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游詞1000字
香港人有他們的“南方之珠”,就是外地旅游者一般不知道的在香港南面海上的一串小島,包括南丫島、大嶼山、長洲、坪洲等,都是香港人平時度假愛去的地方。其中南丫島是最有特色的,最近,央視熱播的《美味情緣》講的就是南丫島的故事。其實,南丫島不僅有美味的海鮮,更有奇麗的風光,在那里洋人和華人幾乎各占了一半,而住在那里的年輕華人也常是一副古怪的裝扮,充滿了異國情調,人們自由的生活方式又充滿了嘉年華會(狂歡節的香港叫法)的嬉皮氣氛。生活不羈的人、渴望自由的人愛到那里去,因為在那里讓人忘掉了喧囂的香港,就像處身在一個生活的別處,60年代爵士樂所唱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那么一個神奇的地方。
南丫島,被香港老人稱為“博寮洲”,是繼大嶼山和香港島之后的第三大島嶼,位于香港島的南面,面積約14平方公里,島上的居民大多住在北面地勢較平坦、可用作耕地的榕樹灣一帶。從香港島坐船過去,只需30分鐘就能到達島的兩個港口索罟灣和榕樹灣。南丫島一直是安靜祥和的,因此六七十年代后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和居港外籍人士到榕樹灣一帶聚居,大街上也開設了不少西式餐廳和酒館,彌漫著一種異國浪漫風情,最有名的酒吧有“旺達喇嘛”,它對面和旁邊則是最有名的港式茶餐廳“多見面茶餐廳”和“英記”。除了各國美食云集外,沿著榕樹灣道走,一路上都是精致的小店鋪,有賣手工藝品的、有賣綠色生活用品的、也有各類自制餅干出售,這兒的人都好像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一樣熱愛樸素自然的生活,又在乎獨特的生活品位。其中有一家最值得一去的是“南丫書蟲”小店,店內一邊賣綠色食物,另一邊賣的是中英文舊書,以藝術書為主,店主也是藝術家。
我作為年輕人,最喜歡去的是島西方的洪圣爺海灘,洪圣爺海灘離榕樹灣碼頭約20分鐘路程,沙灘面積不大,但水清沙細,加上設備完善,是弄潮兒的樂園。洪圣爺沙灘附近設有燒烤場,沿岸多處也適宜垂釣。白天很多小孩子在玩水、堆沙堡,而到了夏天的晚上,常常有年輕人組織的樂隊露天演奏、嬉鬧,最熱鬧的時候有人把那里說成是60年代美國舉行通宵達旦搖滾演唱會的地方——胡德史托克。的確,月下海前,人們在音樂中狂歡,一片迷幻。
但南丫島最吸引我的還是在那里居住的人,這里住了很多藝術家,他們各有個性又能和睦共處,為南丫島營造出一個藝術之村的氣氛。
藝術家都喜歡住在山上,我認識的兩個年輕人“Fred Sir”和“志偉”也一樣,他們的家在北面山路“家樂徑”的兩旁遙遙相對。他們倆都是玩音樂的,不過“Fred Sir”喜歡的是60年代的爵士樂和布魯斯,志偉喜歡的卻是七八十年代的英式搖擺樂。他們的愛好也表現在他們家的裝置上,“Fred Sir”的家一進門就是他自己畫的大幅油畫:一個薩克斯風演奏家的肖像;志偉的家里卻貼滿了Beatles甲殼蟲樂隊的海報。倆人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家里音樂總是飄過不停。他們就是這樣按自己的方式率性自由地生活著。
南丫島上這樣的人估計還有1000個,所以我建議你到這個“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世外桃源玩的時候,多多留意這些“化外之民”,從他們身上,你得到的樂趣和人生啟示可能遠超過你在那里的綠水青山上得到的。
香港導游詞1000字篇2
銅鑼灣是香港最繁忙的購物和飲食區,也是香港不夜市區之一。入夜后,銅鑼灣避風塘顯得熱鬧而繁忙,只見船只燈火通明,穿唐裝衫褲的艇妹搖櫓,接送游客往來于海鮮艇、酒吧艇及歌艇這間。游客在船上品嘗海鮮的同時,也可一邊觀賞海港夜景,一邊領略舢舨風光,別有風味。所以夜游避風塘是游客晚上觀光的理想安排。此外銅鑼灣有許多很好的中西菜館。
最受歡迎的休息場所維多利亞公園,每天清晨,不少市民會在那里練太極拳;每逢春節、中秋節、圣誕節及大除夕等重要節日,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市民聚集于此舉行慶祝活動。公園里設有游泳池、慢跑道和網球場,這里經常是舉行國際網球賽事的場地。銅鑼灣區另一著名的建筑物乃香港大球場,其設施達國際標準,可容納觀眾4萬人。位于銅鑼灣和灣仔之間的是跑馬地。每年9月至翌年6月是賽馬季節。旅客更可參觀位于馬場內快活看臺二樓的香港賽馬博物館。
銅鑼灣原指今為維多利亞公園的海灣及其東岸。因為該處的海岸線像一個銅鑼,因而得名。而昔日海岸線就在銅鑼灣道。銅鑼灣古稱鹽船灣,18世紀戴氏家族于海灣東岸建立了一座“鹽船灣紅香爐廟”,即銅鑼灣天后廟。
而現時一般稱為銅鑼灣的位置,則原稱為東角,意思為維多利亞城之東的一個海角。東角的位置大約是現時維多利亞公園與波斯富街之間的地區,即東角道附近。
19世紀中期,銅鑼灣乃英資企業怡和洋行總部,當時怡和洋行在東角設置貨倉及于今糖街附近設糖廠即前香港鑄幣廠址。19世紀末,由于來往香港島東西需繞路或坐船經過銅鑼灣甚為不便,故此興建了一條連接海灣的海堤,即是現今的高士威道。這亦是銅鑼灣的英文名“Causeway Bay”(海堤灣)的字源。至1950年代,銅鑼灣進行大型填海工程將海灣填平,得到的土地一部分用以興建交通干道,一部分則成為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奇力島亦從此連陸。
銅鑼灣1960年,日本百貨公司大丸在銅鑼灣記利佐治街開業,加上第一條海底隧道的興建,其香港島出口就在銅鑼灣。于是多家日資百貨公司先后在銅鑼灣開業,令銅鑼灣成為港島主要購物中心,而銅鑼灣亦因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原故成為通往東九龍和新界東之主要窗口。1980年代中全盛時期,銅鑼灣共有4間日資百貨公司,分別為大丸、松坂屋、三越及崇光。踏入1990年代,日資百貨公司不是結業便是易手,取而代之的乃一個一個的購物商場。其中香港電車在銅鑼灣的原車廠,重建成時代廣場;位于波斯富街的戲院利舞臺,則于1992年拆卸,改建成利舞臺廣場。
銅鑼灣東部過去有銅鑼灣裁判司署,是一幢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古建筑。但由于1980年代地鐵工程影響而變成危樓,于1980年代初拆卸。原址變成了港鐵港島線的天后站出口,而順理成章的,一般人亦改口把天后廟一帶改稱為“天后”,而“東角”這舊名則漸漸被人遺忘。
過去的地理劃分到現時仍保留了不少痕跡,包括位于天后的銅鑼灣街市、銅鑼灣消防局及再向東行與海逸君綽酒店相對的民政事務總署銅鑼灣社區中心、位于銅鑼灣崇光百貨附近的東角道,以及東角Laforet商場(原為東角Nu Face Sogo)。
香港導游詞1000字篇3
夜晚,我們來到賓館,可是爸爸媽媽非要看維多利亞的夜景不可。所以,我只能陪他們去看。
涼風徐徐吹來,讓我感到陣陣涼爽和自然。夜晚的海水風平浪靜,仿佛像一個人躺在地上不動,游輪徐徐前進,似乎在散步,黑的夜空,雪白的白云正被它繡成美麗的大衣,對岸的高樓大廈開著燈,五彩繽紛,好像鋪了一條五顏六色的星光大道,美麗極了。涼風又吹過來,這次我不僅沒有一絲涼意,反而還感受到異樣的溫暖。我不由得想做詩一首:
維多利亞港您的夜晚是多么美妙,
有海水給你蓋被子,有輪船和你做伴,
有高樓大廈給你做墊背,有涼風哄你睡覺。
維多利亞港……
過了一會兒,我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到了賓館。我也進入我美妙的`夢鄉 。
香港導游詞1000字篇4
赤柱是香港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同時也是一個別具歷史的地方。當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期,赤柱曾是英軍軍事據點,也曾是香港島的行政中心。赤柱最大的特色莫過于那種充滿古色古香和中西文化融洽的風格,那里有陽光海灘、獨特的建筑和購物飲食中心,是一個觀光消閑的好去處。赤柱不單吸引游客來到此購物,而且本地人也經常到這里。赤柱商鋪有大量的絲質衣服、運動衣及牛仔褲,更有很多加大碼的衣服,適合外國人穿著。那里還有很多酒吧和餐廳,坐在海灘一邊喝酒一邊看風景,是十分愜意的。
赤柱過去曾是個人煙稀少的小村莊,還有老虎出沒(在村里的TinHuaTemple可以看到虎皮)!現今這里已成為外國人與香港富商的住處,無數豪華建筑不斷出現。赤柱在半島的南部,離中環20公里。
這里的市場人氣很旺,特別是周末。你可以在這里買到服裝,古玩和紀念品。赤柱不單吸引外地游客,很多本地人也經常光顧這里。那里還有很多酒吧和餐廳,坐在海灘上一邊喝酒一邊看風景,是十分愜意的。這里還是游船與沖浪的極佳場所。從村里到海灘要步行25分鐘。
香港戒備最森嚴的監獄也在這里。
赤柱位于香港島的最南端,自成一體,充滿異域風情。赤柱擁有很多優美的海灘,如“香江八景”之一的赤柱東灣,每當朝陽升起,倒映的霞光在水面形成一道紅柱,因此得到“赤柱朝暉”的美名。
旅客來到赤柱,首當其沖要去赤柱市場逛逛。這里所售商品多以旅游紀念品為主,如印有香港景點的明信片、T恤以及古董、飾物等,甚至還能從中淘到正牌的美國牛仔褲。商品的價格大多可以商量,喜歡還價的女孩子們在這里可以大顯身手。
除了閑逛購物,赤柱的餐廳及酒吧區也是旅客留連的地方。很多西式餐廳布置典雅,流露出濃濃的歐陸風情,菜式更是中西風格合璧。這里的酒吧大多是半露天型,風和日麗的日子,您可以與三五知己呷著冰啤閑話家常,欣賞美麗的赤柱灣海景,看美厲樓的歷史余韻,共度悠閑愜意的時光。
香港導游詞1000字篇5
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前來香港游玩。在本次行程中,我會向大家介紹我國的香港,祝大家玩得開心。
香港是個著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喜歡來這兒做生意,香港的商品琳瑯滿目,各種各樣。因此,香港被稱為‘‘購物天堂’’你們想去嗎?
在香港,人們能品嘗到各種可口的食物,比如:川菜、德國菜、意大利面……所以,香港又稱為‘‘美食天堂’’。
當然,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我們的迪士尼樂園。游覽完海洋公園,就來到了歡聲笑語的美妙世界,迪士尼樂園有4個主題:美國小鎮大街、探險世界、幻想世界和明日世界。每一個主題都有不一樣的特色,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來到這里,就等于來到了童話世界,感受奇妙之旅。
最后,我們來到了全球中心的金紫荊廣場,因為這里有家喻戶曉的紫荊花雕刻。這是整個香港行政區的象征,象征著香港永遠繁榮昌盛。因此,這里也成了游客們的必經之處。
各位游客,神奇的香港難道不是一顆璀璨無比的‘‘東方明珠’’嗎?
香港導游詞1000字篇6
端午節前夕,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我盼望已久的香港迪士尼樂園。
來到樂園大門口,大門上用中英文分別寫著“歡迎光臨香港迪士尼樂園”,門上的米奇老鼠好像在對我們說“歡迎光臨……”
走進大門,我看見了一座噴水池,在噴水池的中間有一條大鯨魚,左右兩旁各有一座哈巴狗和唐老鴨的雕像在陪伴著鯨魚戲水,這鯨魚的力量可大了,它噴出來的水把一只騎著滑板的米奇直沖而上,讓它永遠不能著地。
進了樂園,我情不自禁地叫道:“啊!迪士尼的娛樂項目可真多呀!”我們游玩了反斗奇兵大本營,迷離莊園,探險王國,幻想城堡,明日世界,灰熊山谷……不過,最激動人心的還是灰熊山谷里的灰熊礦山車。他是西部最瘋狂的急速礦車,頑皮搗蛋的灰熊會出其不意地從礦山里急沖而出,突然倒行穿梭整個灰熊山谷。在倒行中,我緊緊地抓住爸爸,以為是礦山車出了故障,爸爸也摸不清狀態,大聲的對我說:“害怕就叫出來……”等礦山車停穩,發現自己原來還活著,我的腿不停地發抖,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原來是這可惡的灰熊搞的鬼,我卻把它當成和東部華僑城的一樣了,讓我虛驚一場。
游完了這些,最后來到美國小鎮購物了,我買了好多我喜歡的東西。拎著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迪士尼樂園,下次見!
評語:哇,這篇文章寫得太棒了!不論是語言還是文章的段落層次都非常合理而恰當!小作者在文章中也運用了由一般到個別的寫作手法,記錄了自己游玩迪士尼樂園的整個過程,看了你的文章,仿佛我就在眼前目睹了著一切一樣!優秀!
香港導游詞1000字篇7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壇大佛坐落在香港大嶼山木魚峰頂,是當今世界上最大露天青銅坐像。佛像身高23米,連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34米。重250噸,由202塊青銅焊接而成。重5噸的佛面,在澆注時加入約2千克黃金,更添光彩。大佛造型集云崗、龍門佛像和唐代雕塑技術之精華,莊重慈祥。坐南朝北,右手齊胸屈舉,五根手指平伸,示“無畏印”,代表拔除痛苦;左手下垂腳上,反掌向外,指端微微向下,稱“與愿印”,寓意施予快樂,表現了大雄大力與大慈大悲。被譽為尖端科技與東方藝術的結晶。
從木魚山腳登上天壇底座,有260級石級。底座仿北京天壇圓丘而建,故名。內部結構分3層:功德堂、展覽廳和紀念堂。功德堂立有捐款者姓名的石碑。興建大佛的構想緣起于1973年,當年并開始籌劃。1981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籌建委員會,專職研究籌建工作,包括審定佛像藝術造型、建筑材料及施工細則。其中大佛形象設計曾八易其稿,僅總工程設計一項,繪制圖紙達5000多張。1986年5月由中國航天科學技術咨詢公司總承包這項工程。1989年10月13日,大佛最后一塊銅壁安裝完成,當日舉行了莊嚴的圓頂儀式。這個制作耗時3年,凝聚了信眾、佛教界人士、藝術家、技術工程人員等無數心血。
在香港島以西的海面浮立著地域寬闊、風光秀麗的大嶼山。島上坐落著雄偉壯觀的寶蓮寺,而天壇大佛就矗立在寺旁海拔482米的木魚峰上。
天壇大佛是九十年代初建成的一座大銅佛,由中國航天科技部設計和制作,大佛身高26.4米,加上大佛底座三層,總高度近34米,占地面積約6567平方米,重量高達250噸,由200塊青銅鑄件砌成,占地面積約6567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露天釋迦牟尼青銅像。因其基座是仿照北京天壇而設計,故習稱天壇大佛。
香港導游詞1000字篇8
你們知道嗎?香港太平山的這個山頂纜車都有120多年的歷史了,是亞洲最早的纜車索道。它是1881年5月蘇格蘭人亞歷山大·芬尼利·史密斯設計,1888年5月30日由港督德輔爵士主持啟用禮,正式揭開序幕。自此,山頂纜車在這個城市扮演了一個特殊角色,成為香港輝煌歷史的重要標志之一。當時的纜車是木質的車廂,使用燃煤蒸汽發動機推動,載客量為30人。后來經過多次改進,現在的山頂纜車成為了用微型計算機控制電子驅動,并提高載客量達每車120人。還有,就是這個纜車從啟用至今,從未出過事故!
這個纜車索道斜坡度很大,介于4至27度,到達半山腰的凌霄閣(海拔396米)只需10幾分鐘,坐在車廂里面,人都是向后半躺著的,我看到外面的樹木、樓房都是斜的,感覺就像快要倒了一樣,像很多個“比薩斜塔”還有“比薩斜‘樹’”,哈哈!那種感覺真是太奇妙了!
到了凌霄閣,我最想去的就是最高處的摩天臺,這是香港最高的360度觀景臺,在這里,可以看到整個港島和九龍呢。
從這里看到的維多利亞港灣和在船上看到的可又不一樣了!