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主要事跡
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主要事跡精選篇1
鄭丹娜擔任班主任,教語文科目。與所有老師一樣,她每天忙碌于上課、備課、處理班務、批改作業。但是工作的繁忙和瑣碎,絲毫沒影響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追求,她熱衷于鉆研業務,探究學生心理特點。通過一次次嘗試,1998年,鄭丹娜找到了一條通往童心世界的心靈路。那一年,鄭丹娜接手了自己的第二批學生,她精心給每個學生準備了悄悄話交流本。從此,小小的本子幫助她走進孩子的心靈。在悄悄話中,孩子們告訴她發現小烏龜下蛋時的新奇、與好朋友爭吵后的無奈、被父母誤解時的委屈,還有對老師的小小不滿……
這種悄悄的對話,使她越來越關注孩子們的情緒變化。鄭丹娜在教室的墻壁掛上“心情晴雨表”。每天早上,孩子們在心情表自己的名字后面用笑臉或哭臉,表示自己的心情??纯葱那楸?,鄭丹娜就知道今天誰最需要關心。
一個內向的小姑娘在心情表上畫了個哭臉,她在為另一個小姑娘用破舊的空竹棍換走了自己嶄新的小棍,還不肯承認而傷心。
怎么解決?思來想去,鄭丹娜用小空竹棍的口吻給那個拿了同學空竹棍的小姑娘寫了悄悄話:
親愛的小姐姐:
我是你好朋友的空竹棍,不小心走到了你的位子里,天氣越來越冷,我很想念我的主人,求求你把我送回去吧,我在這兒不是幫你,是破壞你和好朋友的關系。
無聲的教育打動了孩子的心,那孩子不僅歸還了空竹棍,還誠懇地道了歉,那位原本不開心的小姑娘把哭臉改成了笑臉??粗鴥蓚€孩子又成為了好朋友,鄭丹娜很開心!
這種悄悄的對話,使鄭丹娜變成懂得童心的老師,寬容孩子的錯誤,接納孩子的情感,用最柔軟的話語讓孩子遠離錯誤,增長了教育的智慧。
二十年春去秋來,二十回花謝花開,不知不覺間,鄭丹娜和學生之間的悄悄話已匯集成450萬字。每次看到以往那些寫滿悄悄話的小紙條,鄭丹娜都不敢相信,這相當于近十部長篇小說的文字,竟出自她們師生之手。如今,這些質樸的悄悄話,已經變成了《中國孩子成功教育法則》一書中充滿墨香的鉛字,并在全國公開發行,她撰寫的第二本書《全接納 慢引導——心靈的教育》被納入北京教育叢書。教師節,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采訪了她,并以“愛一朵花就陪她綻放”為題播出了她和學生的故事,感動了許多觀眾。
悄悄話拉近了她和孩子們的距離,也讓孩子們學會了許多。在學習上,班里沒有后進生,孩子們思維活躍,會學習,會思考,每次考試班上成績總名列年級前茅。寒假里,她幫助學生開展“小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研究,祥澤同學撰寫的小論文即將在中小學創新雜志發表;區故事比賽她鼓勵學生參加,14人中有13人獲獎,其中,兩名學生獲得北京市一等獎;一位學生參加全國小學生技能大賽,在決賽中獲得全國范圍一等獎的第一名。學生作文屢屢獲獎,多次被刊登于國家核心期刊《小學生個性化作文》、《東方少年》等雜志。
更讓鄭丹娜驕傲的,是悄悄話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行為規范和思想品德。在品行上,班里更沒有后進生。學生自信、陽光、懂孝敬、有愛心、知謙讓。鄭丹娜教的四(3)班,每天中午都幫一年級的小弟弟妹妹打掃衛生;她從不對孩子大聲斥責,但是他們卻能從她的眼神中找到行為準則;她從不嚴格控制孩子的行為,但是孩子們卻自覺努力。
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主要事跡精選篇2
10月,在教委雙名工程的推動下,鄭丹娜被推選為第一屆朝陽區班主任名師。同年,“鄭丹娜班主任工作室”建立。幾年來,陸續有三十幾位教師加入其中,涉及9個學區,4所直屬校。
鄭丹娜要求自己尊重每一位同伴,為大家的成長做好服務:組織研討交流會,她設計方案,做好籌劃,上下協調,并擔任整個活動的主持和思辨中的指導;組織老師們參加全國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比賽前她幫每位老師設計展示方案、做好指導,比賽時,她做好后勤服務,幫助老師們拿衣服,為參賽老師備好熱茶水;組織培訓時,她聯系專家,親自開車接送,做好老師們與專家的聯系人。
幾年來,她帶領來自二十幾個學校的優秀班主任,以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為課題開展研究和實踐。她引導同伴緊扣研究力,抓住閱讀力,提升反思力。幾年來,工作室研究成果先后被評為區教育教學成果提名獎、北京市研究成果一等獎。工作室多位教師公開發表文章30余篇,現代教育報為鄭丹娜開辟了悄悄話專欄,連續登載十幾期。工作室馬靜、陳鐵平、宋為等6位老師被推選為“朝陽區班主任名師”,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室,發揮更大的輻射作用。鄭丹娜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北京榜樣。通過多年的努力,鄭丹娜“全接納,慢引導”的教育理念也逐漸形成,并得到了專家的首肯?!叭蛹{”強調個“全”字,她接納所有的孩子,接納孩子所有的感受。“慢引導”,尊重成長的規律,尊重個體的差異,期待人人出彩。
,鄭丹娜開始主管學校德育工作,從學校的辦學理念“讓生命陽光般燦爛”出發,她和老師們達成“全員育人—共同成長”的教育追求,還組織開辦“楊柳書院”,書院開辦以來,面對師生家長開展了22場講座。她依托楊柳書院,推動了學校課程建設。她帶領老師們分年級編寫國學學習教材,在學校形成濃厚的“國學經典”學習氛圍:古詩誦讀的上課鈴聲,進校晨讀的《弟子規》《三字經》《笠翁對韻》不絕于耳,熏染師生。很多語文老師將經典誦讀引入課堂:每節課都拿出5—10分鐘,帶領學生誦讀古詩、學習經典。據說一年級學習不到一年的小學生都掌握了100多個成語,還能熟背古詩文百余篇。
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那些蘊含著豐富哲理、催人奮進的國學經典,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師生的言行:學生注意力、記憶力、表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師生們行為的規范、言語的自信也更加文雅、自信。
鄭丹娜說:“我是一朵花,一朵平凡的花,我愿意以淡淡的清香,熏陶孩子們稚嫩的心靈;我愿意用淡淡的色彩,扮靚孩子們甜甜的笑臉。我是一朵花,一朵平凡的花,我愿意在有生之年,和所有與我產生交集的孩子們一起綻放;用一生的時間,實現我剛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時許下的諾言!”
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主要事跡精選篇3
教室里超過一半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看到這些孩子的眼神,她總有一種媽媽般的心疼,傾情傾力,課下如媽媽一般操心。很多家長出門打工時,把孩子交給白老師,心里就踏實。每年的節假日,白老師都會組織開展像“給父母寫一封信”等主題班會活動,還利用視頻、微信等聊天方式,讓學生談一談對父母的思念和愛。
班里有一名女生小婷(化名),媽媽、哥哥、妹妹都有智力障礙,全家人僅靠父親一人在外打工維持生計,家境十分貧寒,小小的年齡就承擔起照顧家的責任。有一次,白老師看見小姑娘自己趴在課桌上一個人發呆,兩眼通紅,一問才知道昨晚家里沒面粉了,媽媽讓她去鄰居家借面粉,她不去,媽媽就打了她。
孩子一邊說一邊哭,白老師痛在心里。中午一放學,她就把家里的半袋面粉送去小婷家。從此以后,換季時節,她就把女兒的衣服找來送給她,還號召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上幫助她,小女孩臉上重新綻放了笑容。
學生小宇(化名),小小的孩子就失去母愛,奶奶年過九旬,不能自理,僅靠父親照顧她們。上課時,她常常鼓勵小宇,生活中偶爾送她一個漂亮的發卡等小禮物,小姑娘日漸開朗。畢業之后,逢年過節,小宇就給白老師發來祝福,但凡有點成績,她就與白老師分享。白老師說,她很欣慰這份最質樸的回報。
12月,李元寨村村民王鳳宇因病住院,巨額的醫藥費使這個家庭雪上加霜,他的兒子在李元寨小學讀二年級,學校組織了一次募捐活動。寒風中伴隨著一曲“愛的奉獻”,白恒云等老師帶頭捐款,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長隊,將自己的零花錢一一投入,小手凍紅了、鼻子凍疼了,但大家的心是暖的。
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主要事跡精選篇4
和許多農村一樣,父母在外謀生計,孩子留守家鄉由爺爺、奶奶照料。白老師的班里有很多這樣的留守兒童。缺少父母關愛,留守兒童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甚至厭學,還有的迷戀網絡,學習成績一塌糊涂。
課堂上,白老師有意識地優先提問他們。放學了,她就抽出時間,約幾個學生專門談心、輔導。座位安排上,她也特意體現出“一對一”,讓學習好的與學困生結成學習小組。
走在上、下學的路上,白老師看到走得慢的或需要幫助的學生,總會熱情地捎上一程,她的自行車成了很多學生的“便車”。冬天天黑得較早,對于離家較遠的孩子,她會主動將其送回家,然后自己再踏著夜幕往家趕。
班里的學生小明(化名),課堂上心不在焉,作業完成不好,總找理由應付。他的媽媽外出打工,生活一直由奶奶照顧,于是,白老師去小明家家訪。奶奶說,小明媽常年不在家,他總以找同學做作業為由,到晚上10點多才回家,一問作業做完沒?回答說完成了。老人不識字也就信了。白老師和小明媽媽聯系商定,盡量多給家里打電話,多關注孩子,老師也會多往家里去,還安排方便的同學一起作業,相互監督。她在學校跟小明談學習、談未來、談理想,教育他體諒家人的辛苦,一定爭口氣,不能自我放棄。孩子漸漸改掉了不良習慣,成績得到大幅提升。
一次家訪中,天色已黑,又下著小雨,走在泥濘的小路上,白老師不慎從電動車上摔下來,膝蓋被磕破,衣服也被磚頭劃破了,她強忍傷痛回到了家。丈夫心疼地說:“你真傻,難道為了學生你不要命了嗎?”第二天,白老師還是一瘸一拐地來到了學校,同事勸她休息,白老師說:“閑在家里,放心不下?!?/p>
白老師通過各種渠道關注學生的情緒,深入了解每個學生,辨別思想動態,一旦發現問題,盡早處理。很多孩子和白老師聊天、談心,日子久了,都變得很“乖”,有了什么煩心的事都愿跟白老師交流,整個班風積極向上、團結友愛。
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主要事跡精選篇5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25年來,楊凌示范區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經濟社會各環節,著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快補齊民生事業短板,聚焦百姓所需所盼,解決民生痛點難點堵點,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在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楊凌統籌推進產業發展和社會民生,實現了成色十足、內外兼修的“高顏值”:
一批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相繼建成;引進陜師大楊凌實驗中學等名校、與西安多家知名醫院建立醫聯體,老百姓的上學難、就醫難問題得到緩解;農村幸福院實現全覆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交通路網四通八達,“無黑無惡”創建扎實推進,發展和安全統籌推進……
產業與民生協同發展加快推進,而楊凌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協調推進的力度也進一步加大。
漫步楊凌渭河濕地公園,抬頭南望可見秦嶺,低頭俯視便是靈動的渭河水,波光瀲滟的水面,目光所及之處無不是山清水秀的詩意畫卷?!笆濉币詠?,楊凌以持續推進生態環境質量好轉為核心,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出臺行動方案,推進落實河長制,嚴格的制度、有力的舉措推動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治水成效折射出楊凌久久為功謀劃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多年來,楊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污染治理強力推進,綠色發展成效明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綜合治理成效名列全省前茅,渭河楊凌出境水質達到三類,地下水質達標率100%。
藍天白云、花草相映。市民陶醉在農科城的生態美景中紛紛贊嘆楊凌生態環境的變化:“現在楊凌的天是越來越藍了,空氣也更加清新,心里變得更加敞亮了。”
25年來,楊凌城鄉一體化建設不斷推進,總體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年全區生產總值較1997年增長了41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117倍,財政總收入增長了238倍,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1997年—,四分之一個世紀,時間見證前行:楊凌站好“國家隊”履行使命的初心依然堅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國際合作等各領域的成效不斷鞏固,人民群眾享有各項民生福祉大幅改善……站在示范區建設25周年的歷史新起點上,楊凌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
心懷凌云志,揚帆再起航。楊凌示范區黨工委主要領導說,楊凌示范區將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立足“國家隊”定位,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推進示范區在更高層面履行國家使命、服務國家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努力開創創新驅動、示范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