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導游詞500字
吐魯番導游詞500字篇1
吐魯番火焰山景區屬于新疆吐魯番地區,位于吐魯番市東側連霍高速旁,距離市區車程約30公里,是一處以火紅色的赤褐砂巖地貌為主的地貌景區。這里歷史上是高昌古國的所在地,而在傳說中,這里是小說《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借芭蕉扇用以扇滅大火的火焰山所在地。在景區里可以觀賞壯觀的地貌、觀看高昌古國的歷史展示、觀看西游記主題的雕塑等,是很多游客到吐魯番旅游的必去之地。
火焰山景區分為地下、地上兩個部分,游玩一圈下來大約需要1-2小時左右。一般游客來此都會先前往地下部分,這里是一座長廊式的展廳,展廳的棚頂被設置為天空樣子的燈飾,很有特色。展廳內有與高昌古國相關的人物雕像和介紹等,都可以參觀一下,了解高昌古國的歷史。在展廳里還有紀念品商店和餐吧等,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進入消費。
走過地下景區后即可前往地上部分,地上部分的景觀便是火紅的巖石和山崖地貌,十分壯觀,拍照十分合適。地上的廣場上有很多西游記主題的雕塑,還有名為金箍棒的巨大溫度計,十分有趣。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的吐魯番火焰山是全國最熱的地方之一,而且氣候十分干燥。來此游玩要注意多帶飲用水,并且要準備遮陽帽、墨鏡、頭巾等防曬防塵裝備,以免中暑。
吐魯番導游詞500字篇2
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被裝飾的家”。坐落在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溝河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僅15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于南北朝后朝,歷經唐、五代、宋、元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始終是西域地區的佛教中心之一。鑿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壁畫內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畫像為中心的“佛本生經變”故事畫、佛教故事畫、因緣故事畫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頌揚佛法,供善男信女禮拜瞻仰。
回鶻高昌是石窟群最繁華的時期。公元13世紀末,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加之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后,佛教漸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之衰落,在異教沖突中遭到毀壞,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紀初,屢遭俄、德、英、日等列強的盜劫破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雖遭嚴重破壞,但劫余的佛座華麗精致,殘余的壁畫內容豐富,顏色鮮艷奪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為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化藝術寶庫。1982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吐魯番導游詞500字篇3
坎兒井,與京杭大運河、萬里長城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它位于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總數達10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矁壕腔哪貐^一種特殊的灌溉系統。
坎兒井的結構,是由豎井、明渠、暗渠和出水口四部分組成的,天山和一些雪山春夏時節,會有大量融化的雪水和雨水順勢流下山坡。聰明的維吾爾族老鄉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的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暗流來灌溉農田。
維族老鄉們總覺得只有活水才是干凈的,所以坎兒井的水全是流動的,沒有一點死水。維族老鄉每家每戶都有一個洗手壺,每次洗手時用水沖三下,既干凈又不浪費。他們不讓你碰明渠、暗渠的水,不然喝的就是別人的洗手水。可到了出水口,熱情的維吾爾族老鄉就會讓你喝個夠。吐魯番的小伙姑娘們天天喝坎兒井的水,皮膚又白又嫩。
坎兒井是中國少數民族的智慧結晶,是可供萬千人使用的水源寶藏。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坎兒井,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喝到這清冽甘甜的水,用我們的實際行動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