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觀后感3000字
悲慘世界觀后感3000字篇1
《悲慘世界》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作品,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冉·阿讓是一個從小失去父母的貧窮孩子,二十多歲因為偷面包被關進了監獄,因為中途逃跑讓他整整在監獄里呆了19年。出獄后,他偷了留他住宿的教主大人的銀器,但是警察抓捕他的時候教主大人卻幫助了他,教主大人的寬容震撼了他。他發誓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他開始不求回報的為貧民做好事、救出在水深火熱中的芳汀女兒、救出了在戰火中的馬里于斯、還挽救了一直陷害他的沙威,但是他的生活依然簡單、樸實甚至卑微,一直到死去。
故事主人公冉·阿讓在我的印象里是最深的,在我看來他并不是反面教材而是正面教材,或許大家看來他只不過是個小偷,是個壞人,但是我卻從他的身上學到了一個道理——知錯就改。
在生活中大家難免會犯錯,當犯錯時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道歉、解釋、無所謂……但是在我看來不是這些而是——改正。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后,盡量回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他向藺相如負荊請罪,最后兩人成了合作伙伴,一起打理趙國。
不管是小說里的主人公冉·阿讓,還是戰國時代的廉頗都是犯了錯,他們并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改正自己的錯誤,成為了我們大家的好典范。
悲慘世界觀后感3000字篇2
《悲慘世界》這本書寫的的確是一個悲慘世界,是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我一頁一頁地看著,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多知識。
這本厚的出奇的長邊篇小說是雨果的代表作,這本共有五部,每一里有好幾節,每節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悲慘世界》這本書記述主人公冉阿讓正是處于這樣的壓力之下,飽嘗艱辛與絕望的滋味。他從出獄以來,不被這個社會接受,處處受排斥和歧視,甚至連住宿等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無法獲取。無論環境多么惡劣,多么黑暗,但主人公的人格中散發的光芒卻足以照亮整個世界。這是人類的希望所在。
我看了以后我懂得了:一個取得成功,不在于自身的條件,而是要付出努力,有些人有種.種理由作為沒有取得成功的借口,那是不行的。我要向冉阿讓學習做一個勤奮的人,不怕困難的人。
悲慘世界觀后感3000字篇3
今天終于看完了《悲慘世界》,心中感慨萬千,激動不已,但卻不知如何表達我的心情。從前,我只知道這是世界名著,是雨果的作品,也有過幾次想嘗試閱讀,可是看到厚厚的四大本我就動搖了,終于我還是強迫自己認真閱讀,想不到我還真得入迷了,不知不覺,仿佛自己就生活在那個19世紀的法國了。這不愧是世界名著,它的美是由內而外的,越靠近就越理解,就越愛不釋手。
主人公讓。瓦爾讓曾經說過:“昔日,為了生存,我偷過一塊面包;今天為了生存,我不愿意盜竊一個名字。”這是主人公悲慘的命運和崇高的人格。為了姐姐的孩子們活下來,不得已他偷了一塊面包,卻被判為“夜間盜竊民宅”被送上法庭,做了19年的苦役。在這19年里,他的靈魂上升了,也下降了,正如作者所說:“陽光從一側進去了,黑暗也從另一側進去了。”偷了幾次東西后,得到主教的感化和教誨,他開始行善,以馬德蘭的名字救災濟貧,造福人民,撫養珂賽特健康成長,原諒沙威,救過馬利尤斯……這一切好事都掩蓋了真實的自己——讓。瓦爾讓。
或許博愛才是《悲慘世界》的主旨,一個容忍貧窮的社會,一個容許地獄的宗教,一個容許戰爭的人類,這真的是一個悲慘的世界。讓。瓦爾讓因偷盜被判刑19年的悲慘命運,芳婷因貧困孤寂而扔下孤女淪落風塵的悲劇,調皮機靈無家可歸的少年加弗洛什的犧牲……這一切的悲劇都與這個悲慘的社會息息相關。因此在這樣一種社會里,愛就如同冬夜里的一個暖爐,溫暖冰凍的心。讓。瓦爾讓對珂賽特有愛,才會使得珂賽特純潔美麗的如百合花。芳婷為了給養他鄉的女兒,賣掉了自己漂亮的門牙,賣掉了自己美麗的頭發,到最后,竟然賣了自己的身體和尊嚴,這種愛令人肅然起敬。
他把馬呂斯從死亡絕地救出,并向馬呂斯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而遭至誤解,從而一個人孤獨的承受痛苦 和屈辱。幸好,作者做了巧妙的安排,在冉阿讓生命將要走向終點時,馬呂斯得知事情真相后和珂賽特及時出現在老人的面前,讓老人在愛的守護下從從容容地走完了最后一程。
自己沒有寫讀后感的習慣,往往都是食而不知其味,但這本書讀后收獲甚多,因此就留個紀念吧!19世紀法國的世界是悲慘的,但有像主人公讓。瓦爾讓那樣撒播愛的人,因此,悲慘就會過去。今天,我們的世界是美好的,博愛更是我們的信念。
世間萬物,有生有滅,輪回不息;
人世百態,有哭有笑,才是人生。
悲慘世界觀后感3000字篇4
《悲慘世界》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都寫出了主人公冉阿讓悲慘、曲折、離奇的人生;讓人無時無刻都投入到了書中感人、可悲或是令人氣憤的情節中。
這本書中寫到的每一個小細節,都讓人在感動中,明白到道理。我不得不說:“雨果是用心在寫好每一本書,他的每一本書都是傳世之作!”讀了這本書,我知道寫作并不是一件難事,最重要的是你寫作時投入了多少;你只有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寫作,才能收獲百分之百的驚喜,乃至成功。
我也暗暗下定決心:我也要像雨果那樣用心去寫作,也要讓后人記住我。
悲慘世界觀后感3000字篇5
一直都很想讀《悲慘世界》,而今終于把悲慘世界讀完了,這本書的背景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黑暗統治,即使黑暗即使人性無存,但是有一個人卻以真誠和偉大的愛來和黑暗相抗衡——冉阿讓。
這本書很厚很厚的三本,內容是豐富的,因為冉阿讓是豐富的,我記得他說過:
他說:最高的法律是良心,但是法律是沒有良心的,他明白自己活著的真正意義,他學會誠實的做人,他讓自己的靈魂再次得到上帝認可,但是法律是一個沒有眼睛的屠殺者,不會去看靈魂,不會去讀內心,法律注重的永遠都是表面。法律在說自己公平的時候,它已經將一顆誠實的善心扼殺了。其實法律拯救的不是人的靈魂,拯救的而是人的軀體,讓你的軀體消失,法律就完成了任務。而他一直是法律責任的一部分,他的一生看起來就是陪法律演一場沒有意義的戲一樣,但是他從來沒有在這場戲中放棄過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本書最讓我感嘆的是,冉阿讓可以把一個陌生人當做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女兒一樣去愛他們,這是人間最偉大的愛。
其實每個人都有愛,但是有的人她只愛她自己,只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但是冉阿讓他把愛給了每一個需要的人,無論這個社會多么現實,我真的被冉阿讓感動了……我敬禮……
悲慘世界觀后感3000字篇6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交談。自從治安大隊14中隊開展讀書活動以來,同學們積極配合,不僅增加了自己的閱讀量,更引發了讀者們各式各樣的思考。下面讓我們走進眾多優秀讀者中的一位14治安 五區余科毅,看看他對《悲慘世界》一書的心得體會。
在雨果數量眾多的文學作品中居于首位的是這部《悲慘世界》,它將我們的視線聚攏在19世紀的法國,一個本該是傳頌自由世界的國家此刻卻處在她最黑暗的時候。那時的雨果正在為革命到處奔走呼告,而拿破侖的稱帝 讓他大失所望,對此大加抨擊而被放逐。
而我們的故事也便由此開始,因偷了一條面包讓侄子勉強度命的冉阿讓被判刑19年,光陰似箭,冉阿讓年華已逝,心中的憤怒早已轉變為對這個社會的仇視。
然而,雨果相信“最高的法律是良心”,于是小說出現了轉折,冉阿讓在主教的感召下洗心革面,成為那個黑色的悲慘世界里唯一一絲亮光。
追隨著冉阿讓的足跡不難發現有另一個人如影隨形—警長沙威,他和冉阿讓的沖突成為了最惹人深思的部分,因為在他眼里,冉阿讓永遠都是逃犯,永遠都是可悲的24號囚犯。但是,冉阿讓救下芳汀,在她死后收養了 她的女兒等一系列善舉也不斷動搖著他。最終他無法調停理想與良心的沖突,選擇了自殺。
在雨果眼里,拿破侖稱帝扼殺了共和黨人的理想,枉費了他們的努力,并且這成為了民眾苦難的根源。而他所塑造的沙威這一形象則如同寓言一般,暗示著拿破侖的帝國盡管代表法律與正義,但不體恤民情,最終要走向 滅亡。而現實里拿破侖最終也被推下臺,客死圣赫勒拿島。作者要表達的主旨再明顯不過:一個不能使人民幸福快樂,反而壓榨刀俎人民的悲慘世界注定是要消亡的!
的確,珂賽特是冉阿讓生命的重要支柱,我實在難以想像當珂賽特有了心上人之后,冉阿讓內心那種巨大的失落與痛苦,在他生命的最后,他所能想起的還是和珂賽特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帶著如此美好的回憶,他離開了這個悲慘的世界。
2012年上映的《悲慘世界》的音樂劇結尾處,冉阿讓在馬呂斯夫婦面前安然合目后,背景音樂緩緩唱,這正是主人公以及千萬受壓迫的窮苦人對那個悲慘世界的扣問!
悲慘世界觀后感3000字篇7
悲慘世界是法國的作家雨果寫的,雖然是譯文,但依然表達出了法國人冉阿讓在法國經濟戰爭的悲慘命運。
書中講述了經濟戰爭中青年冉阿讓因過度饑餓,偷了一家面包店的面包,被判做牢1年,但他不顧一切的想逃出去最終以坐牢,越獄,被抓,坐牢,越獄,被抓,坐牢,越獄,被抓,坐牢……結果他在監獄中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九年光陰。出獄后,他的身份成了一名市長,并且受人愛戴,因為他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以市長之名使城市生活變得繁榮,人們生活其樂融融,就在人們都懷著敬仰的眼光尊重他們的市長時,一位名叫沙威的警察改變了這個市長的后半生命運,他調查出了這位市長之前的真實身份,并且就是之前獄中呆過的冉阿讓,他欲以冉阿讓越獄的罪名逮補這位受人尊敬的“市長”,并由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殺”。冉阿讓一度連續遭受厄運,但心中并不悲涼,依然堅定的為自己和為需要被他保護的人們堅強又虔誠的活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情節曲折動人,人物形象豐滿個性鮮明。
即使是一名不小心犯過罪的人,只要懷有一顆虔誠的心,不管身順境還是逆境,堅守和追求心中最初的信仰,就算活在一個悲慘黑暗的世界里,依然會有陽光和希望,照亮未知之路,因為他們永不放棄,才創造出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我被此書中冉阿讓的精神感動和打動,我愿我心中燃起信念的種子!相信奇跡的人,自己本身也是一種奇跡。
悲慘世界觀后感3000字篇8
當我品味完一頁,輕輕將書關上,腦子里頓時浮現出了一個人物,他就是冉阿讓,冉阿讓因為偷了一塊面包,導致被判刑,當他出獄時,受到人們的歧視,就這樣,他絕望了。但是,世界上總會有奇跡發生的,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善良的心,去感化了冉阿讓。冉阿讓用自己的后半生去做善良的事,可是老天爺,為什么那么不公平,冉阿讓已經改過自新了,為什么他的遭遇卻是如此悲慘,可見得當時社會黑暗。
冉阿讓的善良感動了我,使我想起了書中的一個人,他是心的善良,總喜歡幫助別人。
有一天,他聽電視新聞上說一個孩子急需O型血,而他的血卻剛好是O型的,可是他身體不好,假如去捐血,也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可是他卻說:“我這輩子也沒干過什么大事,也沒有為誰做過什么,這次就讓我為這個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于是,他立馬跑去醫院,捐了血,就回了一個孩子的性命,
他為了這個孩子,竟做出了這樣一件事,真令人感到驚訝。或許誰都沒有他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