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心的文章_責任心的作文
責任心的文章(一)
責值的升華。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靠著堅強的意志才能不斷的超越,才能向著“成為你自己”的目標不斷奮進。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里寫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燒起來。”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堅強的意志、燃燒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不管從事什么工作,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一旦具有這種燃燒的意志,就能產生強大的責任心,就能戰勝一切艱難困苦。
首先,責任心與使命感緊密相連。使命感是一種促使人們采取行動,實現自我理想和信仰的心理狀態,是決定人們行為取向和行為能力的關鍵因素。富有使命感的員工,一心牽掛在工作上,沒有他人的督促,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正是這種對事業上的強烈使命感,成就了一個從印刷學徒工成為美國開國元勛的富蘭克林。其次,認真完成任務是責任心的最佳體現。在《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世界暢銷書中,哈伯德寫道:“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只有這種主動完成任務的人,才能將成功的福音,變成眼前的現實。這種人才是高尚的,可貴的人。
不久前放映的一部電影《背起爸爸上學》感動得多少人熱淚盈眶。電影說的是一個16歲的農村少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師范學校,面對著癱瘓在床無人照顧的父親,無奈之下賣掉了全部家產,背著父親走進校門,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求學之路。一個“背”字,不僅體現了父子之情,也體現了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有報紙評論說他“背”起了責任。正是這種久違了的反哺情結,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呼喚著人們的良知。
責任心的文章(二)
責任心,幾乎所有思想運動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但凡思想運動誕生的年代都是動蕩的年代。這種年代人們的溫飽都成問題,哪會去想責任心,遺憾的是所有的思想運動倡導者都忽視了一切自我實現的大前提是食物的滿足,少了食物的滿足一切正常人眼中的罪惡便會接踵而來。
但是現在的中國已經大部分地區擺脫食物的過分制約,卻為什么還會有諸如沒有責任心的字眼出現呢?其實這種批評者和被批評者與思想倡導者和同時代的人之關系大致相同,即價值觀念不同,有的人認為只有對國家對社會負責任才是真正的有責任心,有人降低了標準,認為只對家庭、某個人甚至對工作負責就是有責任心。關于責任心的論述在此之前層出不窮,這固然是尖銳思想的最終體現,但細膩的暴露文學其存在的價值僅僅是打抱不平、呼吁共鳴。(暴露文學,指只揭露社會黑暗面,而不能指出光明前景的文學,如清末的《官場現形記》)
然而無奈的是有無責任心的衡量標準幾乎“各有己見”,我認為只要不會傷害別人就是有責任心,別人泛指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也就是說在不傷害其他人的前提下完全能享受你的勞動所得。這是最基本的責任心:利己不損人。即便這是一種最基本的責任心,但卻是最高自覺性的體現,自覺性的強化必須首先對自己高度負責,高度負責又來源于思想的獨立。即獨立迫使對自己負責,對自己負責表現為自覺性,自覺性保障責任心。
培養國民的責任心是對其思想的統一,統一思想需要深思熟慮的有經濟、軍事、文化、國民的潛價值觀和外來惡勢力。無形的責任心之改變是對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嚴酷考驗,也是對最高決策者最嚴酷的考驗。
責任心的文章(三)
“責任”一詞是什么意思?對呀,就是份內應做事。人人都有責任,我的責任也有許多:好好學習呀,為班級,為學校做點事呀,幫父母的忙呀等等。可是,我覺得最該重視起來應該是——保護環境。
俗話說的好“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不過,說歸說,有些人卻一點也沒有保護環境的意思。就從身邊的小事說起吧,隨地吐痰,不講衛生,亂丟果殼紙屑;數不勝數。我外婆原來住的房子旁有一條河,每天都可以看見人們朝里面倒垃圾,臭氣遠揚。簡直成了“垃圾中轉站”了!最討厭的還是那藥渣,瞧!這么臟還倒在了路中央!媽媽說:“這倒藥渣是一種迷信的舉動,只要誰踩到了它,那個倒藥渣的病人的病就會傳到別人身上。”哼,迷信,我看是找借口來“變向”破壞環境吧!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青藏高原特有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的嚴禁進行貿易活動的瀕危動物藏羚羊被十七個盜獵團伙捕捉,幸虧公安局的“可可西里1號行動”取得巨大成績,否則也許永遠也見不著藏羚羊在高原歡快奔跑的景象!為什么藏羚羊會如此稀少?這都是人們不重視環境造成的!
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小公民,也應該從現在起保護環境,不隨地亂倒亂丟垃圾,講衛生,不隨地吐痰,不破壞生態環境。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的我們是明天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保護環境的有心人,使我們永遠生活在擁有藍天、碧水、綠地的美好家園!
看了“責任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