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導游詞有哪些
阿里山,臺灣地區地名,是臺灣地區的著名旅游風景區,阿里山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阿里山和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界云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隔陳有蘭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相傳以前,有一位鄒族酋長阿巴里曾只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后常帶族人來此,為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地命名。了解真實的阿里山文化歷史就應深入到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里面,在阿里山鄒族的文化園區,相信可以讓你更認識鄒族這個英勇的原住民族。
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尤其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難忘的經驗;祝山是觀賞日出的最佳地點,要到祝山可坐火車或從電信局旁的石板路循階而去,穿過森林大約40分即可到達。
阿里山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跨南投、嘉義二縣的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組成。阿里山森林游樂區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_公尺以上,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森林游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接云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阿里山森林游樂區全部屬于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一般俗稱的阿里山,正確的說法是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組成,涵蓋了阿里山山脈的主要山系。若以地形來說,阿里山山脈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和玉山群峰區隔。阿里山又是一個緋艷絢麗的櫻林。這里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游人絡繹不絕。
阿里山山脈屬玉山支脈,西臨深谷與小塔山對峙,東有祝山、對高岳隔著陳有蘭溪遙望玉山主峰,北有如削的大塔山巍立,南以萬歲山、水山、石山延至玉山前峰。阿里山涵蓋范圍雖大, 但一般所指為沼平公園一帶(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森林游樂區。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云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
旅游景區
阿里山以五奇著稱,即登山鐵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日出、云海、鐵路、森林與晚霞合稱為阿里山五奇,它們不但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外。
日出
當清晨曙光乍現,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為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由于地球公轉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位置與時間皆不同。祝山觀日樓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
云海
阿里山云海名列臺灣八景之一,通常出現于天氣晴朗、浮云遍布的日出或薄暮。而秋天是觀賞云海的最佳季節,最佳地點則是神木站前的二萬坪、游樂區內的慈云寺、阿里山賓 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
高山鐵路
與民國同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軌距762m,坡度6.25%,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途經熱、暖、溫三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綠野仙境,尤其獨立山的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絕對令您不虛此行。昔日為轉運木材而興建的它,今已蛻變成森林旅游列車。園區內現有三條支線,其中“祝山線”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前往祝山觀日出的游客搭乘:“眠月線”為觀光之用,除了沿途美景以外,終點還有著名的石猴游憩區:“神木線”則穿越園區,至巨木參天的神木區。而早年所遺留下來的蒸汽火車與報廢車廂,也已在沼平車站旁裝潢成風味獨特的車廂旅館與火車展示區,讓游客住宿與觀賞。
森林美景
從平地的龍眼、相思樹、桂竹林等熱帶植物開始,順著山勢攀升,景致變換成屬于暖帶林的樟木、楠木和柳杉林,再往上到了溫帶林則可見到鐵杉、臺灣扁柏、華山松、臺灣杉與紅檜等。阿里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變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為臺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后來才開發為森 林游樂區。每年一到花開季節,整座山被裝點成美麗 繽紛的花海,而在古木參天的林蔭小徑上。還可以吸 取芬多精、聆聽鳥鳴聲,一片鳥語花香、欣欣向榮。
晚霞
因高山地區空氣較稀薄、太陽輻射強,導致空氣中的紫外線相對增強,使得藍天比平地絢麗,而晚霞也就更艷麗。慈云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對高岳、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觀賞點。人文方面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古老火車頭展示場、琴山河合博士升功碑等,皆為重要歷史遺跡。區內有如此豐富珍貴的自然人文資源。是提供人們做為心靈休憩的好地方,亦是留給后代子孫最純凈的樂土。
姊妹潭、受鎮宮
姊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鄰近湖泊,“姊潭”呈長方形,占地160坪、“妹潭”略呈圓形,占地20坪,相傳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雙雙殉情,故后人附會而稱姊妹潭;姐潭湖區還設有一座以檜木為基座的相思亭,姊妹潭周邊更設有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可讓游客游覽全湖是觀賞姊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為滿水期,冬季則為枯水期。
受鎮宮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注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傳說以往每年3月都有三只神蝶飛來朝拜,不吃不飛一周后就不見蹤影,傳為神跡;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榮,重覆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如今第一、二代的前身均已枯老橫頹,第三代卻仍然欣欣向榮。
其他景點
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內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慈云寺、貴賓館(蔣公行館)、樹靈塔、高山植物園、塔山斷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檜、高山博物館及眠月支線鐵路也是到阿里山旅游不可錯過的景點。
臺灣導游詞有哪些篇2
位于臺北縣萬里鄉緊鄰野柳風景區,在基隆西北方十五公里一處突出海野柳海洋世界中岬角之前,處于得天獨厚的天然海景環繞之中。全年開放的海洋世界,是國內唯一的海豚表演館,廣大的觀眾席可容納3000人,每到假日吸引無數游客前來觀賞。野柳海洋世界其實除了可愛的海豚外,這兒還有擬虎鯨、海獅表演及不定期更新的外國表演節目,如高空跳水、水上芭蕾、特技秀等,樣樣精彩可期,每場表演約60分鐘
野柳風景區沿岸地理景觀豐富且多變化:單面山、燭狀臺、女王頭、海蝕平臺、海蝕凹壁、海蝕洞等數十種特殊的地形,讓人不禁感嘆造物者的鬼斧神工。
野柳海洋世界在野柳的外海有一片潛礁,巖礁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透過游艇的玻璃底,從船艙中可以-海底牧嘗人工魚礁、魚群、珊瑚、海葵、墨魚、蝦、蟹和海膽等生物,五顏六色,美不勝收,讓您不用潛水也可盡情一覽海底的美妙景色及有趣的水底生態。
野柳海洋世界擁有全長約100公尺的海底隧道水族館,展示近200種的稀有魚類及海洋生物,并不定期更新,是提供親子同樂的最佳課外教材,乃由地下改建為水族館,耗資千萬元,其展示的內容強調特有習性及不常見的魚類;而野柳海洋世界的海洋生物標本展示區則有多種珍貴海洋哺乳動物與魚類的實體和骨骼標本,極具教育功能;海豚紀念館-陳列海豚標本,可以看見巨大體型的海豚標本,以及稀有的、號稱海龍的日本深海魚標本,讓人有親臨海底的感覺。
海洋世界的招牌表演-海獅特技表演,聽著訓練師的指示,輕巧的做著表演,別看海獅身軀渾圓肥厚,水中矯健的身手,絕不輸其他海洋動物,也是野柳海洋世界中頂熱門的表演,場場爆滿。海洋世界的海豚表演可說是受到大人小孩的喜愛,其中,海豚上岸向觀眾致意,學習各種高難度動作,性情馴良、感情細膩,是一種極具智慧且通人性的海洋生物,自水中飛躍而起的海豚,完美的拋物線,更是動物界中的水上芭蕾,讓人看得目不暇給。
野柳海洋世界的精采表演,讓許多人聞名而來,不但是適合全家大小、機關團體休?f、旅游的好去處,更是富有教育意義,讓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學到知識,增廣見聞;而配合野柳風景區的人潮,造就了野柳旅游的盛行,民宿、飯店等旅游產業也逐漸興起,讓民眾能將野柳玩透透。
臺灣導游詞有哪些篇3
我們坐著游覽車來到了一片美麗的海灘。大家一定會問是什么地方,我告訴你吧,是臺灣省花蓮縣的七星潭。為什么叫七星潭呢?導游告訴我們說,到了晚上天氣好的時候,這里能看到滿天的星星,而且看北斗七星最為清楚,所以稱為"七星"。加上四周圍的潭水,就合稱為"七星潭"了。
我迫不及待地向沙灘跑去,發現海灘上并沒有細細的沙子,滿眼都是鵝卵石。這讓我的心里有點失望,我蹲下來看著那些鵝卵石,卻發現它們好美呀,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那么漂亮的鵝卵石。我慢慢向海邊走近,彎下腰撿起一塊石頭一看,哇!這塊石頭跟翠玉白菜的顏色一模一樣,好想把它帶回家去。可是不行,導游說過,這些美麗的石頭是不能帶走的,機場里海關會檢查的。我依依不舍地放下了石頭,這時媽媽在旁邊大喊:“浪來了!”我抬頭一看,一陣浪花就要沖來,我這才晃過神來,趕快跑起來,啊,我差點就要被沖走了,真的好險。
浪花一陣一陣地涌過來,又一陣一陣地退回去,像是在追逐著嬉戲。海水很干凈,我脫下鞋襪,試著把腳放進海水里,哇,好涼!遠處的海面和天空相連,上面灰白云層里露出淺藍的天空,下面是深藍的海水,好美呀。
這就是我覺得最美麗的景點之一,讓我牢牢記住七星潭。
臺灣導游詞有哪些篇4
臺灣的阿里山,是世界名山,那里有世界上稀少的儈木 ,當然還有舉世聞名的阿里山高原烏龍茶啦!
現將阿里山的結構給大家說說吧!阿里山不像我我國眾多的山,打個比喻,就用我們深圳的大南山和阿里山來對比,其實其他地方也沒什么太大的不同,可最大的不同是,南山只是一座山,可阿里山是由眾多的山組成的,有一個溫馨提示就是,車技不好的人盡量不要在那里開車,因為那里崇山峻嶺的,會給你制造不少麻煩!
接著我們說說世界上那稀少的儈木吧!世界上一共有六種儈木兩種在臺灣,兩種在日本,還有兩種在美國,但誰也比不過臺灣,因為臺灣有世界上最珍貴的紅儈,當時日本人占領臺灣的幾年,或十幾年的時間里,他們砍了大量的紅儈,所以現在紅儈已經被臺灣列為,重點保護對象,現在阿里山上還居住著兩位長老呢!其中一位長老2500歲高齡,還有一位長老稍微年輕一點但也有2300歲高齡了!它們被譽為阿里山的森林之星。聽到這你肯定想問他們為什么能活這么久呢!有兩種原因一,它們很大很高很粗壯二,他們能活3500歲左右!聽到這你肯定有想問這么大的東西日本人是咋樣半島阿里山下的呢!告訴你吧,他們用阿里山小火車運下去的,所以等于阿里山小火車是日本人做的!
那些阿里山的烏龍茶好喝極了!你也要去試試。
臺灣導游詞有哪些篇5
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座落于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研究重鎮。
臺北故宮博物院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為中國宮殿式建筑,主體建筑共4層,白墻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氣勢宏偉,整座建筑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紫禁城、沈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__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余件文物。
20__年底,位于嘉義縣太保市的臺北故宮南院即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院將建成開館試運營。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臺北故宮博物院占地約1公頃,是一座仿北京故宮式樣設計建造的鋼筋水泥大廈。仁立在院前大眺臺上觀瞻全院,令人恍若置身北京故宮;而緊貼博物院的是覆蓋濃密樹林的陡峭山勢,又令人宛如站在南京紫金山麓。臺北故宮博物院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墻,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色彩。
從外形看,筑物似為2層,實則4層,建筑平面成梅花形。第一層分別是講演、辦公室、圖書館;第二層是展覽室、大廳及畫廊,用來展示書畫,四周共有8間展覽室,陳列銅器、瓷器及侯家莊墓園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層陳列書畫、圖書、文獻、碑帖以及玉器、琺瑯器、雕刻和織繡等;第四層為各種專題研究室。巧妙的是;第三層樓后面架了一座長廊天橋,直插人后山之腹,原來是一個深180米、高6米、寬3.6米的山洞,洞內分為一個個小室分類收藏文物,全部設有空氣調節系統、防潮系統、防火系統和防盜系統。
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來宋至清歷朝皇帝推祟藝術、廣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萬件,這是一般博物館的收藏都不能比的。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檔案2萬多片,該院收藏的甲骨檔案數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機構的第二位;瓷器2萬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該院的中國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館中最精、最多的;銅器1萬多件,包括歷代錢幣,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龍紋盤、獸面紋壺、西周毛公鼎、戰國犧尊等;玉器5萬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聞名海內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鑲玉如意”等;書畫真跡近1萬件,其中有從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后部長卷,懷素的《自敘帖》,顏真卿的《劉中使帖》,蘇東坡的《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萬冊,包括中國僅有四部的《四庫全書》較完整的一部;明清檔案文獻近40萬件,其中有清朝歷代皇帝(石+朱)批奏折、軍機處檔案、清史館檔、實錄、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見的滿文老檔40巨冊。
臺灣導游詞有哪些篇6
周末,我來到了溪頭村。汽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小道一直開到山腳下。下車后一眼望去,村邊的溪水靜靜的,村子也是靜靜的,裊裊飄散的炊煙,像是它均勻、恬淡的呼吸。
走在幽靜的小巷,穿過簡樸的房舍,進入一片飄滿清香的果園,我們走在石間小路上,耳邊隱約傳來陣陣水聲,但是眼前卻是一片翠綠,走過這片翠綠,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我們忍不住歡呼起來,我對著遠處危峰兀立的山大喊一聲:“啊——!”深山幽谷只是靜靜的看著我,沒有回應。
我們來到溪邊,脫鞋挽褲,迫不及待的踏進了水里,一陣冰涼,讓我忍不住“啊”的'叫了一聲。溪水有深有淺,清澈見底,可是水里看不到小魚小蝦,正如俗話所說:“水至清則無魚”。拿出在村邊買的竹筒,開始耍水,我把水灌進竹筒里,朝空中一灑,一個漂亮的弧線展現在大家的眼前,我越玩越起勁,潑灑到了自己的身上也不管不顧。
玩了一會兒我們又打起了水漂,這是我第一次打水漂,我滿心的期待,希望能多打幾個,爸爸說要找一些輕的、扁的石頭,照著水面斜斜的甩去。我按照他所說打起了水漂,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還是失敗了,第三次,仍然失敗了,我不死心,試了第四次,耶!我成功了,石頭在水面上連漂了四次,我高興極了,玩的更有興致了。
這時山色漸漸暗了下來,遠處傳來媽媽的呼喚聲,我們該離開了,我戀戀不舍的告別了這個美麗的地方,期待著下次的來臨。
臺灣導游詞有哪些篇7
臺灣(Taiwan)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 東北鄰琉球群島, 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臺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由于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之交界,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多元。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占; 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臺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后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臺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締造了舉世矚目的臺灣經濟奇跡, 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于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臺灣制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制造等領域全球領先。
臺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住民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 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臺灣導游詞有哪些篇8
北投溫泉位于臺北市北投區,依范圍大小,有廣義及狹義兩種說法:
廣義的北投溫泉,泛指臺灣北部紗帽山、大屯火山群、七星山火山巖層間、金山斷層等地,沿磺溪谷地分布之溫泉,包括地熱谷溫泉、硫磺谷溫泉、頂北投溫泉、雙重溪溫泉(行義路溫泉區)和龍鳳谷溫泉等。
狹義的北投溫泉,為多數人印象中的北投溫泉,是指地熱谷溫泉,亦即新北投車站附近的溫泉區,本文以此為記。
北投位于大屯火山群、金山斷層上,為臺灣百年來最著名的溫泉鄉。走過日據時代的浴場風光、光復后的聲色風月,北投正快速從沒落頹寂中復生,溫泉博物館、親水公園帶來久違的人文風雅與清瀧綠茵,加上觀光溫泉旅館區蓬勃更新,韻致幽幽的北投,正以懷舊而清新的風貌,重新蛻變為溫泉休閑的熱門去處。
北投原為凱達格蘭族北投社人聚居之地,因大屯山上終年云霧繚繞,神秘莫測,故稱之為Pakto(“女巫”之意),譯成漢音即為“北投”。日本商人平田源吾因流連于北投的溫泉與美景,遂與在此地成立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從此開啟了溫泉鄉的發展史:旅館、溫泉浴室和俱樂部競相成立,到北投洗溫泉,是許多走過日據時代老人的舊情回意。
北投溫泉的泉源主要來自地熱谷及行義路底的龍鳳谷,地熱谷涌出的熱泉澈綠似玉,稱為青磺,屬鹽酸酸性泉,因泉水中又含有少量的放射性鐳,也稱為“鐳溫泉”;由龍鳳谷接管引來的白磺又稱為星湯,屬酸性硫酸鹽泉,兩種泉質均有治療慢性關節炎、肌肉酸痛、慢性皮膚炎等療效。時至今日,也有許多愛湯族喜歡晨昏來北投泡泡澡,再漫步一遭,格外神清氣爽。
北投溫泉位于大屯火山群、金山斷層上,為臺灣百年來最著名的溫泉鄉。北投溫泉的泉源主要來自地熱谷及行義路底的龍鳳谷,地熱谷涌出的熱泉澈綠似玉,稱為青磺;由龍鳳谷接管引來的白磺又稱為星湯,兩種泉質均有治療慢性關節炎、肌肉酸痛、慢性皮膚炎等療效。時至今日,也有許多愛湯族喜歡晨昏來北投泡泡澡,再漫步一遭,格外神清氣爽。
到北投,住宿溫泉旅館享受一晚溫泉鄉情調,或是泡個溫泉澡當日往返,都是不錯的選擇:如光明路244號的瀧乃湯,已近90年歷史的泡湯文化,男女大眾池,分池而浴;原名星乃湯的逸屯及幽雅路上的吟松閣,其木造建筑及庭院仍保留著日式情調,提供泡湯休息、住宿用餐;春天酒店是國際級溫泉渡假飯店,屬最高價位的享受;其他還有熱海、泉都、嘉賓閣、新年莊飯店等提供一般住宿。
臺灣導游詞有哪些篇9
今天早上,我們乘坐“日月之星”號游船參觀日月潭并要登島游覽。由于時間尚早,沒有吃到媽媽強烈推薦的“阿婆茶葉蛋”,但因為天氣原因卻有了意外收貨。當時大霧在日月潭彌漫,我們正好欣賞到了霧中的日月潭。
離開日月潭,我們驅車前往阿里山。這段路程比較長,慶幸的是進入山區后我們在停車休息時竟然遇到了山里的猴子出來覓食。經驗豐富的彭師傅早有準備,從后備箱取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大甜棗,直接就朝遠處扔了過去。一開始,那只猴子看到我們一擁而上圍觀,很警覺,遲遲不肯往前移動,只是觀望。過了有好幾分鐘,它看我們沒有任何行動,才放松了警惕,慢慢地移動到甜棗處,伸出長長的手臂,迅速拿起甜棗就吃起來了,一邊吃還一邊用腳撓撓身子呢。不一會兒,它就吃完了一個甜棗,應該是沒吃飽,于是抬頭朝我們這邊張望。這次,彭師傅一下子扔出去兩個甜棗,它也不再有所提防了,直奔甜棗,一次收入懷中,找了一個樹杈,坐在上面美滋滋地吃起來,這時候我們的存在對它已沒有任何影響了。
到了阿里山景區,那里更是煙雨蒙蒙,超高遠處望去一片片云海,蔚為壯觀。也不知道是不是高原反應,我們漫步在阿里山景區內,空氣很是新鮮,但卻還是感覺有點累,于是我們放慢了腳步,慢游阿里山,因為我們要養精蓄銳,準備第二天早早地去看阿里山日出呢。
臺灣導游詞有哪些篇10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阿里山,首先我代表我們公司——美好時光旅行社為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我叫李芹,大家可以叫我小李,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一起來領略阿里山的神奇與魅力。現在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阿里山的基本情況。
阿里山風景區位于嘉義縣東部的阿里山鄉,名列臺灣八景之一,地屬臺灣省西部上斷層的阿里山山脈。如今則是馳名中外的森林游樂區;此地地勢高亢,空氣清爽宜人,夏季氣溫較平地低,故素以避暑勝地聞名。由于受到地層縱切的影響,全縣地勢高亢,懸谷、峭壁、瀑布等地形景觀特別發達,空氣清爽,成為豐富的觀光資源。使得這一帶的太平、瑞峰、瑞里、太和、奮起湖、水社寮(láo)、茄冬等村落,都陸續開發成以奇巖、異樹及潭布等天然景觀為特色的風景區。
今天我將與大家一起去欣賞阿里山四奇,希望可以給大家一個愉快的旅程。在此過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經過了一晚上的休息,我相信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大家期不期待快點開始我們的旅程?好,今天早上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阿里山四景之一的云海。“阿里山云海”為臺灣八景之一,云海變化萬千,緩緩翻騰,狀似柔細輕盈的棉花,鋪了幾千里,多彩多姿,景象柔媚而壯闊。每次云海從祝山旁的山麓深處冉冉升起時,頃刻間便彌漫于群峰之間,山峰在云海的襯托下,頗有山在虛無緣渺間的意境。其云層翻騰,波詭濤譎(jué),極具神秘快感,在氣候干冷的秋冬晨昏,最易見著。
請大家注意了,接下來我們要乘坐阿里山小火車到山上欣賞四景之一:櫻花。阿里山小火車是世界稱奇的阿里山森林鐵道,與“阿里四景”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1.4公里,原是日據時代,日人覬覦(jìyú)阿里山豐富的森林資源而建,鐵道大都穿山越嶺、沿著山壁或架空而筑,自海拔30公尺上升到2216公尺,回旋于獨立山間,為世界現今碩果僅存的三大高山鐵道之一。沿途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山的綠色海洋。
請大家注意前方,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山間的櫻花了,每到陽春時節, 漫山遍野開滿了殷紅、潔白的櫻花,一堆堆,一叢叢,艷麗多姿,與森林的黛綠嫩翠交織成一片錦繡,阿里山群峰像穿上了綠底紅花的盛裝,令人如癡如醉。知道今天有我們這些嘉賓來訪,恐怕早已列隊在迎接我們了。現在大家下車,注意不要擁擠,帶上自己的物品。
現在我們將進入阿里山的森林,阿里山為臺灣三大林場之一,因地形、氣候的影響,森林自山下而上呈熱、暖、溫三帶垂直分布,林相清晰可辨,資源富而不竭。在阿里山蓊郁俊美的大片森林中,以已逝的舊神木最負盛名,其不單是阿里山的地標,更是國際級的印象表徽。凡旅客搭乘火車上山者,入園前必先經過神木這一站,瞻仰其崇偉的容顏,成為每位到訪阿里山的首要重頭好戲。沿著鐵道觀賞神木,由不同的角度欣賞,最能體會神木的力與美;遠觀,則略呈70度傾斜的樹型最具視覺之美,近看,則一柱擎天的氣勢最為撼人。由于其主干蒼勁挺拔,枝椏突出有力,加上樹型優美,一直深受世人的喜愛。在許多對外的宣傳文件,甚至產品商標,均可見到他高大俊拔的身影。然而,剛則易摧,神木慘遭雷擊而成為枯木,徒留神木原址遺跡供游客憑吊。取而代之的新神木群,多達20余株,樹齡從數百年至數千年不等,此外,阿里山的名木尚有以奇著稱的三代木、象鼻木,和僅次于舊神木的小一號神木——千歲檜、光武檜。
姊妹潭是兩個相距不到10米的高山湖泊。相傳有兩位山地姑娘在此為愛 而雙雙殉情,故名。姊潭呈長方形,中央設立有雅致的木造亭臺與岸邊相連,四周林木蔥蘢,百花盛開,令人向往。妹潭較小,僅為姊潭的八分之一,略呈圓形,終年不涸,水清平如鏡。潭邊還有三兄弟樹及四姐妹樹等小風景點。受鎮宮內奉玄天上帝、注生娘娘、福德正神,廟宇莊嚴肅穆,香火旺盛。 傳說過去每年農歷三月都有3只神蝶飛來朝拜,不吃不飛1周后就不見蹤影,傳為神跡。
宮前吊橋左右,分別是慈云寺和神木樹。神木樹高50米,樹圍23米;屬于紅檜,樹齡逾3020__年,主干蒼挺,枝丫有勁,“旁立石碑,上書“神木頌”。慈云寺古樸清幽,氣宇非凡,居高臨下,是觀賞阿里山云海、日出和晚霞的絕佳地方
各位朋友,今天的行程就要結束了,在此刻要大家說再見真舍不得說那兩個字,這次旅程的成功離不開大家的支持與配合,這幾天我們從相識到成了相知的朋友,我知道有的地方做的還不夠好,希望大家諒解,同時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這樣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最后祝愿大家走的時候帶點我們的靈氣和幸福回家保佑你的家人事事順利,萬事如意。我期盼著在不久的將來或者是在你們那里能和大家相會。我期盼著,各位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