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閱讀心得
飄閱讀心得篇1
飄對我的觸動太大了,主要是性格上的,雖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更正自己的一些毛病,但是我覺得自己還是有一些收獲的。
瑞德是一個謎一般的人物,書中沒有正面提高過他的年齡,我以為他只是一個比思嘉大幾歲的年輕人而已,但是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么他對世事的認識那么清楚,每次都跑不出他的預料,還有他的性格一點都不虛偽,對一些人看上去非常的刻薄,但是他對真誠的人完全是兩個樣子的。他知道自己的想法,也不羞于表現自己的小人,雖然其很不小人,那些行動只是語言上的而已。當然了,最令我欣賞的是雖然他看透了一切,但是他沒有喪失熱情,沒有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如死水一般,無愛無恨,他還是對生活充滿了熱情,看看他為思嘉做的那些事,看看他去為失敗的南方服的兵役。
其實思嘉才是對我觸動最大的,畢竟我感覺瑞德雖然厲害,但對我這個凡夫俗子來說太遙遠了一點,我沒有他那么高的的境界,思嘉才是給我觸動最大的,看看她遇到問題時的解決辦法,具體就不寫了,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翻書,令我自己太汗顏了,自己太害羞了,太缺乏勇氣了,什么都縮手縮腳的,想用她激勵自己,想要什么就要去爭取、去做才可以。
飄閱讀心得篇2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星還閃亮的智慧。文學讓我幾乎明白了一切。
《飄》的情節歷經幾次大起大落,它以郝思嘉的三次婚姻為主體,譜寫出一部壯麗宏偉的愛情史詩。
郝思嘉的三次婚姻都是有目的性的,沒有愛情的婚姻。在一次次婚姻的受挫失敗后,她并沒有絕望灰心,而是從零開始,從頭再來。她是美國南北戰爭后美國精神的象征。雖說南北戰爭中以奴隸政策為主的南方慘敗,但是,在戰爭的洗禮后,郝思嘉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成熟,學會了冷靜。面對被戰火毀掉的家園,她堅定不屈,毫不妥協,重新開始,擦干眼淚,努力振作;面對愛人的離去,她毫不氣餒,重新開始,她熱愛祖國,熱愛土地,并像土地一樣承受苦難,飽含激情。
郝思嘉的第一次婚姻,因為聽到自己的中意之人衛希禮將和媚蘭結婚,十分氣憤。她打算在第二天的宴會上奪回衛希禮,但是沒有成功。一氣之下,就任性挑逗媚蘭的哥哥查理,并答應了查理的求婚。但婚后一星期,婚姻就于查理在軍營里病故而草草結束。
第二次,郝思嘉在白瑞德的幫助下,帶著媚蘭回到老家。但因老家被北軍洗劫,一片狼籍,她為了300美元的地產稅,勾引親妹妹的未婚夫甘扶瀾。后來,一個黑人搶劫了郝思嘉,甘扶瀾和其它三k黨人要為她報仉,北軍派人鎮壓,多虧白瑞德帶他們轉移才離開,但甘扶瀾被打死。
第三次是白瑞德向她求婚,婚后,兩人雖然過著豪華生活,但郝思嘉卻總是忘不了衛希禮。后來,她才明白衛希禮無能,而精明能干的白瑞德才值得去愛。但此時白瑞德早已離她而去,郝思嘉決心把他找回來,此時她才28歲,還是年輕美麗的。
郝思嘉的能干與堅強鼓勵了許多人,并且就像書中所說的那樣:“明白,又是另外的一天了。”
飄閱讀心得篇3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于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厭惡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十分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向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著自我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我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后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我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十分能干、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著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齊奮斗的十幾年里,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覺得斯佳麗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我想要的東西異常執著,而對自我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我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
斯佳麗愛的是阿希禮,可是,阿希禮卻不要她。就像瑞特說的,阿希禮是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游戲規則生活,只會撞得一鼻子灰。斯佳麗不了解阿希禮,所以她愛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他,而當她認清他時,她再也不愛他了。
書中另一個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蘭妮。她是個外柔內剛的女性,她幾乎擁有了女性所能擁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說的,她是他所見過的少數貴夫人中的一個。她是堅強的,她是愛國的,她用她的心愛身邊所有的人。當她丈夫打仗時,她在后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當北佬打進城而她又快要臨盆時,她依然鎮定,當她身體虛弱而沒人下地干活快要沒飯吃時,她和斯佳麗一樣,放下過去所受的教育和優越感,拖著虛弱的身體下地干活,當她看到斯佳麗殺了一個北佬時,她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幫著掩埋尸體,搜查錢財,擦拭血跡,當戰爭最終結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來到她門前要求照顧而她們自我也沒有過多糧食時,她還是盡她所能地幫忙他們,因為她期望在遠方也有一個好心的北佬女人給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飯吃。
如此一位堅強的女性,卻又是如此的溫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執著地相信斯佳麗和阿希禮,即使有人親眼看見他們摟在一齊,也執著地相信他們,保護斯佳麗。她明知自我的身體無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卻執著地要再為阿希禮生個孩子,最終離開了她愛了一輩子的親人們。
真的是太偉大了,看著玫蘭妮,使我想到許許多多的中國古代女性,她們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勞任怨,相夫教子,然后默默無名地老去、死去。
瑞特是個復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銳利的眼睛,能夠在亂世找到自我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終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了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說,只是經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終,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弦,雖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觀因素,對于美國南北戰爭的評價并不客觀和全面,但以文學角度來說,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飄閱讀心得篇4
人生如秋日。俗話說得好,活得像個夢,好像是個悲劇。《飄》講述了一段坎坷感人的人生,講述了斯佳麗和瑞特的愛情糾葛,讓我們深刻理解了“愛”這個詞在人的生命中占據了多大的位置,在“愛”和“被愛”之間做出選擇意味著什么。
斯佳麗是我最喜歡的角色,讓人又愛又恨。她一味的追求自己所謂的愛情,而忽略了值得托付一生的男人。就像娜塔莎一樣,沉浸在自己認為美好的愛情里,失去了常識。可能很多人覺得她幼稚愚蠢,但我佩服她。在那個特定的時代,斯佳麗沒有拘泥于一種模式,突破了傳統和道德的局限。她才是值得瑞特真摯愛情的人。在戰爭的情況下,瑞德堅持要上前線,媚蘭又要生了。沒有任何支援,斯佳麗帶著生病的婦女和孩子獨自沖出火場,向塔蘭村走去。你無法想象一個高貴的女兒冒著生命危險在做什么。也許當一個人面臨絕境的時候,他的內心可以強大到超越生死。
和斯佳麗一樣,瑞特也是一個不愿意被世俗倫理束縛的人。他的形象深入我的骨髓,直到我的心臟。起初,他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形象,一個徹頭徹尾的流氓。然而,生死攸關的時候,他離開了心愛的斯佳麗,奔赴前線。那一刻,他作為一個男人的本色展現的淋漓盡致。雖然他以前的一切言行都顯示出他對國家和民族的厭惡,但在危機時刻,骨子里的愛國熱情促使他為國家而戰。這不是迷人的主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