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歷
2023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歷
2023年中秋國慶聯合假期將從9月30日到10月7日,共計8天。其中,9月29日(星期五)要正常工作一天;10月8日(星期日)為補休日。
中秋國慶假期連休8天
可以拼出17天長假
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和國慶假期再次“合體”,形成8天超級黃金周。不過,超級黃金周過完,需要連上7天班。
但是如果你在國慶假期后的這7天請假,再連上后面的周末,就能拼出17天長假了,也就是可以從9月29日中秋節一直休到10月15日。
國慶節的來歷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于帝王的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在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國慶節加班工資怎么算
國慶節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國慶節歷史意義
對占有世界1/5人口的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這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每年我們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來慶祝他。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并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游行。
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1949年9月,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每年的10月1日為中國的國慶節。
國慶節是中國的法定假日。國慶期間,中國全國各地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