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通用10篇)
蝴蝶谷是在臺灣的高山谷里,那里的花草樹木都非常美麗。每年春天各種各樣的蝴蝶都飛翔而來,美極了!
夜光蝴蝶是一種獨特的蝴蝶,一到夜晚,它就飛了出去,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夜光蝴蝶的翅膀是只有在夜晚才會發(fā)光的。在月光下,它的翅膀會發(fā)射出一道很亮的光。遠遠看去就像二只眼睛,漂亮極了!
飄香蝴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的翅膀可以發(fā)出一片香氣,香極了!
山谷里還有許許多多的蝴蝶,惹得游客們東張西望,太吸引人了!
小蝴蝶們,你們真是一群美麗的舞蹈家!
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篇2
阿里山的春天是個非常熱鬧的季節(jié),因為此時已開滿了櫻花,所以有眾多的人為了上來賞花,特地趕上來阿里山.說真的,阿里山的櫻花的確非常的迷人,不過人擠人的他們,怎麼想會上來賞花呢
我在阿里山生活已快有二年的時間了,今年也是我在阿里山讀書度過的第二個春天.我覺得阿里山的春天總是忽冷忽熱,最主要的原因是有時候太陽很大,有時候還會下春天特產(chǎn)的「春雨」,而這個春天讓我覺得非常的濕冷.在山上上課,天氣晴朗時,老師還會帶我們出去走走,因此已經(jīng)看了非常多次的櫻花,所以才會覺得櫻花跟平常的花一樣普通,沒什麼特別的;而那些住在都市的人們平常沒有什麼機會接觸大自然,才會跟我們這些長時間居住在山上人的眼光有非常不同的差異,甚至夸張的都市人還會覺得看到一顆半徑五十公分的石頭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他們有這個心要來阿里山增廣見聞,我就非常的佩服他們,有的人是因為太多壓力才上來散個心,所以我建議你,有空也不妨一起來賞花喔!
我最喜歡阿里山的鳥兒,因為一到春天,就有非常多的花可以供給他們吸花蜜,所以我認(rèn)為阿里山是鳥兒的天堂.我喜歡它們的叫聲,因為當(dāng)我很煩時,如果聽到它們的叫聲就會感覺心靈非常的清澈,清澈得像水一樣,令我非常的舒服;所以,我認(rèn)為鳥兒的叫聲是我的心靈補劑啊!
現(xiàn)在我又覺得阿里山是人類的圣地,因為它可以讓人類的心靈清靜下來,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愛護這個圣地,讓這個地方更美好,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一起做環(huán)保工作,讓這塊圣地可以恢復(fù)最原始的清靜.
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篇3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步步進逼,北平故宮等地存藏的珍寶南遷。在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主持下,經(jīng)過挑選、造冊、編號、裝箱,遷走故宮博物院古物約20萬件,《溪山行旅圖》亦包括在內(nèi)。
南遷古物暫存上海,抗戰(zhàn)前夕運到四川,抗戰(zhàn)勝利后又遷回南京,1948年又從南京遷往臺灣。幸運的是當(dāng)時雖然兵荒馬亂,烽火連天,文物的遷運過程時日綿長、道路艱險,卻無損毀丟失,確實是奇跡。
故宮博物院,位于外雙溪,占地20甲,啟建于1962年,于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jì)念日落成;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形式,采中國宮廷式設(shè)計,外觀雄偉壯麗,背負(fù)青山,是中國收藏文物藝術(shù)菁華所在。
進入故宮廣場前,即見六根石柱所組成的牌坊,坊上題有孫中山手跡“天下為公”,拾級而上,可見刻有“博愛”二字的銅鼎。
臺灣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nèi)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jīng)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nèi)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按照展品每三個月五千件、每年兩萬件計算,這里的藏品70萬件,要一次不落,35年才能看全。這是一般博物館的收藏都不能比的。
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篇4
八仙山位于臺中縣和平鄉(xiāng),四周群山環(huán)抱,林木蒼翠,昔日為臺灣三大林場之一。
八仙山在中央山脈自成一系,登臨可眺望玉山、能高山與奇萊山等連綿不絕的山巒。其山麓上之佳保臺(海拔約900公尺)是盛名一時的臺灣八景之一。
區(qū)內(nèi)林木蒼翠,四周層峰迭嶂,溪流環(huán)瀉,巨檜老松,蓊郁渾樸,風(fēng)光綺麗。山中有小孤原、翻身瀧、巖松山、合流溪、佳保溪谷、斜頭角、菊地臺等佳景,四季如春,老樹危巖,岳靈木秀,竹影婆娑,頗有仙山之意境。溪谷中流水潺潺、清涼透徹,坐在溪石上戲水,非常的清涼消暑。這里的鳥類也很多,是賞鳥的好去處。
明治四十四年(1911),日本部隊長宇一郎發(fā)現(xiàn)八仙山,因標(biāo)高近八千日尺,諧音"八仙",因而命名為"八仙山",兩年后,總督府調(diào)查八仙山森林資源,認(rèn)為極具開發(fā)價值,而規(guī)劃開發(fā),從此展開了八仙山伐林的時代。
八仙山代木之初,僅使用人工操作及木馬道運材,再經(jīng)由大甲溪流放至土牛貯木池,由于耗時費力,效率不彰,后來建筑伏地索道及輕便軌道來運送木材。昭和二年(1927)時,林場又收購了土牛至豐原的輕便鐵路,銜接山地的運材鐵路,規(guī)模更為宏大。這一年,八仙山入選為臺灣八景。八仙山、阿里山、太平山并稱臺灣三大林場。
八仙山位于臺灣臺中市和平區(qū)與南投縣仁愛鄉(xiāng)的交界處,是雪山山脈白姑山系向西南的支脈,其主峰海拔2424米,換算為臺制約為八千臺尺,故名“八仙山”。它被稱為是臺灣小百岳之一,又是大甲溪與烏溪的分水嶺,立有第1547號二等三角點。
八仙山在日治時期擬定名為“八千山”,后以較為典雅的“八仙山”稱之。游客登上高處便可將著名的中橫公路、中央山脈、埔里和日月潭等景點盡收眼底。八仙山及附近山區(qū)的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昔日稱為八仙山林場,為臺灣三大林場之一,但近年來已停止伐木。北麓的佳保臺在日治時期曾被評選為臺灣八景之一,林場管理單位轉(zhuǎn)型后,已將該地區(qū)建設(shè)成為八仙山森林游樂區(qū)。不僅自然風(fēng)光豐富多彩,山上還有神社遺址、靜海寺、臺灣八景紀(jì)念碑、國小遺址、千本松原等人文景觀,亦十分誘人。
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篇5
阿里山,臺灣地區(qū)地名,是臺灣地區(qū)的著名旅游風(fēng)景區(qū),阿里山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biāo)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jīng)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區(qū)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阿里山和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qū)西靠嘉南平原,北界云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隔陳有蘭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環(huán)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相傳以前,有一位鄒族酋長阿巴里曾只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后常帶族人來此,為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地命名。了解真實的阿里山文化歷史就應(yīng)深入到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里面,在阿里山鄒族的文化園區(qū),相信可以讓你更認(rèn)識鄒族這個英勇的原住民族。
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jīng)熱、暖、溫、寒四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尤其三次螺旋環(huán)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難忘的經(jīng)驗;祝山是觀賞日出的最佳地點,要到祝山可坐火車或從電信局旁的石板路循階而去,穿過森林大約40分即可到達。
阿里山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跨南投、嘉義二縣的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組成。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__公尺以上,坐標(biāo)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jīng)120度48分,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huán)列,氣候涼爽,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西靠嘉南平原,北接云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全部屬于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一般俗稱的阿里山,正確的說法是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組成,涵蓋了阿里山山脈的主要山系。若以地形來說,阿里山山脈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和玉山群峰區(qū)隔。阿里山又是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游人絡(luò)繹不絕。
阿里山山脈屬玉山支脈,西臨深谷與小塔山對峙,東有祝山、對高岳隔著陳有蘭溪遙望玉山主峰,北有如削的大塔山巍立,南以萬歲山、水山、石山延至玉山前峰。阿里山涵蓋范圍雖大, 但一般所指為沼平公園一帶(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云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
旅游景區(qū)
阿里山以五奇著稱,即登山鐵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日出、云海、鐵路、森林與晚霞合稱為阿里山五奇,它們不但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風(fēng)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nèi)外。
日出
當(dāng)清晨曙光乍現(xiàn),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為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由于地球公轉(zhuǎn)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xiàn)位置與時間皆不同。祝山觀日樓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
云海
阿里山云海名列臺灣八景之一,通常出現(xiàn)于天氣晴朗、浮云遍布的日出或薄暮。而秋天是觀賞云海的最佳季節(jié),最佳地點則是神木站前的二萬坪、游樂區(qū)內(nèi)的慈云寺、阿里山賓 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
高山鐵路
與民國同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軌距762m,坡度6.25%,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途經(jīng)熱、暖、溫三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綠野仙境,尤其獨立山的三次螺旋環(huán)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絕對令您不虛此行。昔日為轉(zhuǎn)運木材而興建的它,今已蛻變成森林旅游列車。園區(qū)內(nèi)現(xiàn)有三條支線,其中“祝山線”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前往祝山觀日出的游客搭乘:“眠月線”為觀光之用,除了沿途美景以外,終點還有著名的石猴游憩區(qū):“神木線”則穿越園區(qū),至巨木參天的神木區(qū)。而早年所遺留下來的蒸汽火車與報廢車廂,也已在沼平車站旁裝潢成風(fēng)味獨特的車廂旅館與火車展示區(qū),讓游客住宿與觀賞。
森林美景
從平地的龍眼、相思樹、桂竹林等熱帶植物開始,順著山勢攀升,景致變換成屬于暖帶林的樟木、楠木和柳杉林,再往上到了溫帶林則可見到鐵杉、臺灣扁柏、華山松、臺灣杉與紅檜等。阿里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xiàn)變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為臺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后來才開發(fā)為森 林游樂區(qū)。每年一到花開季節(jié),整座山被裝點成美麗 繽紛的花海,而在古木參天的林蔭小徑上。還可以吸 取芬多精、聆聽鳥鳴聲,一片鳥語花香、欣欣向榮。
晚霞
因高山地區(qū)空氣較稀薄、太陽輻射強,導(dǎo)致空氣中的紫外線相對增強,使得藍天比平地絢麗,而晚霞也就更艷麗。慈云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對高岳、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觀賞點。人文方面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古老火車頭展示場、琴山河合博士升功碑等,皆為重要歷史遺跡。區(qū)內(nèi)有如此豐富珍貴的自然人文資源。是提供人們做為心靈休憩的好地方,亦是留給后代子孫最純凈的樂土。
姊妹潭、受鎮(zhèn)宮
姊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鄰近湖泊,“姊潭”呈長方形,占地160坪、“妹潭”略呈圓形,占地20坪,相傳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雙雙殉情,故后人附會而稱姊妹潭;姐潭湖區(qū)還設(shè)有一座以檜木為基座的相思亭,姊妹潭周邊更設(shè)有全長180公尺的環(huán)潭步道,可讓游客游覽全湖是觀賞姊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為滿水期,冬季則為枯水期。
受鎮(zhèn)宮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注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傳說以往每年3月都有三只神蝶飛來朝拜,不吃不飛一周后就不見蹤影,傳為神跡;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榮,重覆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如今第一、二代的前身均已枯老橫頹,第三代卻仍然欣欣向榮。
其他景點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qū)內(nèi)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慈云寺、貴賓館(蔣公行館)、樹靈塔、高山植物園、塔山斷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檜、高山博物館及眠月支線鐵路也是到阿里山旅游不可錯過的景點。
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篇6
親愛的旅客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你們可以叫我×導(dǎo),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臺寶島灣。
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海面上,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東臨太平洋。臺灣自古為中國領(lǐng)土的一部分。我國古籍中稱島夷,漢晉南北朝時稱夷洲,南宋時澎湖已屬福建省,元明設(shè)巡檢司,明末鄭成功驅(qū)逐侵略者,收復(fù)臺灣,清初置臺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臺灣建省。1895年為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勝利后歸還中國。現(xiàn)設(shè)7市、16縣,全省面積3.6萬平方千米,人口2172萬(1950年256萬)。有漢、高山等民族。
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及澎湖列島、蘭嶼、綠島、彭佳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島嶼。臺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一大島。中央山脈縱貫?zāi)媳保裆胶0?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屬熱帶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夏季長達7—10個月。年降水量約20__毫米。冬風(fēng)強勁,夏秋多臺風(fēng)暴雨。
臺灣是祖國美麗富饒的寶島。水熱條件優(yōu)越,作物可一年三熟,主要有稻米、甘蔗、茶葉及水果香蕉、菠蘿、龍眼、荔枝、木瓜、柑桔、橄欖等。森林覆蓋率達55%,盛產(chǎn)樟木、紅檜、臺灣杉等。特產(chǎn)天然樟腦、香茅油。近海和遠洋漁業(yè)發(fā)達。盛產(chǎn)珊瑚。禽畜飼養(yǎng)向企業(yè)化發(fā)展。
臺灣石油、金等礦產(chǎn)及水力資源豐富。六十年代起注重發(fā)展工業(yè),現(xiàn)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jīng)濟。工業(yè)有紡織、電子、制糖、塑膠、電力等,開辟有高雄、臺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區(qū)。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電氣化鐵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
去了臺灣,何不能去日月潭?日月潭美景如畫,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輕籠著薄霧,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為佳麗動人。每年中秋圓月當(dāng)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著又長又粗的竹竿,帶著彩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著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
臺灣島的日出,更是讓人如癡如醉!清晨,當(dāng)你睜開眼睛時,會立刻跳起床,觀看臺灣的日出。太陽緩緩向上升起,黃色的光散發(fā)出來,如同金子一般。慢慢地,橘黃色的太陽升起,讓你感覺到無比的溫暖。
我的介紹完畢,希望大家好好游玩!不要放過每一個景點!
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篇7
阿里山,臺灣地區(qū)地名,是臺灣地區(qū)的著名旅游風(fēng)景區(qū),阿里山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biāo)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jīng)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區(qū)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阿里山和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qū)西靠嘉南平原,北界云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隔陳有蘭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環(huán)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相傳以前,有一位鄒族酋長阿巴里曾只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后常帶族人來此,為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地命名。了解真實的阿里山文化歷史就應(yīng)深入到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里面,在阿里山鄒族的文化園區(qū),相信可以讓你更認(rèn)識鄒族這個英勇的原住民族。
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jīng)熱、暖、溫、寒四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尤其三次螺旋環(huán)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難忘的經(jīng)驗;祝山是觀賞日出的最佳地點,要到祝山可坐火車或從電信局旁的石板路循階而去,穿過森林大約40分即可到達。
阿里山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跨南投、嘉義二縣的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組成。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_公尺以上,坐標(biāo)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jīng)120度48分,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huán)列,氣候涼爽,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西靠嘉南平原,北接云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全部屬于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一般俗稱的阿里山,正確的說法是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組成,涵蓋了阿里山山脈的主要山系。若以地形來說,阿里山山脈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和玉山群峰區(qū)隔。阿里山又是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游人絡(luò)繹不絕。
阿里山山脈屬玉山支脈,西臨深谷與小塔山對峙,東有祝山、對高岳隔著陳有蘭溪遙望玉山主峰,北有如削的大塔山巍立,南以萬歲山、水山、石山延至玉山前峰。阿里山涵蓋范圍雖大, 但一般所指為沼平公園一帶(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云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
旅游景區(qū)
阿里山以五奇著稱,即登山鐵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日出、云海、鐵路、森林與晚霞合稱為阿里山五奇,它們不但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風(fēng)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nèi)外。
日出
當(dāng)清晨曙光乍現(xiàn),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為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由于地球公轉(zhuǎn)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xiàn)位置與時間皆不同。祝山觀日樓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
云海
阿里山云海名列臺灣八景之一,通常出現(xiàn)于天氣晴朗、浮云遍布的日出或薄暮。而秋天是觀賞云海的最佳季節(jié),最佳地點則是神木站前的二萬坪、游樂區(qū)內(nèi)的慈云寺、阿里山賓 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
高山鐵路
與民國同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軌距762m,坡度6.25%,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途經(jīng)熱、暖、溫三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綠野仙境,尤其獨立山的三次螺旋環(huán)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絕對令您不虛此行。昔日為轉(zhuǎn)運木材而興建的它,今已蛻變成森林旅游列車。園區(qū)內(nèi)現(xiàn)有三條支線,其中“祝山線”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前往祝山觀日出的游客搭乘:“眠月線”為觀光之用,除了沿途美景以外,終點還有著名的石猴游憩區(qū):“神木線”則穿越園區(qū),至巨木參天的神木區(qū)。而早年所遺留下來的蒸汽火車與報廢車廂,也已在沼平車站旁裝潢成風(fēng)味獨特的車廂旅館與火車展示區(qū),讓游客住宿與觀賞。
森林美景
從平地的龍眼、相思樹、桂竹林等熱帶植物開始,順著山勢攀升,景致變換成屬于暖帶林的樟木、楠木和柳杉林,再往上到了溫帶林則可見到鐵杉、臺灣扁柏、華山松、臺灣杉與紅檜等。阿里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xiàn)變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為臺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后來才開發(fā)為森 林游樂區(qū)。每年一到花開季節(jié),整座山被裝點成美麗 繽紛的花海,而在古木參天的林蔭小徑上。還可以吸 取芬多精、聆聽鳥鳴聲,一片鳥語花香、欣欣向榮。
晚霞
因高山地區(qū)空氣較稀薄、太陽輻射強,導(dǎo)致空氣中的紫外線相對增強,使得藍天比平地絢麗,而晚霞也就更艷麗。慈云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對高岳、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觀賞點。人文方面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古老火車頭展示場、琴山河合博士升功碑等,皆為重要歷史遺跡。區(qū)內(nèi)有如此豐富珍貴的自然人文資源。是提供人們做為心靈休憩的好地方,亦是留給后代子孫最純凈的樂土。
姊妹潭、受鎮(zhèn)宮
姊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鄰近湖泊,“姊潭”呈長方形,占地160坪、“妹潭”略呈圓形,占地20坪,相傳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雙雙殉情,故后人附會而稱姊妹潭;姐潭湖區(qū)還設(shè)有一座以檜木為基座的相思亭,姊妹潭周邊更設(shè)有全長180公尺的環(huán)潭步道,可讓游客游覽全湖是觀賞姊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為滿水期,冬季則為枯水期。
受鎮(zhèn)宮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注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傳說以往每年3月都有三只神蝶飛來朝拜,不吃不飛一周后就不見蹤影,傳為神跡;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榮,重覆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如今第一、二代的前身均已枯老橫頹,第三代卻仍然欣欣向榮。
其他景點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qū)內(nèi)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慈云寺、貴賓館(蔣公行館)、樹靈塔、高山植物園、塔山斷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檜、高山博物館及眠月支線鐵路也是到阿里山旅游不可錯過的景點。
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篇8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規(guī)劃十分完善,包含停車場、入口太陽廣場、九大行星戲水區(qū)、時光軌跡和綠色隧道、星座區(qū)、古天文步道、古天文區(qū)、北回歸線太陽館、北回意象標(biāo)線和歷代標(biāo)展示區(qū)等10大展覽區(qū)域。
古天文區(qū)設(shè)有窺陽管與八字形日晷等古代天文知識儀器,民眾可利用窺陽管運用立竿見影的科學(xué)原理看到太陽的位置,而八字形日晷利用影射的位置了解目前的時間,是讓民眾了解昔日古人了解時間的方法;
九大行星戲水區(qū)利用行星縮小比例的模型并展出其信息,讓民眾了解九大行星,旁邊的打水泵更是小朋友的最愛;
北回意象標(biāo)線以省道為界線兩邊分別種植熱帶和亞熱帶的植物,完整呈現(xiàn)北回歸線的天文地理象征;
歷代標(biāo)展示區(qū)展出從第一代至第五代的紀(jì)念性標(biāo)志,與現(xiàn)在的第六代地標(biāo)太陽館相互呼應(yīng),讓民眾見證北回歸線地標(biāo)的歷史發(fā)展。
太陽館
航天飛機的建筑外觀十分具有現(xiàn)代感,建筑內(nèi)部則以天文星象為主題作展覽;北回歸線太陽館共有5層樓,1樓是天文教育中心,讓民眾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識,2樓至3樓則是天文教室,5樓為太陽主題展覽區(qū)域,以太陽為展覽主題對于宇宙有更多的介紹,還設(shè)有觀景臺和遠眺區(qū),民眾可以在此欣賞到北回歸線天文廣場的優(yōu)美景色。
北回歸線的地理意義
北回歸線意指太陽在北半球直射距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大約在北緯23.5度事黃赤交角,每年夏至是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緯度最大的時候,即北半球最熱的時節(jié),同樣在南半球也有一條南回歸線,其地理天文意義是一樣的;
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熱帶和溫帶的界線,他的位置是在北緯23.5度正負(fù)一度的范圍內(nèi)變化,目前北回歸線的位置定為23度26分21.448秒,北回歸線經(jīng)過的地方除了有臺灣以外,還有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聯(lián)合大公國、沙特阿拉伯、中國大陸、緬甸、印度、埃及、西撒哈拉、巴哈馬和墨西哥等等共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
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篇9
湛藍潔凈的海水、優(yōu)美的海岸風(fēng)光,游憩在浪漫的七星潭,它的海灘、卵石、水景和獨特月牙灣令我流連忘返。一直認(rèn)為,臺灣最美的地方是花蓮,而花蓮最迷人的地方是七星潭。
剛聽到七星潭這個名字,你也許會問,這個“潭”在哪里?還是它是湖泊?因為可以看見北斗七星而取名嗎?其實,如今的七星潭指的`是那美麗的海灣,擁有著極為秀美溫柔的月牙弧形海岸線。不過,“北斗七星”倒是說對,七星潭正是因為可以看見北斗七星而得名。它位于花蓮縣新城鄉(xiāng)東北角,被稱作是“東臺灣最美的海灣”。
漫步、踏浪、撿石、騎鐵馬或吃海鮮,在七星潭享受悠閑愜意的午后時光。海灘上沒有沙子,全是潔白、黑亮或者晶圓晶圓的美麗小石。充滿著粗細(xì)不同的線條,或大或小,圖案各異頗有特色。透著海水顏色的石頭們緊密地挨擠著,綿延排向遠方。
浪花很美。當(dāng)浪花一朵一朵由遠及近朝你熱情奔來時,你的臉上也會笑成花兒。這時候,只管迎向她們,回應(yīng)她們可愛的擁抱吧。只管勇敢地向前,和她們一起跳舞吧!不過,當(dāng)海風(fēng)不小時,你也會真切體會到海浪的速度和力量。
“小姑娘,七星潭的石子雖然漂亮好看,但是記得不可以帶走喔。”一位正在海灘上散步的老人經(jīng)過我身邊對我這樣說。——為什么不可以帶走?七星潭有大片的小石子,也不會少這幾塊吧!因為它們這么美……沒有把老人的話放在心上,我手捧著細(xì)心挑選的小石頭們開心地上了最后一輛返程的車。
還沒坐穩(wěn),左邊一位自由行大叔見我手中小石子立刻問:“你是在七星潭海灘上撿的嗎?快點還回去吧!過海關(guān)時掃描出來,到時候還要罰你款呢!”“有這么嚴(yán)重嗎?不要嚇唬我!”我以為大叔在和我開玩笑。這時,前面一位戴眼鏡當(dāng)?shù)啬猩嬖V我說:“七星潭的石子真的不能撿拾帶走,因為如果每個人都帶走石子,那么海水會上漲得越來越高,對這里生活的居民來說很危險……”
原來是這樣!恍然大悟后的我自責(zé)不已,趕緊將石子們放回七星潭。
傍晚時分,新城和崇德的燈火開始明晰可見了。七星潭是那般溫柔迷人。大家或三五成群,或者獨自一人在七星潭欣賞美麗星空,許下一個心愿,織一個美麗的好夢。
關(guān)于臺灣導(dǎo)游詞篇10
我們坐著游覽車來到了一片美麗的海灘。大家一定會問是什么地方,我告訴你吧,是臺灣省花蓮縣的七星潭。為什么叫七星潭呢?導(dǎo)游告訴我們說,到了晚上天氣好的時候,這里能看到滿天的星星,而且看北斗七星最為清楚,所以稱為"七星"。加上四周圍的潭水,就合稱為"七星潭"了。
我迫不及待地向沙灘跑去,發(fā)現(xiàn)海灘上并沒有細(xì)細(xì)的沙子,滿眼都是鵝卵石。這讓我的心里有點失望,我蹲下來看著那些鵝卵石,卻發(fā)現(xiàn)它們好美呀,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那么漂亮的鵝卵石。我慢慢向海邊走近,彎下腰撿起一塊石頭一看,哇!這塊石頭跟翠玉白菜的顏色一模一樣,好想把它帶回家去。可是不行,導(dǎo)游說過,這些美麗的石頭是不能帶走的,機場里海關(guān)會檢查的。我依依不舍地放下了石頭,這時媽媽在旁邊大喊:“浪來了!”我抬頭一看,一陣?yán)嘶ň鸵獩_來,我這才晃過神來,趕快跑起來,啊,我差點就要被沖走了,真的好險。
浪花一陣一陣地涌過來,又一陣一陣地退回去,像是在追逐著嬉戲。海水很干凈,我脫下鞋襪,試著把腳放進海水里,哇,好涼!遠處的海面和天空相連,上面灰白云層里露出淺藍的天空,下面是深藍的海水,好美呀。
這就是我覺得最美麗的景點之一,讓我牢牢記住七星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