以科技創新筑就夢想。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想在世界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過硬的實力必不可少。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中國智造”進一步推進,但是,我們還記得中興核“芯”之痛嗎?美國的制裁,讓中興——全球第四大通信設備制造商的業務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這其中的根源是什么?我們為什么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答案毋庸置疑。“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青春年華,風華正茂的我們,要勇于創新,善于創新。在創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做到無悔青春!
新時代的新青年,要以開放心態擁抱未來。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傳遞出了中國開放最強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從小漁村到深圳大都市,從貧困到小康,開放創造了無限的可能。古有大唐盛世開放繁榮的景象,今有“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我們一定要秉持開放的心態,保持奮斗的姿態,我們要敞開胸懷,吸納包容,兼收并蓄,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學習他國優秀之處,在交流中成長,在合作中變得更強。
新時代的新青年,要以工匠精神折服世界。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也進入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型的新時代,這就需要一種偉大的精神——工匠精神,李克.強總理說:“質量之魂,存于匠心。中國青年有匠心,能始終不渝追求卓越,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就有大希望”。瑞士手表聞名世界,寶馬汽車享譽全球,趙州橋的鬼斧神工,港珠澳大橋的飛架兩地,這背后無一不是工匠精神。踏踏實實,精益求精,是這個浮躁的世界里難能可貴的品質。作為中國的新一代,作為祖國未來的脊梁,我們難道有理由不學習工匠精神嗎?
“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奮斗是青春永恒的底色,在這個偉大的時代里,我們要同攜手,共奮斗,讓我們的青春躍動起來!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讀后感(篇2)
何為新時代?新時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個全新時代;何為新青年?新青年是在新時代中極具個性卻又不乏拼搏與創新精神的年輕一代。
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的我們,也要在成長中報效祖國。
青年是民族的脊梁。新時代新青年定當有頑強拼搏之精神。賽場上頑強拼博的女排隊員用她們的堅持與勇氣,為祖國帶來了榮譽;職場上頑強拼搏的“香港羅拉”朱芊佩,用她的堅持,贏得了世人的尊重與內心的滿足;生活中頑強拼搏的95后人大代表徐萍,用自己前汗水換來藝術知識的普及,被你我熟知。青年強,則中國強。在物質生活充足的時代中成長的我們,對精神上的自立自強則更加渴求,一個擁有頑強拼搏精神的民族,是不會落后于他人的。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新時代新青年必需要有銳意創新的探索精神。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潘建偉和他的團隊開發量子通信,為國家信息安全筑起了屏障;美女科學家顏寧攻破膜蛋白課題,以智慧定義美麗;90后青年龔華超讓筆記本觸摸板變成了九宮格數字小鍵盤,連扎克伯格都在使用,創造了完完全全由中國人創造的產品。正如法拉第所說,沒有誰能預估一個嬰兒的將來。而對于今天的我們而言,沒有人能預估我們的將來,富于想象的我們,敢于實踐的我們,定將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愈加強大。
吾輩青年定將成為祖國的驕傲,亞運會賽場上捷報一個個傳來,無不振奮人心:孫楊、徐嘉余、蘇炳添……他們的成功,成為了中國的驕傲。當世人都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是在乎快樂多于在乎榮譽的時代時,我們用實際證明,我們為國而奮斗的決心從未弱化。主席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時代的大旗早已傳入你我手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成為現實。
宋代大儒張載曾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告別幼稚與青澀的我們已經做好了難備,18歲后的青春,定是一段不甘于平凡、拼搏向上的歲月。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讀后感(篇3)
顧炎武曾說“天下興之,匹夫有責。”擔當應是一種風氣,它不僅是君子們應有的品質,更應是所有人應堅守的準則。萬州公交墜江事件,表面上是乘客與司機之間的矛盾,但那些無動于衷的看客真的就是完全無辜的嗎?如果當時有一個人站出來制止的活,悲劇就不會發生。所以做一個有擔當的人,不管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有益處。
擔當無分一人小,無分貴賤,它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行動。
八國聯軍侵華,腐朽的清政府無力抵抗,但是民間自覺組織起了義和團運動。他們打擊洋人,破壞鐵路;他們無懼槍炮,不害怕兇殘的敵人。他們大都由目不識丁的農民組成,“位卑未敢忘狀國”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這就是擔當!
擔當是一種臨危不亂的能力,讓你化險為夷。
扎克伯格,年少成名,微軟等大公司向他們拋出橄欖枝,被他拒絕了,此后更是一手創立了“臉書”,但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快“臉書”因侵犯用戶隱私而官司纏身,他也一夜之間跌入谷底,艱難處境讓他一度想把公司賣給谷歌,但他堅信自己的運作是正確。于是他選擇了承擔所有責任,向用戶道歉,賠償損失,并及時推出自定義展示動態的功能,“臉書“最終化險為夷,用戶量也因此與日俱增。
人可以無才,但不可無德。擔當是一種最重要的品德,家中的長輩很早就教導我,“有肩就得挑擔子,敢做敢當”。
擔當是可貴的,在現在可以為你贏得機遇,克服困難;有擔當就有動力,讓你做任何事都會竭盡全力。
因為擔當,本可以置身事外的魏公子竊符救趙;因為擔當,在國外享有優越生活的錢學森夫婦毅然回國;因為擔當,當危機來臨時,薩利機長挺身而出。
做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時代賦予我們擔當的使命,對家庭,對工作,對國家,我們都應該有一顆擔當的心——“有肩就得挑擔子”。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讀后感(篇4)
青春是一條五彩的小河,淙淙流淌著歡樂的歌聲;青春是一朵稚嫩的小花,透著幾分質樸與香氣;青春是一首壯麗的詩篇,可供睿智的雙眼欣賞品讀。
春寒料峭,我永遠記得那個初春的晚上,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如果你不想讀書,明天就和我一起去上班。”媽媽的話一字一頓,如同釘子般穿透我的心臟。慘白的月光透過窗戶映照在我的床上,斑駁成了一個個迷離的影子。我躺在床上,握著那讓人絕望的30分試卷,輾轉反側,內心的凄苦猶如洪水般襲來,肆意橫流。
第二天吃早飯時,我不敢看媽媽,怕與她的目光相撞。剛放下碗,媽媽面無表情地對我說:“走,和我上班去!”來到裝修的房子里,我跟著媽媽一起彎腰剪下毛巾上的碎屑。學著她的樣子拿著毛巾往涂料里攪一圈,把多余的涂裝料擠干,拿粘毛巾的長桿向墻面粉刷。這時,裝修室里來了不少的工人,一時間房子里便嘈雜了起來,人聲鼎沸。浮躁的說話聲,讓我暫時忘卻了考試的失利,我埋頭苦干,默不作聲。經過一個小時的辛苦勞動后,我的眼睛開始腫澀,腰也慢慢地酸痛起來。“媽媽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為我辛苦地工作著。”我看著媽媽那專注的樣子,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無只言片語。
晚上,我一直悶悶不樂,沉浸在壓抑愧疚之中。媽媽一直叫我下樓。我萬般無奈,懶洋洋地跟媽媽來到門口。她指著門外說:“看,那段殘枝。”我尋聲望去,那殘枝的枝丫早已斷裂開來,僅有一點枯黃的樹皮與主干相連,在風中搖搖欲墜。可是,幾番風雨后,那殘枝卻只搖不落。在昏黃的燈光下,我隱約看到:枝頭分明還有小片的青翠樹葉在風中跳舞呢!這時,媽媽開口了:“春天到了吧?這段殘枝在如此苦境中,都還在努力地生長,你為什么就如此松懈消沉呢?”對呀!殘枝都能在風雨中堅持,我為什么不能?
此刻,媽媽的話語點亮了我心中的迷惘,使我從地獄之門走了出來。也許,這也是那段殘枝對我訴說的成長奧秘吧!青春是美妙的,讓我用青春來為成長鋪墊一條美好的道路吧!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鄭智化的這首《水手》會永遠縈繞在我青春的每一步成長的足跡之中!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讀后感(篇5)
青春,多么美麗的字眼;青春,多么令人贊美的歲月;青春,是出初露的晨曦;青春,是天邊最燦爛的微笑;青春,是一首激昂的歌;青春是一支飛揚的舞。
從前,我并未讀懂青春這本沉重而輕松的書。我總是覺得,青春就意味著長大,青春就意味著跨入成人的世界,青春是無拘無束的,青春是自由快樂的。可是當真正擁有青春是才發現,青春不僅僅是這樣,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青春雖短暫,但是要合理的運用生命力最旺盛的時間,要利用有效的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才是真正體味到青春的內涵。
青春是僅屬于你一次的花季,讓你幸福的時候,要倍加珍惜,苦難的時候,要倍加堅韌,悉心地采每一種花的標本,留住那永恒的生命的芬芳......但是,我們要明白,青春容不得揮霍,青春并不僅僅屬于你一個人。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青春,只有用心去經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追尋那么你會真正的發現青春的奧妙。
我們的青春需要理解,但并不是要求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只有我們自己理解了屬于自己的這短暫的青春,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別人,理解生活,理解世界。在我們這樣的一個青春的時代:沉默時像太平陽海底的塊石子,憤怒時像圣海倫爆發的火山,熱情時像撒哈拉上空的烈火日,冷酷時又像珠穆朗瑪峰頂的冰雪......我們的有青春的迷惘;也有青春激情;有青春的淚水;也有青春的笑容。
我們遺忘了過去的種種,又在面對著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而唯一使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還擁有屬于自己的青春理解青春是種享樂。我們能夠在孤獨時不孤獨,悲傷時不悲傷,帶著覺重的鐵鐐舞蹈,揮動折損的翅膀依舊飛翔。如今的我們,若是真的理解青春,那么就應該一種淡泊的態度,不過于計較,也不一味的抱怨,有種寧靜的心境,不會狂躁,更不要放縱。理解了青春,也會更懂得人生,懂得人生,就會明白這飄忽的旅程,也就是場美的夢。
青春就是如此,只能懷著一顆真誠的心,才能真正讀懂這本書。
啊,我的青春我的夢想,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青春我的旅程。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讀后感(篇6)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合上《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不單單是一本書籍,也不是普通的傳記,這本書從“知青說”“村民說”“各界說”三個維度,全方面、立體式地展示了青年的青春歲月,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浮夸美化的修飾,一句句還原生活本味的樸素話語卻感人至深。筆者認為,這本書實際上是一本青年成長指南,我們要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成長為向上向善的新時代好青年。
永葆根植于心的善良。在書中第一篇,雷平生提到,這個人,心地非常善良。他把媽媽親手縫制的“娘的心”的針線包毫不吝嗇地送給了朋友;把自己好點的糧食分給老鄉吃;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東西給乞討老衛兵……對貧下中農、老人、兒童、殘疾孩子,他都是一片愛心、真誠相待。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遠赴陜北,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要有多善良才能做出這么多讓人意外而又無比暖心的舉動。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質是善良,它是一個人的秉性、是內心的本性,是支撐一個人無論遭遇何種困難仍能保持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內生動力。因此,青年人無論何時何地、身處何位,萬萬不能丟掉“善良”。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書中提到知青戴明評價說,從來沒有放棄讀書和思考,他的書裝滿了兩個箱子,他在田間地頭休息間隙抓緊讀書,干了一天的活再累,晚上也要看書到深夜。就是以這樣的毅力和堅持,當年讀完了所能接觸到的所有書籍。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書中汲取營養,書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地融會貫通。指出,“我們黨依靠學習創造了歷史,更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青年干部擔負著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歷史使命,要切實擔起這一重大職責,必須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覺學習、主動學習。身處信息化浪潮中,新時代青年更應珍惜時光,培養愛閱讀、勤思考的好習慣,為干事創業打下堅實的思想和理論基礎。
涵養一心為民的情懷。青年能夠加入中國共產黨并被選為大隊書記,足以證明他在梁家河的群眾基礎有多么深厚。上任后,群眾需要什么,他就學什么、干什么。為梁家河辦沼氣,辦鐵業社、代銷點、組織婦女辦縫紉社,解放勞力辦磨坊……這些事情放在現在看并不是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在當時卻是風險較大的項目。他是真正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真正為老百姓考慮,自己承擔風險換來了梁家河生產效率的提高,也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信任與堅定支持。這一點值得我們新時代青年,尤其扎根基層的青年干部深刻反思和認真學習。基層是青年成長的沃土,群眾是青年成長路上的朋友、老師、親人。因此,青年干部要學會在基層、在群眾中汲取智慧,獲得健康成長的豐富“營養”,涵養一心為民的情懷,走好今后的人生路。
青年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青年要適當經歷一些挫折、苦難、磨礪,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長成才。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學在基層、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為我們的勵志成才提供了最好的教材,照亮了我們前進的路,讓我們見賢思齊,不斷錘煉自身修養,培養優秀品質,成長為有思想有能力有情懷、堪擔時代使命的新時代青年!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讀后感(篇7)
新時代下的新青年,應該一方面要做到不忘初心,做一個堅定的理想主義者;另一方面要做到砥礪前行,做一個強大的務實主義者。
堅定的理想主義者要求我們青年人首先要做到心懷國家、有強烈的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我們要從心底意識到中國和中華民族是每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母體,沒有母親的庇護,我們任何人的任何成就都將失去意義。不管是我們身處何方,都要心系我們的祖國母親。
其次,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要有博愛的情懷,要有成為“世界青年人先鋒”的勇氣和決心。理想是一個人前行的明燈,指引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進。沒有理想,猶如盲人摸象,一生光陰必將虛度。
當前,青年人最大理想是“做一個為人類命運共同的人”。來自汕頭的黃鴻翔,就是我們年輕人的榜樣。他26歲就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材生,本可以在華爾街全球頂級咨詢公司謀得一份令外人羨慕的美差,但他毅然放棄眼前的舒服日子,選擇深入非洲叢林做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他從小就熱愛動物,喜歡冒險,他兒時的理想就是“與動物打交道”,他的選擇表明他是一個堅定的理想主義者,因此獲得了世人的欽佩。
務實主義要求我們青年人首先要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當下中國的偉大成就有賴于一批又一批具備勤奮刻苦、拼搏鉆研、開拓創新、求真務實、不畏艱難等品格的先賢和熱愛奮斗的人民,這些優良品質需要我們繼續傳承和發揚光大,因為它們一定還是新時代偉大成就的締造因素。
其次,我們要做到“頂天立地”,在實踐中練就內功。所謂“頂天”,就是要多關心多關注全球化、世界經濟一體化、現代化、法治化、創新型國家、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城市、城中村改造、城市“微改造”幸福社區等全球、國家、城市、街道和社區等不同尺度的事;所謂“立地”,就是要思考上面這些事,我有什么態度與想法,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如何貢獻我的能量。
第三,我們要有世界眼光與視野,加強國際交往與交流合作,從世界各國各地的文明體系中吸收養分,不斷夯實我們的綜合競爭力。
新時代,我們當燃燒激情,揮灑熱血,書寫青年人奮斗的篇章,從而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