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古跡的導游詞
名勝古跡的導游詞(精選篇1)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段瑋杰。下面由我來帶領大家來觀光頤和園的風景名勝。頤和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距北京城區十五公里,占地面積約二百九十公頃。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它還是5A級景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著名的長廊。這條長廊可算是玉宇瓊樓了。它全長七百多米,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畫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風景這么美,我們要保護它,不要破壞它,不要破壞公物,不要在橫檻上亂涂亂畫,更不要采摘花朵。下面就是萬壽山。抬頭一看,佛香閣聳立在半山腰上,它是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還有黃色的琉璃瓦在閃閃發光。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色的宮墻。大家往前看,這就是清波漾漾的昆明湖。有人說昆明湖像一面鏡子,也有人說昆明湖像一塊碧玉。
大家快隨我來看看這美麗的石橋吧!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上有上百個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活靈活現的小獅子。
這座在歷史上為帝王建造的古典林園,現已成為我國著名的旅游參觀景點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數百萬人。1986年頤和園被聯合國教科文化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名勝古跡的導游詞(精選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參加我們的“長城一日游”旅游團。我姓楊,大家可以叫我楊導,很高興做大家今天的導游,希望大家能度過開心的一天。
中國的長城是古代國家軍事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歷代修建的長城長度相加超過50000干米。整個工程可以說是“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氣勢雄偉,高大的城墻,將列城和烽火臺連接起來,綿延不絕,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它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筑工程,修筑時間最長、工程最大,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從北京出發,不到100多里就是八達嶺長城。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八達嶺長城腳下,請各位游客不要在長城的城墻上和地上刻字,不要亂丟垃圾。這段長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大家看,長城遠看像一條長龍,又高大又堅固。城墻是用巨大的石條和城磚筑成的,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用來瞭望和射擊。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走上城墻頂,上面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當時,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勞動人民的雙手和雙腳,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啊!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的旅游到此結束了,希望這次游長城的經歷給您留下了開心的記憶,希望下次還能在長城相見,謝謝大家!
名勝古跡的導游詞(精選篇3)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頤和園旅游公司的導游。你可以叫我小馬。我們現在要去頤和園,頤和園是世界遺產,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愛護環境,不要折花木,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扔垃圾。優美的環境需要共同維護。
我們正在接近頤和園。哦,我們到了,我們到了!我們現在所在的著名散步場所。長廊沿頤和園萬壽山南麓昆明湖北岸而建。綠漆柱子,紅漆欄桿,如你所見。走廊長700多米,分為273個房間。每個房間的窗臺上都有五顏六色的畫,幾千幅畫中沒有兩幅是一樣的。彩繪畫廊屬于“蘇式彩畫”,是中國木結構建筑中的一種裝飾藝術。長廊上的繪畫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人物、花卉、風景、山脈、動物等。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人物故事。有一萬四千多幅彩畫,色彩斑斕,氣勢磅礴。它們的長度和豐富多彩的繪畫被列入1990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長廊上滿是花草樹木。這種花沒謝過,那種花又開了。
沿著長廊走了一圈,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請抬頭看,山腰上矗立著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樓,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那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宏偉的宮殿是排云寺。請跟上我的小旗。我們要去山上。站在佛香閣前,可以俯視鳥瞰,大部分景色盡收眼底。看,茂密的樹木,在黃綠色琉璃瓦和猩紅色宮墻的掩映下,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活潑。直視下方,昆明湖平如鏡,碧玉綠。游船和原船緩緩滑過湖面,蕩起小漣漪。向東望去,可以隱約看到幾座古塔和城中的白塔。這是萬壽山。可以隨意拍照。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一天快結束了。親愛的游客們,我希望你們在這一天過得愉快。
名勝古跡的導游詞(精選篇4)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紅河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__ 。
建水燕子洞位于建水縣以東20余公里的瀘江河谷中。洞分兩層:上洞巨大,開口處為一已崩塌的落水洞,內部為廳狀溶洞,洞內簇立石筍、石柱、鐘乳石等。洞內原有一座三層樓閣,樓間一樹穿堂而過,稱為一箭穿三樓,后遭破壞;下洞高十余丈,洞頂密集鐘乳石,滬江流入洞內的暗河段長七八公里。洞內光線陰暗,有眾多燕子棲息,故名燕子洞。洞外多桃李樹,春季群花競開,為巖洞增色。夏季入洞清涼爽適;隆冬則暖氣充溢,亦為燕子洞一大特色。滬江流出建水壩后,進入石灰巖山地中,河水時隱時現,形成眾多的地下溶洞、暗河與地表河相互交替的現象。
燕子洞以古洞奇觀、春燕云集、鐘乳懸匾、采燕窩絕技等獨特景觀著稱于世。洞外古樹名木于絕壁陡崖之間,3萬多平方米的自然林地,枝繁葉茂,有數十種鳥棲息。洞內外巖壁上巢居著數十萬只白腰雨燕,燕子洞因此得名。每年春夏期間,群燕飛來,如萬箭齊發,數十萬燕子出沒其間,呢喃之聲不絕于耳,燕聲和著水聲,在洞內共鳴,匯成一曲聲震山谷的溶洞交響樂。燕于洞成盛產燕窩,是滋補美容養顏之珍品。每年8月8日為建水燕窩節,當地農民徒手攀登上50多米高、450米長的洞頂,在鐘乳叢中采集燕窩,驚險的場面令人驚心動魄。現燕子洞每天都進行徒手攀巖表演,無任何保險措施,全靠雙手雙腳。
“古洞抱奇觀不僅春風燕子,何人開勝境遺此流水懸巖”,這是對燕子洞風光的高度概括。溶洞一分為二,一干一濕,一上一下,上為干洞,下為水洞。干洞形似一巨大天生橋,兩面透光,洞廳寬敞可容數千人,傍山依勢自成一組石殿、石臺,筑有凌空棧道和空中游廊。石殿中鐘乳、石墁低垂,石簾相掩,數十塊摩崖石刻及詩文碑刻遍布洞中,與水洞口的鐘乳懸匾遙相呼應。鐘乳懸匾是燕子洞獨有的奇觀,在離河面50米高的洞頂懸垂的鐘乳上,掛有歷代的'上千塊匾額,都是當地農民徒手攀登懸巖絕壁掛上去的,令人驚嘆不已。
最佳旅游時間在每年農歷八月八日的“燕窩節”,每到這個時候洞內有攀援絕壁采摘燕窩、掛匾的表演,旅游的人特別多。
名勝古跡的導游詞(精選篇5)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于,大家可以叫我于導。
別以為成都可只有火鍋,好吃的東西可多著呢!有鮮辣肉多的兔頭,有勁道非常的擔擔面,還有香醇可口的米酒成都還有兩條美食街,是錦里和寬窄巷子,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前方便來到了青城山。青城山座落于四川都江堰西南,又名丈人山,面積125平方千米,海拔1600米。36峰形若城廓,環列一體,由于林木蒼翠,長年常綠,因此得名,被譽為青城天下幽。青城前山、后山兩部份組成了景區。青城山是我國道教起源地之一,山上有道觀70余座,被稱為第五洞天。主要景點有108處,其中以天師洞、上清宮、金鞭巖、雙泉水簾洞最為出名。大家可以自行參觀。
青城山景區內有豐富的資源,其中的瑞圣花、枯枝牡丹、青城茶等奇花名茶更是著稱于世。洞天貢茶、洞天乳酒、道家泡菜、白果燉雞被譽為青城四絕。唐代大詩人杜甫游青城山時,曾留下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名句。
假如要問天下哪個水利工程最古老,非都江堰莫屬。都江堰創建于公元前300年的秦昭襄王時代,由蜀郡守李冰父子修建。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個部份組成了整個工程。
為了變水害為水利,李冰根據川西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在勞動人民的支持下,鑿開玉壘山,引水灌良田。在岷江江心筑堤分水,堤的前端是把岷江分為內外二江的分水魚嘴,外江是經都江堰、樂山至宜賓入長江的岷江正流,全長700多千米;內江是人工渠道,在寶瓶口的節制下,流入成都平原。同時,在分水堤口段修建了飛沙堰,以避免更多的洪水和泥沙流入內江,從而使洪水、泥沙自動地泄歸外江,有效地控制了內江的流量,從而變水害為水利。
后人為了記念李冰父子,便在四周建造了二王廟、伏龍觀。觀內有塑造于東漢建寧元年的李冰父子大型石像,和制于唐代的飛龍鼎等。大家如有空可以參觀。
目前,都江堰澆灌面積達800萬畝,可謂是千古受益的偉大工程。它也是中華民族改造自然的奇跡之一。
成都還有很多有名的景點,如樂山東大學佛、杜甫草堂、金沙遺址、九寨溝、青羊宮、武侯祠我們今天只旅游了一小部份,希望大家能細細游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