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的七巧指什么
七夕節中七巧其實是指代了七種與恩愛和美滿婚姻相關的食物。這七種食物分別是:“桂圓”、“蜜棗”、“核桃”、“花生”、“腰果”、“杏仁”和“大棗”。這些食物在民間被視為富有象征意義的食品,與夫妻之間的甜蜜和幸福息息相關。
七夕節節名的由來
雙七
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七姐節
七姐,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七姐是編織云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傳說是她的誕辰。
乞巧節
“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故又稱“乞巧節”。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
女二節
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節
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穿針節
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穿針節。
牛公牛婆日
舊時兒童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后,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七夕含義是什么
1、七夕節的含義是情人節和少女節,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2、七夕節發源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在七夕節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我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七姐誕,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七姐(織女星)是編織云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其誕辰。
古代七夕節送什么
1、送香囊。
古代女子都會針線活,年輕女子比較喜歡刺繡,倘若女子喜歡某個男子,她就會精心地繡上一個香囊,送給暗戀之人。若男子接受了此物,那就代表男子接受了女子的愛慕,兩人就相當于定情了。男子出門佩戴香囊,便代表著心有所屬。小編認為,這和現代人送戒指意義類似。
2、送羅帕。
羅帕是古代女子的貼身之物,又可當作飾物。古代羅帕,常常用于傳情,代表著說不完道不盡的纏綿之意。試想,一位佳人,手執羅帕,微遮嬌容,對自己心上人羞羞抿笑,暗送秋波,男子那是何等歡喜。所以,羅帕既然是女子貼身之物,又附帶特殊意義,那么古人定然不會輕易地送給他人。因此,羅帕在古代被定義為定情信物,七夕節當天,女子將羅帕送與愛人,便代表私定終身。
3、同心結。
同心結是我國傳統手工藝術品。同心結,顧名思義,就是夫妻、情侶之間同心同意,古代,同心結象征著情人之間心意相通。古代男女結婚,新房子內就會掛上同心結,代表著喜慶恩愛。七夕節,古人會互送同心結,代表著真情實意。
4、玉佩。
玉佩是一種貴重之物。古代,平民百姓家一般少有,都是一些富家子弟或者皇家貴族才會擁有。古代七夕,男女之間互送玉佩,不僅代表著忠貞不渝,更代表著以身相許。玉佩是古代男女之間常見的定情信物。
5、梳子或發簪。
古代,梳子和發簪都是女子隨身之物,也是不可或缺的物品。頭發,代表著長相思,男子用梳子為女子梳頭發,代表著解開相思之苦。何人能解女子相思之苦?唯有女子的愛戀之人!發簪代表著一箭穿心、一往情深。所以,七夕節,古人常常互送梳子、發簪,代表彼此都是意中人,一往情深,情定終身。
七夕節適合送什么
1、口紅:如果你的女朋友平時比較喜歡購買口紅,那么在七夕情人節的時候,口紅就是理想的選擇。女生總是缺一個色號的口紅,選擇最火的牌子、最火的色號送給最美的她。
2、香水:很多女生喜歡香水,如果你的女朋友恰好也喜歡,那就沒問題了,選擇一款她經常用的或者很喜歡的牌子的香水準沒錯。
3、化妝品:化妝品可以說是每個女生日常生活中的必備了,可以買一套,也可以買幾件你認為她需要的送給她,這種剛需的東西,送多少都不會嫌多的。
4、包包:俗話說的好,包治百病,沒有什么問題是一個包包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個,選一款女朋友喜歡的款式或者流行的款式都可以。
5、燭光晚餐+鮮花:浪漫的情人節怎么能少了燭光晚餐,和愛人一起燭光晚餐是很浪漫的一件事,當然也少不了一束鮮花,相信沒有哪個女生能抵擋得住這兩種。
6、配飾:項鏈等首飾女生比較喜歡的首飾,不同風格的衣服也會搭配不同的首飾,可以選擇一款項鏈、手鏈、戒指等等,都是很棒的七夕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