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極限觀后感1000字
垂直極限觀后感1000字篇1
很早以前就好像在電視的cctv6頻道上看過一段《垂直極限》的片段,不過印象不是很深,這周在課上看了一遍,倒是感觸很大。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雪地救援的故事,謳歌了人間的親情,也贊頌了人性的偉大。
電影的開頭講的是一個三年前的故事,彼得與安妮的父親帶著的這對子女攀爬一座陡峭的巖壁,不料發生了意外,由于在他們的上面有幾個新手突然墜崖,他們三人來不及躲閃,被共同吊在僅靠一個安全栓固定在巖壁的繩索上,父親在繩索的最下端。眼看著那個安全栓就要脫落,在這生死關頭,父親毅然決然命令兒子彼得割斷彼得身后的繩索,就這樣,父親用自己的生命換得了兩個孩子的安全。這就是偉大而又無私的父愛!
三年過去了,在安妮與兩位同伴挑戰k2山峰時不幸遇險,他們被困在高峰上的巖洞內,哥哥彼得得知后立即呼吁組織一支六人救援小組去營救他們,他好不容易才湊齊了另外五個愿意陪他參加營救的人。雖說用六個人的性命去那樣惡劣的環境為生死未卜的三個人而冒險是否值得還存在著爭議,但毋庸置疑的是,哥哥為了妹妹奮不顧身,堅強執著的這份愛,著實令人感動。正是因為這份偉大的愛,即使安妮請求彼得放棄,彼得也依然堅定地去營救她;盡管成功救人的希望是如此的渺茫,但只要安妮還活著,彼得就不會放棄這一絲微弱的希望,這便是對于尊重生命的最好詮釋!
不過影片中也有道德的反例,被困在巖洞內的三人當中的范艾略,他為了所謂的“節省資源”,殺死了得了肺水腫的隊友湯米。所說湯米的確是很難堅持到能出去的那個時候,但范艾略為了自己生命的延續,漠視生命,剝奪湯米的生命權的自私做法無疑是極端的,他的做法必將遭到大家的唾棄。
在看完了這部影片后,有很多同學都說,他們只救回安妮一個人的性命,可在營救的過程中卻先后賠上了本來什么事也沒有的四個人的生命,這根本就不值吧。
雖然這六個人最后并沒有全都平安回來,有四個人光榮地犧牲在了營救的過程中,但是,不管能不能成功救到人,不管能不能平安凱旋,當他們六人在知道營救過程中的環境可能有多惡劣、處境可能會多危險時,還能同意上山救人,這時他們身上就已經彰顯了人性的偉大,彰顯了他們對生命的尊重!這種英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生命是偉大的,生命是頑強的,生命是無價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們不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更應該尊重他人的生命!面對處于險境之中的人們,我們又怎能漠視生命的呼喚?
垂直極限觀后感1000字篇2
在高級班一階的時候,博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垂直極限》。內容大意是:在一次登山運動中,因為突發意外事故,彼得的父親為了讓他和妹妹有生存的機會,毅然選擇割斷繩索,墜崖身亡。由于內心的痛苦陰影,彼得放棄了登山事業,成為一名攝影師。而妹妹為了與爸爸的靈魂更接近成為了一名登山家。妹妹在一次挑戰喀喇昆侖山脈的K2(喬戈里峰)時遇險,全隊困在高峰上的巖洞里。由于食物與藥物的緊缺,他們的生命岌岌可危。為了營救妹妹,彼得不惜生命危險,再次登上喬戈里峰,展開了與時間與自然的挑戰。
在這部影片中,當面臨選擇的時候,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人性的善惡美丑就暴露出來。
第一個選擇點:
隨著扣緊巖壁的安全栓逐漸松動滑落,父親覺得繩子承受不了三個人的重量,毅然作出選擇讓兒子割斷繩子(父親沒有小刀,兒子有小刀),把生的機會給一對兒女,避免了三人同時死亡。這里不只彰顯了親情的偉大,同時也表現了作為一名職業登山家所具備的素養。
第二個選擇點:
兒子彼得不想父親犧牲自己,但父親的催促以及提醒還有妹妹的生命,這個選擇讓彼得內心備受煎熬,痛苦萬分,最后不得不閉上眼睛割斷繩子。彼得一直被內疚感籠罩,也不被妹妹諒解,從此以后不再登山。當在后來營救妹妹的途中,同行的當地登山向導魏蒙戈說了一句“你沒有錯,如果是我當時也會那樣做的”,讓彼得感覺被理解,內疚感開始放下了。
第三個選擇點:
在登山隊上山之前,魏蒙戈提醒天氣突變,不適宜登山。范艾略不以為然,為了自己能成功登頂喬戈里峰,完成四年前沒完成的愿望,堅持上山。正因為范艾略不聽他人意見,導致后來把整支隊伍逼近了危險的境地。安妮也同意。在安妮心中,每次登上頂峰才覺得與父親的靈魂更接近。
在這里面,魏蒙戈的一句話很值得思考:在山上,誰來決定人的生死?換句話說,誰來扮演上帝?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很渺小,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果硬要與自然抗衡,結果可能會死得很慘。魏蒙戈認為范艾略不能為了自己而操控別人的命運,踏著別人的尸體前行來完成自己的愿望。在這個選擇點中,只要重新選擇適宜的時機登山,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第四個選擇點:
當離山頂5小時的路程時,基地發來信號說有風暴,登山向導麥湯米提出下山,范艾略不同意,為了自己所謂人生的意義,不顧他人生命,一意孤行。安妮聽了麥湯米的話覺得有道理,但又被范艾略說服。如果這個時侯安妮堅持意見,堅決跟湯米下山,或許范艾略考慮只有他一個人可能就不繼續上山,結果又是另一個樣。
垂直極限觀后感1000字篇3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看《垂直極限》這部影片了,上次是在思修課上,而這次是在心理學課上。看的時間和場合不同,感觸也變得不一樣了。上次看只覺得很驚險,很有觸動,而這次卻有了很多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心情。
父子之情,親人之情,朋友之情刻畫的淋漓盡致,父親為了子女毫無考慮的割斷繩索,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哥哥為了救妹妹,義無返顧的重返險境,能夠從影片中充分感受到親情的偉大。女主人公安妮的勇敢和善良,沃恩的自私和卑鄙。
電影開始沒幾分鐘,就出現了一幕觸目驚心的場景。父親領著一雙子女和其他登山隊員正在攀登幾乎垂直的巖壁,突然上方有新手墜崖,他們躲閃不及,共同被吊在依靠一個安全栓固定在巖壁的繩索上,父親在繩索的最下端,兒子彼得居中,女兒安妮在最上端。安全栓在巖壁的縫隙里漸漸松動,很顯然的,一個安全栓是承受不了三個人的重量的。這時,父親讓兒子拿出匕首,讓其從身后割斷繩索。兒子彼得實在不忍下手,可安全栓繼續往下滑,眼看三人即將喪命,在父親的催促下,兒子彼得萬般無奈,閉著眼睛割斷了父親的生命線。父親終于跌入谷底,換得了兒女的安全。當父親墜地的瞬間,我的心真的清晰的感覺到了一緊,感覺到了生命的脆弱。想到了死亡是件可怕的事。同樣為父親偉大的愛而感動。是什么動力可以讓一個人可以毅然放棄生命。
但是,最讓我感觸的一個場景是當大家得知還有三個人存活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但隨即當彼得問道誰愿意和他一同去營救幸存者時,大家卻沉默了。彼得呼吁立即組織一支六人救援小組去兩萬六千英尺高處找到他們,并救其下山。在高氣壓及嚴重缺氧的惡劣自然條件下,極易得肺氣腫,能活命已市奇跡,而現在人們還不知三人的具體位置,就算確定了位置,還要除雪,需要急登山,必須在三十六小時內將其救出。誰都不愿冒這個險。用六條健康的生命去為沒有多少生還可能性的三個人冒險,值嗎?用六條健康的生命去為沒有多少生還可能性的三個人冒險,值嗎?用六條健康的生命去為沒有多少生還可能性的三個人冒險,值嗎?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里回蕩。這是一個多艱難的選擇,在人的一生中面對著無數的選擇,而真正能不后悔的有幾個呢?記得哪位名人說過,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機遇,不是碰到了什么人,而是你怎樣選擇,選擇自己不后悔的選擇。
面對生命的偉大,面對生命的無價,在彼得的號召下,六個人毅然選擇了背起行囊上山救援。即使他們不知道是否能成功,即使他們知道可能有去無回。但面臨選擇,他們還是毅然做了決定。
看完影片我想說,沒有什么是戰勝不了,相信自己,無論怎樣,都要有一種百折不饒的精神,不放棄,不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