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導游詞200字
甘肅自古多奇景。酒泉占據了奇景的小半。去之前,做導游的朋友這么跟我說?;貋砗笪揖蛯懥诉@個甘肅旅游心得,給愛旅游的朋友們分享一下經驗。
說是甘肅奇景小半在酒泉,但是我們的首站還是在蘭州。去蘭州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吃到最正宗的蘭州拉面。這份體驗可不是其他城市的拉面館里可以獲得的。這里的拉面味道正宗,價格還不貴,真是可以稱的上蘭州文化食品。其實,說蘭州拉面是蘭州的城市名片也不為過了,大多數人知道蘭州也都是通過蘭州拉面知道的。熱騰騰的拉面,澆上紅紅的辣椒,極度的刺激著味覺,而且這里的辣椒吃了不會上火,據說還有美容的功效,經??梢钥吹胶芏郙M吃拉面,放上厚厚的一層辣椒。
從蘭州出發,先去的酒泉。酒泉是個有典故的名字。據說漢武帝賞賜給霍去病的美酒,被霍去病倒入泉水中,并與全軍將士共飲。所以才有了酒泉的名字。這里有保存完好的漢代園林,走進去恍如穿越了時空的隔離,聽得到大漢王朝的精神呼轉,響越千年。如今,這古老的酒泉泉水依然流淌,在見證了歷史之后,又在見證我華夏的民族復興。當然,去甘肅要去敦煌。這里的文化價值不用多說,飛天就是最耳熟能詳的宣傳了。這里還有“魔鬼城”的雅丹地貌,景色奇詭,震懾人心。
不過說到地質奇觀,自然還少不了張掖的丹霞地貌。既有廣東丹霞地貌的石柱林立,險奇并重,又有新疆五彩城的多彩迷離,有古詩云,“高峰壁立老龍蟋,削出芙蓉作畫看。”據說老謀子的“三槍拍案驚奇”就是在這里拍的,景色非常好。甘肅除了莫高窟還有麥積山石窟,二者都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僅僅為了這兩個文化勝地就值得專門跑一趟甘肅了,更何況還有這么多其他景色呢。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古時是西北要塞,現今保存完好的城關和長城已經失去最初的防衛意義,就像巨大的骨骼,長眠在空曠的大地上。但是看到它,依然能讓人看到過去的烽火延綿,家書抵萬金的時代。
甘肅就是這么一個奇景多的地方,只是我的甘肅旅游心得能記述的太少了。更何況甘肅景色的美,又怎么是我的文筆能夠描寫的呢。
甘肅導游詞200字篇2
朋友,你來過張掖嗎?如果你來過,那你一定要去看張掖的標志性建筑——大佛寺。如果你來過張掖而不曾看過大佛寺,你一定會感到遺憾。
大佛寺,原名“迦葉如來寺”明宣德賜名“寶覺寺”清康熙賜名“弘仁寺”因內有中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故爾又稱大佛寺。
幾年前,我曾隨爺爺奶奶進去參觀、游覽過大佛寺。來到大佛寺門前,雄偉的山門便呈現在我眼前。山門上方,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親筆書寫的“大佛寺”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一進大門,沒幾步,便是一座歷經滄桑的木質牌坊。穿過牌坊,是一個寬闊的由青磚鋪成的甬道,甬道兩旁古木參天。沿著甬道向前走,有一個供人們上香的香爐。再往前,就是放置臥佛的臥佛殿了。殿旁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西夏國師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蓋的臥佛而初建大佛寺”云云,詳細講述了大佛寺的來歷。整個寺廟占地約1。5萬平方米。等我走出來,腳已經開始出汗,腿也酸了起來,不用說,我走得疲乏了。
據稱,現存的大佛寺建筑,歷經上百年的歲月滄桑,面積僅剩初建面積的四分之一了。為了重現大佛寺當年的風貌,市政府采取措施對原有建筑進行了整修,并在大佛寺正門前修建了大佛寺廣場,以期達到保護文物的目的。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保護這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吧!
甘肅導游詞200字篇3
各位朋友:
你們好?,F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玉門關址。我在這里,就玉門關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發人們對玉門關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傳說的關塞的向往。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內,位于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處,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
玉門關名稱的來歷有一個傳說。相傳絲綢之路暢通之后,西域諸國的'商隊絡繹不絕地經此入關。于闐國的特產"和田玉"也源源不斷地經此運往內地。于闐國王為換回中原王朝的大批絲綢,派了官兵,專門押解運送玉石。官兵押運了幾次后,就出現了怪事——馱運玉石的駱駝一進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運官對此束手無策。一個拉駱駝老人告訴押運官:"駱駝入關生病,事出有因。咱們長年途經此地運玉石,從未祭禮關神。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 押運官問:"依你之見,如何才能消病除災,確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說:"用上等玉石,在此池門上鑲嵌一圈,這樣關樓就有了光彩,關神也就高興了。"押運官按老人的建議辦了,駱駝災病果然消除,平安到達了長安。關城因為城門砌了一圈閃光的玉石從此就稱為玉門關。
甘肅導游詞200字篇4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是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導游,我姓陳,你們就叫我陳導吧!你們的眼前就是莫高窟的大門,想知道莫高窟是什么樣的嗎?聽我慢慢道來。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部,距城約25公里,洞若觀火窟開在鳴沙山東的斷崖上。它是中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也是佛教藝術中心。
游客們,洞窟數目達到492個,塑像20_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僅10厘米。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壁畫總面積為45000平方米,若將所有壁畫排列起來,就有30公里長。如果說是莫高窟使的敦煌聞名全球的話,那么,使得莫高窟聞名的就首推這些壁畫,是旅游時的參觀重點。
游客們,你們知道嗎?莫高窟始建于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傳說有個名叫樂尊的各黨路過此地,忽然見到金光閃耀,似有千佛顯現,認為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處募捐,開掘了第一個石窟。消息傳開后,商旅紛紛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這樣一直延續到元代,經歷1000多年。
1987年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受最重點的文物保護。
好了,現在我介紹到這兒,請大家漫步欣賞。不能亂扔果皮等垃圾,不能在壁畫上亂涂亂畫,要保護文物。
謝謝!
甘肅導游詞200字篇5
第二天的早晨,天氣依舊非常晴朗,小鳥早在枝頭唧唧叫,花兒也高興地抬起了頭,似乎在歡迎我們的到來。今天我們要去的是——玉門關。
說起玉門關,就讓我想起一首詩“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詩中所描寫的玉門關是春風都吹不到的地方,如同一座孤城屹立在邊塞,據說古時候只要一出玉門關,就等于出了國,可見有多遙遠,經過兩個小時的漫長旅程,我們終于來到了期待已久的玉門關了,眼前的玉門關并沒有我所想象的那么雄偉,它看起來就像一塊體型龐大、黃黃的、不規則的大豆腐,又像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矗立在沙漠中,遠離了城市的喧嘩,顯得孤獨而寂寞。大家都與巨石合了影,我跨過了玉門關,也算是“出國旅游”了一次。
雖然,我們用漫長的兩個小時,看到的玉門關并沒有給我帶來驚喜,卻也讓我增長了見識。幸運的是在回去的路上,我們看見了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奇景,遠遠望去似乎看到茫茫的大海,滔滔波浪洶涌澎湃地向我們奔騰而來,非常壯觀。到近處時看到的卻依然是一片美麗的沙漠風光,盡管我知道“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卻任然能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今天的旅程盡管來回路途漫長,卻讓我看到了與城市完全不一樣的邊塞風光,看到了美麗的“海市蜃樓”景色,也算不虛此行了,真是開心、幸運而有意義的一天啊!
甘肅導游詞200字篇6
大佛寺創建于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原名石城寺,宋初改名寶相寺,清初又稱南明寺,民國十四年(1925)始稱大佛寺。南朝齊永明三年(485),開窟鑿小石佛千余尊,次年(486)擴開鑿大石佛像,至梁天監十五年(516)石彌勒大像方始完工。隋開皇十七年(579),智者大師圓寂于大石佛像前。
大佛寺因石雕彌勒大佛像而名揚中外,民間稱其為彌勒道場。大佛寺自明萬歷年間起,以臨濟為宗。
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千佛院、大雄寶殿、大佛殿、地藏殿、西方殿、方丈殿、“智者大師紀念法塔”、兩個放生池以及東西廂房等。
大佛寺與日本佛教天臺宗有著源遠流長的關系。日本比睿山天臺宗開祖最澄于唐貞元二十年(804)入唐求法,到此參學。大中七年(853),最澄的弟子義真之徒園珍、園載入唐歷訪名剎,于公元885年到石城寺。此后,日本佛教界凡到天臺國清寺朝拜者,必到新昌大佛寺朝禮大佛和智者大師塔。
1983年,大佛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大佛寺還保存著一些珍貴的歷史文物。1966年在臥佛腹內發現石碑、銅佛、銅境、銅壺、佛經等,還有一塊鉛牌,記載了明成化年間在河西發生的一次地震,是供了河西地震史的新資料。1977年在大佛寺附屬建筑金塔殿下出土的五枚波斯銀幣,則是古代中外貿外貿易往來的見證。此外,該寺碑有明宣宗《敕賜寶覺寺碑記》、明通政使穆來輔《重修宏仁寺碑記》等。寺中藏有《大藏經》等眾多佛經。
甘肅導游詞200字篇7
第二天的晚上,氣候照舊很是晴朗,小鳥早正在枝頭唧唧叫,花兒也歡快地抬起了頭,似乎正在歡送我們的到來。今天我們要去的是——玉門關。
說起玉門關,就讓我想起一首詩“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必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詩中所描寫的玉門關是春風都吹不到的處所,如統一座孤城聳立正在邊塞,聽說古時候只需一出玉門關,就等于出了國,可見有多遙遠,顛末兩個小時的漫長路程,我們終究來到了等候已久的玉門關了,面前的玉門關并沒有我所想象的那么雄偉,它看起來就像一塊體型復雜、黃黃的、犯警則的大豆腐,又像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矗立正在戈壁中,遠離了城市的喧嘩,顯得孤單而孤單。大師都取巨石合了影,我跨過了玉門關,也算是“出國旅逛”了一次。
雖然,我們用漫長的兩個小時,看到的玉門關并沒有給我帶來欣喜,卻也讓我增加了見識。幸運的是正在歸去的上,我們看見了罕見一見的“海市蜃樓”奇景,遠了望去似乎看到茫茫的大海,滾滾海浪波瀾壯闊地向我們飛躍而來,很是宏偉。到近處時看到的卻仍然是一片斑斕的戈壁風光,雖然我曉得“海市蜃樓”是因為光的折射而構成的天然現象,卻任然能令人發生無限遙想……
今天的路程雖然來回途漫長,卻讓我看到了取城市完全紛歧樣的邊塞風光,看到了斑斕的“海市蜃樓”景色,也算不虛此行了,實是高興、幸運而成心義的一天啊!
甘肅導游詞200字篇8
張掖馬蹄寺風景名勝區,地處甘肅省肅南裕固民族自治縣境內,距張掖市60公里的臨松山下。山頂一石窟內留有深深的馬蹄印跡,史載系天馬神跡,馬蹄寺由此而得名。
被譽為人間仙境的馬蹄寺風景名勝區集石窟藝術、宗教文化、民族風情、自然風光為一體,豎家AAAA級旅游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森林公園。
馬蹄寺石窟群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群開鑿于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1600多年的歷史,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處組成,分布在100多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內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與壁畫都保留著古拙挺拔和淳厚樸實的特點和風格。
馬蹄寺是歷史上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漢傳佛教,元代以后藏傳佛教在此興盛,藏語為“卓瑪讓象”,意為菩薩自然出現的地方。漢傳和藏傳佛教同時并存,是馬蹄寺的一大特點。
形似觀音菩薩蓮花寶座的蓮花仙峰腳下,五彩繽紛的民族帳篷,似朵朵爛漫的山花爭奇斗艷。飽蘸裕固民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風俗接待服務,為游客提供草原特有的風味食品、帳篷旅館和民族歌舞,會使您親身體驗到少數民族的獨特的風情習俗。
甘肅導游詞200字篇9
大家好,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區。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龔,大這可以叫我龔導。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豐滿沙丘,再抬頭望一望,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這宏偉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為了保護這些遺產,請大家在內不扔垃圾,不拍照。
現在我閃已經到了彩塑展廳。這里的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精妙絕倫。我左邊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右邊這尊是威風凜凜的大王;右上方這尊是強壯勇猛的力士。最宏偉的是我身后這尊臥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長,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祥。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會禁不住嘖嘖贊嘆。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壁畫展廳。這里的壁畫有很多,內容豐富多彩。我左邊是記錄佛教故事的描繪神佛形像的,右邊的是反映民間生活的和描摹自然風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畫是什么嗎?對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飛天。這一個飛天臂挎花籃,采摘鮮花;這一個飛天懷抱琵琶,銀撥銀弦;這一個飛天倒懸身子,自天而降;這一個飛天彩帶飄拂,漫天遨游;而這一個飛天舒展雙壁,翩翩起舞。你們看了這些壁畫是否覺得進入了藝術殿堂?是的,我告訴你們,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好了,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細細游賞,有什么問題可以來問我。
甘肅導游詞200字篇10
古時候,在甘肅小方城西面,有個驛站叫馬迷兔,又叫馬迷途。商隊從邊陲于闐運玉到中原都要經過此地。這里的地形十分復雜:沼澤遍布、溝壑縱橫、森林蔽日、雜草叢生。每當運玉石的商隊趕上酷熱天氣上路時,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總是喜歡晚上涼涼快快趕路。因此,每當馬隊走到這里,總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連經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馬也會暈頭轉向,難以識途,馬迷途的名字就是這樣叫起來的。
有一支專販玉石和絲綢的商隊,常年奔波于這條路上,也常常在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隊剛進入馬迷途就迷路了。人們正在焦急萬分之際,忽然不遠處落下一只孤雁。商隊中一個小伙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懷里,準備帶出馬迷途后再放掉。不一會兒,只見大雁流著眼淚對小伙子咕嚕咕嚕地叫著說:咕嚕咕嚕,給我食咕嚕咕嚕,能臺迷途。小伙子聽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為餓得飛不動才掉隊的,便立即拿臺自己的干糧和水讓大雁吃個飽。大雁吃飽以后,呼的飛上天空,不斷盤旋,領著商隊走出了馬迷途,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小方盤城。過了一段時間,這支商隊又在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飛來在空中叫著:咕嚕咕嚕,商隊迷路。咕嚕咕嚕,方盤鑲玉。邊叫邊飛,又引著商隊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大雁的小伙子聽懂了大雁的話語,并轉告領隊的老板說:大雁叫我們在小方盤城上鑲上一塊夜光墨綠玉的玉石,以后商隊有了目標,就再也不會迷路了。老板聽后,心里一盤算,一塊夜光墨綠玉要值幾千兩銀子,實在舍不得,就沒有答應。
沒想到下一次商隊又在馬迷途迷了路,數天找不到水源,駱駝干渴得喘著粗氣,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難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時,那只大雁又飛來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隊迷路,方盤鑲玉,不舍墨玉絕不引路。小伙子聽罷急忙轉告給老板,老板慌了手腳,忙問小伙子到底應該怎么辦才好,小伙子說:你趕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鑲玉,絕不食言。。老板馬上照小伙子說的,跪著向大雁起誓,大雁聽后,在空中旋轉片刻,把商隊又一次引出了馬迷途,商隊得救了。到達小方盤城后,老板再也不敢愛財了,立刻挑了一塊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綠玉,鑲在關樓的頂端,每當夜幕降臨之際,這塊玉便發出耀眼的光芒,方圓數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過往商隊有了目標,再也不迷路了。從此,小方盤城就改名玉門關。其實玉門關是漢武帝時所建,因這里是古代我國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從西域輸入和闐玉石就從此入關,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