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文章__戰爭的作文_以戰爭為題材的作文
戰爭文章(一)
戰爭,大家都知道,最苦的,不外是人民。看著辛辛苦苦親手建立的家園,就那樣的被炮彈毀于一旦;看著身邊的親人,就那樣無辜地被炸死炸傷在自己的身邊,一個個地離自己而去,那份心痛,那份無助,那份彷徨,那份恐慌,是難以言喻的,是怎樣的讓人心酸呀。他們落淚,我也為他們落淚。為什么,人類總是要這樣的自相殘殺呢?為什么,人類總是不能好好珍惜生命的存在呢?難道他們不知道那是多么寶貴的嗎?天災,能避之,我們都盡量去避。何況人禍呀!為什么就不愿去避免呢?
難道,非得要戰爭,才能解決問題嗎?難道就非得流血喪命,才能換來安定的生活嗎?這代價也未免太大了吧,大家不都是人嗎?
美國人說,我們是為你們好。你們只有過上我們這樣的生活才能幸福。可是,他們眼里的幸福生活就是伊拉克人民的幸福生活嗎?他們問過他們的意愿嗎?難道伊拉克人民是動物,可以任人安排生活的嗎?難道他們沒有思想,沒有意愿了嗎?或許這并非他們想要的呢?人類常常要犯上這樣的錯誤,常常試圖操縱別人的生活,特別是自以為高貴的人,自以為幸福的人。
法律要我們不能殺人,那么戰爭呢?他們就可以那樣明正言順的殺死那么多無辜的人嗎?誰來為那些無辜的人討公道?誰來用法律懲戒那些殺人的人呢?
在和平年代,法律是維持社會秩序安定的武器。可是,在戰爭年代,它就形同虛設了。因為,它已無法約束人們的行為了。可悲的人類,可悲的法律,可悲的制度,可悲的自以為是。
戰爭文章(二)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在祖國危急關頭,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捐軀。“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是曹植在戰爭下的慷慨悲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顧炎武的金玉良言;“為中華崛起而奮斗”是周恩來少年時就立下的志愿……戰爭是一種物極必反的形式,天下動亂帶來了戰爭,同時也是戰爭給我們帶來了新中國。
戰爭只是一種形式。周武王伐紂,這是因為紂王暴虐,讓舉國上下苦不堪言,周武王只是為了給全國上下帶來安定的生活,不用去服太多的徭役,不用妻離子散這只是風雨過后希望有彩虹
戰爭是為了人們可以得到一種精神。清朝晚期,政治腐敗,這讓英國人有機可趁。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南京條約》、《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這一個個條約,一個個戰爭讓原來自信滿滿的“天國”倍受打擊。使中國人民陷入無盡黑暗。
“戰爭是世界潔身之道”。這是亞歷山大帝國首領亞歷山大說的。腓力二世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比自己更加嗜血成性亞里士多德也沒有想到自己培育出一個侵略天才。他用戰爭侵占了比自己國土面積大50倍的波斯,首都定在了陽光普照的巴比倫,他在血肉橫飛的尸體上建立起自己強大的國家,這樣的行為令人憎恨,令人嘆惋,令人厭惡戰爭。
戰爭,無論我們欣賞也罷,憎惡也罷,戰爭是殘酷的,無論結果和理由是好的,還是壞的,我更愛和平。
戰爭文章(三)
只要一發動戰爭,那將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滿地是尸體,血流成河,就連戰爭所到處的大自然也會變成面目全非……這些都是戰爭的罪惡,所以我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在這個世界的沒一個人都應反對戰爭,因為經過一次戰爭可能使人家破人亡。
在我記憶中有一段這樣的片段:在某一天里,某一個部隊接到上級的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長城。這是解放軍對日本軍隊的戰爭。開始時,炮聲,槍聲,呼喊聲,號聲混成一片。那聲音震耳欲聾,地也被炸得地動山搖的。過了許久,解放軍的炸彈、子彈剩下不了多少了,這是解放軍不顧一切的沖上去和敵人拼命。有的用拳頭和敵人雙打,有的和敵人抱在一起在泥漿里翻來覆去,有的和敵人在水里打,有的人被敵人砍了三四刀都沒倒下去。那里的場景陰沉沉的,硝煙布滿了戰場。
到最后尸體遍地都是,有橫著的,有豎著的,有掉在城墻上的……有時,那些尸體中還有正往城下掉的,那場景是忍不慘睹,雖然最后我方還有5人生存,五星紅旗在高高飄揚,我方勝利了,但是是用了多少人的生命換來的,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犧牲了幾萬人,殲滅敵人也幾萬人。但是不管怎樣這都是不好的結局。這些都是戰爭帶來的罪惡。
戰爭的罪惡:使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夢,是我們家破人亡,使我們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
所以,我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讓我們人人和睦相處,共造一個和諧社會!
看了“戰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