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10篇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1
這幾天,在組織下我們觀看了一系列反詐的宣傳片。看過之后,我們都深有感觸。我們感受到了詐騙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各種形式的詐騙可能交匯其中,比如網絡詐騙、街頭詐騙等。詐騙人員都十分狡猾,他們往往能準確把握現在人的心理,利用各種假消息欺騙人們。當我們遇到詐騙時,一定不要驚慌,如果可以提前識別是最好的,但如果一旦陷入其中,應該第一時間報警。在生活中我們也不能隨意向他人提供各種個人信息,從而將紀機率下降到最低。
不僅在校外,校內同樣存在各種詐騙,比如購買高價資料等。我們大一新生應具備識別的能力。總之,我們想要不上當,就要練習反詐騙,并提升個人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對人對事,擦亮雙眼,確實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2
隨著現代科技的提高,我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但這也促使了許多人利用高科技詐騙錢財,破壞人們的財產利益。在當今社會,詐騙案件越來越多,手段也越來越巧妙。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擦亮眼睛,仔細的觀察,有防范意識,以防自己落入詐騙分子的圈套,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今天收看了《經濟半小時》,電信詐騙就藏在我們的生活各處。
一、詐騙分子冒充所謂的“朋友”向受害者發(fā)送信息;
二、詐騙分子通過網絡查找到你的信息,通過信息或者打電話的方式進行詐騙,冒充工作人員讓我們進行匯款;
三、有一些需要掃描就會送小禮品的活動,很多人會為了占便宜而去掃描,這其中也帶有病毒;四、有一些中獎信息的鏈接點進去你的信息就已經到了騙子的手中,等等。對于種種這些,我們就是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騙局,如若遇到此等情況我們不能盲目的打錢,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分辨真假,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經常碰到電信詐騙的情況。所以我們要做好對校園詐騙的預防要做到:
1、提高防范意識,學會自我保護。要多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多掌握保護自己的防范知識;
2、交友要謹慎;
3、要多與同學老師相互溝通、相互幫助;
4、服從校園的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guī)、聽從老師的安排,發(fā)揮自己的作用。遇到實際問題,忌盲目,多思考,千萬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防人之心不可無,一旦涉及到錢財,就要萬分謹慎,多加小心。萬騙不離其宗,不管是現實詐騙還是網絡詐騙,騙子最終的核心或者是共同點都是一個騙字,只要我們多加強預防心理,切實做到“三不一要”: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要及時報案。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白掉的餡餅,就算掉了也不會撿到。
網絡詐騙縱然可怕,只要我們熟悉了他們的作案方案,了解他們的動機,在做好自身的同時將反詐的知識傳遞給身邊的人,增強自身和他人的提防心,減少被詐騙的事件發(fā)生。現在網絡傳播的速度很快,我們一定要遠離那些不明信息,用好手機,謹防網絡詐騙!總之,一定要提高警惕。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3
近年來,隨著電信網絡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手機、電話和互聯(lián)網等電信工具和技術實施電信詐騙活動,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給社會公眾的財產利益造成損失。而大學生通常獨自在外上學,更是電信詐騙的受害者。學校為了提高我們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誠信意識,組織觀看了這部反詐騙安全教育片。
短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有關電信網絡詐騙的部分。以情景劇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生活中大學生容易受騙的幾個情景,揭露了電信網絡詐騙中的幾個常用的手段:
1.被冒充“公檢法”部門的人進行欺詐、謊稱學生在學習和實習工作中被卷入買賣交易信用卡等金融類犯罪案件中,為確保安全,需要將本人的存款全部轉移到一個“安全賬戶”中。并且頻頻催促當事人盡快通過微信或去銀行盡快完成轉賬。
2.在網絡上進行戀愛交友,在確立一定的關系之后謊稱自己有發(fā)財致富之道,或者投資失利需要資金等理由,要求當事人向其進行轉賬。
3.在游戲平臺號稱有“以一代百”的充值平臺和方式,要求玩家綁定銀行卡,并在充值時限定最低額度發(fā)起交易請求。
4.欺騙大學生進行“刷單”活動,由小及大,要求當事人進行轉賬。
5.冒充平臺客服號稱大學生是其平臺上的注冊用戶,或讓當事人誤以為自己的身份信息遭到了冒用,要求當事人在平臺關閉之前進行交易退款清空額度。
以上五種行為皆是生活中大學生常常遇到的電信網絡詐騙形式,在看完視頻之后,我感到又氣憤又心痛。氣憤的是在我們身邊總有人不思進取、通過不正當乃至違法的行為去騙取他人的利益;心痛的是作為大學生,我們大多同學還沒有能夠完全地經濟獨立,也有同學通過課余兼職來賺取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被騙,不但會遭受經濟上的財產損失,更是對大學生心理上的打擊。因此,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意識,避免上當受騙。
首先,平時遇到打來的陌生電話,尤其是來自陌生地方的電話盡量都不要接,如果接到號稱是“公檢法”部門的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一定要意識到我國的“公檢法”部門是不會通過電話或者網絡方式來辦案的,也不會通過QQ或者微信發(fā)送證件和案件文書這樣的重要文件,更沒有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如果實在把不準情況虛實,也可以向相關機關打電話仔細詢問合適或者舉報。
其次,不要輕信自己在網絡上交到的朋友,尤其是在對方提出借款、投資等交易請求時一定要謹慎,更不要在網絡平臺上輕易進行貸款。
再次,在進行游戲充值時,一定要選擇官方正當的、經過安全驗證的平臺,不點擊網友發(fā)來的交易請求和陌生鏈接、不綁定銀行賬戶。當然,通過正規(guī)渠道進行游戲充值時也要量力而行,不沉迷與游戲中。
另外,如果想要在課余時間從事一些兼職活動來賺取零用錢,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機構或者門店,不從事“刷單”活動,尤其要注意,“刷單”的行為本身就是違法的。
最后,一定要意識到在我國辦理金融業(yè)務是不可能“只需要簡單信息驗證”就能通過的,如果有人冒充某APP客服來電說需要進行交易退款清空額度,不要相信,更不要向其所提供的賬戶進行轉賬,保護好自己的財產。
在第二個部分,視頻向我們簡要介紹了上海市學生資助政策,這主要是在提醒我們:國家對于我們的學業(yè)是給予支持的,我們可以通過正規(guī)途徑獲取國家的資助,或者進行勤工儉學減輕家庭負擔。不要貪圖利益而去從事一些不正規(guī)的、類似于“刷單”等活動,不僅會給自己帶來經濟上的損失,更會違反法律,做出不正確的行為。
希望大家都能夠提高警惕、擦亮雙眼,明辨是非,不上電信網絡詐騙的當!也希望犯罪分子能夠早日改邪歸正,換社會一份安定。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4
“網絡”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它已經普及了全世界。現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低頭族”,人們來到一個地方,第一句話就是“有wifi嗎?”即使是朋友聚會,也是各顧各的手機,在飯店里不是吃飯,而是“吃手機”。人們對網絡系統(tǒng)的依賴大大地超乎了想象,“微信”、“qq”、“網購”……甚至連小學生的作業(yè)也是通過網絡發(fā)布。
網絡無處不在。但是,網絡一旦被壞人利用,麻煩可就大了。
今天,舅舅在朋友圈上說,他不小心點到一個“釣魚網站”,狡猾的“黑客”通過一個鏈接輕輕松松“拿”走了舅舅2萬元。舅舅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想必“黑客”一定在享受得手的喜悅吧!我真痛恨這些“黑客”啊!
新聞也常常報道此類惡性案件,一些詐騙團伙利用網絡的便利性,通過網絡游戲交易、網上中獎等層出不窮的手段,騙取了大量的資金。大明星湯唯都曾經遭遇電信詐騙,被騙走21萬余元。
那么怎樣才能防范這些網絡技術,掌握先進的科技知識,合法利用網絡的便利性,讓網絡成為我們的好幫手。其次應當克制自己,不讓自己沉迷于網絡中,成為“網奴”。
保護網絡安全,迫在眉睫!在此,我呼吁大家,為了網絡安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要努力學習,積極進取,成為一個個保衛(wèi)網絡的勇士,共創(chuàng)和平家園!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5
6月24日中午,細雨綿綿,但高專食堂前廣場上聚集了不少學生,撐著傘,認真閱讀著海報上的文字。校園廣播里傳來:“同學們,你親身經歷過網絡詐騙嗎?你知道不良校園借貸的危害嗎?同學們可以去食堂前廣場參加財經商貿學院的活動,現場還將贈送精美的小禮品……”一場由我院大學生自發(fā)組織的防范網絡詐騙和不良校園借貸宣傳活動正有序開展著。
本次活動由會計152班團支書孟麗同學組織,當問起組織此次活動的原因是,她說:“兩周前,我們聽聞學院有一位同學因為輕信網絡的刷單業(yè)務,被騙了400多元,于是我們思考是不是應該在校園開展一次宣傳活動,防止更多大學生受騙。”
活動籌備期間,大學生們篩選了16個大學校園中典型的網絡詐騙和不良借貸案例,精心設計了8幅海報,分別采訪了學校保衛(wèi)處、學生處、學院相關老師和部分受騙大學生,制作了長達30分鐘的教育宣傳片。活動現場,大學生們普遍對宣傳片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紛紛要求活動組織者將視頻上傳到網絡,讓更多同學看到,同時,現場還收集到了35份有效的問卷調查。
一名女生在現場逗留了半個多小時,不時用手機拍著海報,還打電話叫來同學一起觀看,這位張同學是一名大一學生,她說:“原本以為網絡詐騙是一件遙遠的事情,想不到這么多知識豐富的大學生也是受騙者”。“不決斷、晚交錢,睡一覺、過一天,再找親人談一談”這句秘訣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表示活動提高了大學生的甄別能力,收獲很大。
活動組織者表示,活動結束后,他們將通過學生組織、利用網絡渠道,將宣傳知識傳播給更多的`同學和在鎮(zhèn)其他高校的大學生,用知識武裝自己,真正對網絡詐騙和不良校園借貸說“不”。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6
電信詐騙可能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會給我們帶來危害,所以學校精心組織安排我們學習關于網絡安全的專題講座,保衛(wèi)科的老師為我們講述了電信詐騙的相關知識、典型案例和如何防范詐騙等,使我受益匪淺。
在校園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見詐騙事件,他們也許會問我們是否需要網貸,也許會問我們是否有償出借銀行卡,甚至參加一些非法傳銷組織。如遇上述事件,我們要堅決的對他們說“不”。倘若一不小心誤入歧途、中了圈套,不僅會使我們的財產安全受到極大的損失,也會對我們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要讓自己的錢包和人身安全不受到損失,就要讓自己的大腦時刻保持清醒,警惕著一切可能發(fā)生的不良網貸、電信詐騙事故。
講座中提及的詐騙事件,主要分為網絡詐騙和熟人詐騙兩部分。其中,網絡詐騙隨著電信事業(yè)的發(fā)展,在近幾年,對網絡安全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那些無孔不入的小廣告和虛假郵件信息,引誘著我們一步一步走入陷阱,一旦錯誤進入某某網站,會被這個假冒網站非法讀取個人信息,罪分子通過竊取用戶的賬戶密碼等私人信息后,當病毒植入計算機,可能會對用戶的信息進行篡改,從而造成個人的資金損失。而熟人詐騙更為可惡,往往是由犯罪分子假冒熟人、領導,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對其實施詐騙。
面對各種詐騙手段,根據安全講座的教導,我們應該樹立網絡安全防范意識,時刻保持警惕,遠離網絡陷阱。其一是面對不明短信、郵件,不予以主動回復,撥打提供的所謂咨詢電話,不進入提供的網址,自己進入正規(guī)網址查詢相關信息,時刻保證自己處于主動方,而并非被動方。其二是不要過分依賴網絡,如遇借錢,貸款等事件,應主動與對方電話或視頻聯(lián)系,如果數額過大應該與家人朋友聯(lián)系,進一步確認事實真相,方可匯款。其三,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對所遇電信詐騙事件,進行舉報和上報,向官方客服和輔導員進行匯報,防范團隊再次作案。
面對網貸和電信詐騙,騙子所施展的手段五花八門,我們只要清晰的糾出其中利益,發(fā)現他們所實施的就是一個“騙”字,掌握一定的防御手段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網貸和電信詐騙事件的發(fā)生。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7
人世間有繁華三千,可入眼者能有幾何?我們用雙眼看這大千世界,自詡“我以我眼見真知”,可無論你站在哪個角度,都無法完整地遍覽這婆娑世界。因此,若我們身陷混沌,要保持內心的澄明,恰如荀子云:“流丸止于甌叟,流言止于智者。”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電腦、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物品,人們在享受信息時代方便快捷、體驗美妙奇幻世界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網絡詐騙正悄然侵蝕著人們日常的生活。近期,學校組織各班觀看了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片,讓我對網絡詐騙有了全新的認識。
網絡騙子手段高明,兩面三刀,如同“披著羊皮的狼”。網絡投資理財、網絡貸款、“殺豬盤”……這些都是不法分子為騙取錢財而偽裝的“糖衣炮彈”。以前,我總認為網絡詐騙離我們很遙遠,觀看宣傳片后,讓我明白網絡詐騙其實時時處處如影相隨,如果我們不提高警惕,終有可能釀成大禍。
我家隔壁小區(qū)有一位李阿姨,某一天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上海某公司市場調查員的電話,請她接受公司的市場調查,李阿姨同意了,過了幾天,那位市場調查員又打來電話,說因為她參加了市場調查,中了5萬元大獎,并索要她的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就在李阿姨慶幸喜從天降的時候,她卻收到了銀行的扣費短信,自己銀行卡里1萬多元錢全被轉走了,李阿姨這才明白自己被騙了,急急忙忙去銀行辦理掛失,又去公安局報案……貪小利而鑄大錯,這是多么慘痛的教訓啊!
生活中,這些“無形的殺手”無孔不入,他們利用人們貪圖便宜、一夜暴富的美好幻想,精心設計各種陷阱,引誘人們上當受騙,如炒虛擬貨幣、網絡賭博、注冊使用投資理財APP、網絡游戲等。最可惡的是“校園貸”,一些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主動申請網上信款,但貸款卻越還越多,最終誤入歧途,走向不歸路。
網絡騙子無處不在,欺騙手段隱蔽復雜,但只要我們不貪圖蠅頭小利,不迷戀奢侈生活,不輕信陌生人讒言,不使用非官方認證APP,不輕易點擊手機短信鏈接,不隨意向網絡平臺提供個人信息,多了解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法,多一些警惕心理,那我們就不會成為不法分子的“上鉤之魚”。
小心“防”詐騙,安全“零”距離。讓我們從自身做起,謹慎行事,捂緊口袋,正確判斷,防止詐騙,遠離詐騙,做一個陽光、自信、充滿活力的少年。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8
近年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移動互聯(lián)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越來越多地享受到現在通信帶給我們的便利: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加快溝通的速度;及時了解資訊的變化。但有陽光難免會出現陰影,一些和電信,網絡相關的詐騙也日漸浮出水面。
所謂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和轉賬的犯罪行為。
遠程和非接觸是電信詐騙的兩個特點,也正是因此而給破案和追逃造成一定難度。為了逃避法律風險,有些騙子會躲在境外作案;由于是隔著電信這個媒介,被害人通常是只聞其聲,未見其人。
由于投入低,收益高,風險小,操作簡單,電信詐騙在互聯(lián)網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興后開始“茁壯成長,方心未艾”。讓人防不勝防,給老百姓帶來經濟損失和精神壓力。
看了《暗流涌動》防詐騙教育片,我對如何防范電信詐騙有了新的認識。
如何預防這類犯罪行為,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可以身體力行,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護個人隱私,不隨意透露自己或者家人的個人信息,比如手機號碼、姓名、地址、身份證號碼等,讓罪犯找不到犯罪行為實施的機會。
2.不輕易點開陌生人的鏈接或者添加陌生人的微信,避免手機中毒。
3.加強對身邊人員的宣傳,特別是家里的老人,讓他們不要輕易受騙:告訴他們詐騙電信的特征,如何甄別真?zhèn)危私馊绾握业秸?guī)渠道。
雖然出現了一些陽光下的陰影,但我們不應因噎廢食,只要加強全民防范意識和法律建設,我相信不久,與電信詐騙相關的犯罪會降低甚至消失。到那時,我們才能放心大膽地享受“天涯若比鄰”這樣的現代通訊便利。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9
我參加了“預防電信網絡詐騙”主題班會,從中我學習到了很多,下面我來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吧!
隨著互聯(lián)網、電信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近年來,利用電話、短信、網絡等方式進行虛假信息詐騙的犯罪十分猖獗。今年以來全國范圍電信詐騙金額達到7000億人民幣,詐騙名目繁多,涉案人員眾多。
我們學生自身在專業(yè)學習之余,自覺嘗試接觸社會,增加自身的社會經驗,加強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重視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對不清楚的事宜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咨詢;再者增強自身的心理素質,樹立好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一旦出現意外,沉著冷靜,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及時與父母和老師溝通。
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注意保護個人資料信息,不可隨意注冊、填寫自己的身份、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發(fā)現電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時報警。如果掉人不法份子所設絡的陷阱,要及時采取措施,盡量減少損失。發(fā)現上當受騙不要有僥幸心理,應當迅速保存涉案證據,并及時報案。
高校大學生詐騙案件頻頻發(fā)生已經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其背后所衍生的諸多問題都值得我們反思和思考。
電信詐騙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詐騙不是每個人都遇到過,但是在校園生活中我們大學生常碰到電信詐騙的情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以下情況:騙子冒充朋友跟事主借錢,有短信黃成娛樂節(jié)目節(jié)目中獎了,讓事主轉賬繳稅,騙子冒充外地的公檢法讓事主轉賬等等。這些都是電信詐騙的案例。大學生受騙上當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單純、防范意識較差,貪圖虛榮、遇事不夠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輕率,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
最后大家應牢記“三不一要”,即: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因小利而受誘惑,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遇到任何可疑電話,要撥打報警電話咨詢。相信大家做到這些,就可以將電信詐騙拒之門外了。
預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篇10
詐騙,一個特別熟悉的詞兒,詐騙分好幾種,有電信詐騙、網絡詐騙、貸款詐騙等,騙子有無數種辦法讓你掉進坑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是指騙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等方式,誘惑受害人,讓其匯款或轉賬的行為,所以,我們要提高防詐騙的意識,多關注詐騙新聞,了解騙子的詐騙方法,以免受騙。
說到這里,有一件事讓我記憶尤甚。我正在圖書館里學習,突然聽到“叮——”的一聲,我把手機從包里拿出來,看到了一條短信,說“王__小朋友,你好。我們學而思舉辦了一次活動,可以用現金來換積分商城里的任意一樣物品,如果有想要的,請在下面打上‘1+物品名稱’。”“學而思”,我一想,這么好的機會怎么能錯過呢?而且我想要的愛立熊A3錯題打印機積分還沒有攢夠呢!說是遲,那時快,我豪不猶豫地就打下了“1+愛立熊A3錯題打印機,”下面就跳出來一條信息,“王__小朋友,愛立熊A3錯題打印機需支付57元,請盡快支付,我立馬就把57元打給了他,沒想到他又說“您還要支付35元的保證金。”于是我又把35元轉給他了,他又說要10元的激活費,我就感覺上當了,馬上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把手機關機就行了。”“可92元就沒了呀!”“沒關系,就當買了個教訓吧!下次一定要注意!”我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當然,騙子不會只騙那么點錢,不法分子會讓你轉幾百,幾千,甚至幾萬的錢款給他。所以我覺得,學校里可以組織關于一些詐騙的活動,讓小朋友不被騙,那么老年人可以多讓兒女幫他們講一講詐騙的新聞,教他們如何防詐,小區(qū)也可以組織一些這樣的活動,提高老年人自我防范意識與能力。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心里不要貪婪,不要接陌生人的電話,口袋一定要捂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